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名落孙山?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科举名次的评定,分为几个步骤。
首先是看书法,卷面是否整洁,字体是否好看。若是写了错字,卷面有涂改,那么不好意思,即便你写的再好,也不可能评为上等,也就是没有资格进入殿试。
字写得好,卷面也整洁。只是基础而已,重要的还是内容,如果内容不贴题,自然也是不行的。
最初级的阅卷者,基本的作用也就是到此为止了。通过了这两轮的选拔,剩下的卷子,就不是他们能够定夺的了。会交给弘文馆、崇文馆的诸多学士一起品评,类似于投票制,被更多人认可的排在前头,取前三十名进入殿试。
那么,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猫腻呢?实则也是有的。科举的制度,在隋朝才出现,初唐的时候,仍然处于‘蛮荒期’,制度并不完整。
这个时期科举的特点,与后世明清的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仍然有察举制的遗风。大门并没有关死,允许学子“投牒自进”,即把自己文章,送给有权有势的人看,以期得到赏识。这样的事情,在整个唐朝期间都有,一百多年后的大诗人李白,也曾多次投“简历”给贺知章,在他府上混吃混喝很多年。
所以很多门阀世家的子弟,他们的亲眷就有在礼部任职的,想要一点透题都没有是不可能的。还有就是,在考卷上做文章,例如第几行的第几个字用什么字,权当是暗号,评卷的时候相应给提一提档,都是存在,也是杜绝不了的。
但李牧不怕这个,因为他是李牧。谁敢故意把他的卷子压低档次,家里缺粪了不成?再者说,他的卷子,皇帝是必然要看的,有李世民在,故意压低也不可能。
而考卷在离开考场之后,便会进行‘糊名’,而监考是没有资格阅卷的,他们还被勒令不能离开贡院,直到放榜,所以也不用担心监考把消息泄露出去的可能。
相对于小科,明经和进士的评等要严格得多。经过层层的评选,最终,三十份脱颖而出的试卷,被拣选出来,封在了匣中,由一队禁军校尉护卫着,快马送到了宫中。
科举乃是国家大事,李世民也没有擅专,而是把三省六部都召集到了一起,如今内务府俨然也已经是自成一派,坊间把它跟三省六部合在一起,号称‘一府三省六部’,还排在前头。正常情况下,李牧也应当在,但他今年参加了科举,为避嫌,李世民就没召他过来,而是把长孙冲叫来旁听,也算是给内务府面子了。
“让朕瞧一瞧,今年的学子们,能否给朕一个惊喜。”李世民亲手撕掉封条,打开了匣子,从中把卷子拿了出来。这些卷子是有顺序的,当然这个顺序是阅卷大儒们给出的建议顺序,最后的排名,还是李世民来定夺。但这些人已经算是成功者了,能呈递给李世民御览的这三十个人,全部都是‘进士及第’,按照规矩,他们都有资格参加吏部的选试,只要不是太差,至少也能有个七品县令做。
李世民看过几份,递给长孙无忌等人传阅,三省六部执宰天下,他们对这些考生的名次,也有发言之权。
“这份是秦怀道的卷子。”李世民终于瞧见一个熟悉的名字了,三十人中,阅卷大儒给出的建议排在十七位。这个位置不算高,却也不是末尾,算得上是中等之姿。李世民看了一遍秦怀道的作答,贴经一字不错,口试十条大义全对,时务策的考评也是上等,综合明经科排名第三。但他的进士科成绩,就不那么显眼了,诗的评价是中等,赋的评价也是中等,两科叠加,最后定在了十七名,也算是公允。
李世民本来还想拿这个做把柄,讥讽李牧几句。但是似乎也讥讽不出什么,他对秦怀道的风评,也是有所耳闻的。秦琼这个儿子,平时不好好读书,整日在街头打架,打架还不太行,属于是纨绔里头的‘军师’,动嘴的角色。能在李牧的教导之下,取得明经科前三的成绩,已经是殊为难得了。若以往年的规矩,明经前三,都有取状元的资格,只是今年看重的是两科的成绩,他的诗赋不出彩,被拉低了评等,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继续往下看,卷子剩得越来越少,李世民也是有些担忧了,看到这儿都没李牧的卷子,难不成他真的名落孙山么?
只剩下最后两份卷子了,李世民有些紧张,若这两份卷子中有一个人是李牧,那李牧就是状元了,哪怕他不是大儒们建议的头名,李世民也会让他做头名。但若里头没有他,他就会成为贞观朝最大的笑话,连带着李世民的面上也无光。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撕开了糊名。
马周!不是李牧!
又是一个李世民有印象的人,去岁新年,他曾下旨,让百官上书,议论朝政得失。禁军中郎将常何的奏疏,让李世民大感意外,一个莽夫,不识几个字,竟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十余条,就算是师爷代笔,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水平。于是,李世民便召见常何,常何不敢欺瞒,便说家里来个门客,叫马周,都是他的建议。
这是李世民头一次听说马周的名字,此后便对此人留心了。现在又见到马周的名字,还是第二名榜眼的位置,李世民不禁欣喜,看来这个马周,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朝廷又多了一个可用之才。
最后一份卷子了,还有一丝希望,到底是不是李牧——李世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捏起糊名纸的一角,轻轻撕开,露出了姓氏,姓李,没错!继续撕,第二个字,不是牧!李世民的心登时凉了半截,脸色也变了,全部撕开,根本就不是两个字的名字,而是三个字。李世民瞬间连看都不想看了,三个字,怎么可能是李牧?
李牧啊李牧,你着实是让朕好生失望!你夸下海口,如今看你如何跟朕交代!
科举名次的评定,分为几个步骤。
首先是看书法,卷面是否整洁,字体是否好看。若是写了错字,卷面有涂改,那么不好意思,即便你写的再好,也不可能评为上等,也就是没有资格进入殿试。
字写得好,卷面也整洁。只是基础而已,重要的还是内容,如果内容不贴题,自然也是不行的。
最初级的阅卷者,基本的作用也就是到此为止了。通过了这两轮的选拔,剩下的卷子,就不是他们能够定夺的了。会交给弘文馆、崇文馆的诸多学士一起品评,类似于投票制,被更多人认可的排在前头,取前三十名进入殿试。
那么,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猫腻呢?实则也是有的。科举的制度,在隋朝才出现,初唐的时候,仍然处于‘蛮荒期’,制度并不完整。
这个时期科举的特点,与后世明清的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仍然有察举制的遗风。大门并没有关死,允许学子“投牒自进”,即把自己文章,送给有权有势的人看,以期得到赏识。这样的事情,在整个唐朝期间都有,一百多年后的大诗人李白,也曾多次投“简历”给贺知章,在他府上混吃混喝很多年。
所以很多门阀世家的子弟,他们的亲眷就有在礼部任职的,想要一点透题都没有是不可能的。还有就是,在考卷上做文章,例如第几行的第几个字用什么字,权当是暗号,评卷的时候相应给提一提档,都是存在,也是杜绝不了的。
但李牧不怕这个,因为他是李牧。谁敢故意把他的卷子压低档次,家里缺粪了不成?再者说,他的卷子,皇帝是必然要看的,有李世民在,故意压低也不可能。
而考卷在离开考场之后,便会进行‘糊名’,而监考是没有资格阅卷的,他们还被勒令不能离开贡院,直到放榜,所以也不用担心监考把消息泄露出去的可能。
相对于小科,明经和进士的评等要严格得多。经过层层的评选,最终,三十份脱颖而出的试卷,被拣选出来,封在了匣中,由一队禁军校尉护卫着,快马送到了宫中。
科举乃是国家大事,李世民也没有擅专,而是把三省六部都召集到了一起,如今内务府俨然也已经是自成一派,坊间把它跟三省六部合在一起,号称‘一府三省六部’,还排在前头。正常情况下,李牧也应当在,但他今年参加了科举,为避嫌,李世民就没召他过来,而是把长孙冲叫来旁听,也算是给内务府面子了。
“让朕瞧一瞧,今年的学子们,能否给朕一个惊喜。”李世民亲手撕掉封条,打开了匣子,从中把卷子拿了出来。这些卷子是有顺序的,当然这个顺序是阅卷大儒们给出的建议顺序,最后的排名,还是李世民来定夺。但这些人已经算是成功者了,能呈递给李世民御览的这三十个人,全部都是‘进士及第’,按照规矩,他们都有资格参加吏部的选试,只要不是太差,至少也能有个七品县令做。
李世民看过几份,递给长孙无忌等人传阅,三省六部执宰天下,他们对这些考生的名次,也有发言之权。
“这份是秦怀道的卷子。”李世民终于瞧见一个熟悉的名字了,三十人中,阅卷大儒给出的建议排在十七位。这个位置不算高,却也不是末尾,算得上是中等之姿。李世民看了一遍秦怀道的作答,贴经一字不错,口试十条大义全对,时务策的考评也是上等,综合明经科排名第三。但他的进士科成绩,就不那么显眼了,诗的评价是中等,赋的评价也是中等,两科叠加,最后定在了十七名,也算是公允。
李世民本来还想拿这个做把柄,讥讽李牧几句。但是似乎也讥讽不出什么,他对秦怀道的风评,也是有所耳闻的。秦琼这个儿子,平时不好好读书,整日在街头打架,打架还不太行,属于是纨绔里头的‘军师’,动嘴的角色。能在李牧的教导之下,取得明经科前三的成绩,已经是殊为难得了。若以往年的规矩,明经前三,都有取状元的资格,只是今年看重的是两科的成绩,他的诗赋不出彩,被拉低了评等,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继续往下看,卷子剩得越来越少,李世民也是有些担忧了,看到这儿都没李牧的卷子,难不成他真的名落孙山么?
只剩下最后两份卷子了,李世民有些紧张,若这两份卷子中有一个人是李牧,那李牧就是状元了,哪怕他不是大儒们建议的头名,李世民也会让他做头名。但若里头没有他,他就会成为贞观朝最大的笑话,连带着李世民的面上也无光。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撕开了糊名。
马周!不是李牧!
又是一个李世民有印象的人,去岁新年,他曾下旨,让百官上书,议论朝政得失。禁军中郎将常何的奏疏,让李世民大感意外,一个莽夫,不识几个字,竟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十余条,就算是师爷代笔,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水平。于是,李世民便召见常何,常何不敢欺瞒,便说家里来个门客,叫马周,都是他的建议。
这是李世民头一次听说马周的名字,此后便对此人留心了。现在又见到马周的名字,还是第二名榜眼的位置,李世民不禁欣喜,看来这个马周,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朝廷又多了一个可用之才。
最后一份卷子了,还有一丝希望,到底是不是李牧——李世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捏起糊名纸的一角,轻轻撕开,露出了姓氏,姓李,没错!继续撕,第二个字,不是牧!李世民的心登时凉了半截,脸色也变了,全部撕开,根本就不是两个字的名字,而是三个字。李世民瞬间连看都不想看了,三个字,怎么可能是李牧?
李牧啊李牧,你着实是让朕好生失望!你夸下海口,如今看你如何跟朕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