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疯狂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一次茶会之后,消息已经很明朗了。
张家突然售出这么多的粮,粮价肯定得跌。
可张家的目光短浅,只见眼前之利,所以为了长远打算,这粮价还需哄抬起来。
未来还要涨!
这几乎是所有粮商们的论断。
随即,三万石的粮,也迅速地被吃空。
张家这里……到处都是现银,白花花的银子,堆砌得老高,为了数钱,不得不雇请几十个账房,拿着秤砣,将一块块银子上称,而后记录。
为了以防万一,张静一还调了一队锦衣卫校尉在这里严防死守。
看着这无数的银子,他自己都觉得害怕。
不过……这显然只是开始而已。
随后……张家继续售出粮食。
第四日,五万石。
这个数目,对于京城的粮价而已,不啻是毁灭式的打击。
当日,粮价降低到了十两银子一石。
不少的粮商,已经囤积了如山一般的粮食,现在却有点傻了眼。
什么情况。
刚刚十一两银子买的粮,第二日就跌到了十两。
于是,粮商们急了。
这一次,不需相隔三天,而是次日,所有人便聚在了商会会馆。
人们唉声叹息地道:“张家拿出这么多的粮来,依我看,粮价真要跌了。”
“哎呀,已经十两了,今日会不会九两?这张静一哪里是在卖粮,是在割我们的肉啊。”
吴文龙便混杂在其中,他闷头听着众人的议论,有点慌了。
连续两三天吃进粮食,都是高价所得的粮,就指着这一次发一笔横财呢!
现在张家这样砸盘,而且还是当初用七钱银子购来的粮来砸,无论是卖十两银子,还是十一两银子,他张家横竖都不会吃亏的。
怎么办,怎么办才好?
这一次,若是粮价再崩,他吴文龙就完了。
其实像吴文龙这样的粮商,心情大抵都是如此,关中大旱的消息传出之后,他们四处高价收粮,就是为了这一次狠狠赚一笔,这么高的价钱买来,若是粮价不涨,大家就都要玩完。
“怕什么?”有人倒是淡定自若地道:“我们手头上能有多少粮食,又能亏损多少?人家四大粮商那,手头的粮食才多呢,还有那些地方上的大士绅,他们的谷仓里,更不知有多少粮呢!咱们吃亏,固然是一死,可他们若是亏了,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这话让吴文龙稍稍心安了一些。
不错……
眼下粮商和士绅们都是利益共同体,价格维持住,大家一起发财,维持不住,就都得死。
且看看陈家那边怎么说?
便有人忍不住道:“只是不知陈先生今日会来吗?他平日里,可只三天来一趟的啊。”
“这就不知了……”
吴文龙等人在这商会会馆里议论纷纷,出了这么大的事,大粮商一定急疯了吧。
可是……
没有来。
陈默言好像销声匿迹一般,依旧恪守着他的规矩。
这一下子,大家更加惊疑不定起来。
可就在这时,突然有人匆匆而来道:“涨了,涨了……”
“什么?”坐在会馆里的吴文龙几乎要跳起来:“什么情况?”
“刚才出来的消息,几大粮商,已经去了新县,将张家的粮,统统购空了,这么多的粮食啊,直接拿了真金白银,当场交割了。粮食还没运到陈先生他们的粮仓,市面上的粮价就已应声而涨!我听说了一个消息,陈家那边放出话,张家卖出多少粮,他们便购多少。”
有人倒吸凉气。
这不摆明着就是告诉大家,大家自管等着发财吗?
张家只要肯出货,就一定有人吃进,市面上绝不会出现一粒粮食。
吴文龙已激动得不能自己,发财了,要发财了。
他此时无比庆幸自己此前花了那么多银子购粮,大粮商敢用这个价格疯狂吃进,这说明啥?
说明他们一定相信,未来的粮价,只会比这个价高,绝不会低。
于是吴文龙忙道:“现在粮价多少了。”
“已经快回到十一两银子了,照着这个趋势,只怕还要涨。”
却另有人忧心地道:“就怕明日张家还出货。”
“怕什么?张家的粮确实多,却也有出完的一日,他张家这样出货,粮价也能维持,等他们张家的粮售空,这价格怕是要上天了。”
众人七嘴八舌。
许多人已经起心动念了。
大粮商们无限保底,这基本上就是告诉大家。
你们囤吧,囤了就准能发财。
吴文龙已激动疯了,他立即离开会馆,开始寻访自己的亲友,而后去拜访了户部尚书,当夜,终于筹措了两万七千两银子。
发财的时候到了,哪里还能等大粮商们来囤,说不定这两日,张家还要调粮来卖!
这个时候,当然是能买多少是多少,跟着大粮商挣一笔大的了。
买到就是赚到了!
像吴文龙这样心思的人,自是不少。
毕竟,这世上只能赚,不会亏的买卖不多,这就是机会。
现在大家都在想尽一切办法筹措银子。
吴文龙不只拿出了自己的家底,还在想办法借贷。
钱能生钱,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任何人都抵不住这种利益诱惑的。
此时……几乎所有人都开始狂热起来。
到了次日,粮价果然大涨,竟一夜之间,到了十一两四钱银子。
一夜之间,又不知多少人暴富。
而此时……张家还是延续从前的策略,继续调拨五万石粮进京。
可这一次……却没有引发粮价的下跌,张家供应粮食的消息一出来,这百户所外头,便围满了大大小小的粮商。
哪怕是一些寻常有些钱的人,此时也开始起心动念了。
吴文龙看着这人山人海的一幕,倒像是要吃亏似的,拼了命的挤在前头。
甚至在这个时候,人们粮食交易,已经觉得太慢了。
毕竟,购置几百上千石粮食,这可是足足几十辆大车才能运完呢,这样的效率太慢,索性直接找张家,先给他们钱,然后请张家拿出一个提粮的单子出来,到时候自己再去提粮。
以至于这样提粮食的单据,拿到了市面上,都有人哄抢。
因而到了下午,张家供应的五万石粮只用了两个时辰便被抢购一空,而市场火热之下,粮价又开始蠢蠢欲动。
疯了……
卢象升没有见过这样狂热的场面,此时竟惊得瞠目结舌。
而张静一却显得很淡定,小场面而已,比这更大的场面,他都见过!上一世作为多年的资深老韭菜,他抢过盐,抢过大蒜,抢过房,认筹过新基金,打过新股!就这?小场面而已。
卢象升则是显得忧心忡忡,忍不住道:“下官这辈子也没见过这样的场面,这粮价如今已经这么高,却还在涨呢,只怕要出事了啊。”
这是实话……现在京城的粮食……几乎都少有人零售了。
百姓们只能靠朝廷调拨的一点粮食敞开来零售勉强维持生计。
可朝廷的粮是有限的,大家为了购粮,每日都大摆长龙。
就这,还是京城呢,京城之外呢?
“长此以往,只怕要激起民变啊。”
张静一却是镇定自若地道:“不急,不急,还早着呢,对啦,拿那份奏报给我看看。”
卢象升无奈,捡起一份奏报,送到张静一的面前。
张静一低头,这都是大大小小的粮商们想办法筹措钱财的一些零星奏闻。
不得不说,大粮商出手,果然不凡!
他们承诺了要购空张家的粮食,现在不少人……已经开始砸锅卖铁了。
人在绝对的利润面前,是无法抵挡这种诱惑的。
张静一笑了笑,目光显得胸有成竹,道:“很好,一切都向好的一面发展,明日……继续供粮,只是……这一次,咱们少供应一些,只供应一万石。”
卢象升一愣,惊诧地道:“清平伯难道只想着挣钱牟利吗?”
张静一微笑不语,唇边勾起一抹高深莫测的笑意。
难道他要告诉卢象升,他挣钱也是为了天下苍生吗?
别人是很难理解的。
“明日,才是真正疯狂的时候。”张静一淡然一笑。
次日一早。
张家的粮又到了。
只是这一次,张家供应的粮食数量却是暴跌。
这一下子……吴文龙已经高兴得要跳起来了。
张家的粮……快不足了。
当所有人铆足了劲,挥舞着砸锅卖铁或是借贷来的银子跑来张家等着购粮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只七八个商贾进去,张家就挂出了售罄的牌子。
于是,奇迹出现了。
粮价飙升。
因为此前人们已经预感到粮价必涨,使得越来越多人开始购粮,这购粮的人是原先的数倍,可张家的粮食供应却是减少,若是不涨,那就没有天理了。
于是……
十三两五钱。
粮食的价钱定格在此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粮商都晕乎乎的。
可以想象吗?仓里囤积的那些粮食,一天一个价,一百两银子,第二天就变成了一百一十两,甚至一百二十两,且什么都不要做,躺着吃,这样的利差,也够自己逍遥半辈子了。
这一次茶会之后,消息已经很明朗了。
张家突然售出这么多的粮,粮价肯定得跌。
可张家的目光短浅,只见眼前之利,所以为了长远打算,这粮价还需哄抬起来。
未来还要涨!
这几乎是所有粮商们的论断。
随即,三万石的粮,也迅速地被吃空。
张家这里……到处都是现银,白花花的银子,堆砌得老高,为了数钱,不得不雇请几十个账房,拿着秤砣,将一块块银子上称,而后记录。
为了以防万一,张静一还调了一队锦衣卫校尉在这里严防死守。
看着这无数的银子,他自己都觉得害怕。
不过……这显然只是开始而已。
随后……张家继续售出粮食。
第四日,五万石。
这个数目,对于京城的粮价而已,不啻是毁灭式的打击。
当日,粮价降低到了十两银子一石。
不少的粮商,已经囤积了如山一般的粮食,现在却有点傻了眼。
什么情况。
刚刚十一两银子买的粮,第二日就跌到了十两。
于是,粮商们急了。
这一次,不需相隔三天,而是次日,所有人便聚在了商会会馆。
人们唉声叹息地道:“张家拿出这么多的粮来,依我看,粮价真要跌了。”
“哎呀,已经十两了,今日会不会九两?这张静一哪里是在卖粮,是在割我们的肉啊。”
吴文龙便混杂在其中,他闷头听着众人的议论,有点慌了。
连续两三天吃进粮食,都是高价所得的粮,就指着这一次发一笔横财呢!
现在张家这样砸盘,而且还是当初用七钱银子购来的粮来砸,无论是卖十两银子,还是十一两银子,他张家横竖都不会吃亏的。
怎么办,怎么办才好?
这一次,若是粮价再崩,他吴文龙就完了。
其实像吴文龙这样的粮商,心情大抵都是如此,关中大旱的消息传出之后,他们四处高价收粮,就是为了这一次狠狠赚一笔,这么高的价钱买来,若是粮价不涨,大家就都要玩完。
“怕什么?”有人倒是淡定自若地道:“我们手头上能有多少粮食,又能亏损多少?人家四大粮商那,手头的粮食才多呢,还有那些地方上的大士绅,他们的谷仓里,更不知有多少粮呢!咱们吃亏,固然是一死,可他们若是亏了,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这话让吴文龙稍稍心安了一些。
不错……
眼下粮商和士绅们都是利益共同体,价格维持住,大家一起发财,维持不住,就都得死。
且看看陈家那边怎么说?
便有人忍不住道:“只是不知陈先生今日会来吗?他平日里,可只三天来一趟的啊。”
“这就不知了……”
吴文龙等人在这商会会馆里议论纷纷,出了这么大的事,大粮商一定急疯了吧。
可是……
没有来。
陈默言好像销声匿迹一般,依旧恪守着他的规矩。
这一下子,大家更加惊疑不定起来。
可就在这时,突然有人匆匆而来道:“涨了,涨了……”
“什么?”坐在会馆里的吴文龙几乎要跳起来:“什么情况?”
“刚才出来的消息,几大粮商,已经去了新县,将张家的粮,统统购空了,这么多的粮食啊,直接拿了真金白银,当场交割了。粮食还没运到陈先生他们的粮仓,市面上的粮价就已应声而涨!我听说了一个消息,陈家那边放出话,张家卖出多少粮,他们便购多少。”
有人倒吸凉气。
这不摆明着就是告诉大家,大家自管等着发财吗?
张家只要肯出货,就一定有人吃进,市面上绝不会出现一粒粮食。
吴文龙已激动得不能自己,发财了,要发财了。
他此时无比庆幸自己此前花了那么多银子购粮,大粮商敢用这个价格疯狂吃进,这说明啥?
说明他们一定相信,未来的粮价,只会比这个价高,绝不会低。
于是吴文龙忙道:“现在粮价多少了。”
“已经快回到十一两银子了,照着这个趋势,只怕还要涨。”
却另有人忧心地道:“就怕明日张家还出货。”
“怕什么?张家的粮确实多,却也有出完的一日,他张家这样出货,粮价也能维持,等他们张家的粮售空,这价格怕是要上天了。”
众人七嘴八舌。
许多人已经起心动念了。
大粮商们无限保底,这基本上就是告诉大家。
你们囤吧,囤了就准能发财。
吴文龙已激动疯了,他立即离开会馆,开始寻访自己的亲友,而后去拜访了户部尚书,当夜,终于筹措了两万七千两银子。
发财的时候到了,哪里还能等大粮商们来囤,说不定这两日,张家还要调粮来卖!
这个时候,当然是能买多少是多少,跟着大粮商挣一笔大的了。
买到就是赚到了!
像吴文龙这样心思的人,自是不少。
毕竟,这世上只能赚,不会亏的买卖不多,这就是机会。
现在大家都在想尽一切办法筹措银子。
吴文龙不只拿出了自己的家底,还在想办法借贷。
钱能生钱,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任何人都抵不住这种利益诱惑的。
此时……几乎所有人都开始狂热起来。
到了次日,粮价果然大涨,竟一夜之间,到了十一两四钱银子。
一夜之间,又不知多少人暴富。
而此时……张家还是延续从前的策略,继续调拨五万石粮进京。
可这一次……却没有引发粮价的下跌,张家供应粮食的消息一出来,这百户所外头,便围满了大大小小的粮商。
哪怕是一些寻常有些钱的人,此时也开始起心动念了。
吴文龙看着这人山人海的一幕,倒像是要吃亏似的,拼了命的挤在前头。
甚至在这个时候,人们粮食交易,已经觉得太慢了。
毕竟,购置几百上千石粮食,这可是足足几十辆大车才能运完呢,这样的效率太慢,索性直接找张家,先给他们钱,然后请张家拿出一个提粮的单子出来,到时候自己再去提粮。
以至于这样提粮食的单据,拿到了市面上,都有人哄抢。
因而到了下午,张家供应的五万石粮只用了两个时辰便被抢购一空,而市场火热之下,粮价又开始蠢蠢欲动。
疯了……
卢象升没有见过这样狂热的场面,此时竟惊得瞠目结舌。
而张静一却显得很淡定,小场面而已,比这更大的场面,他都见过!上一世作为多年的资深老韭菜,他抢过盐,抢过大蒜,抢过房,认筹过新基金,打过新股!就这?小场面而已。
卢象升则是显得忧心忡忡,忍不住道:“下官这辈子也没见过这样的场面,这粮价如今已经这么高,却还在涨呢,只怕要出事了啊。”
这是实话……现在京城的粮食……几乎都少有人零售了。
百姓们只能靠朝廷调拨的一点粮食敞开来零售勉强维持生计。
可朝廷的粮是有限的,大家为了购粮,每日都大摆长龙。
就这,还是京城呢,京城之外呢?
“长此以往,只怕要激起民变啊。”
张静一却是镇定自若地道:“不急,不急,还早着呢,对啦,拿那份奏报给我看看。”
卢象升无奈,捡起一份奏报,送到张静一的面前。
张静一低头,这都是大大小小的粮商们想办法筹措钱财的一些零星奏闻。
不得不说,大粮商出手,果然不凡!
他们承诺了要购空张家的粮食,现在不少人……已经开始砸锅卖铁了。
人在绝对的利润面前,是无法抵挡这种诱惑的。
张静一笑了笑,目光显得胸有成竹,道:“很好,一切都向好的一面发展,明日……继续供粮,只是……这一次,咱们少供应一些,只供应一万石。”
卢象升一愣,惊诧地道:“清平伯难道只想着挣钱牟利吗?”
张静一微笑不语,唇边勾起一抹高深莫测的笑意。
难道他要告诉卢象升,他挣钱也是为了天下苍生吗?
别人是很难理解的。
“明日,才是真正疯狂的时候。”张静一淡然一笑。
次日一早。
张家的粮又到了。
只是这一次,张家供应的粮食数量却是暴跌。
这一下子……吴文龙已经高兴得要跳起来了。
张家的粮……快不足了。
当所有人铆足了劲,挥舞着砸锅卖铁或是借贷来的银子跑来张家等着购粮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只七八个商贾进去,张家就挂出了售罄的牌子。
于是,奇迹出现了。
粮价飙升。
因为此前人们已经预感到粮价必涨,使得越来越多人开始购粮,这购粮的人是原先的数倍,可张家的粮食供应却是减少,若是不涨,那就没有天理了。
于是……
十三两五钱。
粮食的价钱定格在此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粮商都晕乎乎的。
可以想象吗?仓里囤积的那些粮食,一天一个价,一百两银子,第二天就变成了一百一十两,甚至一百二十两,且什么都不要做,躺着吃,这样的利差,也够自己逍遥半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