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抢救大明朝 > 第1282章 走,起义去!

第1282章 走,起义去!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牛介掀开了四轮马车的帘子,透过玻璃车窗向外望了一眼。满街都是卖欢喜坨、面窝、豆皮、热干面,猪油饽饽的小贩。

    高一声低一声的叫卖声音透过车窗的缝隙和各种诱人的食物香味一起飘进了车厢。这条街道因为通向码头,所以非常繁华,除了叫卖吃食的摊贩,沿街还开了许多铺子,鳞次栉比,一直穿过城门,铺到城外的南码头。街道上的行人很多,半数是行商或是在南码头一带有营生的江陵城的居民,还有半数则是衣衫褴褛,扶老携幼的流民。

    没错,就是流民!

    牛介看到这些流民,嘴角就向上翘起,浮出了嘲讽的笑容。

    什么大明盛世,什么煌煌天朝......都是表面风光罢了!看看这些失了田地,连佃户都当不上,只能流浪乞活的流民吧!自古以来哪有这样的盛世天朝?

    当马车接近南门瓮城的时候,流民已经多到人山人海,几乎要塞满整个瓮城了。不过这些流民并没有堵路,在进入瓮城后就迅速向道路两边分散。

    已经在大明本土溜达了好几个月的牛介知道,这些流民是去粥厂觅食的。

    施粥以赈饥民的粥厂在大顺国内也是有的,但并不多见,也不常设,更不会开在城市当中,而是在灾荒之内设于乡间。通常是由受灾之乡的府兵大户挑头,自家出些米粮,再请官府发点赈米,在村镇当中熬粥施舍,让饥民有个活路。

    而大明这边的粥厂却大多设置在城市,而且还是常设的,不管有没有灾荒,也不管来乞食的是不是饥民,只要穿得够破够脏,就有一餐稀粥可以喝。不过不能带走,得当着施粥的小吏把粥喝完。

    江陵的粥厂就摆在城南的两个瓮城,瓮城的两侧还开了专供饥民离开的小门——喝完粥后,不得停留,也不能重新排队,必须马上离开。江陵县的官府还在粥厂外面安装了很多木栅栏,隔出很多条单向的通道,所以排队领粥的秩序很好。

    而从小门离开瓮城后,要返回重新排队就不容易了。因为小门只出不进,而瓮城的大门口都有荆州府的土兵(荆州府的地方军)站岗,会衣衫破烂的流民进城——流民只能从江陵城的东门进入。

    在江陵东城,原本的江陵王城的一角,还修建了一个“流民营”,专供流民居住。在能够行动的流民离开后觅食后,还会有江陵县的小吏去流民营内向不方便行动的老人、病人施粥。

    另外,在江陵城东的瓮城内,还有不少殖民商行的铺子,都是骗人下南洋去新洲的......一个个都黑的很,动辄就要人签三年五年的包身契约!

    哦,也有能从殖民商行收钱的!如果哪家流民有未婚少女或是守寡的少妇,也愿意让她们去新洲嫁人,倒是可以拿一笔钱,根据年纪和姿色不等,得钱也不同,多的可以拿到上百两。

    不过牛介对此是非常怀疑的......上百两“买”个女孩子运新洲,得收多少钱“嫁”出去才有赚头?起码得五百两吧?谁买啊?能花五百两银子娶个老婆的人,会走投无路去新洲合众国讨生活吗?难不成那里真有金山银山?

    所以这些人贩子一定是把人家好好的女孩子卖去青楼妓馆了!

    这大明的官府也真是无能到了极点,这种明目张胆贩卖人口,拐卖良家妇女的事情他们都不管管!

    “李公子,码头到了!”

    这个时候,牛介乘坐的马车已经停在了江陵南码头外。

    赶车的也是大顺朝的潜伏人员,隶属大顺户政府贸易司——这个衙门是顾君恩创立的,既管对外贸易,也管情报搜集!

    牛介从车厢里面钻了出来,四下张望了一番,已经看见一条挂着顺风行认旗的商船已经泊在码头边上了。

    顺风行的后台老板就是大顺的户政府贸易司,在荆楚各地都有分号。

    一身员外打扮的牛介快步了上去,两个水手打扮汉子迎了上来,挡在了牛介跟前。

    牛介拱拱手,然后用右手拍了拍左胸,笑道:“老板发财,一帆风顺,财源广进!在下南海李一介,有礼了!”

    “原来是李公子,”其中一个水手也抱了抱拳,然后用左手拍了拍右胸,“公子来江陵游学还是经商?”

    牛介道:“在下是来访友的。”

    那水手问:“不知贵友家居何处?”

    牛介道:“荆州府虎林州……不知能搭顺风船否?”

    “巧了,我家的沙船正好经过虎林州。”

    “那就打扰了!”牛介又拱了拱手,“船费好商量。”

    “船上请!”那水手做了个肃客的手势,然后就领着牛介上了船。

    船舱内,有十个年纪和他仿佛,或是商人,或是书生打扮的汉子已经等在那里了。看见牛介进来,都扭头看着他。

    “在下李一介,见过诸位兄弟。”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冲着牛介抱拳行礼:“见过李公子。”

    牛介笑了笑,然后就大步走到一张空着的摆在上首位置的椅子大模大样坐了下来。然后冲着船舱当中的十人摆摆手,“坐,都坐。”

    看到大家都坐下了,牛介一脸的严肃,“诸位都说说吧,都联络了多少好汉?”

    一个络腮胡子,高鼻深目的壮汉道:“李公子,咱们已经联络了五六千条好汉!”

    “那么多?”牛介一愣。

    “李公子有所不知,”大胡子道,“如今荆楚一带流民很多,朱家朝廷又疏于管制,所以就有了许多流民拉帮结社,形成团体,咱额们只要拉拢一批帮主会首,就能聚拢起数百上千的好汉。额们联络到了五个帮主会首,总共能拉出2000壮丁!”

    另外一位文士打扮的中年补充道:“除了拉拢帮主会首,额们大顺在荆州府一带也有基础。当年额们在巴东、归州一带的山沟沟里坚持了好些个年头。

    后来虽然支持不下去了,但也只是偃旗息鼓,并没有被朱贼斩草除根。贸易司的人一直暗中和他们保持联络,现在正好把他们发动起来,丁壮也能有1000余人。”

    大明朝廷对农村的控制是比不了大顺朝廷的,后者有60万府兵户遍布乡村!

    而大明大部分的县及以下地区,都有相当大的自治权,只要能把税交足了,朝廷就不怎么管,也很难管的过来。

    只有在应天、武汉、上海、扬州、苏州、杭州、宁波、淮安、天津、天河(营口)、旅顺等重要地方,朝廷对乡村的控制能力才比较强。

    还有一个商人模样的胖子也开口道:“顺风行里面还有额们贸易司的人,能战的不下千余,人人都有火枪和链子甲,可以充骨干!”

    这千余人都是贸易司从重庆府、昆明府的府兵户中挑选出来的精英。又经过特别训练,才被派到大明来的,不仅武艺高强,而且非常可靠!

    一个算命先生打扮的三十来岁男子接着说道:“额们在虎牙山当地也拉到了一些贫苦汉子,还拉上了一家破落的大姓宗族,也能有千余壮丁,五千之数是没有问题的。”

    “朱明官府可有察觉?”牛介问,“朱家皇帝正在武汉,荆楚一带该有不少锦衣卫和东厂的探子吧?”

    “李公子放心,”最先说话的大胡子笑道,“额们办事小心的很,没有叫朱贼的走狗察觉。”

    “那就好!”牛介笑着拍拍手,“那额们就出发吧!去虎牙山,揭竿而起,闹个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