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时假亦真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中东地区,奥地利军队兵分两路向奥斯曼帝国发起了进攻。一路从西奈半岛出发,目标是耶路撒冷;另一路从海上出兵,直取科威特地区。
科威特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多沙尘暴,全境都是荒漠,不适合农业生产。
在石油资源被发现前,并不受大家重视。1871年奥斯曼帝国才在科威特设县,这还是大航海时代的功劳。
科威特地区有的优良港口,为了发展国内经济,苏丹政府准备修建一条铁路,以便直接从波斯湾进入印度洋。
然而计划始终只是计划,铁路只是存在于理想中,苏丹政府没有实施的能力。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科威特地区依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乡下小地方,国内的交通没有解决,想要进行海外贸易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在苏丹政府不用为这些问题犯愁了,奥地利人替他们做出了选择。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科威特守军在懵逼状态下就溃败了。
不是他们不努力,实在是实力差距太大。苏丹政府事先根本就没有预料到科威特地区会成为奥地利进攻的目标,当地仅仅只有一个不满编的守备团。
从政治上来说,现在战略科威特地区意义不大。不过看看地图就会明白,奥地利这是在圈地了。
时至今日,这个世界已经瓜分的差不多了,剩下要么是硬骨头,要么是各国势力交汇、互相牵制,不好冒然打破平衡。
阿拉伯半岛虽然贫瘠了一点儿,好歹也是一个软柿子,竞争对手相比较少。
除了奥地利外,只有英国人把触手伸了过来,只不过约翰牛似乎看不上这些乡下小地方,投入的力量非常小。
维也纳宫,弗朗茨正在仔细阅读英国人的外交照会,总得来说就是:抗议奥地利在中东地区的行动损害到了不列颠的利益,伦敦政府非常的生气。
片刻功夫后,弗朗茨放下了文件,满面笑容的问道:“英国人跑来抗议了,你们怎么看?”
英国人抗议了,在弗朗茨看来这是一件好事。没有派出皇家海军堵门,就足以证明伦敦政府对波斯湾的重视度不高。
正式外交照会看起来很严肃,很多时候也就那么回事,无非是利益交换的问题。正常情况下,只要不涉及到各国核心利益,那么一切都可以商量。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英国人是想要让我们收手了。
巴勒斯坦地区,奥斯曼帝国重兵云集,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幕。科威特地区就一乡下小地方,根本就没有多少利益可言。
英国人所谓的利益损失,都不一定有一万英镑,这么点儿利益可不值得英国外交部这么兴师动众。
真要是想要,大不了赔给他们好了。外交部已经和英国人沟通过了,可以肯定他们不是为了这点儿小事来的。”
科威特只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普通小县,人口也就那么几万人,分布范围还非常零散。受制于自然条件,怎一个穷字了得。
英国殖民公司曾在这里建立过据点,准备开辟殖民地,后来因为收支不平衡,又撤了出去。
原时空还是一战结束后,波斯、伊拉克等地区发现了石油,英国人才殖民科威特的。
现在奥地利占领科威特地区,主要是为了港口。也门地区要受季风影响,很多港口都只能用几个月,不适合作为海军基地。
当然,这是奥地利对外的说法,也是现在科威特最大的价值。大家相不相信,这就不是弗朗茨关心的了。
费利克斯首相:“如果是如此的话,我们就可以和英国人好好谈一谈。只要利益合适,我们随时可以停战,反正我们也没有准备现在就灭掉奥斯曼帝国。
不过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英国人想要保住奥斯曼帝国不假,可是目前的欧洲局势风云变幻,伦敦政府迟迟没有采取行动,这背后恐怕有阴谋。”
以最大的恶意揣测英国人,已经成为了维也纳政府的习惯。这不是大家想法多,而是长期和英国人打交道积累下来的经验。
要是不多长几个心眼儿,随时都有可能被英国人给坑了,尤其是做盟友的时候。
比如说:撒丁王国,为了抱住英国人的大腿,连上一次近东战争和他们完全没有关系,为了讨好英国人,撒丁王国都出兵参战了。
本以为抱住英国人的大腿,就万事大吉,然后在英国人的支持下统一意大利地区,结果转头就被伦敦政府给卖了。
如果仔细分析原因,就会发现撒丁军队在巴尔干战场上的拙劣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到了法国人的野心。
在奥撒战争前,撒丁王国还有一定的军事实力,能够动员十几万军队就是证明。即便是输了战争,欧洲各国还是普遍给了撒丁军队不错评价。
而上一次近东战争就不一样了,撒丁士兵们根本就不想打仗,然后就是一路划水。
法国人一看,原来隔壁的邻居这么弱,想不产生野心都难啊!后面的事情就不用说了,爱国青年作死给法国人提供了借口。
作为盟友的英国人,象征式的努力过后,背后和法国人谈好了交易,就卖掉了撒丁王国。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翻开历史书随便找。有了这么多的教训,经验丰富的政客自然会警惕英国人了。
财政大臣卡尔:“会不会是英国人想要和我们做交易呢?我们两国势力交叉的地方也不少,大的冲突虽然很少发生,但是小冲突却隔三差五来一次。
为了处理这些问题,两国的外交部都很忙,很多问题还一直悬而未决。这个时候趁机和我们做交易,也是符合英国人利益的。”
打开世界地图就知道,随着各大殖民帝国的不断扩张,大家相互交错的势力范围也多了起来,最近几年列强之间的冲突明显增加了。
英法奥三国结盟,实际上也有划分殖民地势力范围的意思。毕竟富烁的地区都瓜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残羹冷炙不值得大家拼命争夺。
殖民是需要考虑成本的,大家开辟殖民地也是为了掠夺财富,盲目的抢抢抢,光成本都能拖死任何一个帝国。
发生在南非的“英布战争”,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赢得战争的奥地利,还可以慢慢收回成本;挑起战争的英国人,就血本无归了。
伦敦政府还有苦说不出,为了缩小政治影响,只能尽可能的选择冷处理,前任政府还因此倒台。
有过教训之后,在殖民地争夺中各国都很克制,不是每个地方地下都埋藏着大量的黄金,搞不好打赢了战争,最后都收不回来成本。
盯着墙上的地图,弗朗茨仔细琢磨了一会儿,最后把目光投向了埃塞俄比亚和苏丹地区。
苏伊士运河至关重要,然而法奥两国根本就不让英国人插手。拿不到苏伊士运河也就罢了,对运河保持影响力还是需要的。
这种背景下,约翰牛只能打曼德海峡的注意。也门地区被奥地利占了,留给他们就剩下非洲那边了。
不幸的是非洲大陆已经沦为法奥两国的猎场,这个时候英国人要为前期的疏忽买单。
为了弥补过失,英国人先后发起了埃塞俄比亚战争和英布战争,后者已经失败了,前者只成功了一半。
英军确实击败了埃塞俄比亚,遗憾的是消磨了他们数年时间,埃塞俄比亚仍然处于混乱状态,反英势力还在日渐壮大中。
毫无疑问,这背后肯定法奥两个队友再给他们扯后腿。要是没有人支持,埃塞俄比亚的土著早就在他们的刺刀下屈服了。
弗朗茨用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恰好是整个阿拉伯半岛:“外交部和英国人慢慢谈,不管他们有什么目的,只要想要实现,早晚都会暴露出来。
他们不着急,我们也不用着急,一直拖下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好能够拖到近东战争结束。
如果英国人想要利益交换的话,就让他们放弃整个阿拉伯半岛好了,仅仅只是一个科威特,没有谈下去的必要。”
停顿了一下,弗朗茨又在非洲大陆上画了一个圈,包括埃塞俄比亚、苏丹、索马里的大部分地区。
“这些地区都是我们可以付出的代价,英国人要是想谈,就慢慢和他们磨,不要急着达成协议。”
殖民大臣斯蒂芬急忙说道:“陛下,这么交易我们就亏大发了。阿拉伯半岛价值有限,岛上经济还停留在原始时代。
以游牧部落为主体,一座像样的城市都没有。殖民当地的收益,或许连统治当地的成本都不够。”
亏了么?这个年代来看,似乎就是如此。要不是没有价值,也轮不到奥地利下手了。
弗朗茨没有解释,这个年代扯石油那就是天方夜谭。内燃机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距离投放市场遥遥无期。
石油最大作用就是加工过后,用来日常照明。很不幸奥地利在大力发展电力产业,日用照明怎么看也是夕阳产业。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划一条线:“从耶路撒冷修筑一条铁路,一直延续到了亚丁湾,再沿着阿拉伯半岛一路延伸到科威特。你们觉得怎么样?”
毫无疑问,弗朗茨这是“不谈经济,只谈战略。”沿着阿拉伯半岛修环岛铁路,未来红海、波斯湾都无法摆脱奥地利的影响。
如果奥斯曼帝国崩溃,还可以趁机把势力扩张到幼发拉底河流域,奥地利在中东地区的霸权就确定了。
财政大臣卡尔:“陛下,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成本,中东地区的经济并不强,这些投入或许三十年后都收不回来成本。”
三十年这是非常乐观的估计了,如果不考虑地下的资源,弗朗茨认为一百年都收不回来成本。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忽悠道:“这只是一项计划,能不能实施那是未来的事情,现在先让英国人相信这是真的。
想想看,一旦奥斯曼帝国崩盘,我们和俄国人瓜分了奥斯曼帝国,把铁路从小亚细亚半岛一直延伸到阿拉伯海,看起来是不是很诱人?”
真做假时假亦真,如果不是战略制定者,弗朗茨都看不懂自己捣鼓出来的战略,究竟孰真孰假。
中东地区,奥地利军队兵分两路向奥斯曼帝国发起了进攻。一路从西奈半岛出发,目标是耶路撒冷;另一路从海上出兵,直取科威特地区。
科威特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多沙尘暴,全境都是荒漠,不适合农业生产。
在石油资源被发现前,并不受大家重视。1871年奥斯曼帝国才在科威特设县,这还是大航海时代的功劳。
科威特地区有的优良港口,为了发展国内经济,苏丹政府准备修建一条铁路,以便直接从波斯湾进入印度洋。
然而计划始终只是计划,铁路只是存在于理想中,苏丹政府没有实施的能力。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科威特地区依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乡下小地方,国内的交通没有解决,想要进行海外贸易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在苏丹政府不用为这些问题犯愁了,奥地利人替他们做出了选择。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科威特守军在懵逼状态下就溃败了。
不是他们不努力,实在是实力差距太大。苏丹政府事先根本就没有预料到科威特地区会成为奥地利进攻的目标,当地仅仅只有一个不满编的守备团。
从政治上来说,现在战略科威特地区意义不大。不过看看地图就会明白,奥地利这是在圈地了。
时至今日,这个世界已经瓜分的差不多了,剩下要么是硬骨头,要么是各国势力交汇、互相牵制,不好冒然打破平衡。
阿拉伯半岛虽然贫瘠了一点儿,好歹也是一个软柿子,竞争对手相比较少。
除了奥地利外,只有英国人把触手伸了过来,只不过约翰牛似乎看不上这些乡下小地方,投入的力量非常小。
维也纳宫,弗朗茨正在仔细阅读英国人的外交照会,总得来说就是:抗议奥地利在中东地区的行动损害到了不列颠的利益,伦敦政府非常的生气。
片刻功夫后,弗朗茨放下了文件,满面笑容的问道:“英国人跑来抗议了,你们怎么看?”
英国人抗议了,在弗朗茨看来这是一件好事。没有派出皇家海军堵门,就足以证明伦敦政府对波斯湾的重视度不高。
正式外交照会看起来很严肃,很多时候也就那么回事,无非是利益交换的问题。正常情况下,只要不涉及到各国核心利益,那么一切都可以商量。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英国人是想要让我们收手了。
巴勒斯坦地区,奥斯曼帝国重兵云集,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幕。科威特地区就一乡下小地方,根本就没有多少利益可言。
英国人所谓的利益损失,都不一定有一万英镑,这么点儿利益可不值得英国外交部这么兴师动众。
真要是想要,大不了赔给他们好了。外交部已经和英国人沟通过了,可以肯定他们不是为了这点儿小事来的。”
科威特只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普通小县,人口也就那么几万人,分布范围还非常零散。受制于自然条件,怎一个穷字了得。
英国殖民公司曾在这里建立过据点,准备开辟殖民地,后来因为收支不平衡,又撤了出去。
原时空还是一战结束后,波斯、伊拉克等地区发现了石油,英国人才殖民科威特的。
现在奥地利占领科威特地区,主要是为了港口。也门地区要受季风影响,很多港口都只能用几个月,不适合作为海军基地。
当然,这是奥地利对外的说法,也是现在科威特最大的价值。大家相不相信,这就不是弗朗茨关心的了。
费利克斯首相:“如果是如此的话,我们就可以和英国人好好谈一谈。只要利益合适,我们随时可以停战,反正我们也没有准备现在就灭掉奥斯曼帝国。
不过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英国人想要保住奥斯曼帝国不假,可是目前的欧洲局势风云变幻,伦敦政府迟迟没有采取行动,这背后恐怕有阴谋。”
以最大的恶意揣测英国人,已经成为了维也纳政府的习惯。这不是大家想法多,而是长期和英国人打交道积累下来的经验。
要是不多长几个心眼儿,随时都有可能被英国人给坑了,尤其是做盟友的时候。
比如说:撒丁王国,为了抱住英国人的大腿,连上一次近东战争和他们完全没有关系,为了讨好英国人,撒丁王国都出兵参战了。
本以为抱住英国人的大腿,就万事大吉,然后在英国人的支持下统一意大利地区,结果转头就被伦敦政府给卖了。
如果仔细分析原因,就会发现撒丁军队在巴尔干战场上的拙劣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到了法国人的野心。
在奥撒战争前,撒丁王国还有一定的军事实力,能够动员十几万军队就是证明。即便是输了战争,欧洲各国还是普遍给了撒丁军队不错评价。
而上一次近东战争就不一样了,撒丁士兵们根本就不想打仗,然后就是一路划水。
法国人一看,原来隔壁的邻居这么弱,想不产生野心都难啊!后面的事情就不用说了,爱国青年作死给法国人提供了借口。
作为盟友的英国人,象征式的努力过后,背后和法国人谈好了交易,就卖掉了撒丁王国。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翻开历史书随便找。有了这么多的教训,经验丰富的政客自然会警惕英国人了。
财政大臣卡尔:“会不会是英国人想要和我们做交易呢?我们两国势力交叉的地方也不少,大的冲突虽然很少发生,但是小冲突却隔三差五来一次。
为了处理这些问题,两国的外交部都很忙,很多问题还一直悬而未决。这个时候趁机和我们做交易,也是符合英国人利益的。”
打开世界地图就知道,随着各大殖民帝国的不断扩张,大家相互交错的势力范围也多了起来,最近几年列强之间的冲突明显增加了。
英法奥三国结盟,实际上也有划分殖民地势力范围的意思。毕竟富烁的地区都瓜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残羹冷炙不值得大家拼命争夺。
殖民是需要考虑成本的,大家开辟殖民地也是为了掠夺财富,盲目的抢抢抢,光成本都能拖死任何一个帝国。
发生在南非的“英布战争”,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赢得战争的奥地利,还可以慢慢收回成本;挑起战争的英国人,就血本无归了。
伦敦政府还有苦说不出,为了缩小政治影响,只能尽可能的选择冷处理,前任政府还因此倒台。
有过教训之后,在殖民地争夺中各国都很克制,不是每个地方地下都埋藏着大量的黄金,搞不好打赢了战争,最后都收不回来成本。
盯着墙上的地图,弗朗茨仔细琢磨了一会儿,最后把目光投向了埃塞俄比亚和苏丹地区。
苏伊士运河至关重要,然而法奥两国根本就不让英国人插手。拿不到苏伊士运河也就罢了,对运河保持影响力还是需要的。
这种背景下,约翰牛只能打曼德海峡的注意。也门地区被奥地利占了,留给他们就剩下非洲那边了。
不幸的是非洲大陆已经沦为法奥两国的猎场,这个时候英国人要为前期的疏忽买单。
为了弥补过失,英国人先后发起了埃塞俄比亚战争和英布战争,后者已经失败了,前者只成功了一半。
英军确实击败了埃塞俄比亚,遗憾的是消磨了他们数年时间,埃塞俄比亚仍然处于混乱状态,反英势力还在日渐壮大中。
毫无疑问,这背后肯定法奥两个队友再给他们扯后腿。要是没有人支持,埃塞俄比亚的土著早就在他们的刺刀下屈服了。
弗朗茨用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恰好是整个阿拉伯半岛:“外交部和英国人慢慢谈,不管他们有什么目的,只要想要实现,早晚都会暴露出来。
他们不着急,我们也不用着急,一直拖下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好能够拖到近东战争结束。
如果英国人想要利益交换的话,就让他们放弃整个阿拉伯半岛好了,仅仅只是一个科威特,没有谈下去的必要。”
停顿了一下,弗朗茨又在非洲大陆上画了一个圈,包括埃塞俄比亚、苏丹、索马里的大部分地区。
“这些地区都是我们可以付出的代价,英国人要是想谈,就慢慢和他们磨,不要急着达成协议。”
殖民大臣斯蒂芬急忙说道:“陛下,这么交易我们就亏大发了。阿拉伯半岛价值有限,岛上经济还停留在原始时代。
以游牧部落为主体,一座像样的城市都没有。殖民当地的收益,或许连统治当地的成本都不够。”
亏了么?这个年代来看,似乎就是如此。要不是没有价值,也轮不到奥地利下手了。
弗朗茨没有解释,这个年代扯石油那就是天方夜谭。内燃机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距离投放市场遥遥无期。
石油最大作用就是加工过后,用来日常照明。很不幸奥地利在大力发展电力产业,日用照明怎么看也是夕阳产业。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划一条线:“从耶路撒冷修筑一条铁路,一直延续到了亚丁湾,再沿着阿拉伯半岛一路延伸到科威特。你们觉得怎么样?”
毫无疑问,弗朗茨这是“不谈经济,只谈战略。”沿着阿拉伯半岛修环岛铁路,未来红海、波斯湾都无法摆脱奥地利的影响。
如果奥斯曼帝国崩溃,还可以趁机把势力扩张到幼发拉底河流域,奥地利在中东地区的霸权就确定了。
财政大臣卡尔:“陛下,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成本,中东地区的经济并不强,这些投入或许三十年后都收不回来成本。”
三十年这是非常乐观的估计了,如果不考虑地下的资源,弗朗茨认为一百年都收不回来成本。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忽悠道:“这只是一项计划,能不能实施那是未来的事情,现在先让英国人相信这是真的。
想想看,一旦奥斯曼帝国崩盘,我们和俄国人瓜分了奥斯曼帝国,把铁路从小亚细亚半岛一直延伸到阿拉伯海,看起来是不是很诱人?”
真做假时假亦真,如果不是战略制定者,弗朗茨都看不懂自己捣鼓出来的战略,究竟孰真孰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