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神圣罗马帝国 > 第十四章、坑队友的阿尔布雷希

第十四章、坑队友的阿尔布雷希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军事会议上,阿尔布雷希特:“奥斯曼的情况大家都清楚,小亚细亚半岛漫长的边界线,都是的战场。

    鉴于目前的特殊情况,我决定分兵多线、多点出击,打乱敌人的战略部署。

    考虑到语言不通、配合作战难度大,暂时各国部队独立指挥作战,等登陆完成后再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就近联合行动。

    登陆作战中,奥地利海军会负责运送各国部队过去,并且提供必要的火力支援。

    联军指挥部会派人记录军功,大家在战场上的表现,都会成为战后分配战利品的参考。

    谁有问题,现在可以提?”

    “分兵”,这个消息太突然了,完全出乎了众人意料。

    在此之前,联军指挥部一直都在协调各国之间的配合,提出“分兵”前,阿尔布雷希特没有和众人商议。

    不是阿尔布雷希特独断专行,主要是参加会议的人太多了,人一多智商就容易不在线。

    尤其是还代表着四个国家,大家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本身出发点就不一样。

    拉着大家一起讨论,除了浪费时间之外,没有半点儿作用。

    俄军统帅伊万诺夫率先开口道:“司令官阁下,分兵作战没有问题,问题是后勤怎么保障呢?”

    阿尔布雷希特淡定的回答道:“联军总指挥部会根据各部队的人数统一分配物资,未作战的时候,直接下发到师。

    发起登陆作战后,总指挥部将物资分配给各国指挥部,你们自行负责分配给各部队。

    总指挥部可以派船运送到你们指定的港口,前提是你们必须要保证指定港口的安全。”

    略加思索过后,伊万诺夫回答道:“我代表俄罗斯帝国赞成分兵!”

    没办法,战场上谁掌握了后勤,谁说话就硬气。

    阿尔布雷希特能够这么快压服这么多骄兵悍将,不是他的战绩彪悍,也不是他的人格魅力有多强,靠的就是掌控了联军的后勤物资分配权。

    这是现实决定的,反土同盟四国除了奥地利富裕一点儿,剩下的三个都是穷鬼。

    黑山和希腊是又穷又小,让他们为大军提供后勤物资,前线的部队都得饿死。

    俄国人倒是能够提供部分物资,普俄战争过后他们还剩了不少战略物资,可惜短时间内运不过来。

    后勤上完全依赖奥地利,联军的话语权自然落到奥地利手中。负责分配物资的阿尔布雷希特,自然成为了君士坦丁堡最有权力的人。

    俄国人也出兵三十多万,分兵作战对他们的影响不大。有这么多部队在,就算是单挑奥斯曼帝国,伊万诺夫都不怂。

    分兵作战影响最大的还是黑山和希腊,独立指挥虽然避免了成为炮灰的风险,可全军覆没的风险也增加了。

    跟着联军主力一起行动,固然有可能干脏活累活,可大家毕竟都是盟友,遇到了危险,俄国人和奥地利人不可能不可能不拉一把。

    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一旦部队损失惨重,联军总指挥部立即就会让他们扔到后方打杂。

    兵少那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属于反土同盟中不可动摇的四庭柱之一。要是全军覆没,那就相当于少了一个国家。

    军事上影响不大,政治上确非常致命。无论是希腊、还是黑山,团灭任何一家,阿尔布雷希特这个总指挥官首先就难辞其咎。

    分兵作战就不一样了,以国家为单位独自出动,自己指挥的战役自己负责。就算是全军覆没,带来的政治影响也大大降低了。

    尤其是黑山公国,就一个加强团的兵力,一不留神就是全军覆没的结果。

    黑山公国马克西姆·特伦蒂耶夫元帅急忙问道:“司令官阁下,具体作战计划如何分配呢?”

    分兵作战有没有危险,看看作战任务就知道了。

    马克西姆·特伦蒂耶夫已经打定了主意,如果风险大就装怂,反正黑山公国也没啥国际声誉,不怕丢人现眼。

    这也是有历史文化传统的,从14世纪就开始和奥斯曼帝国死磕,以一隅之地对抗奥斯曼长达五百多年而不灭,足以证明他们的生存能力有多强。

    别看他们隔几年,就要和奥斯曼帝国来一场友谊赛,实际上那都是游击战为主,一言不合就钻山沟。

    要是死扛,就他们那点儿人口,早在14世纪就被灭族了,如何能够坚持下来?

    阿尔布雷希特淡定的回答道:“作战任务根据各国的出兵人数决定,现在我只有初步草案,详细作战由各国指挥部自行制定。

    考虑到指挥需要,我计划把战场分为五大战区,分别是黑海战区、高加索战区、马尔马拉海战区、地中海战区和中东战区。

    顾名思义,黑海战区就是从黑海沿岸发起进攻,奥斯曼帝国在黑海的所有海岸线,都是作战范围。

    完成登陆过后,就往内陆打。具体怎么打,要打到那一步,都由战区司令部决定,原则上总指挥部不干涉。

    考虑到实际情况,俄军负责黑海战区和高加索战区,奥军负责中东战区、地中海战区和马尔马拉海战区。

    黑山和希腊的军队暂时充当预备队,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增援。”

    没有毛病,只要分配俄奥的作战任务就行了。至于希腊和黑山,从一开始阿尔布雷希特就没有把他们考虑在内。

    政治上,奥地利需要希腊和黑山两国撑门面;军事上,这两个豆丁完全属于可有可无的。

    希腊和黑山出兵数量太少,拿来当炮灰都不够格。战场上千变万化,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突然发生变故。

    希腊也就罢了,好歹还有两个步兵师;黑山就一个加强团,全军覆没的几率太大。

    阿尔布雷希特不想背上祸害盟友的骂名,万一把这两个小不点儿搞没了,回去他也不好交差。

    这个现实的答案,令两国代表非常受伤,这是赤裸裸的看不起他们的实力。

    说得好听是当预备队,实际上不到万不得已,俄奥两国根本就不会让他们这些预备队上场,这关系到了两国的颜面。

    向希腊和黑山求援?开什么玩笑,俄奥两国还要不要混了?战场上缺人就增兵啊,也没人规定不能派援兵。

    伊万诺夫元帅满意的回答道:“没有问题,这份作战计划非常合理,充分的发挥了我们各自的优势。”

    没有办法不满意,沙皇政府参加这次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为了占据黑海沿岸,把奥地利挡在黑海之外。

    阿尔布雷希特把进攻黑海沿岸的任务交给俄军,无疑是默认这种利益分配模式。

    见俄奥达成了一致,希腊代表普布利乌斯元帅脸色大变。他们参加这次战争可是来占便宜的,要是在后方打酱油,战后有什么资格分享战利品?

    俄奥都不是做慈善的,没有在战场上做出贡献,战争收益自然不会有他们的份儿。

    普布利乌斯硬着头皮说道:“司令官阁下,把我们放在后方,这有些不妥吧!

    我们参加这次战争,就是为了向奥斯曼帝国讨回一个公道。如果希腊军队连战场都没有上过,这让我如何给国内民众交代呢?”

    阿尔布雷希特点了点头,深表同情:“那好吧,等我们完成登陆作战后,你们就负责肃清地方上的奥斯曼残余分子。”

    普布利乌斯脸色一沉,这个任务也仅仅比在家打酱油好一点儿。说得好听是肃清残敌,实际上就是维持治安的。

    最多抓几个游击队员,典型的苦差事,有苦劳没功劳,搞砸了还要担责任。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普布利乌斯请战道:“司令官阁下,希腊军队不怕牺牲,我们要上战场。”

    想起仗打完了,黑山军队还窝在国内没出发,然后遭到各方指责的恐怖后果。

    马克西姆·特伦蒂耶夫急忙跟着请战:“司令官阁下,黑山军队不怕战争,我们也要上前线。”

    显然他们已经看出来了,阿尔布雷希没准备拿他们当炮灰。不让他们上战场,主要是不想承担责任。

    同样是盟友,俄罗斯帝国在战场上损失十万八万,也不会有人说奥地利坑队友,人家损失得起。

    要是换成希腊,伤亡一两万,那就是伤筋动骨;换成黑山,伤亡过百就是损失惨重,伤亡过千就是元气大伤。

    然而,这种级别的伤亡,在战场上却是非常正常的,根本就不可能完全避免。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阿尔布雷希似笑非笑道:“既然两位这么想,那么马尔马拉海战区就交给你们了。”

    显然阿尔布雷希对这两个凑数的不感冒。请战是吧,那好给你们一个作战任务,到时候完不成就后果自负。

    马尔马拉海战区地处黑海海峡,上一次近东战争这里就是最先沦陷的,至今都没有恢复元气。

    地势平坦,易攻难守。奥斯曼帝国在这里部署的兵力也不多,算是五大战区中最容易取得突破的地方,真不是在阿尔布雷希在坑人。

    只是战场上,还是要看实力。对俄奥来说,马尔马拉海战区不值得一提;对希腊、黑山两国来说,这仍然是一个挑战。

    见两人没有回复,阿尔布雷希又补充道:“马尔马拉海战区不是这次战争的重心,不需要马上结束战斗,你们只要牵制住这里的敌人就行了。

    等其它战区取得了突破,再从背后杀回来,和你们前后夹击敌人。”

    “战争的重心”?

    很遗憾,这次战争本来就没有重心。

    阿尔布雷希的作战计划就是四面开花,随便哪里取得了突破,都能够赢得战争。

    如果是要击败敌人,普布利乌斯肯定没有信心,马尔马拉海的土军再少,那也有十几万。

    希腊+黑山还不到3万部队,以少胜多普布利乌斯没有把握。可仅仅只是牵制住敌人,普布利乌斯觉得还可以试试。

    反正有海权优势,打不赢还可以退回来,大不了换个地方继续登陆,只要不停火,就能牵制敌军。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普布利乌斯回答道:“没有问题,保证完成任务。”

    见希腊人接受了,马克西姆·特伦蒂耶夫也只能硬着头皮接受,这个时候退缩,联军中就没他们的立足之地了。

    ……

    维也纳,看着前线送来的作战计划,弗朗茨整个人都有些懵逼。

    这次是灭国之战,奥斯曼人的抵抗肯定会非常激烈,伤亡肯定少不了。

    建立反土同盟,除了拉盟友分摊国际压力外,更多的还是为了拉炮灰。

    现在突然分兵,这意味着弗朗茨事先的准备,全都做了无用功。

    作为一名军事小白,弗朗茨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不认为自己的指挥能力会比前线的将领更高明。

    看完了阿尔布雷希列举的联合作战弊端18条,弗朗茨果断的接受了前线的作战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