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海洋渔业之大变局(4K)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嘉海1号”大型养殖工船,静静的矗立于距离鲁省日昭市180海里之外的黄海洋面。
与“嘉海1号”配套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全潜式网箱之一——同样是一个庞然大物,直径90多米,18层楼高,水下部分近40米,重达近7000吨……
养殖工船与全潜式网箱相依相靠,连通它们的是一台吸鱼泵,吸鱼泵的一头连着养殖工船鱼舱,另一头连着网箱,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三文鱼就顺着这条管道从养殖工船一路“游”进网箱里。
见证这一幕的,除了齐政和陈哲年等嘉谷高层,还有发改委胡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张司长、中船集团副总以及周院士、葛院士、企业代表等人。
能够请到这么多人,一方面是嘉谷农牧的海洋大计划好消息频传,另一方面,也是“嘉海1号”大型养殖工船的特殊。
10万吨级养殖工船属全球首制船。
当初为了保障这一渔业养殖装备领域的“独角兽”落地,农业农村部、交通部海事局、中国船级社等主管部门先后三次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讨,为养殖工船出具审批和指导性文件,打破了现行行业管理制度在船舶定性、建造规范、检验规则等方面存在的政策不适用问题,才促使“嘉海1号”的顺利诞生。
以嘉谷为首的联合体能在四年内,自主完成10万吨级的“养殖航母”,将养殖战线向外推进了上百海里,打破了传统养殖业“望洋兴叹”的局面,做出盛大的庆祝无可厚非。
周院士等专家在参观期间,自己选择路线,一会儿凝神细思,一会儿点头轻叹,一会儿皱眉挠头,表情精彩,话却不多。
而其他人就需要靠专业人士的点评来判断了。
大创渔业的毛总很有耐心的在全船绕了一圈后,才向同行的专家问道:“嘉谷这养殖工船真的名副其实?”
专家一个劲的点头,道:“黄海冷水团是世界罕见的水质优良的浅水层冷水团,而冷水团开发是海水养殖人多年来的梦想,由于缺乏合适的装备一直未能实现。横空出世的‘嘉海1号’,绝对是世界级深远海养殖的示范工程。”
“这样,先进在哪里,你慢慢说,我听一下。”毛总干脆找了一个栏杆,靠着一边休息一边听。
斟酌了一下词句,专家说道:“发展大型养殖工船和智能深水网箱,国内都没有现成经验。我看嘉谷的计划,是以大型养殖工船为核心,配套全潜式网箱,辐射服务能力可达数十海里,这使得该平台看上去更像是一艘养殖航母。”
“就我观察到的,上面应用了很多高科技,如浮箱捕捞、网箱附着生物清除、鱼鳔补气等最新专利技术,甚至配备上了首创的波浪能发电半潜平台提供绿色能源……”
“这还是半实验性质,嘉谷团队还在根据使用中的反馈,进一步对养殖工船系统进行优化,譬如在考虑保证容积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重量,减少钢材用量。”
做生意的和搞研究的思路毕竟不同,毛总听完后表情严肃道:“也就意味着,成本被提高了。”
“……”专家一噎,有点尴尬道:“这么说倒也没错,不过,这些增加的成本,可用提升养殖生物量来抵消。”
“哦?”
“毛总您是从事远洋捕捞的,如果拿大型养殖工船的效益与远洋捕捞比较的话,单位船产量,养殖是捕捞的7~10倍;单位功率产量,每千瓦配置的产量养殖是捕捞的10倍左右;单位油耗,养殖是捕捞的5倍左右;单位人力鱼产量,养殖是捕捞的5倍以上……甭管从哪方面看,养殖工船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
担心毛总不明白,专家又补充道:“别看嘉谷的大型养殖工船目前是用来做三文鱼养殖,其实,有了这个平台,除了三文鱼,养殖品种可以拓展到金枪鱼、黄条鰤、大黄鱼、石斑鱼等名优鱼种养殖。因为名优养殖鱼种一般对水体温度较为敏感,以大黄鱼为例,自然条件下主要在春秋两季生长。通过大型养殖工船在海上的移动,可以选取合适温度的海水进行养殖,从而实现大黄鱼全年不间断生长,养殖的大黄鱼可以实现一年收获两季……”
毛总轻轻敲着栏杆,道:“照你这么说,嘉谷的大型养殖工船是很值得投资了?”
专家耸耸肩。
他只能帮助其分析其中的价值,至于值不值得投资的,见仁见智喽。
当然,毛总也不需要他的答案。或者说,毛总本身已经有了答案。
大创渔业已经是中国远洋捕捞公司中的龙头,有2个境外远洋渔业基地,年收入超过了10亿元。
但是,随着国内近海渔业资源的衰减,促使国内越来越多的渔业企业走向海外。去年底,中国远洋作业渔船达到2460艘;而到今年,远洋作业渔船增长至接近3000艘。
这种增速是很可怕的。
一来,远洋渔业资源也不是无穷无尽的。与中国远洋渔业产能“井喷式”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性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估,全球90%的经济鱼种已经被过度开发或者完全开发。全球渔业捕捞量在上世纪90年代中叶达到峰值之后便进入瓶颈,已无法继续随技术进步和捕捞能力的增强而提高。
二来,盲目进入远洋渔业的企业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企业从未涉足过渔业行业、完全不了解全球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的残酷现实,随随便便将对环境不友好的落后捕捞运作和管理模式带出国门,譬如使用网眼极小的“断子绝孙网”和大功率渔灯等争议性捕捞设备,导致矛盾冲突频频出现。这让国内远洋渔船在不少国家的形象并不光彩。
一句话概括就是,远洋渔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
一个公认的观点是——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水产品的需求,除了养殖别无它法!
正如有业内人士调侃的,今天我们在餐馆点菜的时候,经常有人问这个鱼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到2030年后,别问了,那都是养殖的。
当嘉谷的海洋牧场战略出台后,毛总便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中国海洋渔业的大变局将至;而当嘉谷的大型养殖工船等深远海装备也“暴露”后,他的认知慢慢趋向清晰——大变局恐怕不是“将至”,而是“已至”!
无论是近海海域的海洋牧场,还是深远海的大型养殖工船,起步都投入巨大,风险极高,所以包括大创渔业在内的大部分公司都望而生畏,风投资金也对相关技术及产业政策存疑;多年来,相关研究工作只见打雷,一直未见下雨。
不过,当嘉谷相继突破了技术瓶颈,为行业指明了一个崭新的发展路线图,那又另当别论了。
没有开创新局面的魄力还可以原谅,但如果连“跟风”的勇气都没有,那活该被时代淘汰了。
毛总显然不是一个甘心被时代抛下的男人。
“看来,是要和嘉谷接触一下,咱们要是也有这样的远洋养殖平台,在远洋地区的合作空间就大多了。”毛总若有所思道。
专家一愣,道:“您的意思是,买嘉谷的养殖工船平台?”
“如何?”
“值得一试,不过……如果是独自运营这些身价上亿的海洋装备,我不太建议您这样做。”
“为何?”
“且不说嘉谷自己的订单估计都要排到一两年后,就算您拿到了养殖工船,也需要其他平台支撑。”专家沉吟起来,道:“据我所知,即使是嘉谷,在三文鱼的育种上也需要从挪威进口三文鱼卵,这个环节还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而仅仅是建设三文鱼苗种培育、驯化基地,前前后后,嘉谷投入了上亿元,但还是没有打破挪威在这个市场的垄断地位……”
其实这也是很好理解的。
嘉谷首先得验证在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可行,才会真正在育种环节上加大投入。而挪威呢,几乎举国几十年就研究一条鱼,把三文鱼研究透了,设置了很高的行业门槛,自然不是嘉谷短时间内就能赶上的。
毛总明白了专家的意思。
以嘉谷这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尚且不敢说“独立”;他区区一家专注于远洋捕捞的公司,即使有了养殖工船等平台,能不能“撑起来”都是一个问题。
最好的解决方案,自然是与嘉谷联合了。
只是,嘉谷虽然不算是恨不得自产自销大包大揽、将所有的赢利点都控制在自己手里的小王国,但对于合作伙伴的要求,还是挺“苛刻”的。
“嗯,我得好好想想。”毛总缓缓点头道。
……
来参观的企业代表各有心思,而官员们就纯粹多了。
胡主任和齐政站在一起,看着《大国重器》摄制组在船上忙前忙后地拍摄着,喟然道:“我们国家船业的进步,我是想都没想到。10万吨级的养殖工船啊,在全球都没有先例。从设计图纸到看到实物,也就三年多吧。如今看来,交给嘉谷主导开发再正确不过了。”
作为高层,有一点他是知道的。开发海洋,不能仅仅倾向于海洋给我们带来多少GDP,否则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可能永远都追赶不上。
要有战略性的眼光,看到我们和海洋发达国家在探索海洋和开发海洋的能力上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从而形成长远的开发意识。
正因为如此,“全球首制”才显得那么难得。
齐政神采奕奕道:“实际上,我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做出了实物。”
他是真的惊讶。
不同于海洋牧场,他还能开开挂,令海洋牧场的建成速度一日千里;“嘉海1号”几乎完全是属于工业生产范畴,他能做的其实很少,除了“钞能力”——砸钱。
但他之前没意识到,在今日的中国,像“嘉海1号”这样的大型装备,最需要的其实也就是砸钱。
因为我们有全球领先的造船工业和完备的供应链;因为我们有可能不算世界一流但水平也绝对不差,且规模不小的海洋专家团队;还因为我们的水产养殖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二,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品消费市场……
感谢身在中国,具备了大力发展深远海大型养殖装备的所有基本条件,让他只需砸钱即可。
“美国不行,欧洲也不行,除中国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搞得起全套的深远海‘养殖航母舰队’!”齐政在短短的惊讶后,就是满怀的自信。
胡主任先被齐政的狂言吓了一跳,不过转念就意识到,这可能还真不算“狂言”。
能像中国这样既拥有强大的开发生产能力,又拥有诺大的市场,纵观全球,真的不好挑出第二个来。
如果再加上强大的组织能力,甚至可以说,肯定挑不出第二个来。
这种想法,令胡主任短暂的失神。
这么一看,“嘉海1号”还真是嘉谷体系的一个缩影——它所倚靠的,都是国内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国内超大的市场体量,还有如嘉谷合作社一般体现出来的生产组织力。
不过嘛……
胡主任转而笑道:“你们嘉谷就是太能干了,这左手是海洋牧场,右手是深远海养殖航母,你这三百亿,哪够花啊?”
是不够花!
齐政再赞成不过了,再来三百亿,他也能眼也不眨地将其花光。
所以说,有潜力的项目太多,有时候还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我看你也邀请了海洋牧场专家评估组过来,所以,嘉谷是打算将养殖工船包装到三百亿计划中?”胡主任猜测道。
齐政含笑不语。
他盯着齐政,仿佛意识到什么,倒吸一口冷气:“你不会是想着另起一个大计划吧。”
“没您想象中那么夸张。”齐政笑着敲了敲栏杆,指着脚下的甲板说道:“养殖工船再怎么扩建,也不需要三百亿。”
好家伙,他倒是毫不掩饰“全都要”的野心。
齐政接着就道:“再筹个一二十亿,也就够了,不算什么大计划。”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
行吧,你壕你有理,没说一二十亿是“小钱”,大概是谦虚了。
……
“嘉海1号”大型养殖工船,静静的矗立于距离鲁省日昭市180海里之外的黄海洋面。
与“嘉海1号”配套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全潜式网箱之一——同样是一个庞然大物,直径90多米,18层楼高,水下部分近40米,重达近7000吨……
养殖工船与全潜式网箱相依相靠,连通它们的是一台吸鱼泵,吸鱼泵的一头连着养殖工船鱼舱,另一头连着网箱,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三文鱼就顺着这条管道从养殖工船一路“游”进网箱里。
见证这一幕的,除了齐政和陈哲年等嘉谷高层,还有发改委胡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张司长、中船集团副总以及周院士、葛院士、企业代表等人。
能够请到这么多人,一方面是嘉谷农牧的海洋大计划好消息频传,另一方面,也是“嘉海1号”大型养殖工船的特殊。
10万吨级养殖工船属全球首制船。
当初为了保障这一渔业养殖装备领域的“独角兽”落地,农业农村部、交通部海事局、中国船级社等主管部门先后三次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讨,为养殖工船出具审批和指导性文件,打破了现行行业管理制度在船舶定性、建造规范、检验规则等方面存在的政策不适用问题,才促使“嘉海1号”的顺利诞生。
以嘉谷为首的联合体能在四年内,自主完成10万吨级的“养殖航母”,将养殖战线向外推进了上百海里,打破了传统养殖业“望洋兴叹”的局面,做出盛大的庆祝无可厚非。
周院士等专家在参观期间,自己选择路线,一会儿凝神细思,一会儿点头轻叹,一会儿皱眉挠头,表情精彩,话却不多。
而其他人就需要靠专业人士的点评来判断了。
大创渔业的毛总很有耐心的在全船绕了一圈后,才向同行的专家问道:“嘉谷这养殖工船真的名副其实?”
专家一个劲的点头,道:“黄海冷水团是世界罕见的水质优良的浅水层冷水团,而冷水团开发是海水养殖人多年来的梦想,由于缺乏合适的装备一直未能实现。横空出世的‘嘉海1号’,绝对是世界级深远海养殖的示范工程。”
“这样,先进在哪里,你慢慢说,我听一下。”毛总干脆找了一个栏杆,靠着一边休息一边听。
斟酌了一下词句,专家说道:“发展大型养殖工船和智能深水网箱,国内都没有现成经验。我看嘉谷的计划,是以大型养殖工船为核心,配套全潜式网箱,辐射服务能力可达数十海里,这使得该平台看上去更像是一艘养殖航母。”
“就我观察到的,上面应用了很多高科技,如浮箱捕捞、网箱附着生物清除、鱼鳔补气等最新专利技术,甚至配备上了首创的波浪能发电半潜平台提供绿色能源……”
“这还是半实验性质,嘉谷团队还在根据使用中的反馈,进一步对养殖工船系统进行优化,譬如在考虑保证容积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重量,减少钢材用量。”
做生意的和搞研究的思路毕竟不同,毛总听完后表情严肃道:“也就意味着,成本被提高了。”
“……”专家一噎,有点尴尬道:“这么说倒也没错,不过,这些增加的成本,可用提升养殖生物量来抵消。”
“哦?”
“毛总您是从事远洋捕捞的,如果拿大型养殖工船的效益与远洋捕捞比较的话,单位船产量,养殖是捕捞的7~10倍;单位功率产量,每千瓦配置的产量养殖是捕捞的10倍左右;单位油耗,养殖是捕捞的5倍左右;单位人力鱼产量,养殖是捕捞的5倍以上……甭管从哪方面看,养殖工船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
担心毛总不明白,专家又补充道:“别看嘉谷的大型养殖工船目前是用来做三文鱼养殖,其实,有了这个平台,除了三文鱼,养殖品种可以拓展到金枪鱼、黄条鰤、大黄鱼、石斑鱼等名优鱼种养殖。因为名优养殖鱼种一般对水体温度较为敏感,以大黄鱼为例,自然条件下主要在春秋两季生长。通过大型养殖工船在海上的移动,可以选取合适温度的海水进行养殖,从而实现大黄鱼全年不间断生长,养殖的大黄鱼可以实现一年收获两季……”
毛总轻轻敲着栏杆,道:“照你这么说,嘉谷的大型养殖工船是很值得投资了?”
专家耸耸肩。
他只能帮助其分析其中的价值,至于值不值得投资的,见仁见智喽。
当然,毛总也不需要他的答案。或者说,毛总本身已经有了答案。
大创渔业已经是中国远洋捕捞公司中的龙头,有2个境外远洋渔业基地,年收入超过了10亿元。
但是,随着国内近海渔业资源的衰减,促使国内越来越多的渔业企业走向海外。去年底,中国远洋作业渔船达到2460艘;而到今年,远洋作业渔船增长至接近3000艘。
这种增速是很可怕的。
一来,远洋渔业资源也不是无穷无尽的。与中国远洋渔业产能“井喷式”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性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估,全球90%的经济鱼种已经被过度开发或者完全开发。全球渔业捕捞量在上世纪90年代中叶达到峰值之后便进入瓶颈,已无法继续随技术进步和捕捞能力的增强而提高。
二来,盲目进入远洋渔业的企业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企业从未涉足过渔业行业、完全不了解全球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的残酷现实,随随便便将对环境不友好的落后捕捞运作和管理模式带出国门,譬如使用网眼极小的“断子绝孙网”和大功率渔灯等争议性捕捞设备,导致矛盾冲突频频出现。这让国内远洋渔船在不少国家的形象并不光彩。
一句话概括就是,远洋渔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
一个公认的观点是——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水产品的需求,除了养殖别无它法!
正如有业内人士调侃的,今天我们在餐馆点菜的时候,经常有人问这个鱼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到2030年后,别问了,那都是养殖的。
当嘉谷的海洋牧场战略出台后,毛总便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中国海洋渔业的大变局将至;而当嘉谷的大型养殖工船等深远海装备也“暴露”后,他的认知慢慢趋向清晰——大变局恐怕不是“将至”,而是“已至”!
无论是近海海域的海洋牧场,还是深远海的大型养殖工船,起步都投入巨大,风险极高,所以包括大创渔业在内的大部分公司都望而生畏,风投资金也对相关技术及产业政策存疑;多年来,相关研究工作只见打雷,一直未见下雨。
不过,当嘉谷相继突破了技术瓶颈,为行业指明了一个崭新的发展路线图,那又另当别论了。
没有开创新局面的魄力还可以原谅,但如果连“跟风”的勇气都没有,那活该被时代淘汰了。
毛总显然不是一个甘心被时代抛下的男人。
“看来,是要和嘉谷接触一下,咱们要是也有这样的远洋养殖平台,在远洋地区的合作空间就大多了。”毛总若有所思道。
专家一愣,道:“您的意思是,买嘉谷的养殖工船平台?”
“如何?”
“值得一试,不过……如果是独自运营这些身价上亿的海洋装备,我不太建议您这样做。”
“为何?”
“且不说嘉谷自己的订单估计都要排到一两年后,就算您拿到了养殖工船,也需要其他平台支撑。”专家沉吟起来,道:“据我所知,即使是嘉谷,在三文鱼的育种上也需要从挪威进口三文鱼卵,这个环节还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而仅仅是建设三文鱼苗种培育、驯化基地,前前后后,嘉谷投入了上亿元,但还是没有打破挪威在这个市场的垄断地位……”
其实这也是很好理解的。
嘉谷首先得验证在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可行,才会真正在育种环节上加大投入。而挪威呢,几乎举国几十年就研究一条鱼,把三文鱼研究透了,设置了很高的行业门槛,自然不是嘉谷短时间内就能赶上的。
毛总明白了专家的意思。
以嘉谷这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尚且不敢说“独立”;他区区一家专注于远洋捕捞的公司,即使有了养殖工船等平台,能不能“撑起来”都是一个问题。
最好的解决方案,自然是与嘉谷联合了。
只是,嘉谷虽然不算是恨不得自产自销大包大揽、将所有的赢利点都控制在自己手里的小王国,但对于合作伙伴的要求,还是挺“苛刻”的。
“嗯,我得好好想想。”毛总缓缓点头道。
……
来参观的企业代表各有心思,而官员们就纯粹多了。
胡主任和齐政站在一起,看着《大国重器》摄制组在船上忙前忙后地拍摄着,喟然道:“我们国家船业的进步,我是想都没想到。10万吨级的养殖工船啊,在全球都没有先例。从设计图纸到看到实物,也就三年多吧。如今看来,交给嘉谷主导开发再正确不过了。”
作为高层,有一点他是知道的。开发海洋,不能仅仅倾向于海洋给我们带来多少GDP,否则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可能永远都追赶不上。
要有战略性的眼光,看到我们和海洋发达国家在探索海洋和开发海洋的能力上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从而形成长远的开发意识。
正因为如此,“全球首制”才显得那么难得。
齐政神采奕奕道:“实际上,我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做出了实物。”
他是真的惊讶。
不同于海洋牧场,他还能开开挂,令海洋牧场的建成速度一日千里;“嘉海1号”几乎完全是属于工业生产范畴,他能做的其实很少,除了“钞能力”——砸钱。
但他之前没意识到,在今日的中国,像“嘉海1号”这样的大型装备,最需要的其实也就是砸钱。
因为我们有全球领先的造船工业和完备的供应链;因为我们有可能不算世界一流但水平也绝对不差,且规模不小的海洋专家团队;还因为我们的水产养殖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二,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品消费市场……
感谢身在中国,具备了大力发展深远海大型养殖装备的所有基本条件,让他只需砸钱即可。
“美国不行,欧洲也不行,除中国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搞得起全套的深远海‘养殖航母舰队’!”齐政在短短的惊讶后,就是满怀的自信。
胡主任先被齐政的狂言吓了一跳,不过转念就意识到,这可能还真不算“狂言”。
能像中国这样既拥有强大的开发生产能力,又拥有诺大的市场,纵观全球,真的不好挑出第二个来。
如果再加上强大的组织能力,甚至可以说,肯定挑不出第二个来。
这种想法,令胡主任短暂的失神。
这么一看,“嘉海1号”还真是嘉谷体系的一个缩影——它所倚靠的,都是国内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国内超大的市场体量,还有如嘉谷合作社一般体现出来的生产组织力。
不过嘛……
胡主任转而笑道:“你们嘉谷就是太能干了,这左手是海洋牧场,右手是深远海养殖航母,你这三百亿,哪够花啊?”
是不够花!
齐政再赞成不过了,再来三百亿,他也能眼也不眨地将其花光。
所以说,有潜力的项目太多,有时候还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我看你也邀请了海洋牧场专家评估组过来,所以,嘉谷是打算将养殖工船包装到三百亿计划中?”胡主任猜测道。
齐政含笑不语。
他盯着齐政,仿佛意识到什么,倒吸一口冷气:“你不会是想着另起一个大计划吧。”
“没您想象中那么夸张。”齐政笑着敲了敲栏杆,指着脚下的甲板说道:“养殖工船再怎么扩建,也不需要三百亿。”
好家伙,他倒是毫不掩饰“全都要”的野心。
齐政接着就道:“再筹个一二十亿,也就够了,不算什么大计划。”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
行吧,你壕你有理,没说一二十亿是“小钱”,大概是谦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