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正本清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百一十八章正本清源
邓峰所说的中国文化顽强的生命力,是寄生在每个中国人血液之中的,不管是信奉什么主义,中国文化,中国情结至死都会残留在每个中国人最后的一丝意识之中。
邓峰就亲身经历过一次这样的事情,由于原蒙古人民共和国从1926年起,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彻底的摆脱中国,割裂自己和中国的一切联系,他们封锁了中国和外蒙的边界,实行严格的民族隔离和排华的政策,使生活在那里的汉人也就是“华侨”无法回到祖国,但他们也不肯融入蒙古社会,远离政治中心的城市,他们仍饱受外蒙古人的欺辱,社会地位极为低下。30多年的封关,使他们与内地音讯隔绝,对祖国的变化了解的很少。他们在乌兰巴托西面第一次见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武装工作队,以主人的身份来到他们居住的小镇时,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了这些和自己一样的中国人趾高气扬的接收这里的政权,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听到自己那陌生而又熟悉亲切的语言。当他们得知中国人全部收复了外蒙古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们害怕这是外蒙古人玩的鬼把戏,欺骗自己这些下等的中国人,然后把自己这些“反**”给杀了。最后工作队让他们派几个代表乘汽车到乌兰巴托去看一看是不是真的,他们研究了半天,最后派了3名代表,其中有2名老“华侨”穿着长袍马褂,脑后还拖着一根长长的辫子,大义凛然的登上了汽车。到了乌兰巴托市政府人民来访接待办,看到不是很熟悉的简化的中国汉字,见到接待办工作人员时,竟马上跪下磕头,“吾等臣民,参见道台大人,……”邓峰那天到市政府开会,正巧赶上了这一幕,邓峰对这些老“华侨”穿着长袍马褂,脑后还拖着长长的辫子,跪下磕头,吾等臣民,参见道台大人,这套很反感,中国人怎么这么爱跪着?但对于在苏联统治下30多年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强大无产阶级专政的高压下,还能保持长袍马褂这一中国服装文化,脑后还拖着一根代表着封建清朝统治特色的辫子的确也是不容易的事。如果不是具有坚韧的性格和宁死也不肯放弃自己的“文化”的决心和勇气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这让邓峰的心里不由得又感到一些敬佩。 【】 ”“
这不由得让邓峰心中荡漾起“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这支后世脍制人口的歌儿。
邓峰指示接待办的这些“道台”们,好好接待一下这些多年没有感受到祖国温暖,饱受欺辱的“海外游子”,带他们参观一下中国的军营,看看中国现代军人的强悍,感受一下祖国的强大,这是对他们这些年心灵创伤最好的医治,没有什么比“海外华人”感到祖国的强大更为让他们激动的事了
1958年底,山西,陕西,甘肃三省的老、少、边、穷地区,陆续的向面积相当于广东省的唐努省移民10万人,对唐努省的民族结构进行调节,三省的移民加上生产建设兵团和其他的汉族人口已占唐努省的人口比例50%,图瓦族人口占41%,苏联各族人口占9%比例,从根本上实现了中国人对唐努省的绝对统治,同时也让这些在来至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的移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使他们走出了荒漠和秃山野岭,生活在这个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山川秀美,资源丰富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对于居住在这里的苏联人采取了留去自由的政策,对于愿意留下的必须登报发表放弃苏联国籍,自愿加入中国国籍,并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声明,对于那些自愿返回苏联的每人发给300美元搬迁费,中国负责送到两国交界的希维利格边防检查站。
在远东省外蒙专区处理苏联侨民时,还有一伙特殊的侨民,必须要进行处理,那就是嫁到外蒙古的“第一夫人”们。这就是苏联的“结亲政策”留下的后果。这种中外古代历史上,“和亲政策”的事实屡见不鲜,这些“和亲政策”、“政治联姻”历来只限于王朝皇室的上层。这一招被苏联发扬光大了,把这种政策加以普及成了苏联控制外蒙古的一种有效手段,并收到良好的效果。这里有苏联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损失人口二千六百多万,其中军人九十二万,平民一千七百多万,其中大部分为男性,因而战后几十年,人口构成女多于男。50年代苏联人男女人口比例为1∶6,所以才有象《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面所描写的那样,一个老头兵带一个排的女兵,就这个老头兵都会让那些风华正茂的女兵想入非非的现象。以至苏联允许国际通婚,以缓解这种性别比例失调造成的矛盾。但让苏联当局更为看重的还是把它作为一种“入室控制”的手段积极推行。最为典型的是泽登巴尔娶来的那个其丑无比的苏联籍的蒙古第一夫人。这里苏联人有点不地道,苏联的靓妞有得是,整点漂亮的输出也有利于苏联人的国际形象,可是苏联人的自私体现在方方面面,好的自己留着,把那些影响市容市貌的让人望而生畏的丑女全都整到各兄弟的社会主义国家。泽登巴尔1940年留学苏联毕业归国并取得高位之后,经苏蒙双方领导人撮合,将当时莫斯科卫戍司令费拉托夫中将的丑八怪的女儿嫁给了泽登巴尔,嫁后全名为:阿娜斯塔霞.伊凡诺夫娜.泽登巴尔.费拉托娃。“入室”之后,对泽登巴尔的一言一行,有无逾越“雷池”之嫌,就了如指掌了。外蒙古高中层的党政军领导成员中,娶苏联女人为妻的,已高达20%之多。这些苏联“夫人”嫁给蒙古官员之后,仍然保留苏联国籍,并按着苏联的规定,每月都要按时到苏联驻蒙古大使馆去“谈话”,有重要情况随时“谈话。中国古语说“妻以夫贵”,在苏联统治下的外蒙古则变成“妻尊夫贵”,娶了苏联人为妻,就可得到更多信任和不断提升。所以想要升官最快的捷径就是先娶个在苏联没有人敢看的其丑无比的剩女。就象乌兰巴托市委第一书记阿勒坦格尔勒那样,从苏联留学回来,捡了条驴脸大下巴,一脸横肉,**上长着胸毛,虎背熊腰有强烈的狐臭味的苏联“靓女”,从此青云直上。二十六岁入党之后,一个星期就被委任为食品工业部部长,第二年又当选为外蒙古中央委员,二十九岁起担任乌兰巴托市委第一书记。据说这条苏联“靓女”的妻子与泽登巴尔的老婆费拉托娃两人长的很面象,所以关系异常密切。
对于如何处理这些“漂亮的第一夫人”们,处理起来还真有点麻烦,**提倡婚姻自由,你总不能因为这些“第一夫人”是苏联人就逼人家小两口,老两口离婚吧。而中国又不接受除了13种特殊人才之外的任何其他外国人的入籍申请。更不能接受这些在苏联都怕影响市容市貌的这些蒙古的“第一夫人”们,那不是加大中国城管同志的负担吗。最后邓峰只好特事特办,决定,先全部遣送回国,再重新办理入境手续,对于那些重新获得签证的允许重新入境,对愿意留在中国远东省的必须登报发表放弃苏联国籍,自愿加入中国国籍的声明,并要在中国移民局举行入籍宣誓仪式。然后申请中国姓氏等一系列工作。就是这样外蒙专区城管局的领导还找邓峰诉苦说:“现在城管局的人少,事多,对于这种流动性很大的‘视觉污染源’管理难度较大,不利于外蒙专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也不利于外蒙专区美好和谐社会的建立”
气得邓峰把这个局长批评了一顿,说“你们城管同志,要服从大局,讲政治,她们加入了我国国籍就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我们是一贯的,各民族人民是平等的。至于污染的问题吗。你不会出台个文件,规定她们的出入时间和地点。把这种污染源控制在一定的时空之内吗?这些事你们也来烦我。
邓峰真的没有时间管这类“环保”的事情。
机场的改造,防空导弹部队的设置,战略导弹基地的建设以及外蒙古专区的各个重点项目,都要他这个远东工委主任,远东兵团司令员的参与和决策。
来自内蒙,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等地30万技术移民以及一些加入中国国籍的日本劳务人员及家属3万多人也进入了这个总面积150多万平方公里的远东省外蒙专区,在这里安家落户,对原来外蒙地区的工厂、矿山,电站进行接收,改造,同时他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的帮助下,边建设,边生产,一座座新的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尽快的形成生产能力,为今后可能的中苏战争服务。
在对外蒙古专区和唐努省的接收和改造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这支特殊的部队,担负起了“新区”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以及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线作战部队保卫国家边防的多重任务,既要实施政府对“新区”的管理职能和参与地方的经济建设,又要做一线作战部队的战略预备队。随时可以有效的补充一线作战部队,并负责为一线作战部队提供很大一部分的后勤保障任务。他们为中国所有“新区”的巩固、发展,开发、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苏联国防委员会的主持下,在苏联原来183坦克厂现在是哈尔科夫坦克厂的会议室里,集中了哈尔科夫坦克厂、苏联第75坦克厂,鄂尔斯纳坦克厂等技术专家,已及苏联国防委员会的顶级的坦克专家,他们看着墙上从各个角度拍摄的中国“摧毁者”坦克的照片,认真的在头脑中努力勾画着这款“无敌战士”的结构。这款被中国称为“摧毁者”的坦克,在炮塔前方挂装了模块化楔形装甲,炮塔两侧加有附加装甲,防护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成了这个时代的无敌战士。在外型上就显示出无坚不摧,威力无比的强烈的个性。
经对“摧毁者”坦克在外蒙古留下的履带压痕的计算,该款坦克战斗全重应超过50吨,据此可以推算出该坦克的发动机最少也得在1300马力以上。发动机功率是苏联现役t55坦克的3至4倍,火炮向前时,这款坦克的全长约7.6米,宽3.5米,高约2.4米。与t55坦克相比,长度要短2米多,但宽比t55坦克要宽200多豪米,高度低于t55坦克约250毫米左右,这样更加隐蔽和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总体外形尺寸要小于苏军的t55坦克,但重量确大了14吨。这说明装甲的厚度很厚,据此计算这款中国坦克的前装甲后度应在600——700毫米以上,侧后面的装甲也应在200-300只间。火炮口径大约125毫米左右,这要比t55坦克大了20毫米,行进间可以准确的射击,他们是怎么解决火炮稳定问题的呢?采用的是什么样的火控系统呢?
第二百一十八章正本清源
邓峰所说的中国文化顽强的生命力,是寄生在每个中国人血液之中的,不管是信奉什么主义,中国文化,中国情结至死都会残留在每个中国人最后的一丝意识之中。
邓峰就亲身经历过一次这样的事情,由于原蒙古人民共和国从1926年起,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彻底的摆脱中国,割裂自己和中国的一切联系,他们封锁了中国和外蒙的边界,实行严格的民族隔离和排华的政策,使生活在那里的汉人也就是“华侨”无法回到祖国,但他们也不肯融入蒙古社会,远离政治中心的城市,他们仍饱受外蒙古人的欺辱,社会地位极为低下。30多年的封关,使他们与内地音讯隔绝,对祖国的变化了解的很少。他们在乌兰巴托西面第一次见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武装工作队,以主人的身份来到他们居住的小镇时,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了这些和自己一样的中国人趾高气扬的接收这里的政权,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听到自己那陌生而又熟悉亲切的语言。当他们得知中国人全部收复了外蒙古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们害怕这是外蒙古人玩的鬼把戏,欺骗自己这些下等的中国人,然后把自己这些“反**”给杀了。最后工作队让他们派几个代表乘汽车到乌兰巴托去看一看是不是真的,他们研究了半天,最后派了3名代表,其中有2名老“华侨”穿着长袍马褂,脑后还拖着一根长长的辫子,大义凛然的登上了汽车。到了乌兰巴托市政府人民来访接待办,看到不是很熟悉的简化的中国汉字,见到接待办工作人员时,竟马上跪下磕头,“吾等臣民,参见道台大人,……”邓峰那天到市政府开会,正巧赶上了这一幕,邓峰对这些老“华侨”穿着长袍马褂,脑后还拖着长长的辫子,跪下磕头,吾等臣民,参见道台大人,这套很反感,中国人怎么这么爱跪着?但对于在苏联统治下30多年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强大无产阶级专政的高压下,还能保持长袍马褂这一中国服装文化,脑后还拖着一根代表着封建清朝统治特色的辫子的确也是不容易的事。如果不是具有坚韧的性格和宁死也不肯放弃自己的“文化”的决心和勇气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这让邓峰的心里不由得又感到一些敬佩。 【】 ”“
这不由得让邓峰心中荡漾起“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这支后世脍制人口的歌儿。
邓峰指示接待办的这些“道台”们,好好接待一下这些多年没有感受到祖国温暖,饱受欺辱的“海外游子”,带他们参观一下中国的军营,看看中国现代军人的强悍,感受一下祖国的强大,这是对他们这些年心灵创伤最好的医治,没有什么比“海外华人”感到祖国的强大更为让他们激动的事了
1958年底,山西,陕西,甘肃三省的老、少、边、穷地区,陆续的向面积相当于广东省的唐努省移民10万人,对唐努省的民族结构进行调节,三省的移民加上生产建设兵团和其他的汉族人口已占唐努省的人口比例50%,图瓦族人口占41%,苏联各族人口占9%比例,从根本上实现了中国人对唐努省的绝对统治,同时也让这些在来至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的移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使他们走出了荒漠和秃山野岭,生活在这个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山川秀美,资源丰富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对于居住在这里的苏联人采取了留去自由的政策,对于愿意留下的必须登报发表放弃苏联国籍,自愿加入中国国籍,并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声明,对于那些自愿返回苏联的每人发给300美元搬迁费,中国负责送到两国交界的希维利格边防检查站。
在远东省外蒙专区处理苏联侨民时,还有一伙特殊的侨民,必须要进行处理,那就是嫁到外蒙古的“第一夫人”们。这就是苏联的“结亲政策”留下的后果。这种中外古代历史上,“和亲政策”的事实屡见不鲜,这些“和亲政策”、“政治联姻”历来只限于王朝皇室的上层。这一招被苏联发扬光大了,把这种政策加以普及成了苏联控制外蒙古的一种有效手段,并收到良好的效果。这里有苏联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损失人口二千六百多万,其中军人九十二万,平民一千七百多万,其中大部分为男性,因而战后几十年,人口构成女多于男。50年代苏联人男女人口比例为1∶6,所以才有象《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面所描写的那样,一个老头兵带一个排的女兵,就这个老头兵都会让那些风华正茂的女兵想入非非的现象。以至苏联允许国际通婚,以缓解这种性别比例失调造成的矛盾。但让苏联当局更为看重的还是把它作为一种“入室控制”的手段积极推行。最为典型的是泽登巴尔娶来的那个其丑无比的苏联籍的蒙古第一夫人。这里苏联人有点不地道,苏联的靓妞有得是,整点漂亮的输出也有利于苏联人的国际形象,可是苏联人的自私体现在方方面面,好的自己留着,把那些影响市容市貌的让人望而生畏的丑女全都整到各兄弟的社会主义国家。泽登巴尔1940年留学苏联毕业归国并取得高位之后,经苏蒙双方领导人撮合,将当时莫斯科卫戍司令费拉托夫中将的丑八怪的女儿嫁给了泽登巴尔,嫁后全名为:阿娜斯塔霞.伊凡诺夫娜.泽登巴尔.费拉托娃。“入室”之后,对泽登巴尔的一言一行,有无逾越“雷池”之嫌,就了如指掌了。外蒙古高中层的党政军领导成员中,娶苏联女人为妻的,已高达20%之多。这些苏联“夫人”嫁给蒙古官员之后,仍然保留苏联国籍,并按着苏联的规定,每月都要按时到苏联驻蒙古大使馆去“谈话”,有重要情况随时“谈话。中国古语说“妻以夫贵”,在苏联统治下的外蒙古则变成“妻尊夫贵”,娶了苏联人为妻,就可得到更多信任和不断提升。所以想要升官最快的捷径就是先娶个在苏联没有人敢看的其丑无比的剩女。就象乌兰巴托市委第一书记阿勒坦格尔勒那样,从苏联留学回来,捡了条驴脸大下巴,一脸横肉,**上长着胸毛,虎背熊腰有强烈的狐臭味的苏联“靓女”,从此青云直上。二十六岁入党之后,一个星期就被委任为食品工业部部长,第二年又当选为外蒙古中央委员,二十九岁起担任乌兰巴托市委第一书记。据说这条苏联“靓女”的妻子与泽登巴尔的老婆费拉托娃两人长的很面象,所以关系异常密切。
对于如何处理这些“漂亮的第一夫人”们,处理起来还真有点麻烦,**提倡婚姻自由,你总不能因为这些“第一夫人”是苏联人就逼人家小两口,老两口离婚吧。而中国又不接受除了13种特殊人才之外的任何其他外国人的入籍申请。更不能接受这些在苏联都怕影响市容市貌的这些蒙古的“第一夫人”们,那不是加大中国城管同志的负担吗。最后邓峰只好特事特办,决定,先全部遣送回国,再重新办理入境手续,对于那些重新获得签证的允许重新入境,对愿意留在中国远东省的必须登报发表放弃苏联国籍,自愿加入中国国籍的声明,并要在中国移民局举行入籍宣誓仪式。然后申请中国姓氏等一系列工作。就是这样外蒙专区城管局的领导还找邓峰诉苦说:“现在城管局的人少,事多,对于这种流动性很大的‘视觉污染源’管理难度较大,不利于外蒙专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也不利于外蒙专区美好和谐社会的建立”
气得邓峰把这个局长批评了一顿,说“你们城管同志,要服从大局,讲政治,她们加入了我国国籍就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我们是一贯的,各民族人民是平等的。至于污染的问题吗。你不会出台个文件,规定她们的出入时间和地点。把这种污染源控制在一定的时空之内吗?这些事你们也来烦我。
邓峰真的没有时间管这类“环保”的事情。
机场的改造,防空导弹部队的设置,战略导弹基地的建设以及外蒙古专区的各个重点项目,都要他这个远东工委主任,远东兵团司令员的参与和决策。
来自内蒙,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等地30万技术移民以及一些加入中国国籍的日本劳务人员及家属3万多人也进入了这个总面积150多万平方公里的远东省外蒙专区,在这里安家落户,对原来外蒙地区的工厂、矿山,电站进行接收,改造,同时他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的帮助下,边建设,边生产,一座座新的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尽快的形成生产能力,为今后可能的中苏战争服务。
在对外蒙古专区和唐努省的接收和改造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这支特殊的部队,担负起了“新区”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以及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线作战部队保卫国家边防的多重任务,既要实施政府对“新区”的管理职能和参与地方的经济建设,又要做一线作战部队的战略预备队。随时可以有效的补充一线作战部队,并负责为一线作战部队提供很大一部分的后勤保障任务。他们为中国所有“新区”的巩固、发展,开发、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苏联国防委员会的主持下,在苏联原来183坦克厂现在是哈尔科夫坦克厂的会议室里,集中了哈尔科夫坦克厂、苏联第75坦克厂,鄂尔斯纳坦克厂等技术专家,已及苏联国防委员会的顶级的坦克专家,他们看着墙上从各个角度拍摄的中国“摧毁者”坦克的照片,认真的在头脑中努力勾画着这款“无敌战士”的结构。这款被中国称为“摧毁者”的坦克,在炮塔前方挂装了模块化楔形装甲,炮塔两侧加有附加装甲,防护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成了这个时代的无敌战士。在外型上就显示出无坚不摧,威力无比的强烈的个性。
经对“摧毁者”坦克在外蒙古留下的履带压痕的计算,该款坦克战斗全重应超过50吨,据此可以推算出该坦克的发动机最少也得在1300马力以上。发动机功率是苏联现役t55坦克的3至4倍,火炮向前时,这款坦克的全长约7.6米,宽3.5米,高约2.4米。与t55坦克相比,长度要短2米多,但宽比t55坦克要宽200多豪米,高度低于t55坦克约250毫米左右,这样更加隐蔽和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总体外形尺寸要小于苏军的t55坦克,但重量确大了14吨。这说明装甲的厚度很厚,据此计算这款中国坦克的前装甲后度应在600——700毫米以上,侧后面的装甲也应在200-300只间。火炮口径大约125毫米左右,这要比t55坦克大了20毫米,行进间可以准确的射击,他们是怎么解决火炮稳定问题的呢?采用的是什么样的火控系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