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二章 推手:十八路诸侯反董卓 上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将华雄也在此战中被杀,成为了后来温酒斩华雄典故的历史原型。
孙坚这样的猛士其实与董卓一样来自蛮族聚居区,孙坚的胜利,成为联军讨董以来的第一次大胜,联军若能乘胜追击,汉室江山也未必不能迅速光复。
可惜孙坚的上级袁术虽然出生经学世家,饱读诗书,却在此国家危难之际,满脑子都是权谋内斗。唯恐孙坚功高盖主的他,竟停止了孙坚的粮食供应。
气的孙坚连夜奔驰回到大本营,面见袁术,狠狠的把他批斗一番。虽然孙坚出身不高,文化有限,但一番家国大义却说得祖辈专攻儒学的袁术无言以对,只能给孙坚配发粮草。
拿到军粮的孙坚返回战场,又断然拒绝了董卓的收买,进军洛阳。双方在汉室诸皇的陵墓间多次激战,董卓的西凉兵虽然囊括了诸多民族的勇士,但内部的间隙已经愈演愈烈。
全军几乎不能合力对敌,结果董卓自己的部队先被孙坚击败,退往陕西,见死不救的吕布也在稍后被击溃,得胜后的孙坚带着南蛮军,光复洛阳。
逃回长安的董卓,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任何再图进取的机会。本来就胸无大志的他,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更为消极。在饮酒作乐的时候,最终被其亲信吕布所杀。
从上述历史事件可以看出,董卓的七寸正是貌合神离的西凉军铁骑,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内部矛盾并不突出,当外部压力充分的时候,内部矛盾爆发得将更猛烈,而这个外部压力正是十八路诸侯反董卓联盟。
李陵拨弄一番手指,便能让董卓现出原形!然而这只是李陵一石二鸟的一鸟!
随着他的死亡,原本就矛盾重重的西凉军,彻底陷入四分五裂之中。此后的关西之地,出现了大小军阀十余人,他们彼此间征战不休,极大的损耗了西凉军的总体实力。
这也给了关东群雄,提供了逐鹿天下的良机。等到西凉的内斗逐渐平息时,关东的混战已经培养出了袁绍和曹操这样的超级大军阀,他们不仅有超过西凉一州的资源,也有了经过战火锤炼的部队。
尽管西凉军依然在战斗中处于上风,但破败的乡土已经无法支持他们长期抗争。董卓虽然倒下了,但大汉朝廷最后的威严,也因为他的捣乱而变得荡然无存。过去依然可以在一个朝廷威严下搞党争的太监与外戚,彻底失去了控制地方势力的能力和威望。
大批如同脱缰野马一般的军阀,在关东各地出现。他们的混战,造成了比黄巾之乱还要巨大的损失。
三国乱世的序幕,就此被拉开,董卓在历史上的乱入,为大汉王朝敲响了丧钟。而各方最终得势的军阀,也拼命依靠与蛮族接壤地区的部队,为自己作战。
这些因黄巾之乱起家,因董卓祸乱朝廷而脱缰的诸侯军阀,便是李陵一直隐忍不发,准备一石二鸟的另一只鸟。
现在李陵已经以汉献帝刘协的身份发密旨给曹操,在他的推动下,十八路诸侯反董卓的大幕也将拉开!
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列举了反董卓的天下十八路诸侯名单。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包括曹操率领的曹家军,一共就是十八路。
这十八路人马为何起兵发董卓?表面上是因为檄文中说的“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其实另有玄机,大家都有各自的小算盘。
十八路人马从起兵原因角度看可以分成几个派系。
第一:不得不反。包括曹操、袁绍、袁术、袁遗等人。
曹操是反董卓檄文的发布者。其一,曹操从京城逃出来,宣称有皇帝密诏,很容易取信于人。其二,曹操刺杀董卓之后,董卓下令天下通缉,反董卓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其三,曹操希望有机会建功立业,而现在正是大好时机。
袁绍因为公开反对董卓,和董卓已经不能两立,加上袁绍四代三公,门第高贵,家族影响巨大,发董卓正是团结门人,集结力量的大好时机。
袁绍当然要反,并且是第一个响应曹操的人。在反董卓诸侯中成为盟主,俨然是汉末新一任领袖,很是风光了一把。
包括袁术,袁遗、袁术是袁绍堂弟。袁绍的行为,已经让袁家在朝廷无法立足,要想生存下去,甚至是活的更精彩,就必需除掉董卓。况且袁术早有异心,是十八路诸侯中最先忍不住要当皇帝的人。
袁遗是袁绍从兄,和张超、曹操友善,两人都曾经高度赞扬过袁遗。比如曹操说“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与袁伯业耳。”但也可以看出袁遗主要是文人,有德行,有学问,此次更多的是追随袁绍起兵。
第二,浑水摸鱼。包括孙坚、公孙瓒等人。
孙坚在黄巾起义的时候就有上佳表现,对于在黄巾之战中竟然还大败的董卓,打心眼里看不起。并且孙坚号称“江东猛虎”,手下又有四员大将,实力强劲。在反董联盟中是主动充当先锋,冲杀在第一线。
当孙坚面对残破的洛阳城,不禁慨然“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也有几分忧国忧民之情,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想借着反董卓的时候捞点好处。
于是在捡到传国玉玺之后,不惜和袁绍袁术翻脸,急匆匆赶回江东。
大将华雄也在此战中被杀,成为了后来温酒斩华雄典故的历史原型。
孙坚这样的猛士其实与董卓一样来自蛮族聚居区,孙坚的胜利,成为联军讨董以来的第一次大胜,联军若能乘胜追击,汉室江山也未必不能迅速光复。
可惜孙坚的上级袁术虽然出生经学世家,饱读诗书,却在此国家危难之际,满脑子都是权谋内斗。唯恐孙坚功高盖主的他,竟停止了孙坚的粮食供应。
气的孙坚连夜奔驰回到大本营,面见袁术,狠狠的把他批斗一番。虽然孙坚出身不高,文化有限,但一番家国大义却说得祖辈专攻儒学的袁术无言以对,只能给孙坚配发粮草。
拿到军粮的孙坚返回战场,又断然拒绝了董卓的收买,进军洛阳。双方在汉室诸皇的陵墓间多次激战,董卓的西凉兵虽然囊括了诸多民族的勇士,但内部的间隙已经愈演愈烈。
全军几乎不能合力对敌,结果董卓自己的部队先被孙坚击败,退往陕西,见死不救的吕布也在稍后被击溃,得胜后的孙坚带着南蛮军,光复洛阳。
逃回长安的董卓,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任何再图进取的机会。本来就胸无大志的他,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更为消极。在饮酒作乐的时候,最终被其亲信吕布所杀。
从上述历史事件可以看出,董卓的七寸正是貌合神离的西凉军铁骑,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内部矛盾并不突出,当外部压力充分的时候,内部矛盾爆发得将更猛烈,而这个外部压力正是十八路诸侯反董卓联盟。
李陵拨弄一番手指,便能让董卓现出原形!然而这只是李陵一石二鸟的一鸟!
随着他的死亡,原本就矛盾重重的西凉军,彻底陷入四分五裂之中。此后的关西之地,出现了大小军阀十余人,他们彼此间征战不休,极大的损耗了西凉军的总体实力。
这也给了关东群雄,提供了逐鹿天下的良机。等到西凉的内斗逐渐平息时,关东的混战已经培养出了袁绍和曹操这样的超级大军阀,他们不仅有超过西凉一州的资源,也有了经过战火锤炼的部队。
尽管西凉军依然在战斗中处于上风,但破败的乡土已经无法支持他们长期抗争。董卓虽然倒下了,但大汉朝廷最后的威严,也因为他的捣乱而变得荡然无存。过去依然可以在一个朝廷威严下搞党争的太监与外戚,彻底失去了控制地方势力的能力和威望。
大批如同脱缰野马一般的军阀,在关东各地出现。他们的混战,造成了比黄巾之乱还要巨大的损失。
三国乱世的序幕,就此被拉开,董卓在历史上的乱入,为大汉王朝敲响了丧钟。而各方最终得势的军阀,也拼命依靠与蛮族接壤地区的部队,为自己作战。
这些因黄巾之乱起家,因董卓祸乱朝廷而脱缰的诸侯军阀,便是李陵一直隐忍不发,准备一石二鸟的另一只鸟。
现在李陵已经以汉献帝刘协的身份发密旨给曹操,在他的推动下,十八路诸侯反董卓的大幕也将拉开!
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列举了反董卓的天下十八路诸侯名单。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包括曹操率领的曹家军,一共就是十八路。
这十八路人马为何起兵发董卓?表面上是因为檄文中说的“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其实另有玄机,大家都有各自的小算盘。
十八路人马从起兵原因角度看可以分成几个派系。
第一:不得不反。包括曹操、袁绍、袁术、袁遗等人。
曹操是反董卓檄文的发布者。其一,曹操从京城逃出来,宣称有皇帝密诏,很容易取信于人。其二,曹操刺杀董卓之后,董卓下令天下通缉,反董卓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其三,曹操希望有机会建功立业,而现在正是大好时机。
袁绍因为公开反对董卓,和董卓已经不能两立,加上袁绍四代三公,门第高贵,家族影响巨大,发董卓正是团结门人,集结力量的大好时机。
袁绍当然要反,并且是第一个响应曹操的人。在反董卓诸侯中成为盟主,俨然是汉末新一任领袖,很是风光了一把。
包括袁术,袁遗、袁术是袁绍堂弟。袁绍的行为,已经让袁家在朝廷无法立足,要想生存下去,甚至是活的更精彩,就必需除掉董卓。况且袁术早有异心,是十八路诸侯中最先忍不住要当皇帝的人。
袁遗是袁绍从兄,和张超、曹操友善,两人都曾经高度赞扬过袁遗。比如曹操说“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与袁伯业耳。”但也可以看出袁遗主要是文人,有德行,有学问,此次更多的是追随袁绍起兵。
第二,浑水摸鱼。包括孙坚、公孙瓒等人。
孙坚在黄巾起义的时候就有上佳表现,对于在黄巾之战中竟然还大败的董卓,打心眼里看不起。并且孙坚号称“江东猛虎”,手下又有四员大将,实力强劲。在反董联盟中是主动充当先锋,冲杀在第一线。
当孙坚面对残破的洛阳城,不禁慨然“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也有几分忧国忧民之情,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想借着反董卓的时候捞点好处。
于是在捡到传国玉玺之后,不惜和袁绍袁术翻脸,急匆匆赶回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