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汉语拼音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那些人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找出来的,所以夏鸿升和段瓒不得不轮流上阵,一人讲一天休息一天。去郎中那里抓的润喉的药茶就没有断过,两个人苦不堪言,好在这些士卒们也知道珍惜这次机会,所以学的还算是刻苦,让夏鸿升和段瓒的心中宽慰了不少。
至于夏鸿升自己,就更加辛苦了。不仅下午和晚上要去给那些士卒们上课,晚间回来之后,也不能休息,还得在书房中熬夜整理教材,这八百个士卒虽然现下认字就好了,但是往后选出来的那三百人中,夏鸿升心里可不仅仅是将他们当作了军官教育的实验品那样的。
夏鸿升那三百人当作了军官学校的雏形!
军校,是夏鸿升心中没有跟李世民明说出来的一个想法。这个想法根植于夏鸿升的心中已久。是夏鸿升想要改造大唐的布局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军校可以培养优秀而忠诚的军官,这些军官立刻军校之后,会进入每一支队伍里面担任中下层军官,直接同普通士卒所接触。一名有着优秀的军事素养和忠诚精神的军官,能够带领自己手下的那些普通士兵成为一股有力的力量。军官在军※↙,校之中接受新思想,新教育,然后出去军校之后将这些新思想、新方法扩散出去,这就是夏鸿升想到的蚕食计划。通过中下层军官的蚕食,将大唐的军队加以改造,使大唐的战争理念更为先进,军队的战斗力更强。这只是第一步。当这些人得到了李世民的重视之后。真正确立的军校的地位。那么对军人的尊重就也会相应的提高,在社会中形成一种崇军爱军的尚武精神,为大唐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血液。
大唐开国之初,本就是不缺乏晌午精神的,若是能够提高社会对军人的认可和尊重,再加之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学习和教育训练,那么大唐军队的战斗力定然能够让周围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觊觎。
所以这三百个人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他们不仅仅是军校的雏形。以后更可能是军校的第一批教员,所以对他们的培训更加不能有一丁点儿的马虎。
当然,仅凭夏鸿升在后世里知道的那些皮毛,无论如何也是不行的。想要教导好军校生,还得专业的来。比如那些大将军们就很不错嘛,沙场上征伐了一生,不论是实际经验,还是心中谋略,亦或是在大唐军人心目中的地位,都是不可比拟的。若是能够说动这些大将军们来教。那才算是一所真正的军校。
那些老将军们无一不是谋略过人,身经百战之辈。对夏鸿升所带来的新的军事理念,更容易做到举一反三,适当运用,这就够了。夏鸿升只是给他们扩阔眼界,打开思路的那个人,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将这些新理念新方法融会贯通之后所产生的东西,那才是大唐军中真真正正的宝贝!
一边整理在教材,夏鸿升一边就开始琢磨着怎么忽悠来那些老将军们给他教课,想了想,决定先从段志玄入手,让段瓒回家里打亲情牌。虽说段志玄对段瓒很是严厉,而且段瓒在军中也很少依仗段志玄的影响,可段瓒到底是他儿子,请他去帮个忙,讲一讲他作战的经验,又不做什么违背原则的事情,这个忙段志玄一定会帮。
夏鸿升幽幽一叹,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比起让段瓒忽悠段志玄来讲课,还是好好先选拔出来三百人之后再说吧。眼下当务之急,是赶紧编出教材来,两个月的时间很快,很短,到时候不能让那三百人没有课本。
好在,汉语拼音很是简单,夏鸿升更加轻车熟路,熬了几个通晓,也就编纂好了。
写完最后一个字,放到一起翻翻看看,夏鸿升心里颇为自得。标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教材,经过修改更加适合唐代的日常生活,恩,以后肯定就是标准的大唐拼音教材了!
站起身来伸了一把懒腰,端起桌子旁边已经凉了的润喉的药茶喝了一口,走出去将门一开,顿时一股冷空气铺面而来,令夏鸿升顿时脑中一振,精神头清醒了不少。
天看着阴阴的,不过却好像并没有要下雪的意思。自打去年入秋以来,就冬天里年前下过一场雪来,往后就再也没见过半片儿雪花了。到了今年以来,还是一点儿没下,庄子上已经有人说今年天要大旱了。
正仰着头呢,就听见一个声音传了过来:“夏家哥哥!”
听这称呼和声音,夏鸿升就知道是谁来了。从天上收回远眺的视线来,就见徐慧和徐齐贤两人过来了,身后还跟着另外一个不认识的人来,想必一定就是徐齐贤帮他找的给那些士卒教字的人了。
“徐慧,你今天不用去弘文馆啦?”夏鸿升操着一副公鸭嗓开口了。
“哎呀,你嗓子怎么哑成这般模样?”徐慧大吃一惊:“怎么不找郎中抓药吃?”
“找了,抓了汤药来,不过总还得去教那些士卒们识字,人太多了,你想想,八百个人呐,都要我一个人扯着嗓子吼才能听见。”夏鸿升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
徐齐贤笑着走了过来,对夏鸿升说道:“这位是伯父帮你找的人,老家里面的一个亲戚,正好来长安城准备科举,住在家里,我回去一说,他就同意了。”
那个书生身上的衣服很干净,不过质地却并不多好,也是麻布,说明是个寒门。站在那里的气度,说话的口气神态,看上去很有修养的样子。夏鸿升赶紧走了过去,拱手向那个书生施了一礼,说道:“鸿升多谢阁下高义!”
“在下拜见夏都尉。夏都尉客气了,夏都尉才名盛传,却能不恃才傲物,对待普通的士卒也能够平易近人,还想着教他们识字,这才是高义,在下佩服。”那个书生想夏鸿升回了一礼,笑道。
“夏季哥哥,你写的这是甚子东西,我怎么一点儿也看不懂?”书房里面传来了徐慧的声音,徐慧已经跑进书房里面去了,看见了夏鸿升编写的拼音教材,就拿了出来问道。
夏鸿升从徐慧的手中拿过了教材来,解释道:“这是我为了方便那些士卒们识字而编出来的东西,这些字母叫做汉语拼音,不同的字母有不同的读音,度过不同的字母读音的组合,拼出字的读音来,可以让那些士卒明白他们不认识的字改怎么读。”
听到夏鸿升的解释,徐慧点了点头,又翻开了起来,徐齐贤和那个书生却是大吃一惊,两忙走上前几步。徐齐贤从徐慧的手中一把夺了过去,仔细的翻看了起来。
“听夏都尉所言,这些东西,可是跟那《切韵》一般,注解读音之法?”同徐齐贤一起来的那个书生抬头向夏鸿升问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不错,我朝读书人学习读音,多以《说文解说》与《切韵》为主,可这种注音方式很难让人理解,也不利于广泛的传播。所以我以这些拼音代替。人们只要学会这些拼音的读音,然后将这些拼音组合到一起,就能够很简单的拼出字的读音来。利于传播,也更加容易学习。当然了,这些东西现下还不是很完善,我还需要同颜师和李纲老大人等商议商议才行。目前,只是在那些士卒的身上加以试用罢了。”
“哦,那不知道夏都尉要我等做什么?”那个书生问道。
夏鸿升从徐齐贤的手中拿过那一叠纸来,扬了扬,说道:“无他,我会先教会你们这些拼音的用法,然后再有你们将这些拼音的用法教授给那些士卒,继而教会他们识字。”
“夏家哥哥,我也想学这些拼音,可以吗?”徐慧在一旁好奇的看着夏鸿升手里的纸张,问道。
夏鸿升点点头:“当然!你想学什么都行!”
徐慧顿时就很高兴,连只眼睛都笑的弯弯的,看上去特别好看。
“这东西倒是新奇的紧,咋样,为兄也跟你学呢?”徐齐贤对夏鸿升的注音之法也十分感兴趣,于是说道:“大不了为兄也帮你去教教那些兵卒们,如何?”
“哈哈,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夏鸿升笑了起来,可惜一副公鸭嗓子实在是太难听,让徐齐贤几人赶忙制止了。
陆陆续续的,接下来的几天里面,众人帮着找的人都给带来了,夏鸿升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态度,也相信那货纨绔的眼光,于是先行给这些书生们支了一个月的钱财来。这些书生很不好意思,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君子了。不过他们都是寒门出身的,孤身一人来到长安,若是没有投奔的人,本来就会过得很辛苦,夏鸿升巧舌如簧,说这些钱财是他们付出了劳动之后辛苦所得,天经地义,好说歹说的劝他们都接下了。
算了算,前前后后一共陆续来了十来个人了,夏鸿升心中就顿觉轻松了一大截来。(未完待续。。)
那些人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找出来的,所以夏鸿升和段瓒不得不轮流上阵,一人讲一天休息一天。去郎中那里抓的润喉的药茶就没有断过,两个人苦不堪言,好在这些士卒们也知道珍惜这次机会,所以学的还算是刻苦,让夏鸿升和段瓒的心中宽慰了不少。
至于夏鸿升自己,就更加辛苦了。不仅下午和晚上要去给那些士卒们上课,晚间回来之后,也不能休息,还得在书房中熬夜整理教材,这八百个士卒虽然现下认字就好了,但是往后选出来的那三百人中,夏鸿升心里可不仅仅是将他们当作了军官教育的实验品那样的。
夏鸿升那三百人当作了军官学校的雏形!
军校,是夏鸿升心中没有跟李世民明说出来的一个想法。这个想法根植于夏鸿升的心中已久。是夏鸿升想要改造大唐的布局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军校可以培养优秀而忠诚的军官,这些军官立刻军校之后,会进入每一支队伍里面担任中下层军官,直接同普通士卒所接触。一名有着优秀的军事素养和忠诚精神的军官,能够带领自己手下的那些普通士兵成为一股有力的力量。军官在军※↙,校之中接受新思想,新教育,然后出去军校之后将这些新思想、新方法扩散出去,这就是夏鸿升想到的蚕食计划。通过中下层军官的蚕食,将大唐的军队加以改造,使大唐的战争理念更为先进,军队的战斗力更强。这只是第一步。当这些人得到了李世民的重视之后。真正确立的军校的地位。那么对军人的尊重就也会相应的提高,在社会中形成一种崇军爱军的尚武精神,为大唐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血液。
大唐开国之初,本就是不缺乏晌午精神的,若是能够提高社会对军人的认可和尊重,再加之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学习和教育训练,那么大唐军队的战斗力定然能够让周围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觊觎。
所以这三百个人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他们不仅仅是军校的雏形。以后更可能是军校的第一批教员,所以对他们的培训更加不能有一丁点儿的马虎。
当然,仅凭夏鸿升在后世里知道的那些皮毛,无论如何也是不行的。想要教导好军校生,还得专业的来。比如那些大将军们就很不错嘛,沙场上征伐了一生,不论是实际经验,还是心中谋略,亦或是在大唐军人心目中的地位,都是不可比拟的。若是能够说动这些大将军们来教。那才算是一所真正的军校。
那些老将军们无一不是谋略过人,身经百战之辈。对夏鸿升所带来的新的军事理念,更容易做到举一反三,适当运用,这就够了。夏鸿升只是给他们扩阔眼界,打开思路的那个人,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将这些新理念新方法融会贯通之后所产生的东西,那才是大唐军中真真正正的宝贝!
一边整理在教材,夏鸿升一边就开始琢磨着怎么忽悠来那些老将军们给他教课,想了想,决定先从段志玄入手,让段瓒回家里打亲情牌。虽说段志玄对段瓒很是严厉,而且段瓒在军中也很少依仗段志玄的影响,可段瓒到底是他儿子,请他去帮个忙,讲一讲他作战的经验,又不做什么违背原则的事情,这个忙段志玄一定会帮。
夏鸿升幽幽一叹,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比起让段瓒忽悠段志玄来讲课,还是好好先选拔出来三百人之后再说吧。眼下当务之急,是赶紧编出教材来,两个月的时间很快,很短,到时候不能让那三百人没有课本。
好在,汉语拼音很是简单,夏鸿升更加轻车熟路,熬了几个通晓,也就编纂好了。
写完最后一个字,放到一起翻翻看看,夏鸿升心里颇为自得。标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教材,经过修改更加适合唐代的日常生活,恩,以后肯定就是标准的大唐拼音教材了!
站起身来伸了一把懒腰,端起桌子旁边已经凉了的润喉的药茶喝了一口,走出去将门一开,顿时一股冷空气铺面而来,令夏鸿升顿时脑中一振,精神头清醒了不少。
天看着阴阴的,不过却好像并没有要下雪的意思。自打去年入秋以来,就冬天里年前下过一场雪来,往后就再也没见过半片儿雪花了。到了今年以来,还是一点儿没下,庄子上已经有人说今年天要大旱了。
正仰着头呢,就听见一个声音传了过来:“夏家哥哥!”
听这称呼和声音,夏鸿升就知道是谁来了。从天上收回远眺的视线来,就见徐慧和徐齐贤两人过来了,身后还跟着另外一个不认识的人来,想必一定就是徐齐贤帮他找的给那些士卒教字的人了。
“徐慧,你今天不用去弘文馆啦?”夏鸿升操着一副公鸭嗓开口了。
“哎呀,你嗓子怎么哑成这般模样?”徐慧大吃一惊:“怎么不找郎中抓药吃?”
“找了,抓了汤药来,不过总还得去教那些士卒们识字,人太多了,你想想,八百个人呐,都要我一个人扯着嗓子吼才能听见。”夏鸿升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
徐齐贤笑着走了过来,对夏鸿升说道:“这位是伯父帮你找的人,老家里面的一个亲戚,正好来长安城准备科举,住在家里,我回去一说,他就同意了。”
那个书生身上的衣服很干净,不过质地却并不多好,也是麻布,说明是个寒门。站在那里的气度,说话的口气神态,看上去很有修养的样子。夏鸿升赶紧走了过去,拱手向那个书生施了一礼,说道:“鸿升多谢阁下高义!”
“在下拜见夏都尉。夏都尉客气了,夏都尉才名盛传,却能不恃才傲物,对待普通的士卒也能够平易近人,还想着教他们识字,这才是高义,在下佩服。”那个书生想夏鸿升回了一礼,笑道。
“夏季哥哥,你写的这是甚子东西,我怎么一点儿也看不懂?”书房里面传来了徐慧的声音,徐慧已经跑进书房里面去了,看见了夏鸿升编写的拼音教材,就拿了出来问道。
夏鸿升从徐慧的手中拿过了教材来,解释道:“这是我为了方便那些士卒们识字而编出来的东西,这些字母叫做汉语拼音,不同的字母有不同的读音,度过不同的字母读音的组合,拼出字的读音来,可以让那些士卒明白他们不认识的字改怎么读。”
听到夏鸿升的解释,徐慧点了点头,又翻开了起来,徐齐贤和那个书生却是大吃一惊,两忙走上前几步。徐齐贤从徐慧的手中一把夺了过去,仔细的翻看了起来。
“听夏都尉所言,这些东西,可是跟那《切韵》一般,注解读音之法?”同徐齐贤一起来的那个书生抬头向夏鸿升问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不错,我朝读书人学习读音,多以《说文解说》与《切韵》为主,可这种注音方式很难让人理解,也不利于广泛的传播。所以我以这些拼音代替。人们只要学会这些拼音的读音,然后将这些拼音组合到一起,就能够很简单的拼出字的读音来。利于传播,也更加容易学习。当然了,这些东西现下还不是很完善,我还需要同颜师和李纲老大人等商议商议才行。目前,只是在那些士卒的身上加以试用罢了。”
“哦,那不知道夏都尉要我等做什么?”那个书生问道。
夏鸿升从徐齐贤的手中拿过那一叠纸来,扬了扬,说道:“无他,我会先教会你们这些拼音的用法,然后再有你们将这些拼音的用法教授给那些士卒,继而教会他们识字。”
“夏家哥哥,我也想学这些拼音,可以吗?”徐慧在一旁好奇的看着夏鸿升手里的纸张,问道。
夏鸿升点点头:“当然!你想学什么都行!”
徐慧顿时就很高兴,连只眼睛都笑的弯弯的,看上去特别好看。
“这东西倒是新奇的紧,咋样,为兄也跟你学呢?”徐齐贤对夏鸿升的注音之法也十分感兴趣,于是说道:“大不了为兄也帮你去教教那些兵卒们,如何?”
“哈哈,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夏鸿升笑了起来,可惜一副公鸭嗓子实在是太难听,让徐齐贤几人赶忙制止了。
陆陆续续的,接下来的几天里面,众人帮着找的人都给带来了,夏鸿升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态度,也相信那货纨绔的眼光,于是先行给这些书生们支了一个月的钱财来。这些书生很不好意思,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君子了。不过他们都是寒门出身的,孤身一人来到长安,若是没有投奔的人,本来就会过得很辛苦,夏鸿升巧舌如簧,说这些钱财是他们付出了劳动之后辛苦所得,天经地义,好说歹说的劝他们都接下了。
算了算,前前后后一共陆续来了十来个人了,夏鸿升心中就顿觉轻松了一大截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