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伪与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翟哲在泡茶。
这是他从范永斗那里学来的习惯,繁杂无比的步骤和手势中,氤氲水汽升起,挡在视线之前。
钓胜于鱼,茶不在饮。
他的动作柔和,柔和中暗含刚劲,只是思绪已不知飘往何处。
正前方的站立了三个人,宗茂、张煌言和姚启圣。这三人中,只有张煌言为举人,姚启圣和宗茂都只是秀才出身。他们与朝堂诸君格格不入,但他们是大明最有权势的地方督抚。翟哲早在布局,大明三个地方督抚都是大将军府幕僚出身。
“请王爷登摄政王位,统管朝纲,扫尽朝政阴霾,等恢复大明荣光那日,再还政于陛下。”宗茂声音于脆,精神振奋,隐有咄咄逼人之势。
“请王爷登摄政王位,此乃众望所归”姚启圣紧相随。
张煌言耸动肩膀,如身上有无数虫蚂在爬动。初始时,他中意于鲁王,对现在坐在宝座上的前唐王朱聿键没什么感觉。但这并不意味他能心平气和接受心中敬仰的大将军登上摄政王位。
说什么还政给朱家,不过是托词,只能欺骗那些无知愚民罢了。
他往前迈动半步,晋王的眼睛只盯着手中的茶壶,但他总感到晋王的眼睛看在他脸上。
他蠕动嘴唇,刚想开口。
翟哲端起暗褐色的茶壶,一缕淡黄色的茶水冲破水雾,注满三个白瓷杯。
“三位,请用一杯茶”
翟哲嗓子有些沙哑,声音有些沧桑。
“二十年前,我与萧之言出走东口,率几百马贼投入土默特蒙古部落。那时,我只想为大明抑制辽东女真。我的家族往辽东贩卖粮食,我背叛了家族。我在蒙古十年,没睡过几次安稳觉。漠北朔风寒冷,女真人如利剑像一直横在我的咽喉,那种滋味,天下又有谁能懂?”
翟哲微闭双目,似乎在回忆那青春年少,金戈铁马的岁月。
“随后我追随卢公征战宣大,卢公对我不算亲近,但有知遇之恩,后来卢公命陨巨鹿雪原,我来到江南。没见过走西口的艰险困苦,你们不明白江南有多富庶。”
他稍作停顿,摆手示意三人不要拘束,取杯饮茶。
“卢公对我说过一句话,‘不忘初心,方能始终,,所以这些年来,我身居庙堂之上,不敢有一丝懈怠,卢公之初心为大明,我之初心为汉人。”
宗茂先上来,姚启圣和张煌言紧随其后,恭谨端起小小的白瓷杯饮完茶水。许多年来,宗茂一直追随在翟哲身边,对翟哲说的每一步经历都有切肤之感。姚启圣和张煌言听的入神。
“直到剃发令后,我与江南诸众齐心协力,收复南京,我终于知道我能改变这个时代”
翟哲在笑,自信的笑。
收复南京奠定他在大明朝堂中的地位。
对面三人都以为晋王想说以他的功劳封摄政王理所当然。那确实是晋王最辉煌的时刻。
“我的意思,又有谁能懂?”翟哲轻轻摇头。往昔他曾因此感到孤独,现在他已经习惯。身为大明宁绍总兵时不同于在塞外流浪,身为大明晋王(或者说摄政王)时,又是一个境界。
三杯茶饮尽,三个茶杯归位
张煌言先前准备说话,被翟哲突然开口堵住。晋王召回的三个督抚,就他自己没有表态了。
他斟酌词语,轻咳一声,拱手道:“王爷力挽汉家江山,天下无人能及,理当进摄政王之位,只是……,只是如今天下未定,延平王在闽粤蠢蠢欲动,王爷此时进摄政王位,下官担心会授人以柄,使天下民心动荡”。
他硬着头皮说完这些话,双腿已经僵硬,担心引发翟哲的怒火。有再充分的理由,在这时候说付出反对的声音也需要莫大的胆量。
“张大人此言差矣”宗茂先站出来反驳,“南京是大明留都,朝堂上尊卑有序,难道王爷晋升摄政王,还需延平王恩准吗?郑氏领闽粤二地,本答应向朝廷进贡田赋,但我听说今年郑氏以粤地受灾为借口,截留了五成田赋。粤地风调雨顺,这般拙劣的借口也能欺骗朝堂诸公说明延平王早有不臣之心,如今闽粤等同藩镇,张大人反而要纵容郑氏,恕我不敢苟同。”
姚启圣与张煌言同时浙东人,说话口气要舒缓许多,也站出来道:“郑氏蠢蠢欲动,朝廷理当针锋相对,不可露出怯意。以我看郑芝龙此人无雄心壮志,做大事而惜命,朝廷要是足够强硬,郑氏不敢轻举妄动”
张煌言见身边两人同时驳斥自己,显得他先前的反对非常不合时宜。
宗茂冷声道:“王爷如此幸苦,是为了汉家江山,不是为了朱家江山。卢公死在小人之手,王爷在南京也屡遭险境,朱家还有什么脸面立在朝堂之上。”他一向充满了斗志,胸中如有烈火燃烧。
翟哲停下手中动作,靠在舒适的椅子上,直视张煌言,道:“沧水,你说的很有道理。但你也知道,延平王安安稳稳过了两年,为何今年会蠢蠢欲动?如今,圣上与我,只有一个人能在朝堂上说话,你以为谁更合适?”
张煌言惶恐,跪地叩首:“下官愚钝”
“浙东义士,江南诸生,为反剃发令而起,不是为了维护大明江山而起,也不是为我翟哲而起。你们下去在好生想想吧。”
漫长的会谈后,三位督抚退出晋王府。在南京朝臣眼里,这三人俨然成了晋王最忠实的走狗。
送走三人,翟哲起身往侧厢房,他突然很想去看看那两只海东青。
年初起兵过江发动江北战事后,他前次返回南京是匆匆忙忙,这次回到南京忙忙碌碌,再无闲情雅致去喂养那两只大雕。
能臣如鸟,鸟如能臣。驾驭群臣之术,他了然如胸。
姚启圣说郑芝龙做大事而惜身,江南士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当初剃了发的人,没有脸面再来直谏反对他,没有剃发的浙东人早已投在大将军府的帐下。
前几年,他让陈子龙执掌大权,又禁足能与陈子龙抗衡的宗茂,势单力薄的浙东士子为谋取出身团结一致,彻底投靠大将军府。而复社士子,又有几人没有剃发?
七月下旬,大明三地督抚联名上奏,请封晋王为摄政王,内阁首辅马士英附议。
工部尚书张国维闭口不言,刑部尚书张肯堂、户部尚书堵胤锡愤而递交辞呈,吏部尚书陈子龙还躲在家中养病。
与此同时,都察院十三名御史联名上奏晋王飞扬跋扈,不尊朝纲。内廷反应迅速,小太监传旨,十三名人被撤去职务,贬至湖广军中效力。
御史弹劾晋王引发的反应可当做翟哲对反对者的处置方式。因为从种种迹象表明,皇帝的玉玺虽在宫中,但没有掌握在隆武帝手中。
朝野群情汹汹,次日,又有四个不怕死的再次出面上书弹劾。
这次朝廷的惩罚极为奇怪,内廷传旨,将这四人驱逐至台湾岛,不遇赦令,不许再登上大陆。
很多人立刻打听,台湾究竟是什么地方?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朝堂诸臣读过的书可谓汗牛充栋,但除了来自闽南的士子,大半人不知道台湾在哪里。
像是一场地理知识大普及,南京城内的士子很快把目光投到南海的那座岛屿上。结果令翟哲意想不到,朝堂反对之声未绝,但再没有人上书弹劾晋王。
那座荒蛮孤岛,在诸位朝臣眼中要比湖广之地可怕的多。
前些年福建大灾,郑芝龙曾经迁徙不少闽民前往台湾,但那里有西番人修筑的堡垒,有土人隐身丛林,瘴气从生,对在南京城中为官的朝臣来说,那里孤悬海外,远离故土,骨肉分离,被贬到那里是仅次于斩首之刑法。
南京城内纷杂声不止,但只限于茶余饭后。
宗茂、姚启圣和张煌言在晋王府议事三天,大将军下令,命三人各返回驻地。他们到达南京好像只是为了联名上一道奏折,但这道奏折威力巨大,让朝堂众人明白晋王对大明朝政强大的控制力。
宗茂临行前,再来柳府拜访柳随风。
宗茂不喜欢柳随风府中条件简陋,自己带来的侍从和酒食。柳随风不用酒肉招待客人,但对于送上门来的美食也不拒绝。
老苍头摆好桌椅,宗茂带来的侍从放好酒食。
两人且吃且谈。
宗茂用筷子指点左右,直言道:“柳兄此举,让人不得不以为你太善于做伪”
柳随风也不生气,道:“做一日之伪易,做一生之伪难”
宗茂难以理解柳随风的世界,不以为然道:“你我位极人臣,不可奢侈惹目,但也没必要如你这般”他们二人性格完全不同。柳随风如一个太极高手,宗茂则像一个精于力量和速度的武士。
“做伪又如何?”柳随风抬起筷子夹住一块盐水鸭,笑道:“朝堂之上,谁人不做伪?即使骗不了别人也骗不了自己,只要合乎朝礼,便立于不败之地。”
“我不作伪,我只做事”宗茂声如金石交错。
翟哲在泡茶。
这是他从范永斗那里学来的习惯,繁杂无比的步骤和手势中,氤氲水汽升起,挡在视线之前。
钓胜于鱼,茶不在饮。
他的动作柔和,柔和中暗含刚劲,只是思绪已不知飘往何处。
正前方的站立了三个人,宗茂、张煌言和姚启圣。这三人中,只有张煌言为举人,姚启圣和宗茂都只是秀才出身。他们与朝堂诸君格格不入,但他们是大明最有权势的地方督抚。翟哲早在布局,大明三个地方督抚都是大将军府幕僚出身。
“请王爷登摄政王位,统管朝纲,扫尽朝政阴霾,等恢复大明荣光那日,再还政于陛下。”宗茂声音于脆,精神振奋,隐有咄咄逼人之势。
“请王爷登摄政王位,此乃众望所归”姚启圣紧相随。
张煌言耸动肩膀,如身上有无数虫蚂在爬动。初始时,他中意于鲁王,对现在坐在宝座上的前唐王朱聿键没什么感觉。但这并不意味他能心平气和接受心中敬仰的大将军登上摄政王位。
说什么还政给朱家,不过是托词,只能欺骗那些无知愚民罢了。
他往前迈动半步,晋王的眼睛只盯着手中的茶壶,但他总感到晋王的眼睛看在他脸上。
他蠕动嘴唇,刚想开口。
翟哲端起暗褐色的茶壶,一缕淡黄色的茶水冲破水雾,注满三个白瓷杯。
“三位,请用一杯茶”
翟哲嗓子有些沙哑,声音有些沧桑。
“二十年前,我与萧之言出走东口,率几百马贼投入土默特蒙古部落。那时,我只想为大明抑制辽东女真。我的家族往辽东贩卖粮食,我背叛了家族。我在蒙古十年,没睡过几次安稳觉。漠北朔风寒冷,女真人如利剑像一直横在我的咽喉,那种滋味,天下又有谁能懂?”
翟哲微闭双目,似乎在回忆那青春年少,金戈铁马的岁月。
“随后我追随卢公征战宣大,卢公对我不算亲近,但有知遇之恩,后来卢公命陨巨鹿雪原,我来到江南。没见过走西口的艰险困苦,你们不明白江南有多富庶。”
他稍作停顿,摆手示意三人不要拘束,取杯饮茶。
“卢公对我说过一句话,‘不忘初心,方能始终,,所以这些年来,我身居庙堂之上,不敢有一丝懈怠,卢公之初心为大明,我之初心为汉人。”
宗茂先上来,姚启圣和张煌言紧随其后,恭谨端起小小的白瓷杯饮完茶水。许多年来,宗茂一直追随在翟哲身边,对翟哲说的每一步经历都有切肤之感。姚启圣和张煌言听的入神。
“直到剃发令后,我与江南诸众齐心协力,收复南京,我终于知道我能改变这个时代”
翟哲在笑,自信的笑。
收复南京奠定他在大明朝堂中的地位。
对面三人都以为晋王想说以他的功劳封摄政王理所当然。那确实是晋王最辉煌的时刻。
“我的意思,又有谁能懂?”翟哲轻轻摇头。往昔他曾因此感到孤独,现在他已经习惯。身为大明宁绍总兵时不同于在塞外流浪,身为大明晋王(或者说摄政王)时,又是一个境界。
三杯茶饮尽,三个茶杯归位
张煌言先前准备说话,被翟哲突然开口堵住。晋王召回的三个督抚,就他自己没有表态了。
他斟酌词语,轻咳一声,拱手道:“王爷力挽汉家江山,天下无人能及,理当进摄政王之位,只是……,只是如今天下未定,延平王在闽粤蠢蠢欲动,王爷此时进摄政王位,下官担心会授人以柄,使天下民心动荡”。
他硬着头皮说完这些话,双腿已经僵硬,担心引发翟哲的怒火。有再充分的理由,在这时候说付出反对的声音也需要莫大的胆量。
“张大人此言差矣”宗茂先站出来反驳,“南京是大明留都,朝堂上尊卑有序,难道王爷晋升摄政王,还需延平王恩准吗?郑氏领闽粤二地,本答应向朝廷进贡田赋,但我听说今年郑氏以粤地受灾为借口,截留了五成田赋。粤地风调雨顺,这般拙劣的借口也能欺骗朝堂诸公说明延平王早有不臣之心,如今闽粤等同藩镇,张大人反而要纵容郑氏,恕我不敢苟同。”
姚启圣与张煌言同时浙东人,说话口气要舒缓许多,也站出来道:“郑氏蠢蠢欲动,朝廷理当针锋相对,不可露出怯意。以我看郑芝龙此人无雄心壮志,做大事而惜命,朝廷要是足够强硬,郑氏不敢轻举妄动”
张煌言见身边两人同时驳斥自己,显得他先前的反对非常不合时宜。
宗茂冷声道:“王爷如此幸苦,是为了汉家江山,不是为了朱家江山。卢公死在小人之手,王爷在南京也屡遭险境,朱家还有什么脸面立在朝堂之上。”他一向充满了斗志,胸中如有烈火燃烧。
翟哲停下手中动作,靠在舒适的椅子上,直视张煌言,道:“沧水,你说的很有道理。但你也知道,延平王安安稳稳过了两年,为何今年会蠢蠢欲动?如今,圣上与我,只有一个人能在朝堂上说话,你以为谁更合适?”
张煌言惶恐,跪地叩首:“下官愚钝”
“浙东义士,江南诸生,为反剃发令而起,不是为了维护大明江山而起,也不是为我翟哲而起。你们下去在好生想想吧。”
漫长的会谈后,三位督抚退出晋王府。在南京朝臣眼里,这三人俨然成了晋王最忠实的走狗。
送走三人,翟哲起身往侧厢房,他突然很想去看看那两只海东青。
年初起兵过江发动江北战事后,他前次返回南京是匆匆忙忙,这次回到南京忙忙碌碌,再无闲情雅致去喂养那两只大雕。
能臣如鸟,鸟如能臣。驾驭群臣之术,他了然如胸。
姚启圣说郑芝龙做大事而惜身,江南士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当初剃了发的人,没有脸面再来直谏反对他,没有剃发的浙东人早已投在大将军府的帐下。
前几年,他让陈子龙执掌大权,又禁足能与陈子龙抗衡的宗茂,势单力薄的浙东士子为谋取出身团结一致,彻底投靠大将军府。而复社士子,又有几人没有剃发?
七月下旬,大明三地督抚联名上奏,请封晋王为摄政王,内阁首辅马士英附议。
工部尚书张国维闭口不言,刑部尚书张肯堂、户部尚书堵胤锡愤而递交辞呈,吏部尚书陈子龙还躲在家中养病。
与此同时,都察院十三名御史联名上奏晋王飞扬跋扈,不尊朝纲。内廷反应迅速,小太监传旨,十三名人被撤去职务,贬至湖广军中效力。
御史弹劾晋王引发的反应可当做翟哲对反对者的处置方式。因为从种种迹象表明,皇帝的玉玺虽在宫中,但没有掌握在隆武帝手中。
朝野群情汹汹,次日,又有四个不怕死的再次出面上书弹劾。
这次朝廷的惩罚极为奇怪,内廷传旨,将这四人驱逐至台湾岛,不遇赦令,不许再登上大陆。
很多人立刻打听,台湾究竟是什么地方?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朝堂诸臣读过的书可谓汗牛充栋,但除了来自闽南的士子,大半人不知道台湾在哪里。
像是一场地理知识大普及,南京城内的士子很快把目光投到南海的那座岛屿上。结果令翟哲意想不到,朝堂反对之声未绝,但再没有人上书弹劾晋王。
那座荒蛮孤岛,在诸位朝臣眼中要比湖广之地可怕的多。
前些年福建大灾,郑芝龙曾经迁徙不少闽民前往台湾,但那里有西番人修筑的堡垒,有土人隐身丛林,瘴气从生,对在南京城中为官的朝臣来说,那里孤悬海外,远离故土,骨肉分离,被贬到那里是仅次于斩首之刑法。
南京城内纷杂声不止,但只限于茶余饭后。
宗茂、姚启圣和张煌言在晋王府议事三天,大将军下令,命三人各返回驻地。他们到达南京好像只是为了联名上一道奏折,但这道奏折威力巨大,让朝堂众人明白晋王对大明朝政强大的控制力。
宗茂临行前,再来柳府拜访柳随风。
宗茂不喜欢柳随风府中条件简陋,自己带来的侍从和酒食。柳随风不用酒肉招待客人,但对于送上门来的美食也不拒绝。
老苍头摆好桌椅,宗茂带来的侍从放好酒食。
两人且吃且谈。
宗茂用筷子指点左右,直言道:“柳兄此举,让人不得不以为你太善于做伪”
柳随风也不生气,道:“做一日之伪易,做一生之伪难”
宗茂难以理解柳随风的世界,不以为然道:“你我位极人臣,不可奢侈惹目,但也没必要如你这般”他们二人性格完全不同。柳随风如一个太极高手,宗茂则像一个精于力量和速度的武士。
“做伪又如何?”柳随风抬起筷子夹住一块盐水鸭,笑道:“朝堂之上,谁人不做伪?即使骗不了别人也骗不了自己,只要合乎朝礼,便立于不败之地。”
“我不作伪,我只做事”宗茂声如金石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