笔下文学 > 江山战图 > 第649章 众议立储

第649章 众议立储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三人站起身,卢倬却忍不住多看一眼旁边的另一个身影,那就是他的女儿卢清,已经能和太后同坐屏风之后了,让他百感交集,如果当初他强行把女儿嫁给崔文象,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想到今天的崔召已经沦为乱臣贼子,连崔氏家族都写信向自己表态,准备和崔召划清界限,卢倬不禁暗暗庆幸自己在女儿婚姻问题上没有向妻子妥协,否则他就真要被崔召牵连了。

    郑善果也没有去长安,虽然李建成是他的侄女婿,但他还是考虑留在北海郡,这也是世家千百年来的生存之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有李建成这个侄女婿,就算将来张铉败亡,相信李渊也不会把他怎么样,但如果是李渊输了,那就难说张铉的态度了。

    另外,昨天郑善果接到一封从荥阳郡送来的家信,信中说王世充为他儿子求娶郑氏之女,这让郑善果心中十分苦恼,他很清楚王世充的野心,一旦王世充掌握洛阳大权,他必然会篡位。

    而王世充本身没有任何政治基础,他根本没有夺取天下的可能,一旦王世充覆灭,作为唯一因联姻支持他的郑氏家族,会是什么下场?

    这让郑善果更加心烦意乱,所以昨天裴矩找到他时,他便毫不犹豫答应一起来找太后,他急需表现出支持张铉的积极性,他必须要给郑家留好后路。

    这时,裴矩朗声道:“启禀太后,微臣是想向太后禀报立新君一事,臣刚刚得到消息,秦王杨浩已被宇文化及在彭城所废,生死不知,但估计也凶多吉少,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希望太后能给一个明确的态度,使大臣们能够目标明确地行动。”

    这种事情萧太后怎么可能给他们一个明确态度。沉默良久,萧后在屏风后缓缓问道:“裴相国的意见呢?”

    裴矩也没有指望太后能拿出什么方案,他只是希望太后支持他的方案,裴矩连忙道:“李渊在长安即将篡位。支持代王已不现实,大家都一致否定了,至于越王侗,现在王世充军队在握,大权独揽。越王已经事实上被架空,宣布效忠越王就等于效忠王世充,大家也不赞成,最后众臣的意思是再立新君。”

    萧后也没有急着表态,又继续问道:“但现在已没有皇族,怎么再立新君,哀家不太明白?”

    “启禀太后,虽然皇族确实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大业元年。滕王纶和卫王集都因罪流放到岭南,虽然他们都已病故,不过他们子孙依然建在,尤其滕王的次子武城县公杨洹因病从岭南赦回,就生活在梁郡,杨洹虽然身体不好,但他有一个儿子,是滕王的嫡孙,我们可以考虑立滕王的嫡孙为帝,另外。因为其尚年幼,无法主持朝政,臣等恳请太后封齐王为监国摄政王,暂代处理朝政。”

    “滕王的嫡孙现在多少岁?”

    “启禀太后。他今年刚两岁。”

    萧后顿时沉默了,良久才缓缓道:“这件事还是等齐王回来再说吧!事关重大,我们需要慎重行事。”

    萧后又问卢清,“王妃可知齐王什么时候回来吗?”

    卢清笑道:“回禀太后,臣妾昨天接到齐王快信,说他即将出发回益都。臣妾估计他现在已经在路上了。”

    “那好,这件事就等齐王回来后再商议,裴公不用再请示哀家了。”

    萧后最后的态度很坚决,彻底断掉了裴矩自作主张的机会,裴矩只得暗暗叹息一声,看来自己还是得面对张铉,劝他不要选择效忠洛阳。

    .........

    五天后,张铉率军返回了益都县,长史韦云起出城迎接张铉回来。

    “这段时间我不在益都,益都情况如何?”张铉笑问道。

    “总的还算平静,就是流民上月返乡时引起一阵骚乱,伤了数十人,已经平息了。”

    “这是什么缘故?”张铉不解地问道。

    “其实就是东郡两个县流民几个月积累下来的宿怨,临要回去了,大家心里不甘,数百人就在西城外恶斗了一场,被巡逻士兵及时制止了。”

    张铉点了点头,这确实是常事,在矿山,也经常会发生这种县与县、乡与乡之间的争斗,张铉便不再多问,话题一转他又问道:“官员们的情况如何?”

    这才是张铉真正想问的事,也是韦云起急着向张铉汇报之事,他连忙道:“一共五百余名官员,已经走了近两百人,大帅吩咐过,来去自由,所以我们也没有干涉,情况不是很好。”

    张铉眉头一皱,“怎么走了这么多人,是待遇不好吗?”

    “待遇已经很好了,给了很优厚的待遇,基本上每人都有自己的套房,安排了专门人服侍,卑职还派船去了江都,将他们留在江都的侍妾家人都接回来。”

    “那怎么还走了这么多人?”

    “有的人是想回乡去探亲,但大多数都去了长安,我和几名官员谈过,他们对大帅还是没有信心。”

    张铉沉默了,如果是投靠李渊那他就没话可说了,这边给的待遇再好,也不过是满足一点口腹之欲,而为了前途,他们是不会在意这一点点待遇,李渊那边的待遇还会更好,这种事强求不来,想走就随便他们吧!

    这时,韦云起又低声道:“裴公曾经来找过我,和我谈起官员西归之事。”

    “他怎么说?”张铉不露声色问道。

    “裴公说,关键在于大帅势态不明,大帅究竟是想自立,还是想支持洛阳,裴公说得很坦率,他说百官之所以西归是担心大帅支持洛阳。”

    “为什么?”

    “他们说洛阳官位已经坐满,轮不到他们了。”

    张铉停住了脚步,韦云起摇摇头又道:“几乎所有官员都不愿支持洛阳,他们很现实,自身的利益比杨侗重要得多,很多人由此投奔了李渊。”

    张铉淡淡道:“因为担心我支持洛阳才投靠李渊?我还没有回来,他们就认定要我支持洛阳?这个借口未免有点太草率了吧!”

    韦云起苦笑一声,“卑职也觉得这只是一个借口,他们早就准备投靠李渊了,卑职还听说裴公为此事去找过太后,希望太后能尽快立滕王嫡孙为帝,册封大帅为监国摄政王,但太后坚持等大帅回来再说。”

    “还有这种事情?”

    张铉心中着实有些不悦,这么重大的决定,裴矩不等自己回来就想越俎代庖,虽然裴矩本身是好意,想用监国摄政王的方式来确认自己的地位,但他不和自己商量的本身,就是对自己不尊重。

    张铉城府已深,他心中的不满没有任何表露,只是点了点头,“这件事大家一起商量吧!”

    ..........

    张铉先回了家与家人团聚,随即又去了招贤馆和驿馆,和百官们一一见面,安抚了他们焦虑的心情,一直到傍晚时分,张铉才回到了大将军军衙,裴矩、苏威、郑善果、卢倬、韦云起和玄龄已经在这里等候他多时了。

    这是张铉无法逾越的一道坎,而且就摆在眼前,迫在眉睫,如果再没有明确的说法人心就会渐渐涣散,张铉也知道这件事刻不容缓,所以提前赶回来,回来的当天就要明确此事。

    众人都在大堂内坐下,大堂内十分安静,气氛也稍显严肃,这时,张铉将一份洛阳送来的情报给众人传阅,“这是洛阳斥候送来的完整报告,关于韦津之死,杜参军也经历了此事,他进行了一些补充,脉络就明晰了,大家看一看。”

    众人将一份报告传阅了一遍,写得十分简扼明要,但寥寥数语却透入本质,‘王世充拥兵独权,越王年幼无威.......”

    众人传阅完了报告,心中都明白了,张铉就是明指王世充要篡位了,见大家都看完报告,张铉又淡淡道:“现在王世充已手握大权,他怎么可能允许一支强大力量加入到洛阳朝廷中来,所以就算我们想支持越王侗,洛阳也未必会接受,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这时,裴矩小心翼翼问道:“那依殿下的意思呢?”

    张铉笑了笑道:“我听说滕王子嗣杨意尚在,他虽然年幼,但毕竟是嫡系子孙,烦请裴公和苏公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如果大家不反对,我们可以考虑立滕王之子为帝。”

    这是张铉的正式表态,所有人精神为之一振,尤其裴矩更是激动,张铉终于同意自己的方案了。

    苏威却没有什么异样表情,他依旧平静地问道:“我们是去年知道滕王次子生活在梁郡宋城县,但已经过去一年,瓦岗军会不会已经先下手了呢?”

    苏威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滕王已经不在梁郡该怎么办?

    这句话问得很直截了当,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年初瓦岗军席卷中原,官员纷纷逃离,作为皇族,滕王还会平静地生活下去吗?众人向裴矩望去,裴矩脸色有点苍白,半晌道:“我已经派人去梁郡了,这两天应该就有消息传来。”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房玄龄缓缓道:“我倒是有一点消息,滕王次子一家在年初已迁徙到鲁郡曲阜县,现在应该还在那里!”

    房玄龄这句话忽然让所有人都反应过来,张铉其实早就决定好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