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归心似箭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难波。
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里的航路并不好走。初唐时期的倭国,十分落后,在中原人的眼中,比南疆不毛之地还要落后一些。出现在大唐的倭国人,也多是谦卑的姿态,这就导致没有几个唐人是看得起倭国人的。
但倭国人的秉性,从来都是事大主义,当大唐比倭国强大的时候,倭国人低眉顺目,头都不敢抬一下,但当大唐羸弱的时候,倭国人便会露出嘴脸,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了。
此时的倭国,自然是没有任何资本的。远远望见有船临岸,倭国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从来都是倭国的船只往外头奔,还没见过哪个想不开的来倭国呢。而且他们也认得出,这种船只,并不是倭国出海的船只,看上去非常眼生。找来了老渔民才认出来,一艘是中原的款式,一艘是新罗的款式。
新罗,倭国人是不甚在意的。他们距离新罗非常近,中间间隔的一个岛屿,还存在争议,渔民经常为在岛上的停驻权打架,所以倭国人,对新罗人,从来都是没什么好感的。但中原的船只,倭国人却不敢有半点怠慢,即便只是一艘渔船,但那可是天朝上国的渔船啊,万一有了什么闪失,天朝上国怪罪起来,他们可吃罪不起。
没等船只靠岸,就有难波本地的官吏发动了小船,前来迎接了。
李牧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出来与他们搭话。李知恩就更不方便了,所以与这些倭国人沟通的事宜,就交给了李重义。李重义不会说倭国话,正为难之际,发现这些倭国人,竟然能听得懂汉话,而且还说的不错,倒是方便了不少。
李牧在船舱里听着,心中疑惑不解。他本以为,这些倭人都得是野人模样,如猴子一般,没想到他们的‘外语’普及率还挺高的,在没有老师,交通不畅的情况下,能学会汉话,即便发音有些古怪吧,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了。
李牧当然不会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是让李重义告诉倭人,自己是大唐国使,奉命出使新罗,返程的时候,被洋流带到了此处,想要补给一番,需要什么东西,会照价给钱,想请当地官府行个方便。
前来沟通的倭国官员一听,当即满口答应下来。在倭人的心中,能与大唐搭上关系,都是十分荣耀的一件事。倭国官员还几次邀请李牧,希望他能登岸好生招待,但都被李牧以持节为由拒绝了。李牧让李重义代表他,带着一箱李知恩从高丽王宫带出来的金银器皿登陆交易。倭人看到身高八尺的李重义,登时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他们都只听说过大唐,没去过大唐,对大唐的风貌人物,都是从遣唐使的描述中得到的,从他人口中得到的消息,哪有亲眼见到的来得实在?
这次见到了活的唐人,他们都以为所有唐人都是这样高大的,心中惧意更甚。准备补给的时候,半点差池也不敢出。很快就按照李牧的要求,把补给准备好了。
钱,当然是不敢要的。但李牧让他们非收下不可,他可不想欠倭国人的人情。在倭国只停留了一天,李牧等人便再度起航,顺着洋流往回走了。倭国官吏再三挽留,李牧也没拨冗一见,最后实在是挨不过热情,李牧给写了几个字,没想到成为一千多年后,倭国史学家研究的重要素材。
一个月后,李牧终于又踏上了大唐的领土,只不过比他出来的地方,要偏了数百里。这年头的航海技术有限,能全须全尾地活着回来,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李牧立即让李重义派人联系了官府,消息通过驿站,火速送达到了齐州。次日凌晨,李牧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卢夫人已经带人赶到了。令李牧意外的是,虬髯客竟然也在。
“这位是?”卢夫人看到李牧身边的李知恩,眼睛一亮,询问地看向他。李牧虽然不想承认卢夫人的身份,但是事实摆在那儿,他也没法不承认,只好给娘俩做了介绍。
李知恩听说卢夫人竟然是李牧的生母,态度立马恭敬了起来。她可不知道李牧心中是怎么想的,就算知道了,她该恭敬也得恭敬。这个时代以孝为先,不管从前发生了什么,李牧都得遵守孝道,她作为李牧的妾室,如果不孝顺,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这丫头娘喜欢、”卢夫人拉着李知恩的手,对李牧说道:“有娘年轻时候的机灵劲儿、”
李牧没理会,他的心思,都在虬髯客身上。
那日远远望见虬髯客,没有看仔细。今天仔细看时,发现此人与自己想象中,出入甚大。
想象中的虬髯客,身材魁梧,胡须很长还带卷儿,大体上有点类似于金毛狮王,是一个狂放不羁的形象。但是现在看来,虬髯客不是这样的。虽然他胡子很长,也待卷儿,神采也魁梧,但他整个人的气质,与其说像一个江湖巨侠,更像是一个老农、一个魁梧的老农。
如果不是见识过虬髯客卓绝的武艺,仅仅是看这个人,李牧怎么也想不到,这人能会武功。
也许这就是返璞归真的境界?
李牧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起身向虬髯客行礼,道:“多谢大侠当年保护之义、”
“别、别这么说、”虬髯客连连摆手,道:“我、我把你丢了,非常抱、抱歉。”
李牧愣了,看向卢夫人,卢夫人解释道:“他这人,激动的时候就结巴,习惯就好了。”卢夫人又对虬髯客道:“你好好跟我儿子说话,结巴什么?”
“我、我——”虬髯客心里着急,说话更结巴了,李牧只好岔开话题,道:“过去这一个多月,朝廷有什么动作么?太子和我义父,他们都去哪儿了?陛下那边怎么说?”
“太子回长安了,李绩奉皇帝的命,北上驻扎平洲,说是如果找不到你,就要找高句丽要人了。”
李牧有点懵:“不是说百济的事儿么?怎么又扯上了高句丽?”
“借口呗。”卢夫人一副早已看穿的样子,道:“李世民自打当上了皇帝,变得越来越虚伪了,不管这事儿是谁做的,他总得扯上高句丽——我现在都怀疑,这事儿是不是他做的!”
李牧没接这个话,倒不是他不同意,恰恰相反,他也有这种感觉。如果是百济或者高句丽,为何船只的方向会是要到倭国去?他在倭国补给的时候,故意没有下船,便是为了防备意外。
但他现在不着急了,已经回到了大唐,只要不放弃认真的调查,什么事情都会水落石出的。
“儿啊,接下来你想怎么做?”卢夫人仍没放弃撺掇,道:“如果你想报复李世民,娘这边早已为你准备好了。不用担心家人,在洛阳城的一亩三分地,什么都逃不出娘的手掌心,就算李世民让人把洛阳城围起来,咱们也有办法把人送出来。”
“洛阳是我的封地,往哪儿逃?”李牧没好气道:“造反的事情,我是绝对不会做的,就算这件事真的是陛下做的,也有别的方式解决,百姓刚过几天好日子,这种事情我做不来。”说着话,李牧叹了口气,道:“眼瞅着就要过年了,我得赶紧赶回去,出来的时候,答应过巧巧的,要早点回去,这都已经耽搁了,必须得赶在年前回去。”
卢夫人的表情黯淡了下来,没有说话。李知恩见状,替她问道:“也让娘跟咱们一起回去吧,过年么,团圆啊。”
李牧寻思了一下,道:“陛下手里有个打探情报的组织,叫做不良人。不良人的武功不行,但是三教九流都有他们的人,消息非常灵通。我出现在这里的消息,不出几日,就会传到陛下的耳朵里,我怕你会有危险。”
“这你不用担心。”卢夫人赶忙道:“只要是在洛阳,李世民是不可能逮住我的。”
虬髯客也开口道:“我、我警告过李世民了,他、他不敢轻举妄动。”当下,把如皇宫行刺的事情,结结巴巴地说了一遍,告诉了李牧。
李牧惊讶不已,他没想到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虬髯客竟然在长安和齐州打了一个来回,而且是出入皇宫如若无人之境。那可是皇宫啊,戒备森严,而且有高公公这样的高手坐镇,堪称铜墙铁壁也不为过。这种情况下,虬髯客竟然能随意出入,岂不是说,如果他想要李世民的命,李世民也反抗不得了?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一起回洛阳。”李牧问了一下日子,距离过年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抓紧赶路,赶在年前抵达洛阳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边靠海,气温下降得慢一点,内陆地区,已经有下雪的地方了。等到洛阳的时候,必然是大雪纷飞的时节,年味儿也就出来了。
李牧归心似箭,片刻也不耽搁,把大队人马留下,让卢夫人的手下管着,慢慢的往洛阳赶。他则带着李佑、李重义、李知恩和卢夫人,连同虬髯客一起,赶着两架马车回洛阳。
此时运河已经冻了,水路走不通,否则还能比预计的快些。现在没法子,只能是沿路换马换车,力求能快点回家了。好在继嗣堂在各地都有买卖,马和马车,倒是不用担心供应不上。
……
一幢门户,庭院不大,院中一棵大核桃树,荫荫如盖,笼罩了大半个院子。
院儿右角有一口水井,砌了井台,加了井栏。院子左角有一个鸡圈,下层是鸡圈,上层是一格一格的鸡窝,里边铺着稻草。
其中一个窝里,正有一枚鸡蛋静静地搁在里边,尚有余温。冬天能下个蛋,实属不易,刚下完蛋的老母鸡跳下地,“得意洋洋”地昂着头,咯咯叫着,宣告着它下蛋的成就。
一只脚从门槛里迈出来,接着是一条俏丽的身影,系着碎白花蓝布小围裙,秀发裹了布帕,容颜俏丽,正是巧巧。她在洛阳城的郊外,盖了这样一个院子,与她和李牧在定襄的家十分相似。
在长安的时候,她也在逍遥谷盖了这么一个院子。对她来说,跟李牧在定襄的那段日子,注定是一段抹不掉的回忆。她喜欢过那种日子,轻松自在。
“咯咯咯……”
巧巧拿着簸箕,撒着小米儿,公鸡母鸡快乐地围上来,开始啄起她撒在地上的小米。巧巧看着它们吃着,蹲在了旁边,脸上露出甜美憧憬的笑容。
这是她缓解压力的办法,心里要撑不住的时候,她就会来到这儿,待一个下午,然后捡几个鸡蛋回去给孩子做鸡蛋羹吃。
李牧失踪的消息,是一个月前知道的。李牧失踪太多次,巧巧听到之后,已经没有一惊一乍了,但是担心依旧。可是现在的她,已经为人母,有句话说的好,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作为李牧娘子的巧巧,有资格脆弱。但是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有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
不管李牧发生了什么事情,她都相信她的男人能够化险为夷。而在李牧回来之前,她能做的就是守好这个家。
院中几只老母鸡忽然半展开翅膀,快速跑开,让出一条道儿来,张天爱大步流星地走进来。
“天爱姐姐?”巧巧抬起头看向张天爱,道:“不是说好了黄昏来接我么,怎地来这么早?我还想着多捡几个蛋回去呢。”
“还捡什么蛋啊!”张天爱拉起巧巧的手,道:“有消息了,快回去吧。”
“有什么消息了?”白巧巧按捺住心里的激动,她生怕张天爱说话大喘气,高兴得太早了,空欢喜一场。
“呐、”张天爱把手里的纸条递给白巧巧,道:“冤家在海上绕了一圈,又回到齐州了,这是从齐州飞鸽传书回来的。说是年前能赶得及回来,你说他去干什么了?哈,仔细瞅第三行,去接李知恩那小丫头去了,怪不得!哼!”
白巧巧仔细看去,果然提了李知恩,纸条的字数有限,只说是见到了李知恩,没说个中缘由。字的确是李牧的字,最后一个字,还有只有家里人认得出的密押,白巧巧确认了三遍,这才露出笑脸来。
“走,咱们回家。”白巧巧也不管鸡蛋了,把纸条收好,挽住张天爱的胳膊就走。
张天爱揶揄道:“哎哎哎?这就走了啊?不捡鸡蛋了?”
话没说完,就被红着脸的白巧巧拉走了。
小院儿没落锁,自有人看管着,不必担心。
难波。
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里的航路并不好走。初唐时期的倭国,十分落后,在中原人的眼中,比南疆不毛之地还要落后一些。出现在大唐的倭国人,也多是谦卑的姿态,这就导致没有几个唐人是看得起倭国人的。
但倭国人的秉性,从来都是事大主义,当大唐比倭国强大的时候,倭国人低眉顺目,头都不敢抬一下,但当大唐羸弱的时候,倭国人便会露出嘴脸,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了。
此时的倭国,自然是没有任何资本的。远远望见有船临岸,倭国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从来都是倭国的船只往外头奔,还没见过哪个想不开的来倭国呢。而且他们也认得出,这种船只,并不是倭国出海的船只,看上去非常眼生。找来了老渔民才认出来,一艘是中原的款式,一艘是新罗的款式。
新罗,倭国人是不甚在意的。他们距离新罗非常近,中间间隔的一个岛屿,还存在争议,渔民经常为在岛上的停驻权打架,所以倭国人,对新罗人,从来都是没什么好感的。但中原的船只,倭国人却不敢有半点怠慢,即便只是一艘渔船,但那可是天朝上国的渔船啊,万一有了什么闪失,天朝上国怪罪起来,他们可吃罪不起。
没等船只靠岸,就有难波本地的官吏发动了小船,前来迎接了。
李牧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出来与他们搭话。李知恩就更不方便了,所以与这些倭国人沟通的事宜,就交给了李重义。李重义不会说倭国话,正为难之际,发现这些倭国人,竟然能听得懂汉话,而且还说的不错,倒是方便了不少。
李牧在船舱里听着,心中疑惑不解。他本以为,这些倭人都得是野人模样,如猴子一般,没想到他们的‘外语’普及率还挺高的,在没有老师,交通不畅的情况下,能学会汉话,即便发音有些古怪吧,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了。
李牧当然不会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是让李重义告诉倭人,自己是大唐国使,奉命出使新罗,返程的时候,被洋流带到了此处,想要补给一番,需要什么东西,会照价给钱,想请当地官府行个方便。
前来沟通的倭国官员一听,当即满口答应下来。在倭人的心中,能与大唐搭上关系,都是十分荣耀的一件事。倭国官员还几次邀请李牧,希望他能登岸好生招待,但都被李牧以持节为由拒绝了。李牧让李重义代表他,带着一箱李知恩从高丽王宫带出来的金银器皿登陆交易。倭人看到身高八尺的李重义,登时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他们都只听说过大唐,没去过大唐,对大唐的风貌人物,都是从遣唐使的描述中得到的,从他人口中得到的消息,哪有亲眼见到的来得实在?
这次见到了活的唐人,他们都以为所有唐人都是这样高大的,心中惧意更甚。准备补给的时候,半点差池也不敢出。很快就按照李牧的要求,把补给准备好了。
钱,当然是不敢要的。但李牧让他们非收下不可,他可不想欠倭国人的人情。在倭国只停留了一天,李牧等人便再度起航,顺着洋流往回走了。倭国官吏再三挽留,李牧也没拨冗一见,最后实在是挨不过热情,李牧给写了几个字,没想到成为一千多年后,倭国史学家研究的重要素材。
一个月后,李牧终于又踏上了大唐的领土,只不过比他出来的地方,要偏了数百里。这年头的航海技术有限,能全须全尾地活着回来,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李牧立即让李重义派人联系了官府,消息通过驿站,火速送达到了齐州。次日凌晨,李牧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卢夫人已经带人赶到了。令李牧意外的是,虬髯客竟然也在。
“这位是?”卢夫人看到李牧身边的李知恩,眼睛一亮,询问地看向他。李牧虽然不想承认卢夫人的身份,但是事实摆在那儿,他也没法不承认,只好给娘俩做了介绍。
李知恩听说卢夫人竟然是李牧的生母,态度立马恭敬了起来。她可不知道李牧心中是怎么想的,就算知道了,她该恭敬也得恭敬。这个时代以孝为先,不管从前发生了什么,李牧都得遵守孝道,她作为李牧的妾室,如果不孝顺,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这丫头娘喜欢、”卢夫人拉着李知恩的手,对李牧说道:“有娘年轻时候的机灵劲儿、”
李牧没理会,他的心思,都在虬髯客身上。
那日远远望见虬髯客,没有看仔细。今天仔细看时,发现此人与自己想象中,出入甚大。
想象中的虬髯客,身材魁梧,胡须很长还带卷儿,大体上有点类似于金毛狮王,是一个狂放不羁的形象。但是现在看来,虬髯客不是这样的。虽然他胡子很长,也待卷儿,神采也魁梧,但他整个人的气质,与其说像一个江湖巨侠,更像是一个老农、一个魁梧的老农。
如果不是见识过虬髯客卓绝的武艺,仅仅是看这个人,李牧怎么也想不到,这人能会武功。
也许这就是返璞归真的境界?
李牧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起身向虬髯客行礼,道:“多谢大侠当年保护之义、”
“别、别这么说、”虬髯客连连摆手,道:“我、我把你丢了,非常抱、抱歉。”
李牧愣了,看向卢夫人,卢夫人解释道:“他这人,激动的时候就结巴,习惯就好了。”卢夫人又对虬髯客道:“你好好跟我儿子说话,结巴什么?”
“我、我——”虬髯客心里着急,说话更结巴了,李牧只好岔开话题,道:“过去这一个多月,朝廷有什么动作么?太子和我义父,他们都去哪儿了?陛下那边怎么说?”
“太子回长安了,李绩奉皇帝的命,北上驻扎平洲,说是如果找不到你,就要找高句丽要人了。”
李牧有点懵:“不是说百济的事儿么?怎么又扯上了高句丽?”
“借口呗。”卢夫人一副早已看穿的样子,道:“李世民自打当上了皇帝,变得越来越虚伪了,不管这事儿是谁做的,他总得扯上高句丽——我现在都怀疑,这事儿是不是他做的!”
李牧没接这个话,倒不是他不同意,恰恰相反,他也有这种感觉。如果是百济或者高句丽,为何船只的方向会是要到倭国去?他在倭国补给的时候,故意没有下船,便是为了防备意外。
但他现在不着急了,已经回到了大唐,只要不放弃认真的调查,什么事情都会水落石出的。
“儿啊,接下来你想怎么做?”卢夫人仍没放弃撺掇,道:“如果你想报复李世民,娘这边早已为你准备好了。不用担心家人,在洛阳城的一亩三分地,什么都逃不出娘的手掌心,就算李世民让人把洛阳城围起来,咱们也有办法把人送出来。”
“洛阳是我的封地,往哪儿逃?”李牧没好气道:“造反的事情,我是绝对不会做的,就算这件事真的是陛下做的,也有别的方式解决,百姓刚过几天好日子,这种事情我做不来。”说着话,李牧叹了口气,道:“眼瞅着就要过年了,我得赶紧赶回去,出来的时候,答应过巧巧的,要早点回去,这都已经耽搁了,必须得赶在年前回去。”
卢夫人的表情黯淡了下来,没有说话。李知恩见状,替她问道:“也让娘跟咱们一起回去吧,过年么,团圆啊。”
李牧寻思了一下,道:“陛下手里有个打探情报的组织,叫做不良人。不良人的武功不行,但是三教九流都有他们的人,消息非常灵通。我出现在这里的消息,不出几日,就会传到陛下的耳朵里,我怕你会有危险。”
“这你不用担心。”卢夫人赶忙道:“只要是在洛阳,李世民是不可能逮住我的。”
虬髯客也开口道:“我、我警告过李世民了,他、他不敢轻举妄动。”当下,把如皇宫行刺的事情,结结巴巴地说了一遍,告诉了李牧。
李牧惊讶不已,他没想到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虬髯客竟然在长安和齐州打了一个来回,而且是出入皇宫如若无人之境。那可是皇宫啊,戒备森严,而且有高公公这样的高手坐镇,堪称铜墙铁壁也不为过。这种情况下,虬髯客竟然能随意出入,岂不是说,如果他想要李世民的命,李世民也反抗不得了?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一起回洛阳。”李牧问了一下日子,距离过年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抓紧赶路,赶在年前抵达洛阳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边靠海,气温下降得慢一点,内陆地区,已经有下雪的地方了。等到洛阳的时候,必然是大雪纷飞的时节,年味儿也就出来了。
李牧归心似箭,片刻也不耽搁,把大队人马留下,让卢夫人的手下管着,慢慢的往洛阳赶。他则带着李佑、李重义、李知恩和卢夫人,连同虬髯客一起,赶着两架马车回洛阳。
此时运河已经冻了,水路走不通,否则还能比预计的快些。现在没法子,只能是沿路换马换车,力求能快点回家了。好在继嗣堂在各地都有买卖,马和马车,倒是不用担心供应不上。
……
一幢门户,庭院不大,院中一棵大核桃树,荫荫如盖,笼罩了大半个院子。
院儿右角有一口水井,砌了井台,加了井栏。院子左角有一个鸡圈,下层是鸡圈,上层是一格一格的鸡窝,里边铺着稻草。
其中一个窝里,正有一枚鸡蛋静静地搁在里边,尚有余温。冬天能下个蛋,实属不易,刚下完蛋的老母鸡跳下地,“得意洋洋”地昂着头,咯咯叫着,宣告着它下蛋的成就。
一只脚从门槛里迈出来,接着是一条俏丽的身影,系着碎白花蓝布小围裙,秀发裹了布帕,容颜俏丽,正是巧巧。她在洛阳城的郊外,盖了这样一个院子,与她和李牧在定襄的家十分相似。
在长安的时候,她也在逍遥谷盖了这么一个院子。对她来说,跟李牧在定襄的那段日子,注定是一段抹不掉的回忆。她喜欢过那种日子,轻松自在。
“咯咯咯……”
巧巧拿着簸箕,撒着小米儿,公鸡母鸡快乐地围上来,开始啄起她撒在地上的小米。巧巧看着它们吃着,蹲在了旁边,脸上露出甜美憧憬的笑容。
这是她缓解压力的办法,心里要撑不住的时候,她就会来到这儿,待一个下午,然后捡几个鸡蛋回去给孩子做鸡蛋羹吃。
李牧失踪的消息,是一个月前知道的。李牧失踪太多次,巧巧听到之后,已经没有一惊一乍了,但是担心依旧。可是现在的她,已经为人母,有句话说的好,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作为李牧娘子的巧巧,有资格脆弱。但是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有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
不管李牧发生了什么事情,她都相信她的男人能够化险为夷。而在李牧回来之前,她能做的就是守好这个家。
院中几只老母鸡忽然半展开翅膀,快速跑开,让出一条道儿来,张天爱大步流星地走进来。
“天爱姐姐?”巧巧抬起头看向张天爱,道:“不是说好了黄昏来接我么,怎地来这么早?我还想着多捡几个蛋回去呢。”
“还捡什么蛋啊!”张天爱拉起巧巧的手,道:“有消息了,快回去吧。”
“有什么消息了?”白巧巧按捺住心里的激动,她生怕张天爱说话大喘气,高兴得太早了,空欢喜一场。
“呐、”张天爱把手里的纸条递给白巧巧,道:“冤家在海上绕了一圈,又回到齐州了,这是从齐州飞鸽传书回来的。说是年前能赶得及回来,你说他去干什么了?哈,仔细瞅第三行,去接李知恩那小丫头去了,怪不得!哼!”
白巧巧仔细看去,果然提了李知恩,纸条的字数有限,只说是见到了李知恩,没说个中缘由。字的确是李牧的字,最后一个字,还有只有家里人认得出的密押,白巧巧确认了三遍,这才露出笑脸来。
“走,咱们回家。”白巧巧也不管鸡蛋了,把纸条收好,挽住张天爱的胳膊就走。
张天爱揶揄道:“哎哎哎?这就走了啊?不捡鸡蛋了?”
话没说完,就被红着脸的白巧巧拉走了。
小院儿没落锁,自有人看管着,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