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战争不仅仅是杀敌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二月十六,朱棣在北平原燕王府,现行在所召开朝会。
原来的燕王府就成为了大明新的政治中心,大半个朝廷的文武官员举行了第一次大朝会。
朱瞻基原以为自己跟这次的朝会毫无关系,但是却没有想到,朱棣让他也参加了这次的朝会旁听。
因此,他的幼军和羽林卫的斥候比试,他也根本没有机会旁观了。
不过,为了怕那些幼军不尽力,他委派了李亮代替他出席这次的比试。
这次的朝会主要内容就是处理北征事务,但是也处理了一些这段时间的朝廷的大小事务。
行在所这里就变成了整个北伐军的司令部,大小命令从这里发布了出去,整个北平也因此开始活跃了起来。
当天下午,都督刘江、朱荣就被朱棣任命为前锋,明日率先离开北平,由中路踏上了前往大漠的行程。
朱瞻基也旁听了五军都督府与兵部联合做出的战争计划,第一次正式接触了这个时代的调兵遣将。
在后世,周游的手下有十万保安,超过两万人的雇佣军团。
但是在那个时代,他有自己的军事卫星,有自己的通讯网络,也有自己雄厚财力支撑起来的后勤部门。
不管是天气,运输,弹药供应,食物供应,都有超级计算机统一统筹。
可是这个时代,什么都没有,一切都需要靠人力来堆。
就连最基本的交通网络,现在都没有,大部分地区,都是没有人烟的地区。
所以,现代战争与古代战争,完全不是一回事。要是以后世的眼光来看现在的战争,统筹安排跟过家家一样好笑。
北征的第一步是在张北集合,朱棣在大军出征大漠之前要进行大阅兵,这种阅兵不是为了炫耀武力,唯一的目的是鼓舞士气。
后世的士兵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战争,可是现在呢?大部分人当兵的目的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所以,朱棣的御驾亲征,第一步就是阅兵,给士兵发银钱,只有这样,士兵才有战斗的动力。
以后世的运输条件,从北平到张北县,不过两百多公里,四百五十里左右,只是几个小时的事情。
但是现在,步行却需要整整十天。
士兵带着自己的武器,一天正常行军只有三十公里。即使现在道路通畅,也只有四十公里,如果想要再快,只会把士兵累垮了。
这个时代的军人忍受能力绝对高于后世,但是身体条件有限,一年到头连肉都吃不了几顿,身体能有多好呢?
在草原作战还是好的,有专门的辄重营。像沐英他们在西南打仗,山高路窄,士兵们需要自己背着兵器,背着干粮和被褥,一天行军二十公里,三十公里,就已经是极限了。
这次北征,几十万大军行军,每一个卫的后勤供应,休息场地,粮食配给,医疗治疗,突发状况应对,全部需要用人来安排。
光是为了保持相互之间的通讯,就需要百分之五的士兵来专门负责,这个数字是朱瞻基一开始根本不敢想象的。
后世只需要一个卫星,总指挥部千里之外就能把命令下达到每一个班组,甚至是每一个士兵身上,但是现在用几万士兵,才能勉强维持这几千里战线上,每一个卫相互之间的联系。
朱瞻基也真正认识到了,为什么看历史书的时候,那些元帅,军神比拼的并不是谁厉害,而是谁犯的错误少。
像三国演义写的那些大将打了士兵打,完全是扯淡!
后世的所谓四大名著,不要说还没有写出来,就是写出来了,也是现在这个时代的网文,YY小说。
第一天的会议,只是确定了前锋营先出发。然后就是一直在安排各个联络处,建立通讯系统,最后一直忙到了深夜,才安排好了各军卫的补给系统。
朱瞻基一直到快子时,才回到了自己的住所,脑袋里面乱糟糟的一团,被这落后的战争模式搅的头昏脑涨。
看到一直等着他的李亮,朱瞻基也有些有气无力了。“今日比试结果如何?”
李亮却满是兴奋,笑道:“殿下,幼军虽幼,今日却是大出风头。羽林卫的斥候,只会粗略的观测,逃跑,隐迹。他们根本不懂得观星术,不知道野外生存,不知道野外伪装,更不知道如何不用开口传递信息。赵大人原本对幼军不屑一顾,但是一日比试下来,却已经将幼军这两百人当成了宝贝。”
“那就好,今日疲累无比,快让人把补汤给我端上来。”
躺在滚烫的大木桶里,秋月帮朱瞻基按着头,冬雪帮朱瞻基端着用人参、麦冬、天冬、生地、熟地这个人参固本丸药方炖出来的野鸡汤。
吃完了整整一只野鸡,又出了一头的汗,朱瞻基却开始觉得回神了。
打坐了半天,他的脑袋里一直想着这个时代落后的战术安排,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
因为这跟他熟悉的战争模式,不是相差了一个时代,是整整差了六百年。
哪怕他在后世对军队的训练,战术安排有一些了解,但是现在,后世的经验完全不适用。
他需要从头开始学起,至于改革,那也最起码要等他把现在这一套摸熟悉才能谈改革。
第二日的军事会议,依旧是在安排辄重营的补给路线,辄重营不仅不能成为行军的负担,还要为近百万人服务,想要安排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二月十八日,左军大都督柳升领虎符,任征虏大将军,率神机营由东路北征。
朱瞻基看了地图,这个东路大致就是沿后世的锡林郭勒,前往呼伦贝尔一带。
后世的呼伦贝尔一带如今是鞑靼的聚居地,四年前,是他们作乱,被朱棣给打服了。
鞑靼可汗本雅失里被赶走,原本的国师阿鲁台臣服了朱棣,并且被朱棣封为了和宁王。
但是他们的衰落造就了瓦剌的崛起,瓦剌此次犯边,嘴上叫的是要对付鞑靼阿速特部的阿鲁台,但是实际上在窥探如今在大明统治下的奴儿干都司。
阿鲁台在四年前被大明打的一蹶不振,此次被瓦剌人威胁,只能向大明求援。
阿鲁台既然臣服,大明自然不希望他被直接消灭,然后让瓦剌势力变的失去了控制。
原本朱棣并不想让阿鲁台参战,因为他怕阿鲁台会反戈一击,与瓦剌夹击明军。
但是在出征之初朱瞻基与朱棣的长谈之后,朱棣决定给阿鲁台一个机会,顺便也想看看对方的诚意。
但是他也不敢大意,所以派了四年前把鞑靼人打废的柳升的神机营与他们汇合。
对付鞑靼人,柳升的神机营有了经验和心理优势。鞑靼人也畏惧柳升,所以由他主持东线,朱棣还是很放心的。
出征之前,朱瞻基也代表朱棣前往柳升的神机营犒军,此次犒军不涉及银钱,只是宣读了由胡广撰写的出征书,吃了一顿肉饭。
这个出征书其实就是所谓的正义之战宣言,哪怕现在是大明率先出军,也要给自己贴上正义之师的标签。
朱瞻基也借这个机会,观看了如今全世界应用最广的火炮和火铳。
如今的大炮全部是铜管,最小的不过五斤重,最重的却有七八百斤,口径在一百一十毫米左右。
神机营编制只有五千人,但是在朱棣的支持下,如今却达到了近两万人。其中近四分之一炮兵,四分之一是火铳兵,另有四分之一是骑兵,还有一部分是工匠和服务人员。
火炮可以用铜铸,火枪却是用铁匠打造。枪管采用了双层铁管封闭,外面用铁条箍紧。
相比后世的土铳,因为工艺的问题,还要落后许多。
不过在子弹方面,如今的工匠却开发出来了独弹和散弹,大炮更是有开花弹。
朱瞻基原本还想借机会卖弄一下自己的黑火药知识,可是如今接触了才知道,原来在明初的时候,黑火药已经有了超过三十种不同配方。
火铳,火炮,包括烟花和鞭炮,虽然都是用黑火药,但是每一种黑火药的配方都不一样,都是最适合其用途的配方比。
这个时代的人们虽然没有多少化学知识,但是绝对不缺少试验精神。只是很多时候,他们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往往只能靠经验来操作,而留不下书面的知识。
这个发现也让朱瞻基改变了原本的计划,他决定不再研究黑火药,而是直接过渡到硝化棉方面来。
因为硝化棉是黑火药之后,最合适的枪炮用火药。
不过这个时代,硫酸和硝酸的获得都很难大规模生产。
前世的周游进行过基础工业的整体投资,对三酸两碱都有一些了解。
在唐代,道士们就通过干馏石胆(胆矾)而获得硫酸。
但是硫酸易得,硝酸难求。
因为全世界硝石的储量都不大,除了智利和印度以及西北地区,其他地方都很少。
道士们获得硝石的最主要渠道,主要就是通过煮厕所的土,而且这种方法获得的硝石纯度很低。
而火药的改进,却是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必不可少的基础。
朱瞻基也在考虑,未来要不要带着郑和先去一趟美洲,把安托法加斯塔那里的硝石矿给开发出来。
二月十六,朱棣在北平原燕王府,现行在所召开朝会。
原来的燕王府就成为了大明新的政治中心,大半个朝廷的文武官员举行了第一次大朝会。
朱瞻基原以为自己跟这次的朝会毫无关系,但是却没有想到,朱棣让他也参加了这次的朝会旁听。
因此,他的幼军和羽林卫的斥候比试,他也根本没有机会旁观了。
不过,为了怕那些幼军不尽力,他委派了李亮代替他出席这次的比试。
这次的朝会主要内容就是处理北征事务,但是也处理了一些这段时间的朝廷的大小事务。
行在所这里就变成了整个北伐军的司令部,大小命令从这里发布了出去,整个北平也因此开始活跃了起来。
当天下午,都督刘江、朱荣就被朱棣任命为前锋,明日率先离开北平,由中路踏上了前往大漠的行程。
朱瞻基也旁听了五军都督府与兵部联合做出的战争计划,第一次正式接触了这个时代的调兵遣将。
在后世,周游的手下有十万保安,超过两万人的雇佣军团。
但是在那个时代,他有自己的军事卫星,有自己的通讯网络,也有自己雄厚财力支撑起来的后勤部门。
不管是天气,运输,弹药供应,食物供应,都有超级计算机统一统筹。
可是这个时代,什么都没有,一切都需要靠人力来堆。
就连最基本的交通网络,现在都没有,大部分地区,都是没有人烟的地区。
所以,现代战争与古代战争,完全不是一回事。要是以后世的眼光来看现在的战争,统筹安排跟过家家一样好笑。
北征的第一步是在张北集合,朱棣在大军出征大漠之前要进行大阅兵,这种阅兵不是为了炫耀武力,唯一的目的是鼓舞士气。
后世的士兵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战争,可是现在呢?大部分人当兵的目的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所以,朱棣的御驾亲征,第一步就是阅兵,给士兵发银钱,只有这样,士兵才有战斗的动力。
以后世的运输条件,从北平到张北县,不过两百多公里,四百五十里左右,只是几个小时的事情。
但是现在,步行却需要整整十天。
士兵带着自己的武器,一天正常行军只有三十公里。即使现在道路通畅,也只有四十公里,如果想要再快,只会把士兵累垮了。
这个时代的军人忍受能力绝对高于后世,但是身体条件有限,一年到头连肉都吃不了几顿,身体能有多好呢?
在草原作战还是好的,有专门的辄重营。像沐英他们在西南打仗,山高路窄,士兵们需要自己背着兵器,背着干粮和被褥,一天行军二十公里,三十公里,就已经是极限了。
这次北征,几十万大军行军,每一个卫的后勤供应,休息场地,粮食配给,医疗治疗,突发状况应对,全部需要用人来安排。
光是为了保持相互之间的通讯,就需要百分之五的士兵来专门负责,这个数字是朱瞻基一开始根本不敢想象的。
后世只需要一个卫星,总指挥部千里之外就能把命令下达到每一个班组,甚至是每一个士兵身上,但是现在用几万士兵,才能勉强维持这几千里战线上,每一个卫相互之间的联系。
朱瞻基也真正认识到了,为什么看历史书的时候,那些元帅,军神比拼的并不是谁厉害,而是谁犯的错误少。
像三国演义写的那些大将打了士兵打,完全是扯淡!
后世的所谓四大名著,不要说还没有写出来,就是写出来了,也是现在这个时代的网文,YY小说。
第一天的会议,只是确定了前锋营先出发。然后就是一直在安排各个联络处,建立通讯系统,最后一直忙到了深夜,才安排好了各军卫的补给系统。
朱瞻基一直到快子时,才回到了自己的住所,脑袋里面乱糟糟的一团,被这落后的战争模式搅的头昏脑涨。
看到一直等着他的李亮,朱瞻基也有些有气无力了。“今日比试结果如何?”
李亮却满是兴奋,笑道:“殿下,幼军虽幼,今日却是大出风头。羽林卫的斥候,只会粗略的观测,逃跑,隐迹。他们根本不懂得观星术,不知道野外生存,不知道野外伪装,更不知道如何不用开口传递信息。赵大人原本对幼军不屑一顾,但是一日比试下来,却已经将幼军这两百人当成了宝贝。”
“那就好,今日疲累无比,快让人把补汤给我端上来。”
躺在滚烫的大木桶里,秋月帮朱瞻基按着头,冬雪帮朱瞻基端着用人参、麦冬、天冬、生地、熟地这个人参固本丸药方炖出来的野鸡汤。
吃完了整整一只野鸡,又出了一头的汗,朱瞻基却开始觉得回神了。
打坐了半天,他的脑袋里一直想着这个时代落后的战术安排,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
因为这跟他熟悉的战争模式,不是相差了一个时代,是整整差了六百年。
哪怕他在后世对军队的训练,战术安排有一些了解,但是现在,后世的经验完全不适用。
他需要从头开始学起,至于改革,那也最起码要等他把现在这一套摸熟悉才能谈改革。
第二日的军事会议,依旧是在安排辄重营的补给路线,辄重营不仅不能成为行军的负担,还要为近百万人服务,想要安排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二月十八日,左军大都督柳升领虎符,任征虏大将军,率神机营由东路北征。
朱瞻基看了地图,这个东路大致就是沿后世的锡林郭勒,前往呼伦贝尔一带。
后世的呼伦贝尔一带如今是鞑靼的聚居地,四年前,是他们作乱,被朱棣给打服了。
鞑靼可汗本雅失里被赶走,原本的国师阿鲁台臣服了朱棣,并且被朱棣封为了和宁王。
但是他们的衰落造就了瓦剌的崛起,瓦剌此次犯边,嘴上叫的是要对付鞑靼阿速特部的阿鲁台,但是实际上在窥探如今在大明统治下的奴儿干都司。
阿鲁台在四年前被大明打的一蹶不振,此次被瓦剌人威胁,只能向大明求援。
阿鲁台既然臣服,大明自然不希望他被直接消灭,然后让瓦剌势力变的失去了控制。
原本朱棣并不想让阿鲁台参战,因为他怕阿鲁台会反戈一击,与瓦剌夹击明军。
但是在出征之初朱瞻基与朱棣的长谈之后,朱棣决定给阿鲁台一个机会,顺便也想看看对方的诚意。
但是他也不敢大意,所以派了四年前把鞑靼人打废的柳升的神机营与他们汇合。
对付鞑靼人,柳升的神机营有了经验和心理优势。鞑靼人也畏惧柳升,所以由他主持东线,朱棣还是很放心的。
出征之前,朱瞻基也代表朱棣前往柳升的神机营犒军,此次犒军不涉及银钱,只是宣读了由胡广撰写的出征书,吃了一顿肉饭。
这个出征书其实就是所谓的正义之战宣言,哪怕现在是大明率先出军,也要给自己贴上正义之师的标签。
朱瞻基也借这个机会,观看了如今全世界应用最广的火炮和火铳。
如今的大炮全部是铜管,最小的不过五斤重,最重的却有七八百斤,口径在一百一十毫米左右。
神机营编制只有五千人,但是在朱棣的支持下,如今却达到了近两万人。其中近四分之一炮兵,四分之一是火铳兵,另有四分之一是骑兵,还有一部分是工匠和服务人员。
火炮可以用铜铸,火枪却是用铁匠打造。枪管采用了双层铁管封闭,外面用铁条箍紧。
相比后世的土铳,因为工艺的问题,还要落后许多。
不过在子弹方面,如今的工匠却开发出来了独弹和散弹,大炮更是有开花弹。
朱瞻基原本还想借机会卖弄一下自己的黑火药知识,可是如今接触了才知道,原来在明初的时候,黑火药已经有了超过三十种不同配方。
火铳,火炮,包括烟花和鞭炮,虽然都是用黑火药,但是每一种黑火药的配方都不一样,都是最适合其用途的配方比。
这个时代的人们虽然没有多少化学知识,但是绝对不缺少试验精神。只是很多时候,他们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往往只能靠经验来操作,而留不下书面的知识。
这个发现也让朱瞻基改变了原本的计划,他决定不再研究黑火药,而是直接过渡到硝化棉方面来。
因为硝化棉是黑火药之后,最合适的枪炮用火药。
不过这个时代,硫酸和硝酸的获得都很难大规模生产。
前世的周游进行过基础工业的整体投资,对三酸两碱都有一些了解。
在唐代,道士们就通过干馏石胆(胆矾)而获得硫酸。
但是硫酸易得,硝酸难求。
因为全世界硝石的储量都不大,除了智利和印度以及西北地区,其他地方都很少。
道士们获得硝石的最主要渠道,主要就是通过煮厕所的土,而且这种方法获得的硝石纯度很低。
而火药的改进,却是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必不可少的基础。
朱瞻基也在考虑,未来要不要带着郑和先去一趟美洲,把安托法加斯塔那里的硝石矿给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