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走偏的番外45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一次回京,白善为皇上献上了他画的舆图,皇帝盯着手中舆图沉默不语,尤其是看到其中那些画了三角符合的地方,更是沉默。
白善道:“虽没有十分准,但也有七分,若无意外,这些地方应该是银矿。。。”
皇帝就指着另外两个符号问,“这两个呢?”
白善看了一眼后道:“是铜矿和铁矿。”
皇帝的内心就蠢蠢欲动起来,他看向白善,“爱卿何时对矿产也有研究了?”
白善道:“花花草草挖得多了,便大约知道些土质的变化不同,继而也就琢磨出了山石矿产的不同。”
放屁,那天天种地的农民都能找矿了?
实际上是白善退休后看的书越发杂了,周满又有渠道拿书,偶尔间拿出来一本书,当中有描写金矿的文字,甚至还有各种冶炼金矿的方法。
白善一好奇,就对着书中的描写找金矿,金子嘛,谁不喜欢呢?
夫妻俩一度幻想着自己在野外找到大金矿,尤其是那种含金量特别高的裸露金矿,然后抱着金矿回家自己炼出金子……
可惜,他们最后也没找到金矿,倒是白善的书越看越多,最后找到了不少银矿和铜矿。
大晋金银都缺,尤其是银子,特别紧缺,这也就导致了商人交易基本上是用铜钱,但铜钱质重南携带,在外的购买力远比不上绸缎锦帛,可这东西又很易受损。
若是不小心受潮,价值就大打折扣。
所以世间最稳固的货币还是金银。
这些年,因着大晋商贸快速发展,金银的开采也进步了许多,但国内金银的供给还是远远达不到需求,这也就让金银越贵。
长此以往,这并不是好事。
若能找到大量的银矿……哪怕是在海外的,那也很值得一试啊。
皇帝沉吟起来,“朕记得去年新罗女王又上书请我朝出兵共伐百济和倭国?”
白善没吭声。
这一年他远离朝政,并不知朝中情形。
御前行走的翰林立即道:“陛下,今春倭国进献贡品,请求与我大晋重修旧好,请陛下赐名日本。”
所以您忘了吗,现在我们不好有借口打过去啊。
国事繁忙,皇帝哪里记得这种小事?
但翰林一提他就想起来,他顿时有些懊悔,当时接表接得太快,现在反悔只怕有失大国风范。
皇帝叹息一声,惋惜的看了一眼舆图上倭国的位置,目光定在了百济上,“现在百济还阻挠新罗来朝吗?”
翰林躬身应道:“是,百济与新罗时有交锋,为阻拦新罗和我朝求援,百济有时还会截停我朝的商船,郭刺史为此多次申饬百济。”
皇帝便点了点头,指着百济道:“着青州和安东都护府联系新罗,百济若不知悔改,就助新罗收了百济吧。”
翰林哪敢应,作为翰林,他们可以参政,也可以给出建议,但最多的是充当顾问的角色,决定还得三省一起商量。
果然,白善提醒道:“陛下何不请诸位大人前来商议?而且……”
他的目光定在倭国的地图上,“倭人逐利,在倭国游走时,臣曾经透露出喜爱倭国景色,想要在那里买些地块以做养老之用,也可做成产业招揽客人,倭国的将军们都很欣喜,争相送地。”
皇帝挑眉问:“爱卿收了?”
白善摇头,“臣并没有打算常往倭国,所以暂时拒绝了,不过陛下若有意,臣可为陛下引荐一二。”
当然不是以真实的身份,不然倭国就算不知道他们的目的,也会知道他们目的不纯。
白善他们这一趟出国游就没用真实的身份。
皇帝看着手上的舆图和各种标记,总算不抓着他们私带公主跑出国的事了,而是看向白善问道:“爱卿不如回来助朕一臂之力。”
白善立即一脸哀伤起来,“陛下,臣奔波三年,身体大不如前,加之近年随性宽心,恐难以如往常自律。陛下恩德深厚,近年得了不少人才,才能皆在臣之上……”
反正就一个中心思想,他不想再回来工作了。
皇帝提出来的那一瞬间很心动,这几年他们君臣关系和缓,他又想起了以前君臣相得的时候,忘了之前分歧的恨意,只觉白善回来也不错。
但提出后他又隐隐有些后悔,所以在白善拒绝之后,他心中既惋惜又庆幸,皇帝自己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能体悟到如此复杂的情绪。
朝中的位置,一个坑里蹲着一个萝卜,他要是回朝,哪个萝卜给他腾坑?
那不是害人吗?
他已经做过宰相,还是年份不短的宰相,大志已酬,何必出来招人恨?
而且他家两个孩子现在都出仕了,他这个当爹的还跑出来,那不是给他们做拦路虎吗?
他这个爹又不虎,才不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己,还害自己辛苦的事呢。
所以和皇帝说完心里话,献完礼,他就回家闭门谢客休养生息了。
给外面的人放出消息,他刚从海外回来,舟车劳顿,水土不服,病倒了。
朝中那些打听到皇帝想要他出仕的人心一紧后便一松,大概猜出白善不会再出仕了,于是放下心来,看着皇帝给郡主府赏了不少好东西也不焦心了。
周满人在家中坐,礼从天上降,收的是不亦乐乎。
她将这几年编写的医书和药草书一并送去太医署,“抄录核对过后给崇文馆和书局各送去一份,回头刊印出来记得把原稿还我。”
郑太医认出这是周满的字,应了下来,叹息一声道:“周大人,将来天下的医者只怕都要出自你门下了。”
就这不藏私的技艺,这产出,天下的医者谁能比得上她?
周满撺掇他,“郑家自然也可以,听闻郑家手上有你们自己收录的病例和药方……”
郑太医:……他就知道她还惦记着他家那点儿东西。
郑太医道:“没有了,这些年您都掏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是些成药的秘方,那可是我们郑家保命的东西,不能给的。”
周满当然不会问人要秘方,那是人立身的东西,闻言点头,“以后我们再探讨医术,我这次出海,也见着了几种稀奇的病症,有治好的,也有治不好的,我都写了病例……”
这一次回京,白善为皇上献上了他画的舆图,皇帝盯着手中舆图沉默不语,尤其是看到其中那些画了三角符合的地方,更是沉默。
白善道:“虽没有十分准,但也有七分,若无意外,这些地方应该是银矿。。。”
皇帝就指着另外两个符号问,“这两个呢?”
白善看了一眼后道:“是铜矿和铁矿。”
皇帝的内心就蠢蠢欲动起来,他看向白善,“爱卿何时对矿产也有研究了?”
白善道:“花花草草挖得多了,便大约知道些土质的变化不同,继而也就琢磨出了山石矿产的不同。”
放屁,那天天种地的农民都能找矿了?
实际上是白善退休后看的书越发杂了,周满又有渠道拿书,偶尔间拿出来一本书,当中有描写金矿的文字,甚至还有各种冶炼金矿的方法。
白善一好奇,就对着书中的描写找金矿,金子嘛,谁不喜欢呢?
夫妻俩一度幻想着自己在野外找到大金矿,尤其是那种含金量特别高的裸露金矿,然后抱着金矿回家自己炼出金子……
可惜,他们最后也没找到金矿,倒是白善的书越看越多,最后找到了不少银矿和铜矿。
大晋金银都缺,尤其是银子,特别紧缺,这也就导致了商人交易基本上是用铜钱,但铜钱质重南携带,在外的购买力远比不上绸缎锦帛,可这东西又很易受损。
若是不小心受潮,价值就大打折扣。
所以世间最稳固的货币还是金银。
这些年,因着大晋商贸快速发展,金银的开采也进步了许多,但国内金银的供给还是远远达不到需求,这也就让金银越贵。
长此以往,这并不是好事。
若能找到大量的银矿……哪怕是在海外的,那也很值得一试啊。
皇帝沉吟起来,“朕记得去年新罗女王又上书请我朝出兵共伐百济和倭国?”
白善没吭声。
这一年他远离朝政,并不知朝中情形。
御前行走的翰林立即道:“陛下,今春倭国进献贡品,请求与我大晋重修旧好,请陛下赐名日本。”
所以您忘了吗,现在我们不好有借口打过去啊。
国事繁忙,皇帝哪里记得这种小事?
但翰林一提他就想起来,他顿时有些懊悔,当时接表接得太快,现在反悔只怕有失大国风范。
皇帝叹息一声,惋惜的看了一眼舆图上倭国的位置,目光定在了百济上,“现在百济还阻挠新罗来朝吗?”
翰林躬身应道:“是,百济与新罗时有交锋,为阻拦新罗和我朝求援,百济有时还会截停我朝的商船,郭刺史为此多次申饬百济。”
皇帝便点了点头,指着百济道:“着青州和安东都护府联系新罗,百济若不知悔改,就助新罗收了百济吧。”
翰林哪敢应,作为翰林,他们可以参政,也可以给出建议,但最多的是充当顾问的角色,决定还得三省一起商量。
果然,白善提醒道:“陛下何不请诸位大人前来商议?而且……”
他的目光定在倭国的地图上,“倭人逐利,在倭国游走时,臣曾经透露出喜爱倭国景色,想要在那里买些地块以做养老之用,也可做成产业招揽客人,倭国的将军们都很欣喜,争相送地。”
皇帝挑眉问:“爱卿收了?”
白善摇头,“臣并没有打算常往倭国,所以暂时拒绝了,不过陛下若有意,臣可为陛下引荐一二。”
当然不是以真实的身份,不然倭国就算不知道他们的目的,也会知道他们目的不纯。
白善他们这一趟出国游就没用真实的身份。
皇帝看着手上的舆图和各种标记,总算不抓着他们私带公主跑出国的事了,而是看向白善问道:“爱卿不如回来助朕一臂之力。”
白善立即一脸哀伤起来,“陛下,臣奔波三年,身体大不如前,加之近年随性宽心,恐难以如往常自律。陛下恩德深厚,近年得了不少人才,才能皆在臣之上……”
反正就一个中心思想,他不想再回来工作了。
皇帝提出来的那一瞬间很心动,这几年他们君臣关系和缓,他又想起了以前君臣相得的时候,忘了之前分歧的恨意,只觉白善回来也不错。
但提出后他又隐隐有些后悔,所以在白善拒绝之后,他心中既惋惜又庆幸,皇帝自己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能体悟到如此复杂的情绪。
朝中的位置,一个坑里蹲着一个萝卜,他要是回朝,哪个萝卜给他腾坑?
那不是害人吗?
他已经做过宰相,还是年份不短的宰相,大志已酬,何必出来招人恨?
而且他家两个孩子现在都出仕了,他这个当爹的还跑出来,那不是给他们做拦路虎吗?
他这个爹又不虎,才不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己,还害自己辛苦的事呢。
所以和皇帝说完心里话,献完礼,他就回家闭门谢客休养生息了。
给外面的人放出消息,他刚从海外回来,舟车劳顿,水土不服,病倒了。
朝中那些打听到皇帝想要他出仕的人心一紧后便一松,大概猜出白善不会再出仕了,于是放下心来,看着皇帝给郡主府赏了不少好东西也不焦心了。
周满人在家中坐,礼从天上降,收的是不亦乐乎。
她将这几年编写的医书和药草书一并送去太医署,“抄录核对过后给崇文馆和书局各送去一份,回头刊印出来记得把原稿还我。”
郑太医认出这是周满的字,应了下来,叹息一声道:“周大人,将来天下的医者只怕都要出自你门下了。”
就这不藏私的技艺,这产出,天下的医者谁能比得上她?
周满撺掇他,“郑家自然也可以,听闻郑家手上有你们自己收录的病例和药方……”
郑太医:……他就知道她还惦记着他家那点儿东西。
郑太医道:“没有了,这些年您都掏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是些成药的秘方,那可是我们郑家保命的东西,不能给的。”
周满当然不会问人要秘方,那是人立身的东西,闻言点头,“以后我们再探讨医术,我这次出海,也见着了几种稀奇的病症,有治好的,也有治不好的,我都写了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