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猛卒 > 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药初鸣

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药初鸣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使用火药的想法在郭宋脑海里由来已久,不过火药的军事效果发现得虽早,但发展却很缓慢,对战争胜负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只能起到辅助效果,在宋朝,火药的最大作用也只是发挥在守城和攻城上,而在高速机动的战场上,火药的作用并不大。

    一直到枪炮这样的载体出现,火药才渐渐取代冷兵器,不过需要国力和整个科技的突飞猛进,枪炮出现才会水到渠成,在生铁年产量最高只有两百万斤的唐朝,谈论枪炮无疑是痴人说梦,就算出现早期的火枪,也远不是弓箭骑射的对手。

    不过火药还是有它的作用,在固定作战,例如守城、攻城或者攻打关隘、堡垒之类,火药确实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郭宋要制作火药的初衷,河西军兵力不足,必须要拥有一些黑科技来辅助守城。

    按照郭宋的吩咐,士兵们已经将完全晒干的火药磨成了绿豆大小的粗颗粒,一名士兵找来一个插线香的瓷瓶,这个瓷瓶最大的特点是,通身上下都是封闭的,只有一个很小的眼,这就是郭宋想要的,火药爆炸主要是气体猛烈猛烈膨胀导致,那么密闭的空间就是重中之重了,纸包、木桶、陶罐、瓷瓶、铁罐,宋朝就这么一步步升级,最后发明了铸铁震天雷。

    然后是导火索,导火索比较简单,用长纸条卷起硝粉就行了,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郭宋和几个亲兵汗流浃背,忙了一个上午。

    “使君,这是什么?”几名亲兵不解地问道。

    “这叫瓷火雷!”

    郭宋微微笑道:“我们找个地方试验一下!”

    他们在军营背后找了一处空旷之地,这时,数十名将领也被亲兵们请来了。

    亲兵将装了一半火药的瓷瓶放在一只大木箱上,在瓷瓶四周倒了一些火油,将导火索垂向下,虽然导火索试验还不错,但毕竟是第一次使用,他不敢大意,不能直接点燃。

    “各位,我发明了一个小玩意,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给大家看了一看。”

    郭宋让众人都退到百步外,他点燃了一支火箭,拉开弓,一箭射了出去,一箭正中木箱上的火油,火油燃了起来。

    “好箭术!”

    众人响起一片喝彩声,他们都是识货的行家,郭宋射出这一箭能正好点燃火油,就算百步穿杨也未必能办到。

    “我让你们看瓷瓶,不是看箭术!”郭宋没好气道。

    火焰点燃了导火索,导火索燃烧极快,倏然烧烬,瓷瓶却没有任何动静,第一次失败,郭宋摆摆手,对众人歉然道:“抱歉,失败了!”

    他话音刚落,只听‘砰!’一声巨响,一股浓烟腾空而起,吓得所有人都蹲下了。

    郭宋也愣了半晌,他大笑道:“他娘的,还以为失败了,没想到居然成了。”

    他快步走上前,士兵们跟上前刚要拾起瓷瓶,郭宋连忙道:“别捡,我看看最远飞了多远。”

    “使君,大概有三十步!”

    士兵找到了最远的一块瓷片。

    这时,将领们战战兢兢围上来,七嘴八舌问道:“使君,这是什么?”

    “这叫......这叫瓷火雷,是一种火器,现在还没有什么威力。”

    郭宋说得是实话,瓷片的威力还是太小,对方举起一面盾牌就能防御,几乎没有什么冲击波,只能算一种初步试验而已。

    众将面面相觑,这种火器他们闻所未闻,梁武忍不住问道:“那它的作用是什么?”

    郭宋就想给他一巴掌,‘你没看见桌上的爆炸吗?’事实上大家都没有这种爆炸的概念,瓷火雷表现得还不够争气,郭宋只得叹口气道:“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引火之物,比火箭还要方便一点。”

    他让士兵把一包火药粉倒在木箱上,让众人稍稍后退,甩燃一支火折子扔了上去,只见‘轰!’一声,火药迅猛燃烧,黑烟腾空而起。

    众人立刻明白了,热烈鼓掌起来,郭宋笑道:“用纸包裹,把它绑在箭上,可以迅速点燃敌军大帐,做成火鹞子,甚至能飞数里远,是远距离火攻的最佳火器。”

    目前距离威力强大的爆炸还需要一步步完善,但它的燃烧特性却能迅速发挥作用,甚至可以用在攻打大斗拔谷的战斗中。

    ..........

    对于众将领而言,郭宋火药的试验只是一件新鲜事物,只是给他们散散心,开开眼界,新鲜度只维持了两个多时辰,他们又立刻投入到紧锣密鼓的备战之中。

    次日,郭宋令赵秀率领二十名亲兵继续制作瓷瓶火雷,赵秀在制作火药上的有天赋,之前的研磨、装瓶都是他负责,居然能一次成功,郭宋随即又把制作导火索和纸炮仗的方法也教给了他,让他自己去领悟。

    郭宋自己则率领三千骑兵前往大斗拔谷........

    陇右的形势极为严峻,吐蕃在得到长安兵变的消息后,他们立刻意识到,这是他们发动战争,掠夺唐朝的极好机会。

    吐蕃大相尚结赞立刻拍板决定,他说服了吐蕃赞普,派三路大军杀向陇右,河湟是主力,一万两千军队迅速攻陷鄯州和廓州,向兰州进发,另两路军则一路出兵临洮,另一路出兵大斗拔谷,增强大斗拔谷的防御,防止唐军从大斗拔谷杀出来。

    吐蕃在陇右一路攻城掠寨,数十万陇右百姓闻风而逃,但还是有不少百姓被抓住,吐蕃需要各种资源、粮食、牲畜和人口,以充实国力,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抢掠物资和人口,送回吐蕃,汉人作为奴隶扩大生产。

    短短五天时间,陇右便有七个州沦陷了。

    此时兰州也一片恐慌,金城县内的十几万百姓纷纷举家逃亡,两千河西军也及时赶到,收拢了陇右军器所的八百四十名工匠和他们家眷,共五千余人,另外又将仓库的内的物资军器搬运一空。

    “官仓内有多少粮食?”安仁贵意外发现官仓库存粮食至少有数万石之多。

    兰州刺史李煌道:“有五万五千石,这是陇右军的军粮,现在还是少的,最多时有三十万石之多。”

    安仁贵有点为难,他们他们无法携带这多粮食,丢给吐蕃更不行。

    跟随安仁贵过来迁徙工匠的杜嗣业道:“可以把它们分给百姓,城内百姓有不少,每家分一点,差不多就完了。”

    安仁贵大喜,对刺史李煌道:“立刻分配粮食,我可以让士兵协助你们。”

    一般私自分配军粮是死罪,但现在李煌也顾不上了,他当即让衙役们通知满城百姓来领粮食,数十万百姓蜂拥人来,

    短短半天时间,五万五千石粮食便全部分给了满城百姓,数万粮食化整为零,让百姓们携带逃亡,河西军队伍开始向北撤。

    兰州自身的人口就有十余万人,加上从鄯州逃来十几万百姓,金城县的百姓就有近三十万人之多,就在这时,东面传来消息,去长安的路已经被另一支吐蕃军截断了,金城三十万百姓陷入了绝望。

    恰好这时,河西军的出现使百姓们忽然看到了希望,不管河西军队愿不愿意,满城百姓都跟着河西军向黄河边撤离。

    黄河岸边数十万百姓哭声震天,无比仓惶,数十只大型皮筏子满载着百姓在黄河上来回航行,将一船船百姓送往对岸,但还是太慢,要把百姓全部运完,至少要十几天了。

    这时,梁武率领五千士兵前来迎接,黄河上的巨型皮筏增加到三百只,大大加快了百姓渡河速度。

    梁武又将士兵分为五批,每批士兵一千人,分批护送百姓前往凉州。

    这个结果着实出乎河西官员的意料,原以为只有三成兰州百姓会来河西,最多三四万人口,没想到最后整个兰州和鄯州的百姓都逃来了。

    潘辽无奈,只得将一半的百姓疏散去甘州,郭宋从关中带回来的两万多头驴骡发挥了巨大作用,老弱妇孺骑驴骑骡,而青壮男子则骑马或者步行,一支庞大的队伍在一千骑兵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向张掖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