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神圣罗马帝国 > 第五十二章、包装很重要

第五十二章、包装很重要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战争还在继续,弗朗茨已经为战后非洲发展做好了方案。到了这一步,英布战争已经演变成了英奥两国的对抗。

    在整个国际形势变局中,南非战场只是其中的一环。到了现在世界被瓜分殆尽,大家再想继续保持克制已经非常困难了。

    可以想象,未来殖民地冲突还会继续上演。这次南非战争只是热身赛,算是为解决国际冲突探索新的道路。

    弱肉强食,将是这个世界的主题,列强之间的竞争也在日益白热化。强者拿到更多的蛋糕,变得越发强大;弱者的遭受压榨,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南非,西维多利亚。

    无穷无尽的辎重车,扬起滚滚的灰球,仿若把一切都笼罩了起来。车辆吱吱响着前进,在临时开辟的道路上蜿蜒数十里。

    沐浴在晨光之下,扔在马车上被服,闪着红光;耙子、铁铲、小木桶都竖着,仿若岗哨……

    远方还有忙碌的人群,在清理道路上的障碍。这个年代的南非地广人稀,沿途几百里就几个土著部落,道路交通几乎等于没有。

    现在他们走的道路,还是当初英国人为了进攻布尔共和国修的,沿途多地都遭到了破坏。

    步兵行军,这些困难都可以克服,辎重车队就不行了,必须要先修通道路。

    原本的炮灰部队,现在已经化身劳工,在努力奋斗着。不时还有挥舞着皮鞭的监工,在催促着,想要加快速度。

    跟着大部队一起行动的菲克尼子爵看了看时间,问道:“辎重车队还有多长时间,才能够抵达?”

    和绝大多数战争一样,现在“布尔共和国军队”也在等辎重。没有办法,深入敌境作战,必然是大部队开路,辎重车队紧随其后。

    由于前方突进的太快,后勤就逐渐跟不上了。

    原计划经过河流运输物资,可惜现在是夏季洪水期,加上英国人在撤退途中破坏了河道,让水运成为了梦幻。

    这场战争,最大的敌人就是时间。菲克尼子爵带着部队已经到了伍斯特,距离开普敦已经不远矣,最多两天时间就可以兵临城下。

    战争进行到了现在,英国人已经放弃了沿途的防线,专心进行开普敦的保卫战。

    开普敦现在是重兵云集,英国人的援兵还在源源不断的赶来。如果不能年内结束战争,那么就意味着这次作战计划破产。

    海权优势就是这么牛,约翰牛靠海上运输补给,物资根本就不是问题。

    而奥地利却要靠马车、牛车运输物资,能够投入到这场攻防战的部队极为有限。

    如果不能打一个时间差,在英军主力集结完成前结束战争,后面攻守之势就易位了。

    “第一批物资,在明天晚上就可以抵达;第二批物资,预计在一个星期后抵达。”

    回答问题的是一名青年军官,约莫二十来岁,声音铿锵有力,配上军装显得格外精神,仿佛是为他量身定做。

    在心中盘算了一遍后,菲克尼子爵下令道:“再催促一遍后勤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尽快把物资运过来。

    命令工兵二团,尽快疏通沿途的河道。允许他们就地征集土著劳工,不要在乎损失,我只要速度!”

    菲克尼子爵已经不是中二少年,攻克开普敦的功劳固然诱人,但是这场战争并不好打。

    如果不是前面的战争打掉了英国人的军心士气,这场夏季攻势,他都不会发动。

    现在英国人在开普敦城周边集中兵力,在这区区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足足八万五千余人的军队。

    其中大部分都是白人军队,炮灰部队基本上都在前面的战斗中消耗殆尽,还来不及补充。

    从这方面来说,德尔福总督是合格的。虽然丢城失地,却保住了主力部队。

    对菲克尼子爵来说,这就不是好事了。对面的敌人是滑不溜秋的老油条,根本就不和他进行主力决战。

    战争中先胜不算赢家,最后的胜利者才是真正的赢家。为了不被英国人翻盘,菲克尼子爵也在准备善后措施。

    疏通河道就是其中的一环,只要保证了后勤运输。就算是英国人打赢了开普敦保卫战,最多也就保住了好望角这一隅之地。

    想要反攻回去,先把英国陆军给扩充两三倍吧!不然就那支袖珍版陆军,还不够填这个坑。

    “是,司令官阁下。”

    话音刚落,一名青年军官就起身,走到数十米外,拿起了电话传达命令。

    没错,电话已经出现在了军队中。和很多国家一样,最先进的技术通常都是先在军队中运用,再出现在民间。

    因为战争的关系,电话也被带入了“布尔共和国”军队中。只不过出现的时间太短,只被作为短距离信息传递工具,远距离还是使用电报。

    指挥部内部的联系,现在就已经被电话取代了。原本需要传令兵跑一趟的,现在都是直接使用电话通知。

    “滴滴滴滴……”的声音过后,后勤部的电话被接通,青年军官快速传达了命令,接着又连通了工兵指挥部……

    停顿了片刻功夫后,一名陆军参谋提议道:“司令官阁下,这次开普敦攻防战不好打。为了减少损失,我建议征集尽可能多的炮灰部队。

    如果进攻遇阻,就直接用人命往上填。俄国人当年进攻君士坦丁堡的经验,我们也可以借鉴。”

    这不是最好的办法,却是最有效的办法。重炮维也纳政府早就准备好了,已经在运输的途中。

    在使用重炮攻城的同时,自然也少不了拿人命填。不要看大家顶着“布尔共和国”军队的马甲,实际上还是奥地利的部队。

    拿这些部队往上填,肯定是不可能的。况且,他们的数量也不够多。即便是到了现在,也只有四万多人。

    好在对面的英国军队也好不了多少,看起来人数众多,实际上的正规军数量也不过两三万。

    剩下的要么是临时征招起来的青壮,要么是各地的殖民部队,滥竽充数的情况非常严重。

    加上前期一路吃败仗,连续的战败让军心士气全无,才被奥地利压着打。

    没有任何犹豫,菲克尼子爵就下达了命令:“命令第三师出去征兵,征调凡是出现在他们视线范围内所有部落的青壮,违者格杀勿论。记得再征收一部分粮食,要尽可能的减轻后勤压力。”

    冷酷无情,这是一个殖民者的必备条件。菲克尼子爵不在乎这个命令会造成什么后果,只要能够赢得这场战争就够了。

    ……

    开普敦城,现在已经是人心惶惶。德尔福总督多次演讲鼓舞士气,然而在以往的战绩下,他的话没有任何说服力。

    “二十万”布尔共和国军队即将兵临城下,城内的民众怎么可能不慌,有钱人都已经乘船离开了。

    没钱的也准备拖家带口,前往好望角地区避祸。尽管两地相隔不远,开普敦失守好望角也难保。

    可是距离敌人远点儿总是好的,至少可以保证暂时安全。

    普林格一家也在避祸的人群中,由于家里穷买不起马车,只能靠人力推动着独轮车前进。

    在逃难的路上,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带着为数不多的财物,逃离开普敦前往好望角。

    “普林格,你被征调了,快点前往跟我们部队报道!”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普林格如坠地狱。正是这个声音,让他的三个儿子走上战场,现在生死不明。

    普林格急忙解释道:“尊敬的安布尔警长,我已经48岁了,早就过了服役的年龄,不在征招范围内。”

    儿子都进入军队服役,现在他不能够再去了,要是家中的顶梁柱都没了,三个年幼的孙子怎么办?

    这个年代,女人的薪水可要比男人低得多,靠她们是很难养活孩子的。

    安布尔警长叹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那一丝良知,厉声呵斥道:“二十万敌军压境,开普敦危机。

    为了保卫开普敦,总督府刚刚颁布了新法令,将服役年限延长到了55岁。

    不想去服役,你就缴纳50英镑免疫钱。没钱就不用废话了,和我说也没有用。”

    这显然不是德尔福总督的命令,作为一名合格的政客,他不可能下达这么丧心病狂的命令。

    这个年代的人老得快,年龄一大到了战场上就很难发挥作用。总督府的征招命令,只是针对18~40岁的青壮,对老弱没有兴趣。

    只不过下面的官员为了敛财更改了规定,有钱人花钱逃过了兵役,这个缺额就需要有人补上。

    掏不起钱的普林格,就只能被迫入伍。这也是他运气不好,如果跑得够快,没准就躲过了一劫。

    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普林格还有别的倒霉蛋顶上去,总之凑够人数就行了,具体服役的人是谁,这一点儿也不重要。

    “二十万”这是菲克尼子爵自称的,人口都不足二十万的布尔共和国,为什么能够凑出二十万军队来,这就不知道了。

    反正德尔福总督信誓旦旦的保证,敌人就有二十万。没错,布尔人就是靠人多势众,才击败他们的,这一点绝对不容置疑。

    给伦敦政府的电报上都这么说,在开普敦殖民地自然也不能例外。只要不想成为这次战争失败的替罪羊,他就必须要把这个数字给做实了。

    不列颠民众也不是无法容忍失败,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偶尔失败一次也是可以原谅的。

    这就要靠宣传了,德尔福总督显然是擅长自我包装的。战争失败的责任,已经推得七七八八。

    要不然伦敦政府早就换人了,没有人可以容忍一个不断失败的总督。尤其还是一个不安分,主动挑起战争的总督。

    中年军官汇报道:“总督阁下,新一轮的征兵工作已经完成了,这次共计征兵8000人。”

    德尔福总督点了点头,悲天悯人的说道:“很好,你们干的非常漂亮。只是苦了开普敦民众,这次需要他们为帝国做出牺牲了。”

    这一刻,德尔福总督看起来不像是一名奸诈的政客,反而更想是一名悲天悯人的圣母。

    一名官员立即配合道:“这也是没有办法,敌人来势汹汹,一旦开普敦失守,谁也躲不过去。

    现在民众们入伍,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免受战争之苦。

    总督阁下,不用太过伤心,民众们的牺牲都是值得的,相信大家会理解你的苦心。”

    仿若影帝附身的德尔福总督,摇了摇头说:“民众对我的看法并不重要,这都是为了帝国。

    只要能够保住开普敦,就算是现在让我立即去死,我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我已经决定了,誓与开普敦共存亡。这是我写好的遗书,如果不幸战死沙场,就劳烦诸位帮忙交给我的家人。”

    场面很是煽情,众人都被感动了。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所有人都清楚,一旦开普敦失守,挑起这场战争的德尔福总督就完蛋了。

    活着回到伦敦,也少不了军事法庭上走一遭。下半辈子都要在监狱中度过,连同他的家族都会抬不起头。

    最好的选择就是死在战场上,那么情况瞬间发生了变化。哪怕是为了政治宣传需要,伦敦政府也会把他变成“悲情英雄”。

    这些情况,德尔福总督是一清二楚的,甚至还知道即便是保住了开普敦,他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为了减轻责任,现在他必须要演这出苦情戏,把自己塑造成一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