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陆浑隐士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南阳战火四起,司马懿与诸葛亮在樊城对峙月余,因为关羽的出现,打破了僵局,局势急转直下,魏军全面溃败,蜀军形势一片大好。
相比于南阳的水深火热,烽火连天,弘农的战事却如深海激流,暗中涌动,表面看似平静,实则凶险重重。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关乎一个州郡,即便刘封保密做的再好,洛阳还是知道了弘农失守的消息,所幸杜预已经和邓艾取得联络,占据了函谷关地利优势。
消息传出,整个弘农郡一片震动,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北有黄河天险,西有潼关重地,蜀军还是不声不响地出现在了弘农,仿佛从地下凭空冒出来的一般,毫无征兆。
刘封在弘农重新整顿兵马,也有周围的县令闻风来降,但都是无关紧要的小县,兵力不足,又距离弘农过近,为求自保,不得不主动示好。
等魏延从潼关归来之后,刘封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以最快的速度打通前往函谷关的道路,支援邓艾,只要函谷关不失,洛阳便无险可守。
另一路则从南面沿崤山方向,平定整个弘农郡,安稳后方,而且在崤山以南的新城,便是与南阳交界之处,只要诸葛亮和关羽北上获胜,整个战线便可连成一片。
一番商议之后,魏延领长安兵马前往函谷关,取茅津、渑池,从黄河沿线直取新安,攻占函谷关西口,与邓艾合兵。
刘封则南下宜阳,从洛水上游方向东进,扫平弘农南部,连通宛城,如果诸葛亮和司马懿还僵持不下,也可从北面攻打南阳,背腹受敌,不信司马懿还能有通天本事,死守南阳。
人马分拨已定,令狐宇等人都分派给魏延,弘农境内其他各处并无多少守军,刘封只带着张苞领兵,关索随行保护,重组了新的“刘关张”阵容,往洛水而行。
三日后兵马来到宜阳,宜阳太守崔钦和杨修之子杨嚣亲自迎出城外,刘封将兵马驻扎城外,和张苞等人进城。
崔钦本是清河崔氏崔琰之子,崔琰同样也是被曹操所杀,但因崔林在朝中任职,崔钦也算讨得一官半职,在宜阳担任县令,也算有个安身之地。
因为同样的命运,来到弘农的崔钦和杨嚣同病相怜,两人结为好友,经常来往,刘封到来之后,扶持杨彪这一脉,让杨嚣重拾信心,他报答刘封的第一步便是说服宜阳太守来降。
杨嚣早就知道刘封不喜铺张,而且又是行军期间,崔钦的接风宴便也简单了许多,酒席之上,宜阳县几名官吏作陪,看着这个名震天下的燕王,战战兢兢,手足无措。
酒过三巡,刘封慨然叹道:“天分鼎裂,鸷搏狼抗,二位先祖皆是汉室忠良,却被奸贼所害,今见二位,如见先贤,只叹忠魂飘扬,任重道远矣!”
崔钦闻言,不由面色一阵黯淡,旋即笑道:“先父为国捐躯,名垂天下,如此足矣,今殿下挟正义之师,振兴汉室,克复中原,属下自当继先父遗志,甘效牛马之劳!”
刘封点头道:“崔公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折而不挠,实为吾辈之楷模,待河北平定,当在清河为崔公立碑设榜,以传忠信之义!”
崔钦闻言,感激涕零,离席跪在地上,一个劲的表忠心,崔琰忠于汉室,他心里很清楚,如果要想为崔琰正名,也唯有刘备代表的蜀汉能够做到,眼下就是崔家崛起唯一的机会。
杨嚣感同身受,先前刘封对他,也是如此许诺,对杨彪当年追随献帝四处奔波,颇为赞赏感慨,杨彪也也因此名重四海,但让他们蒙冤而死,后辈们怎能不觉得冤屈?
刘封安慰崔钦一阵,吃过饭后,命人撤去酒席,叫张苞去看守营寨,其余人在府中议事,商议进兵事宜。
宜阳此地地形复杂,地处伏牛山北麓,偌大的伏牛山是一座天然屏障,将弘农与南阳阻隔开来,宜阳东北有熊耳山,山高险峻,猛兽出没,东南方向则是陆浑山。
宜阳往东的陆浑县、阳谷县,都在陆浑山境内,宜阳处于伏牛山和熊耳山之间,要想去新城,陆浑县为必经之路。
陆浑山刘封可是早有耳闻,每一个熟悉三国历史的人,知道陆浑山,是因为一位大能隐居于此,此人与诸葛亮的字相同,都为“孔明”,却从未谋面。
三国时代能人异士多如牛毛,可有一人不得不提,此人便是胡昭,字孔明,养志不仕,同样躬耕山林,但与诸葛亮却又不同,他开馆授徒,坚决不出仕。
胡昭原本在冀州,也是当时的名士,其学问先不谈,只是书法方面,因善隶书,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齐名,有“钟氏小巧,胡氏豪放”之说,而当时的钟繇,已经是朝廷重臣。袁绍立足河北之后,甚至降尊纡贵,登门拜访,但被胡昭拒绝,他早知袁绍外宽内忌,便不辞而别,离开冀州来到陆浑山,亲自耕种,以求道为乐事,以研读经籍自娱,期间又拒绝了曹操的征辟,终生不
出仕。
两人虽然字相同,却因年龄和局势关系未曾谋面,即便如此,二者之间还是有许多奇妙的交集,这或许就是因为名字的渊源。
两人的交集便是来源于司马懿,胡昭来到陆浑山讲学,即便是在山间僻壤,慕名而来者也是络绎不绝,在其仰慕者中,便有司马懿。
司马懿为司马家族的佼佼者,自然非寻常可比,胡昭见他聪慧通达,胸有雄才大略,便料定此人日后必能成就一番大业,自此倾心相交,将毕身所学传授司马懿。
历史上的司马懿,与诸葛亮斗智,兵法谋略不输诸葛魏武,朝堂上历经三世,最终斗败曹爽,将曹家一组势力彻底打压,和曹操一样,为自己的儿孙后辈铺平上位之路,建立晋朝功不可没。如此一位神奇的世外高人,在演义中只字未提,但在刘封心中,却要比水镜先生司马徽之流更强,相比于司马徽之流整日设宴清谈,胡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便更高一筹。
南阳战火四起,司马懿与诸葛亮在樊城对峙月余,因为关羽的出现,打破了僵局,局势急转直下,魏军全面溃败,蜀军形势一片大好。
相比于南阳的水深火热,烽火连天,弘农的战事却如深海激流,暗中涌动,表面看似平静,实则凶险重重。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关乎一个州郡,即便刘封保密做的再好,洛阳还是知道了弘农失守的消息,所幸杜预已经和邓艾取得联络,占据了函谷关地利优势。
消息传出,整个弘农郡一片震动,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北有黄河天险,西有潼关重地,蜀军还是不声不响地出现在了弘农,仿佛从地下凭空冒出来的一般,毫无征兆。
刘封在弘农重新整顿兵马,也有周围的县令闻风来降,但都是无关紧要的小县,兵力不足,又距离弘农过近,为求自保,不得不主动示好。
等魏延从潼关归来之后,刘封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以最快的速度打通前往函谷关的道路,支援邓艾,只要函谷关不失,洛阳便无险可守。
另一路则从南面沿崤山方向,平定整个弘农郡,安稳后方,而且在崤山以南的新城,便是与南阳交界之处,只要诸葛亮和关羽北上获胜,整个战线便可连成一片。
一番商议之后,魏延领长安兵马前往函谷关,取茅津、渑池,从黄河沿线直取新安,攻占函谷关西口,与邓艾合兵。
刘封则南下宜阳,从洛水上游方向东进,扫平弘农南部,连通宛城,如果诸葛亮和司马懿还僵持不下,也可从北面攻打南阳,背腹受敌,不信司马懿还能有通天本事,死守南阳。
人马分拨已定,令狐宇等人都分派给魏延,弘农境内其他各处并无多少守军,刘封只带着张苞领兵,关索随行保护,重组了新的“刘关张”阵容,往洛水而行。
三日后兵马来到宜阳,宜阳太守崔钦和杨修之子杨嚣亲自迎出城外,刘封将兵马驻扎城外,和张苞等人进城。
崔钦本是清河崔氏崔琰之子,崔琰同样也是被曹操所杀,但因崔林在朝中任职,崔钦也算讨得一官半职,在宜阳担任县令,也算有个安身之地。
因为同样的命运,来到弘农的崔钦和杨嚣同病相怜,两人结为好友,经常来往,刘封到来之后,扶持杨彪这一脉,让杨嚣重拾信心,他报答刘封的第一步便是说服宜阳太守来降。
杨嚣早就知道刘封不喜铺张,而且又是行军期间,崔钦的接风宴便也简单了许多,酒席之上,宜阳县几名官吏作陪,看着这个名震天下的燕王,战战兢兢,手足无措。
酒过三巡,刘封慨然叹道:“天分鼎裂,鸷搏狼抗,二位先祖皆是汉室忠良,却被奸贼所害,今见二位,如见先贤,只叹忠魂飘扬,任重道远矣!”
崔钦闻言,不由面色一阵黯淡,旋即笑道:“先父为国捐躯,名垂天下,如此足矣,今殿下挟正义之师,振兴汉室,克复中原,属下自当继先父遗志,甘效牛马之劳!”
刘封点头道:“崔公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折而不挠,实为吾辈之楷模,待河北平定,当在清河为崔公立碑设榜,以传忠信之义!”
崔钦闻言,感激涕零,离席跪在地上,一个劲的表忠心,崔琰忠于汉室,他心里很清楚,如果要想为崔琰正名,也唯有刘备代表的蜀汉能够做到,眼下就是崔家崛起唯一的机会。
杨嚣感同身受,先前刘封对他,也是如此许诺,对杨彪当年追随献帝四处奔波,颇为赞赏感慨,杨彪也也因此名重四海,但让他们蒙冤而死,后辈们怎能不觉得冤屈?
刘封安慰崔钦一阵,吃过饭后,命人撤去酒席,叫张苞去看守营寨,其余人在府中议事,商议进兵事宜。
宜阳此地地形复杂,地处伏牛山北麓,偌大的伏牛山是一座天然屏障,将弘农与南阳阻隔开来,宜阳东北有熊耳山,山高险峻,猛兽出没,东南方向则是陆浑山。
宜阳往东的陆浑县、阳谷县,都在陆浑山境内,宜阳处于伏牛山和熊耳山之间,要想去新城,陆浑县为必经之路。
陆浑山刘封可是早有耳闻,每一个熟悉三国历史的人,知道陆浑山,是因为一位大能隐居于此,此人与诸葛亮的字相同,都为“孔明”,却从未谋面。
三国时代能人异士多如牛毛,可有一人不得不提,此人便是胡昭,字孔明,养志不仕,同样躬耕山林,但与诸葛亮却又不同,他开馆授徒,坚决不出仕。
胡昭原本在冀州,也是当时的名士,其学问先不谈,只是书法方面,因善隶书,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齐名,有“钟氏小巧,胡氏豪放”之说,而当时的钟繇,已经是朝廷重臣。袁绍立足河北之后,甚至降尊纡贵,登门拜访,但被胡昭拒绝,他早知袁绍外宽内忌,便不辞而别,离开冀州来到陆浑山,亲自耕种,以求道为乐事,以研读经籍自娱,期间又拒绝了曹操的征辟,终生不
出仕。
两人虽然字相同,却因年龄和局势关系未曾谋面,即便如此,二者之间还是有许多奇妙的交集,这或许就是因为名字的渊源。
两人的交集便是来源于司马懿,胡昭来到陆浑山讲学,即便是在山间僻壤,慕名而来者也是络绎不绝,在其仰慕者中,便有司马懿。
司马懿为司马家族的佼佼者,自然非寻常可比,胡昭见他聪慧通达,胸有雄才大略,便料定此人日后必能成就一番大业,自此倾心相交,将毕身所学传授司马懿。
历史上的司马懿,与诸葛亮斗智,兵法谋略不输诸葛魏武,朝堂上历经三世,最终斗败曹爽,将曹家一组势力彻底打压,和曹操一样,为自己的儿孙后辈铺平上位之路,建立晋朝功不可没。如此一位神奇的世外高人,在演义中只字未提,但在刘封心中,却要比水镜先生司马徽之流更强,相比于司马徽之流整日设宴清谈,胡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便更高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