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谁善解人意?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三皇子平生第一次在清宁宫过夜。
对于他来说,这个地方一直是陌生的,遥远的,甚至就连他理应叫做皇祖母的太后,也从来没有祖母的实感。可是,今天当听到楚宽的报信的而匆匆赶到这里时,他却发现,无论是祖母还是父皇,吵起架来也和常人没什么不同……
当然,就连这种常人的吵架,他也是在当初到了半山堂之后才第一次得见,因为他和大皇子二皇子根本不是一个层面上,吵不起来,而母亲和妃更是最安静的人。而等到了九章堂之后,他常常被陆三郎拉着,那种面红耳赤的争执,也就见得更多了些。
等他入主了慈庆宫,陆三郎毫不避讳地让他看到各种东宫侍读之间的明争暗斗,久而久之,他就更习惯了。
所以,最初上前去劝解的时候,他虽说有些不安,但因为楚宽含含糊糊没有说清楚具体原委,于是他还没有太担心,直到父皇说出那一句让他简直觉得如同掉落在冰窟窿里的话。他完全没有想到,素来敬重太后的父皇,竟然会露出如此的一面。
三皇子呆呆地躺在地铺上,想到自己在大惊失色之下扑上去抱住父皇大腿苦苦恳求的一幕,想到太后那张冷冽到仿佛连血色都没有的脸,想到父皇掰开他的手,让他留在清宁宫陪伴太后,想到自己浑浑噩噩地跟着玉泉服侍了太后洗漱,又送人上床安寝……
可就在那时候,玉泉对他说,要他在床前地平上打地铺陪伴太后一夜。他当然知道,在这暖意融融的清宁宫中,哪怕床前地平,那也是很暖和的,而且作为孙子,这样也是尽孝,但他嘴里答应,心中却觉得难以置信,不可思议。直到此时,睁着眼睛的他依旧毫无睡意。
而即便如此,三皇子也不敢出声。因为惊扰了床上心情本来就不好的太后,他还不知道说什么话来劝解,那岂不是遭殃?就在他心情郁郁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声轻轻的叹息,紧跟着就是一个比往日柔和许多的声音。
“三郎,睡着了吗?”
三皇子顿时愣住了。虽说他知道应该立刻答应,可鬼使神差的,他就是偏偏觉得喉咙口好似被堵住了似的,竟是就出不了声。结果下一刻,刚刚的问话声就再次变成了一声笑。
“果然还是个孩子,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景,最后还是能睡着……也难怪,从小跟着你父皇,总该学会了一点他的满不在乎。说起来,这又算什么大事?再大,能大过你父皇即位之初就看不惯那几个执政老臣,当着他们的面说迟早把他们赶出朝去,根本不怕他们听见?”
“再大,能大过他亲政之初贸贸然地开始高层人事更迭,恰逢业王之乱,被人打出了废黜他另立庐王的旗号?再大,能大过我在绞死了业王之后,立刻就亲自去鸩杀了庐王,让他失去了唯一的弟弟?”
本想开口的三皇子当听到太后亲自鸩杀了庐王时,他忍不住死死捂住了嘴巴,那脸上不是深深的惊愕,而是深深的惊恐。都说庐王是被幽禁之后郁郁寡欢,没多久就病故的,谁能想到,竟然是太后下的手?而且人竟然是和业王同一日死的吗?
据说,庐王也是从小在太后面前养大的,和父皇这个亲生儿子差不了太多……甚至他还听说,太后在有些时候甚至更宠庐王。不但这个王位是太后执意要给的,而且据说庐王死了之后,太后曾经一度生了一场重病,怎么会事实是这样……
三皇子满脑子都是乱糟糟的,别说出声,连挪动的能力都暂时失去了。可是,当发现太后没有再自言自语之后,他意识到自己刚刚这相当于是在偷听自家祖母的秘密,这下子登时心如鹿撞,思前想后,他最终还是艰难地开了口。
“祖母,我没睡着……我刚刚……刚刚……”
结结巴巴了老半天,三皇子也没能把话说齐全,一时羞愧交加。可紧跟着,他就听到了一声轻叹,紧跟着,床沿边上竟是垂下了一只手,有些艰难也有些滞涩地摸了摸他的额头。觉察到那只手似乎很凉,他微微一犹豫,不由得就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了那只手。
“你这孩子……”太后似乎是对三皇子这动作有些惊讶,笑了一声后,人就轻声说道,“玉泉是怕我想不开,这才让你在这打地铺陪我。其实她也不想想,孙子陪我,儿子却甩手就走,我要想不开早就被气死了!我要是真想不开,早三十年就想不开随着先帝去了。”
三皇子顿时心里咯噔一下,可还没等他开口说什么,就发现床上的太后窸窸窣窣似乎要坐起来。他慌忙跳起身去搀扶,又去帮忙拿一旁的大引枕,可因为人矮小再加上慌乱,他竟是一不小心脚下一绊,结果就这么跌倒,整个人就横趴在了太后的身上。
吓了一跳的他赶紧就想爬起来,却不想太后竟是非但没有恼,反而还轻轻摩挲着他的脑袋,还笑着说道:“看你这段日子一贯沉稳,没想到也会有这么冒失的时候。想当年你父皇像你这么小的时候,那可真是如同皮猴,哪里有你这么乖巧。”
“就连庐王,也是和你四弟似的,整天满脑子乱七八糟的鬼主意,那简直是惹是生非的祖宗。再加上仗着有你父皇做靠山,天不怕地不怕,也不知道闯了多少祸。”
三皇子没想到太后竟然拿庐王和四皇子相提并论,一时下意识地就想要跳起来。总算他自制力强,最终老老实实趴在那儿不敢乱动,但还是忍不住反驳道:“庐王从前做了很多荒唐的事,但四弟不一样,他虽然有时候冲动了一些,但他有分寸的。”
“他是比庐王有分寸,但那是因为你这个哥哥比你父皇当哥哥的时候有分寸。”
太后说出这话时,感觉到那个小小的人儿顿时整个人一僵,她便松手把人拉了起来。见三皇子不安地跪坐在床前地平上,脸上却涨得通红,她就淡淡地说:“你也不用太担心,你不是你父皇,你四弟更不是庐王。”
“你性子没有你父皇那么飞扬跳脱,任性恣意,而你四弟也不像庐王那样肆无忌惮,自以为是。你父皇当初让你们去半山堂,认张寿做老师,我还不太同意,但现在看来,这个老师确实比我想象中好千百倍。但是……”
太后突然词锋一转,一字一句地说:“你不要觉得张寿什么都好,于是就什么都听他的。就算你父皇对葛太师的敬重,也并非事事言听计从。毕竟,你今后要面对的很多事情,那都涉及到天下苍生,不能偏听偏信。”
三皇子很想说自己并没有事事求助于张寿,而张寿也绝非事事都对自己指手画脚,但他想到今天太后正经历了一次最大的打击,因此犹豫片刻,他便干脆只是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而孙子这样的反应,太后禁不住想到了从小到大就事事都要和自己硬顶的儿子。对比起来,父子两人简直是截然不同的性格。
因此,她也很容易明白,为什么皇帝明明对三皇子和四皇子一向都颇为喜爱,却并没有早早就在心里定下东宫人选。因为三皇子实在是和皇帝太不像了,反倒是四皇子有点皇帝那任性恣意的势头。只不过,皇帝想来自己也觉得,任性恣意并不适合一个天子。
因此,太后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即冲着这个实在是太懂事的孙儿含笑说道:“我说这话,并不是让你怀疑又或者疏远张寿,他这个人非常明白自己的优点,也非常明白自己的缺点,所以主动抓大放小,把心思更多放在了学校和学生身上。”
“你也是他的学生,所以他一定会尽心竭力。可是,他毕竟太年轻了,在算学上有绝顶天赋,并不代表他在治国理政上也有绝顶天赋。所以,其他的老师也许说的话是陈词滥调,你不爱听,你也要多听一听。”
“古往今来,明君贤主为什么那么少?因为天子是这个天下最容易迷失的人,他的权力太大,如果执意要不顾群臣反对做什么,虽然困难,但只要强硬,却也大多能做到。所以,大多数所谓的明君贤主,晚年不是倦政,就是昏头。能够自始而终贤明的,几乎一个都没有。”
“当初也有人劝过我不要放权,说你父皇性子轻佻任性,又说我如何英明神武,我也曾经差点被冲昏头,可我后来想清楚了,垂帘听政那些年我不过是勉力支撑,娘家的亲戚也没什么成器的,就一个赵国公鼎力支持,他又没有太大野心,我又何苦霸占这一摊子不放?”
“如果我真是则天皇后那等雄才伟略,也就顺势一辈子揽权算了,可我又不是……对我来说,先帝不在了,你父皇就是我最大的牵挂,为了区区大权闹得母子失和,何必?”
三皇子还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和太后相处,听她不知不觉又开始说心里话,他欲言又止,可最终还是没有阻止,只是跪坐在那里静静听着。
“先帝,也就是你的祖父临终前对我说,这个江山是他硬抢过来的,就和当年英宗一样,可英宗没把儿子教好,以至于这江山被他抢了过去,我千万要帮着儿子把这江山守住,一代代稳妥地传下去。所以,为了他说的这稳妥两个字,我不得不压着自己的本心……”
说到这里,太后顿时笑开了:“想当初,我也是飞扬跋扈的性子,否则和先帝睿宗怎么合得来?人善被人欺,这世道就是要比恶人更恶,这才能存活下来。我陪着先帝就藩的时候,那里的王府早就破败得不成样子,可当地最大地主却是坐拥上万顷地,佃户数千。”
“从富绅到地方官,都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地方上的名门贵妇也都对我这个王妃嗤之以鼻。泾儿还小,但却比他那些饭桶的舅舅强,仗着年纪小,悄悄让人带他去不少名门饮宴厮混,为我们探听到了不少消息,这其中,就包括那家为富不仁的地主和某些龌龊勾当有关。”
“然后,我和先帝设计,我借口赏花请了那人家中的老封君以及当地一大堆贵妇到王府赏花,让会武的王府侍女守在外围,先帝则是抓着证据要挟那位进士出身的知府,用剿匪的名义,带领王府护卫把那暗地里养着那一拨所谓悍匪的大户连根拔起,人赃俱获。”
“事后,我在那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贵妇人眼前,亲自把那个觉得不妙要强行离开的所谓老封君给拿下了。别看那样一个看似笑得慈眉善目的老妇人,手底下却有七八条女子的性命,后院井里就埋着几具枯骨。只因为她听信传言,说是妙龄女子的心肝可以延寿!”
说起要挟知府,剿匪拿人,而后又用这些抄来的金银贿赂了英宗皇帝的左右内侍,而后那些内侍说动勃然大怒的英宗皇帝清洗朝中叫嚣的某些文官,然后他们则是借着这一波吃下去的红利暗中笼络志士,悄然埋头发展,又是如何把朱泾安插进卫所,太后顿时有些出神。
那么久远的事情,如今想想简直像是上辈子的事,再不说她自己都要忘记了。在深宫的时间太长,她甚至都不记得,当丈夫最吃紧的时候,她也曾经率领妇孺打过仗。
什么四平八稳,安定为先……要是当年她也这么保守,哪里会有今天?那样的话,她也不过是守着儿子和小小一个王府过一天算一天的老弱妇人!
三皇子最开始听得简直瞪大了眼睛,因为睿宗皇帝夺位那一段,就算是父皇,也并没有对他们兄弟提起过——当然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因为父皇说起过睿宗皇帝如何如何打仗,但太后说的那一段,恐怕是父皇自己都没有出生时的事。
甚至有可能太后和先帝都没有对父皇提过,所以父皇也不知道。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他竟然是第一个知道的?
有些惊喜的三皇子登时瞪大了眼睛。而既然打开了太后的话匣子,他想着与其相对无眠,还不如让人把话说下去,因此,见太后停顿下来,他立刻兴致盎然地追问后续。
而显然被勾起谈兴的太后,就干脆把小小的孙子拉上床来,用被子把人裹严实,这才绘声绘色地开始说着从前那些事。
而寝室门外,听着这一老一小开始说从前,玉泉不由得舒了一口大气,对皇帝之前那言行举动的满腹怨气也消解了许多。
太后这一辈子也不知道吃过多少苦头,知她懂她的睿宗皇帝却早早故去。结果那可恶的儿子却是成天气她……幸好有个善解人意的孙子!
三皇子平生第一次在清宁宫过夜。
对于他来说,这个地方一直是陌生的,遥远的,甚至就连他理应叫做皇祖母的太后,也从来没有祖母的实感。可是,今天当听到楚宽的报信的而匆匆赶到这里时,他却发现,无论是祖母还是父皇,吵起架来也和常人没什么不同……
当然,就连这种常人的吵架,他也是在当初到了半山堂之后才第一次得见,因为他和大皇子二皇子根本不是一个层面上,吵不起来,而母亲和妃更是最安静的人。而等到了九章堂之后,他常常被陆三郎拉着,那种面红耳赤的争执,也就见得更多了些。
等他入主了慈庆宫,陆三郎毫不避讳地让他看到各种东宫侍读之间的明争暗斗,久而久之,他就更习惯了。
所以,最初上前去劝解的时候,他虽说有些不安,但因为楚宽含含糊糊没有说清楚具体原委,于是他还没有太担心,直到父皇说出那一句让他简直觉得如同掉落在冰窟窿里的话。他完全没有想到,素来敬重太后的父皇,竟然会露出如此的一面。
三皇子呆呆地躺在地铺上,想到自己在大惊失色之下扑上去抱住父皇大腿苦苦恳求的一幕,想到太后那张冷冽到仿佛连血色都没有的脸,想到父皇掰开他的手,让他留在清宁宫陪伴太后,想到自己浑浑噩噩地跟着玉泉服侍了太后洗漱,又送人上床安寝……
可就在那时候,玉泉对他说,要他在床前地平上打地铺陪伴太后一夜。他当然知道,在这暖意融融的清宁宫中,哪怕床前地平,那也是很暖和的,而且作为孙子,这样也是尽孝,但他嘴里答应,心中却觉得难以置信,不可思议。直到此时,睁着眼睛的他依旧毫无睡意。
而即便如此,三皇子也不敢出声。因为惊扰了床上心情本来就不好的太后,他还不知道说什么话来劝解,那岂不是遭殃?就在他心情郁郁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声轻轻的叹息,紧跟着就是一个比往日柔和许多的声音。
“三郎,睡着了吗?”
三皇子顿时愣住了。虽说他知道应该立刻答应,可鬼使神差的,他就是偏偏觉得喉咙口好似被堵住了似的,竟是就出不了声。结果下一刻,刚刚的问话声就再次变成了一声笑。
“果然还是个孩子,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景,最后还是能睡着……也难怪,从小跟着你父皇,总该学会了一点他的满不在乎。说起来,这又算什么大事?再大,能大过你父皇即位之初就看不惯那几个执政老臣,当着他们的面说迟早把他们赶出朝去,根本不怕他们听见?”
“再大,能大过他亲政之初贸贸然地开始高层人事更迭,恰逢业王之乱,被人打出了废黜他另立庐王的旗号?再大,能大过我在绞死了业王之后,立刻就亲自去鸩杀了庐王,让他失去了唯一的弟弟?”
本想开口的三皇子当听到太后亲自鸩杀了庐王时,他忍不住死死捂住了嘴巴,那脸上不是深深的惊愕,而是深深的惊恐。都说庐王是被幽禁之后郁郁寡欢,没多久就病故的,谁能想到,竟然是太后下的手?而且人竟然是和业王同一日死的吗?
据说,庐王也是从小在太后面前养大的,和父皇这个亲生儿子差不了太多……甚至他还听说,太后在有些时候甚至更宠庐王。不但这个王位是太后执意要给的,而且据说庐王死了之后,太后曾经一度生了一场重病,怎么会事实是这样……
三皇子满脑子都是乱糟糟的,别说出声,连挪动的能力都暂时失去了。可是,当发现太后没有再自言自语之后,他意识到自己刚刚这相当于是在偷听自家祖母的秘密,这下子登时心如鹿撞,思前想后,他最终还是艰难地开了口。
“祖母,我没睡着……我刚刚……刚刚……”
结结巴巴了老半天,三皇子也没能把话说齐全,一时羞愧交加。可紧跟着,他就听到了一声轻叹,紧跟着,床沿边上竟是垂下了一只手,有些艰难也有些滞涩地摸了摸他的额头。觉察到那只手似乎很凉,他微微一犹豫,不由得就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了那只手。
“你这孩子……”太后似乎是对三皇子这动作有些惊讶,笑了一声后,人就轻声说道,“玉泉是怕我想不开,这才让你在这打地铺陪我。其实她也不想想,孙子陪我,儿子却甩手就走,我要想不开早就被气死了!我要是真想不开,早三十年就想不开随着先帝去了。”
三皇子顿时心里咯噔一下,可还没等他开口说什么,就发现床上的太后窸窸窣窣似乎要坐起来。他慌忙跳起身去搀扶,又去帮忙拿一旁的大引枕,可因为人矮小再加上慌乱,他竟是一不小心脚下一绊,结果就这么跌倒,整个人就横趴在了太后的身上。
吓了一跳的他赶紧就想爬起来,却不想太后竟是非但没有恼,反而还轻轻摩挲着他的脑袋,还笑着说道:“看你这段日子一贯沉稳,没想到也会有这么冒失的时候。想当年你父皇像你这么小的时候,那可真是如同皮猴,哪里有你这么乖巧。”
“就连庐王,也是和你四弟似的,整天满脑子乱七八糟的鬼主意,那简直是惹是生非的祖宗。再加上仗着有你父皇做靠山,天不怕地不怕,也不知道闯了多少祸。”
三皇子没想到太后竟然拿庐王和四皇子相提并论,一时下意识地就想要跳起来。总算他自制力强,最终老老实实趴在那儿不敢乱动,但还是忍不住反驳道:“庐王从前做了很多荒唐的事,但四弟不一样,他虽然有时候冲动了一些,但他有分寸的。”
“他是比庐王有分寸,但那是因为你这个哥哥比你父皇当哥哥的时候有分寸。”
太后说出这话时,感觉到那个小小的人儿顿时整个人一僵,她便松手把人拉了起来。见三皇子不安地跪坐在床前地平上,脸上却涨得通红,她就淡淡地说:“你也不用太担心,你不是你父皇,你四弟更不是庐王。”
“你性子没有你父皇那么飞扬跳脱,任性恣意,而你四弟也不像庐王那样肆无忌惮,自以为是。你父皇当初让你们去半山堂,认张寿做老师,我还不太同意,但现在看来,这个老师确实比我想象中好千百倍。但是……”
太后突然词锋一转,一字一句地说:“你不要觉得张寿什么都好,于是就什么都听他的。就算你父皇对葛太师的敬重,也并非事事言听计从。毕竟,你今后要面对的很多事情,那都涉及到天下苍生,不能偏听偏信。”
三皇子很想说自己并没有事事求助于张寿,而张寿也绝非事事都对自己指手画脚,但他想到今天太后正经历了一次最大的打击,因此犹豫片刻,他便干脆只是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而孙子这样的反应,太后禁不住想到了从小到大就事事都要和自己硬顶的儿子。对比起来,父子两人简直是截然不同的性格。
因此,她也很容易明白,为什么皇帝明明对三皇子和四皇子一向都颇为喜爱,却并没有早早就在心里定下东宫人选。因为三皇子实在是和皇帝太不像了,反倒是四皇子有点皇帝那任性恣意的势头。只不过,皇帝想来自己也觉得,任性恣意并不适合一个天子。
因此,太后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即冲着这个实在是太懂事的孙儿含笑说道:“我说这话,并不是让你怀疑又或者疏远张寿,他这个人非常明白自己的优点,也非常明白自己的缺点,所以主动抓大放小,把心思更多放在了学校和学生身上。”
“你也是他的学生,所以他一定会尽心竭力。可是,他毕竟太年轻了,在算学上有绝顶天赋,并不代表他在治国理政上也有绝顶天赋。所以,其他的老师也许说的话是陈词滥调,你不爱听,你也要多听一听。”
“古往今来,明君贤主为什么那么少?因为天子是这个天下最容易迷失的人,他的权力太大,如果执意要不顾群臣反对做什么,虽然困难,但只要强硬,却也大多能做到。所以,大多数所谓的明君贤主,晚年不是倦政,就是昏头。能够自始而终贤明的,几乎一个都没有。”
“当初也有人劝过我不要放权,说你父皇性子轻佻任性,又说我如何英明神武,我也曾经差点被冲昏头,可我后来想清楚了,垂帘听政那些年我不过是勉力支撑,娘家的亲戚也没什么成器的,就一个赵国公鼎力支持,他又没有太大野心,我又何苦霸占这一摊子不放?”
“如果我真是则天皇后那等雄才伟略,也就顺势一辈子揽权算了,可我又不是……对我来说,先帝不在了,你父皇就是我最大的牵挂,为了区区大权闹得母子失和,何必?”
三皇子还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和太后相处,听她不知不觉又开始说心里话,他欲言又止,可最终还是没有阻止,只是跪坐在那里静静听着。
“先帝,也就是你的祖父临终前对我说,这个江山是他硬抢过来的,就和当年英宗一样,可英宗没把儿子教好,以至于这江山被他抢了过去,我千万要帮着儿子把这江山守住,一代代稳妥地传下去。所以,为了他说的这稳妥两个字,我不得不压着自己的本心……”
说到这里,太后顿时笑开了:“想当初,我也是飞扬跋扈的性子,否则和先帝睿宗怎么合得来?人善被人欺,这世道就是要比恶人更恶,这才能存活下来。我陪着先帝就藩的时候,那里的王府早就破败得不成样子,可当地最大地主却是坐拥上万顷地,佃户数千。”
“从富绅到地方官,都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地方上的名门贵妇也都对我这个王妃嗤之以鼻。泾儿还小,但却比他那些饭桶的舅舅强,仗着年纪小,悄悄让人带他去不少名门饮宴厮混,为我们探听到了不少消息,这其中,就包括那家为富不仁的地主和某些龌龊勾当有关。”
“然后,我和先帝设计,我借口赏花请了那人家中的老封君以及当地一大堆贵妇到王府赏花,让会武的王府侍女守在外围,先帝则是抓着证据要挟那位进士出身的知府,用剿匪的名义,带领王府护卫把那暗地里养着那一拨所谓悍匪的大户连根拔起,人赃俱获。”
“事后,我在那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贵妇人眼前,亲自把那个觉得不妙要强行离开的所谓老封君给拿下了。别看那样一个看似笑得慈眉善目的老妇人,手底下却有七八条女子的性命,后院井里就埋着几具枯骨。只因为她听信传言,说是妙龄女子的心肝可以延寿!”
说起要挟知府,剿匪拿人,而后又用这些抄来的金银贿赂了英宗皇帝的左右内侍,而后那些内侍说动勃然大怒的英宗皇帝清洗朝中叫嚣的某些文官,然后他们则是借着这一波吃下去的红利暗中笼络志士,悄然埋头发展,又是如何把朱泾安插进卫所,太后顿时有些出神。
那么久远的事情,如今想想简直像是上辈子的事,再不说她自己都要忘记了。在深宫的时间太长,她甚至都不记得,当丈夫最吃紧的时候,她也曾经率领妇孺打过仗。
什么四平八稳,安定为先……要是当年她也这么保守,哪里会有今天?那样的话,她也不过是守着儿子和小小一个王府过一天算一天的老弱妇人!
三皇子最开始听得简直瞪大了眼睛,因为睿宗皇帝夺位那一段,就算是父皇,也并没有对他们兄弟提起过——当然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因为父皇说起过睿宗皇帝如何如何打仗,但太后说的那一段,恐怕是父皇自己都没有出生时的事。
甚至有可能太后和先帝都没有对父皇提过,所以父皇也不知道。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他竟然是第一个知道的?
有些惊喜的三皇子登时瞪大了眼睛。而既然打开了太后的话匣子,他想着与其相对无眠,还不如让人把话说下去,因此,见太后停顿下来,他立刻兴致盎然地追问后续。
而显然被勾起谈兴的太后,就干脆把小小的孙子拉上床来,用被子把人裹严实,这才绘声绘色地开始说着从前那些事。
而寝室门外,听着这一老一小开始说从前,玉泉不由得舒了一口大气,对皇帝之前那言行举动的满腹怨气也消解了许多。
太后这一辈子也不知道吃过多少苦头,知她懂她的睿宗皇帝却早早故去。结果那可恶的儿子却是成天气她……幸好有个善解人意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