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集体航向,世界让路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三农发展的今天,不断的去追逐产量、追逐规模、追逐种植面积、追逐价格,已经不合时宜了。实际上,我们农产品产量的问题越来越变成质量的问题,越来越变成一个供给侧水平的问题,转变是必须的。”
“今年以来,我国农业领域有两个产业在结构性改革上进展顺利,亮点纷呈。一是大豆产业,二是人参产业……”
不少的目光瞟向齐政。
这是2013年最后一个月,在吉省举行的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现场,国家农业部韩部长在发言。
座谈会上,有各省(区)农业(畜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还有一些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代表受邀出席。
换做另一个场合,齐政也许会作为备受推崇的企业领导而被围在中心,得到亲切的问候和马屁。毕竟,嘉谷集团在农业多个领域,堪称是国内的一方大鳄。
但是,在这个座谈会上,齐政的左前方,是由原国家水产集团和国家牧工商集团合并而来的中农发集团副总;前方,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与粮食贸易企业的国粮集团宁老总;右前方,是承担着调控粮棉油盐物资供应和价格稳定职能的国储粮集团代表……
齐政的左边,还有全国农资流通领域巨无霸的国家农资集团的领导;右边,是全国农业装备领域标杆企业的国家农机院集团高级干部……特丫的一水的涉农央企!
都说国企在金融、通讯、石油天然气以及公用事业中占据垄断地位,掌控着中国经济的命脉;但即使在不起眼却关乎国计民生、处于基础地位的农业领域,国企依然凶猛。
“凶猛”这个词,咋入眼感觉有点不太适应,令人联想到那些洪水猛兽似的,但很多时候确实很好的体现了国企形象。
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三十多年,仍然可以感觉到民企和国企就是一句话——不平等。
譬如在这样的国家级座谈会上,受邀企业代表中,民营企业只有一根独苗苗——嘉谷,这还是因为会议的主题跟嘉谷密切相关。
也正因为如此,在企业代表团队内,有种同仇敌忾的气氛在隐隐流动。
台上的韩部长是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的,或者说,就算注意到了,也不在乎。
他洪亮的声音继续在会场内回荡:“从大豆产业和人参产业的振兴中,大家可以看到,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与以往有所不同,不能仅仅停留在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层面上,而是要更好地对接国内外市场需求,更充分地将资源向优势产区集中,以一产为基础,接‘二’连‘三’,把农业产业链条拉长,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譬如黑省的大豆产业园,譬如吉省的人参加工产业园……”
国粮集团的宁老总张张嘴,最终垂下了头。
国粮集团的业务虽然涉及稻谷、小麦、玉米、油脂油料、糖棉肉酒茶等几乎所有重要农产品,但由于国际多数农产品价格明显地低于国内市场,国粮进出农产品的意愿越来越强,这跟嘉谷将资源向国内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自然也说不出硬话来。
“……今天依然可以看出,技术不仅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第一生产力,也是促进农业节本增效的最有效的手段。农业科技创新上去了,农业才有竞争力。大豆产业的振兴,离不开‘嘉豆13号’;人参产业的复兴,也离不开‘全拟种植技术’……”
中农发集团副总早有所料,苦笑着拍了拍大腿。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农业央企,中农发集团可能名声不显,但看看其下属企业,国家水产、中牧集团、国家农垦集团……无一不是赫赫有名之辈;其业务涉及渔业水产、农副食品、农垦开发、畜牧养殖等农业各领域,很大程度上与嘉谷集团重合;拥有更好的生产资源环境,却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到革命性创新,也没什么好说的。
韩部长的点评还在继续:“新时代,农业经营方式也应该有所转变,关键是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光靠自给自足的小农户,永远实现不了农业现代化。大豆产业集成度极高的大豆协会以及合作社,还有人参种植联盟,就是很好的例子……”
中化集团的代表歪歪嘴,满脸的悻悻然。
中化集团下属的中化化肥年销量超过1000万吨,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化肥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种子和农药企业之一;以农业投入品(种子、农药、化肥)为依托,中化农业正布局农业未来发展,在土地托管、农业服务方面发力;但和嘉谷组织的那些像狼群一样的合作社相比,中化的那些布局就不够看了。
“东北地区出现的农业结构调整,是一场深刻变革;有了好的起步,中央希望能够继续深化……”
韩部长就像是在给嘉谷拉仇恨,每总结一个要点,最后都要拿大豆产业和人参产业的亮眼之处举例说明。
虽然全程没有提起过“嘉谷”,但嘉谷又无处不在——在座的谁不知道,这基本都是嘉谷的手笔。
又或者说,韩部长就是在表彰嘉谷。
——反正齐政是当来参加表彰会的。
伴随着或明或暗萦绕的目光,齐政稳稳的坐着,看着前后左右的中老年央企干部,似笑非笑。
未来一个时期,美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国际贸易壁垒增多、投资贸易规则变化等外部因素;传统优势正在慢慢丧失,各种生产资料、成本逐步地上升,挤压了盈利空间等内部因素,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面临的竞争环境都将日趋复杂。
尤其在农业领域,这不仅仅是背后财力的角逐,更是效率、效益的综合较量。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嘉谷给出的第一服“猛药”,就是转型升级。而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这剂药方中,一个都不能少。
很自然地,就从农业部部长口中,提前两年,听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新鲜表述。
以前国家对农业的宏观调控,采取的策略是用收储、补贴等方式刺激生产——好了,供给端拼命地生产,导致产能过剩,以至于资源消耗过度,污染加重。
齐政知道农业未来的改革需求,嘉谷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于是,在体量不算大的国产大豆产业和人参产业,今年均出现了面貌一新的局面。
从供给入手,改善供给结构,在大豆产业和人参产业均取得了明显成效;齐政希望国家看到,而国家也看到了,这就有了“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当然,现在才是提出概念,离正式推进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这就是高层的风向!
参会的国企高级干部都是人精,他们或许不懂技术,但一定会看风向——不会看风向的家伙,早就在一轮又一轮的筛选中,被踢出局了。
因此,当进入研讨交流阶段,齐政鼓起战斗欲望的时候,面对的,却是一张张“慈眉善目”的老脸。
国粮集团的宁老总第一个找到了齐政:“齐董,听说嘉谷对美国高鸿的整合很是顺利?”
齐政一愣,然后笑得畅快,道:“是的,我们准备得很充分,整合效果自然也不错。”
宁老总笑呵呵地又说了一遍贺喜,才低声道:“我们准备收购来宝集团。”
齐政恍然,貌似这笔收购比记忆中来得更早,但这不是重点:“有什么我能做的?”
“我是想着,在国粮收购来宝的过程中,嘉谷集团如果能给予帮助,那就再好不过了。一旦我们成功收购来宝,也希望国粮和嘉谷在海外能够互通有无,互相通气。”
不管从哪方面来看,嘉谷集团拥有的国际并购经验,都比国粮集团丰富,对其并购来宝集团的帮助毋庸置疑。
宁老总的要求并不超出齐政的预计,他一口答应了下来:“没问题。我给你一个承诺。”
不管怎么说,国粮走出海外对嘉谷并不是坏事,反正来宝集团不是嘉谷的目标。
而作为竞争对手,国粮能向嘉谷求助,也是嘉谷数年声望积累的结果。
声望一说,看不到摸不着,但它应景的时候,就是能发挥作用。
嘉谷这些年,既是做出了实际成绩,也是争取到了大量的支持者。
旁的不说,如今,嘉谷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提供方;同时,嘉谷还是中国最大的农业机械消费方,中国最大的化肥农药消费方,中国最大的单体农业科研投资方,不敢说半个农业界都要看着嘉谷的眼色行事,说小半个农业界受到嘉谷的影响基本没问题。
所以,国粮集团的宁老总打开话阀后,齐政的身边变得和谐共荣了。
“嘉谷在农业科研方面的潜力很大嘛,我们是想与你们的实验室合作。我们也进口了一些良种,可以和嘉谷交换……”中农发集团副总声情并茂,仿佛说的是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似的。
“最容易合作的方向,应该是农资业务和合作社的合作。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也不是良种,而是组织吧。”中化集团的代表一半是说明,一半还带着教育性质,听的其他人直翻眼皮。
“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投入品、种什么样的品种,先进的农机装备都是必不可少的。齐董,我们农机院一定协同嘉谷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创造更大优势。”这位气势昂扬。当然,农业装备央企也是少数能在嘉谷面前硬气的企业,毕竟嘉谷在农业装备上一向是以合作为主。
这一刻,这些国企的负责人都选择了向齐政释放善意,最起码,是暂时将敌意隐藏了起来。
很简单,在政府资源、信用支持方面同样有优势,兼具民企灵活的优势,嘉谷只要在繁荣的时候保持警惕,少犯一些头脑发热的错误,在很长时间内是不会缺少生存空间的。
从韩部长的发言可以看出,高层已经形成了一种超越个人意志的集体意志——不管是什么所有制企业,谁有本事给中国挣脸就支持谁,谁做强做优都是中国骄傲。
顺着这个思维走,就是在为国做奉献;逆着这个思维,就等于是偏离了集体的航向。
齐政的心态就更放松了。
所谓,当你足够出色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
“在三农发展的今天,不断的去追逐产量、追逐规模、追逐种植面积、追逐价格,已经不合时宜了。实际上,我们农产品产量的问题越来越变成质量的问题,越来越变成一个供给侧水平的问题,转变是必须的。”
“今年以来,我国农业领域有两个产业在结构性改革上进展顺利,亮点纷呈。一是大豆产业,二是人参产业……”
不少的目光瞟向齐政。
这是2013年最后一个月,在吉省举行的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现场,国家农业部韩部长在发言。
座谈会上,有各省(区)农业(畜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还有一些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代表受邀出席。
换做另一个场合,齐政也许会作为备受推崇的企业领导而被围在中心,得到亲切的问候和马屁。毕竟,嘉谷集团在农业多个领域,堪称是国内的一方大鳄。
但是,在这个座谈会上,齐政的左前方,是由原国家水产集团和国家牧工商集团合并而来的中农发集团副总;前方,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与粮食贸易企业的国粮集团宁老总;右前方,是承担着调控粮棉油盐物资供应和价格稳定职能的国储粮集团代表……
齐政的左边,还有全国农资流通领域巨无霸的国家农资集团的领导;右边,是全国农业装备领域标杆企业的国家农机院集团高级干部……特丫的一水的涉农央企!
都说国企在金融、通讯、石油天然气以及公用事业中占据垄断地位,掌控着中国经济的命脉;但即使在不起眼却关乎国计民生、处于基础地位的农业领域,国企依然凶猛。
“凶猛”这个词,咋入眼感觉有点不太适应,令人联想到那些洪水猛兽似的,但很多时候确实很好的体现了国企形象。
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三十多年,仍然可以感觉到民企和国企就是一句话——不平等。
譬如在这样的国家级座谈会上,受邀企业代表中,民营企业只有一根独苗苗——嘉谷,这还是因为会议的主题跟嘉谷密切相关。
也正因为如此,在企业代表团队内,有种同仇敌忾的气氛在隐隐流动。
台上的韩部长是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的,或者说,就算注意到了,也不在乎。
他洪亮的声音继续在会场内回荡:“从大豆产业和人参产业的振兴中,大家可以看到,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与以往有所不同,不能仅仅停留在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层面上,而是要更好地对接国内外市场需求,更充分地将资源向优势产区集中,以一产为基础,接‘二’连‘三’,把农业产业链条拉长,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譬如黑省的大豆产业园,譬如吉省的人参加工产业园……”
国粮集团的宁老总张张嘴,最终垂下了头。
国粮集团的业务虽然涉及稻谷、小麦、玉米、油脂油料、糖棉肉酒茶等几乎所有重要农产品,但由于国际多数农产品价格明显地低于国内市场,国粮进出农产品的意愿越来越强,这跟嘉谷将资源向国内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自然也说不出硬话来。
“……今天依然可以看出,技术不仅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第一生产力,也是促进农业节本增效的最有效的手段。农业科技创新上去了,农业才有竞争力。大豆产业的振兴,离不开‘嘉豆13号’;人参产业的复兴,也离不开‘全拟种植技术’……”
中农发集团副总早有所料,苦笑着拍了拍大腿。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农业央企,中农发集团可能名声不显,但看看其下属企业,国家水产、中牧集团、国家农垦集团……无一不是赫赫有名之辈;其业务涉及渔业水产、农副食品、农垦开发、畜牧养殖等农业各领域,很大程度上与嘉谷集团重合;拥有更好的生产资源环境,却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到革命性创新,也没什么好说的。
韩部长的点评还在继续:“新时代,农业经营方式也应该有所转变,关键是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光靠自给自足的小农户,永远实现不了农业现代化。大豆产业集成度极高的大豆协会以及合作社,还有人参种植联盟,就是很好的例子……”
中化集团的代表歪歪嘴,满脸的悻悻然。
中化集团下属的中化化肥年销量超过1000万吨,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化肥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种子和农药企业之一;以农业投入品(种子、农药、化肥)为依托,中化农业正布局农业未来发展,在土地托管、农业服务方面发力;但和嘉谷组织的那些像狼群一样的合作社相比,中化的那些布局就不够看了。
“东北地区出现的农业结构调整,是一场深刻变革;有了好的起步,中央希望能够继续深化……”
韩部长就像是在给嘉谷拉仇恨,每总结一个要点,最后都要拿大豆产业和人参产业的亮眼之处举例说明。
虽然全程没有提起过“嘉谷”,但嘉谷又无处不在——在座的谁不知道,这基本都是嘉谷的手笔。
又或者说,韩部长就是在表彰嘉谷。
——反正齐政是当来参加表彰会的。
伴随着或明或暗萦绕的目光,齐政稳稳的坐着,看着前后左右的中老年央企干部,似笑非笑。
未来一个时期,美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国际贸易壁垒增多、投资贸易规则变化等外部因素;传统优势正在慢慢丧失,各种生产资料、成本逐步地上升,挤压了盈利空间等内部因素,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面临的竞争环境都将日趋复杂。
尤其在农业领域,这不仅仅是背后财力的角逐,更是效率、效益的综合较量。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嘉谷给出的第一服“猛药”,就是转型升级。而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这剂药方中,一个都不能少。
很自然地,就从农业部部长口中,提前两年,听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新鲜表述。
以前国家对农业的宏观调控,采取的策略是用收储、补贴等方式刺激生产——好了,供给端拼命地生产,导致产能过剩,以至于资源消耗过度,污染加重。
齐政知道农业未来的改革需求,嘉谷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于是,在体量不算大的国产大豆产业和人参产业,今年均出现了面貌一新的局面。
从供给入手,改善供给结构,在大豆产业和人参产业均取得了明显成效;齐政希望国家看到,而国家也看到了,这就有了“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当然,现在才是提出概念,离正式推进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这就是高层的风向!
参会的国企高级干部都是人精,他们或许不懂技术,但一定会看风向——不会看风向的家伙,早就在一轮又一轮的筛选中,被踢出局了。
因此,当进入研讨交流阶段,齐政鼓起战斗欲望的时候,面对的,却是一张张“慈眉善目”的老脸。
国粮集团的宁老总第一个找到了齐政:“齐董,听说嘉谷对美国高鸿的整合很是顺利?”
齐政一愣,然后笑得畅快,道:“是的,我们准备得很充分,整合效果自然也不错。”
宁老总笑呵呵地又说了一遍贺喜,才低声道:“我们准备收购来宝集团。”
齐政恍然,貌似这笔收购比记忆中来得更早,但这不是重点:“有什么我能做的?”
“我是想着,在国粮收购来宝的过程中,嘉谷集团如果能给予帮助,那就再好不过了。一旦我们成功收购来宝,也希望国粮和嘉谷在海外能够互通有无,互相通气。”
不管从哪方面来看,嘉谷集团拥有的国际并购经验,都比国粮集团丰富,对其并购来宝集团的帮助毋庸置疑。
宁老总的要求并不超出齐政的预计,他一口答应了下来:“没问题。我给你一个承诺。”
不管怎么说,国粮走出海外对嘉谷并不是坏事,反正来宝集团不是嘉谷的目标。
而作为竞争对手,国粮能向嘉谷求助,也是嘉谷数年声望积累的结果。
声望一说,看不到摸不着,但它应景的时候,就是能发挥作用。
嘉谷这些年,既是做出了实际成绩,也是争取到了大量的支持者。
旁的不说,如今,嘉谷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提供方;同时,嘉谷还是中国最大的农业机械消费方,中国最大的化肥农药消费方,中国最大的单体农业科研投资方,不敢说半个农业界都要看着嘉谷的眼色行事,说小半个农业界受到嘉谷的影响基本没问题。
所以,国粮集团的宁老总打开话阀后,齐政的身边变得和谐共荣了。
“嘉谷在农业科研方面的潜力很大嘛,我们是想与你们的实验室合作。我们也进口了一些良种,可以和嘉谷交换……”中农发集团副总声情并茂,仿佛说的是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似的。
“最容易合作的方向,应该是农资业务和合作社的合作。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也不是良种,而是组织吧。”中化集团的代表一半是说明,一半还带着教育性质,听的其他人直翻眼皮。
“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投入品、种什么样的品种,先进的农机装备都是必不可少的。齐董,我们农机院一定协同嘉谷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创造更大优势。”这位气势昂扬。当然,农业装备央企也是少数能在嘉谷面前硬气的企业,毕竟嘉谷在农业装备上一向是以合作为主。
这一刻,这些国企的负责人都选择了向齐政释放善意,最起码,是暂时将敌意隐藏了起来。
很简单,在政府资源、信用支持方面同样有优势,兼具民企灵活的优势,嘉谷只要在繁荣的时候保持警惕,少犯一些头脑发热的错误,在很长时间内是不会缺少生存空间的。
从韩部长的发言可以看出,高层已经形成了一种超越个人意志的集体意志——不管是什么所有制企业,谁有本事给中国挣脸就支持谁,谁做强做优都是中国骄傲。
顺着这个思维走,就是在为国做奉献;逆着这个思维,就等于是偏离了集体的航向。
齐政的心态就更放松了。
所谓,当你足够出色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