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6章 答应巡视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老唐大人看向他,活像看着一个无理取闹,心脏脸黑的贪官。
刘尚书不理他,和皇帝道:“陛下,此法若果真如白善说的那样,那我大晋的盐政就要改一改了,从盐价到盐税都要改变,变法之大非一日能完成,所以此法此时绝对不能外传,须有了万全之策才能公开,到时候方不会有乱势。”
说是公开,却也不是直接放出来让全国人民都知道的,而是在可以晒盐的官衙间公开。
知道的还是内部人,就好比现在的煮盐法,除了煮盐的官衙和技艺工人,还有谁会这个方法?
没看路县令要开办新盐场都要先往旧盐场里塞人学习煮盐法,等学会了才把人带出来吗?
但这种范围的公开对于大晋来说已经足够了。
魏知此时心中也激荡不已,和皇帝道:“陛下,江南弊政或许可以趁此机会一扫而空。”
老唐大人闻言立即进入角色,江南的问题一直不少,因为往前近两百年的时间,北方一直处于混战之中,世家和政权曾经难移到南边,再回来时大晋对江南的控制便有些减弱。
目前藏民现象最严重的就是江南一带,除此之外就是盐税的事了。
皇帝可一直堵着一口气呢。
皇帝也是想趁此动手,他眼睛亮晶晶的:“盐政关乎民生大计,以前朕要倚靠他们出盐,现在嘛……”
太子则想到了旧恨,于是跃跃欲试,“父皇,儿臣愿往江南走一趟。”
皇帝就瞥了他一眼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你去江南做什么?”
魏知就问,“那陛下认为谁去合适?”
皇帝就沉思起来。
他思考了许久,迟疑了又迟疑,还是忍不住问,“爱卿们认为杨长博如何?”
老唐大人和魏知刘尚书相视一眼,都沉吟着没说话。
刘尚书等了半天,还是没忍住道:“陛下,杨氏在江南的势力不弱,以前便没少插手盐政,虽说几年前被打压下去了,但他姻亲故旧不少,派杨长博去,恐怕不妥吧?”
老唐大人因为儿子和杨长博的关系极好,比刘尚书更了解杨长博,提议道:“陛下不如问一问杨长博的意思,问他是否愿往。”
魏知道:“他若愿往,那此事便又多了三成的胜算。”
不仅在于他的身份,也在于他的才能。
皇帝就看向太子,“太子以为呢?”
太子虽然不太喜欢杨氏,但也不得不承认,杨长博有君子之风,他要是答应了,那应该就不会反水,除非是他们父子先负他。
不过太子觉得他和父皇只要不脑残都不会无故负这样的重臣,于是点头,“到时候让他把家人留在京城,我让太子妃多关照他家人便是。”
既是做人质,更是保护,让他无后顾之忧。
皇帝微微点了点头。
皇帝决定将杨长博叫到京城来谈一谈,不过在此之前,他将眼前的盐罐推给他们,道:“你们尝尝看吧,我觉着这盐还不错。”
三人上前捻了一点尝了尝,味道的确不错,不比外头的中等盐差。
这东西是晒海水就能晒出来的?
也太简单了吧?
皇帝也很好奇,“朕见过大海,也喝过海水,那味道……”
皇帝顿了一下后略过味道不提,道:“不过在海水里泡一下,起来晒干后一搓,似乎是有盐在身上的,但要收获这么多的盐,将海水引到地里晒一晒真的可以?”
太子没见过大海,闻言心中一动,“父皇,不如儿臣去青州看看吧。”
皇帝皱眉。
魏知看了看太子越发坚毅的脸,便也出列道:“陛下,太子殿下这两年稳重了不少,又有监国的经验,不如就让殿下去青州走一趟,也体验一下民生艰难。”
老唐大人道:“陛下要是担心,多派禁军保护就是,如今寰宇安定,难道还怕土匪强盗吗?”
皇帝一想也是,老大不是老三,他将来是要管理整个国家的,不能一直呆在京城里坐井观天,这些年他虽然没少带他出去考察民生,但他自己出去的机会却是一个也没有。
这次出去也好,他正好看一看他的品性。
太子两次监国都做得不错,尤其是去年的东征之战,他和魏知配合得很好,将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他的能力已经毋庸置疑,既如此,那就只剩下对百姓的德心了。
皇帝便和太子道:“既然要去体察民生,那就不能只去青州,你沿途过去,再往海州走一趟,但只许到海州,看一看那里海边的情况,不许越过海州继续南下了。”
海州再往下就是江南的地界了。
虽然皇帝想让太子体验一下民生艰难,却没想他冒太大的危险。
所以适可而止最好。
太子有些激动,问道:“父皇,我何时启程比较好?”
皇帝瞥了他一眼后道:“急什么,此事朕找殷礼商议过后再说,即便是体察民情,也应该找个更好的理由,朕再给你安排一些人,你的詹事府也选一些人带上。”
太子只能耐着性子应了一声“是”。
皇帝扭头就和老唐大人道:“朕看不如让太子巡视地方政务和官员吏治,你们御史台派一个御史跟着,刑部那边吧……朕觉得他们都不合适,倒是知鹤不错。”
老唐大人想了想后道:“臣代犬子谢陛下栽培。”
皇帝笑道:“你们是虎父无犬子,朕可没少听殷礼夸他,自他做了殷礼副手,上任少尹之后,京畿一带的破案率蹭蹭上升,犯案率倒是下降了不少。”
老唐大人心中虽然骄傲,但嘴上还是谦虚了几句。
君臣几个就将密折的事暂时略过,谈起各自的家事来。
一直到魏知有些不耐烦了,皇帝才将边上的一个小瓶子给他,道:“这是周满托人给爱卿带回来的,爱卿看一看吧。”
魏知一看那瓶子就是被打开过了,他也不介意,直接伸手接过,打开后看了一眼,伸出手指将里面的小纸条倒了出来。
皇帝便唤道:“古忠——”
古忠进来,看了一眼后笑道:“陛下,萧院正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让他进来吧。”
老唐大人看向他,活像看着一个无理取闹,心脏脸黑的贪官。
刘尚书不理他,和皇帝道:“陛下,此法若果真如白善说的那样,那我大晋的盐政就要改一改了,从盐价到盐税都要改变,变法之大非一日能完成,所以此法此时绝对不能外传,须有了万全之策才能公开,到时候方不会有乱势。”
说是公开,却也不是直接放出来让全国人民都知道的,而是在可以晒盐的官衙间公开。
知道的还是内部人,就好比现在的煮盐法,除了煮盐的官衙和技艺工人,还有谁会这个方法?
没看路县令要开办新盐场都要先往旧盐场里塞人学习煮盐法,等学会了才把人带出来吗?
但这种范围的公开对于大晋来说已经足够了。
魏知此时心中也激荡不已,和皇帝道:“陛下,江南弊政或许可以趁此机会一扫而空。”
老唐大人闻言立即进入角色,江南的问题一直不少,因为往前近两百年的时间,北方一直处于混战之中,世家和政权曾经难移到南边,再回来时大晋对江南的控制便有些减弱。
目前藏民现象最严重的就是江南一带,除此之外就是盐税的事了。
皇帝可一直堵着一口气呢。
皇帝也是想趁此动手,他眼睛亮晶晶的:“盐政关乎民生大计,以前朕要倚靠他们出盐,现在嘛……”
太子则想到了旧恨,于是跃跃欲试,“父皇,儿臣愿往江南走一趟。”
皇帝就瞥了他一眼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你去江南做什么?”
魏知就问,“那陛下认为谁去合适?”
皇帝就沉思起来。
他思考了许久,迟疑了又迟疑,还是忍不住问,“爱卿们认为杨长博如何?”
老唐大人和魏知刘尚书相视一眼,都沉吟着没说话。
刘尚书等了半天,还是没忍住道:“陛下,杨氏在江南的势力不弱,以前便没少插手盐政,虽说几年前被打压下去了,但他姻亲故旧不少,派杨长博去,恐怕不妥吧?”
老唐大人因为儿子和杨长博的关系极好,比刘尚书更了解杨长博,提议道:“陛下不如问一问杨长博的意思,问他是否愿往。”
魏知道:“他若愿往,那此事便又多了三成的胜算。”
不仅在于他的身份,也在于他的才能。
皇帝就看向太子,“太子以为呢?”
太子虽然不太喜欢杨氏,但也不得不承认,杨长博有君子之风,他要是答应了,那应该就不会反水,除非是他们父子先负他。
不过太子觉得他和父皇只要不脑残都不会无故负这样的重臣,于是点头,“到时候让他把家人留在京城,我让太子妃多关照他家人便是。”
既是做人质,更是保护,让他无后顾之忧。
皇帝微微点了点头。
皇帝决定将杨长博叫到京城来谈一谈,不过在此之前,他将眼前的盐罐推给他们,道:“你们尝尝看吧,我觉着这盐还不错。”
三人上前捻了一点尝了尝,味道的确不错,不比外头的中等盐差。
这东西是晒海水就能晒出来的?
也太简单了吧?
皇帝也很好奇,“朕见过大海,也喝过海水,那味道……”
皇帝顿了一下后略过味道不提,道:“不过在海水里泡一下,起来晒干后一搓,似乎是有盐在身上的,但要收获这么多的盐,将海水引到地里晒一晒真的可以?”
太子没见过大海,闻言心中一动,“父皇,不如儿臣去青州看看吧。”
皇帝皱眉。
魏知看了看太子越发坚毅的脸,便也出列道:“陛下,太子殿下这两年稳重了不少,又有监国的经验,不如就让殿下去青州走一趟,也体验一下民生艰难。”
老唐大人道:“陛下要是担心,多派禁军保护就是,如今寰宇安定,难道还怕土匪强盗吗?”
皇帝一想也是,老大不是老三,他将来是要管理整个国家的,不能一直呆在京城里坐井观天,这些年他虽然没少带他出去考察民生,但他自己出去的机会却是一个也没有。
这次出去也好,他正好看一看他的品性。
太子两次监国都做得不错,尤其是去年的东征之战,他和魏知配合得很好,将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他的能力已经毋庸置疑,既如此,那就只剩下对百姓的德心了。
皇帝便和太子道:“既然要去体察民生,那就不能只去青州,你沿途过去,再往海州走一趟,但只许到海州,看一看那里海边的情况,不许越过海州继续南下了。”
海州再往下就是江南的地界了。
虽然皇帝想让太子体验一下民生艰难,却没想他冒太大的危险。
所以适可而止最好。
太子有些激动,问道:“父皇,我何时启程比较好?”
皇帝瞥了他一眼后道:“急什么,此事朕找殷礼商议过后再说,即便是体察民情,也应该找个更好的理由,朕再给你安排一些人,你的詹事府也选一些人带上。”
太子只能耐着性子应了一声“是”。
皇帝扭头就和老唐大人道:“朕看不如让太子巡视地方政务和官员吏治,你们御史台派一个御史跟着,刑部那边吧……朕觉得他们都不合适,倒是知鹤不错。”
老唐大人想了想后道:“臣代犬子谢陛下栽培。”
皇帝笑道:“你们是虎父无犬子,朕可没少听殷礼夸他,自他做了殷礼副手,上任少尹之后,京畿一带的破案率蹭蹭上升,犯案率倒是下降了不少。”
老唐大人心中虽然骄傲,但嘴上还是谦虚了几句。
君臣几个就将密折的事暂时略过,谈起各自的家事来。
一直到魏知有些不耐烦了,皇帝才将边上的一个小瓶子给他,道:“这是周满托人给爱卿带回来的,爱卿看一看吧。”
魏知一看那瓶子就是被打开过了,他也不介意,直接伸手接过,打开后看了一眼,伸出手指将里面的小纸条倒了出来。
皇帝便唤道:“古忠——”
古忠进来,看了一眼后笑道:“陛下,萧院正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让他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