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出使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赵恒已经神色平和,又向秦桧吩咐几句后,便令秦桧退下,转头向着韩肖胃笑道:“知卿近日辛苦,今特诏进,赐卿财物,望卿勉力行事,勿负朕望。”
韩肖胃先是愕然,然后心中感动,却又委实摸不清皇帝的用意,只得深深躬下身去,答道:“臣谢过陛下,只是愧不敢领。”
“怎么不敢领?朕以为卿当得,便是当得。”
韩肖胃心中感动,也知道自己是皇帝心中份量不浅。正要说话,却听赵桓又笑道:“朕初知卿,还是当日卿奉命出使时,与费伦一番争执。”
“臣狂悖之处甚多。”听到皇帝提起此事,韩肖胃当日浑不在意,其实往往后悔,此时更是额头冒汗。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云?卿有晋人风度,朕其心喜。”
赵桓又夸他几句,却又转过话锋,笑道:“朕每读史,甚喜秦汉之际大臣,每专于事,而不务于言。本朝士大夫论起风骨气度,不逊前朝,而不如者就是太尚空谈,每及言政务空泛者居多,而务实者太少。
虽不似晋人那么玄妙,其实是把谈庄老换过来谈孔孟,说的是冠冕堂皇,然而与国何益?”
他伸手止住要辩解的韩肖胃,紧接着道:“朕批评司马光,你们听了心里不服。此人论起人格诗词,史学知识,那自然是比常人强。然而学问大,用以从政则未必是好。你回去之后,好生研读一下司马光生平记录,仔细思索一下其人言行政务于国何益,然后再来和朕讲。而王安石在建康讲学时,所提问者五,皆切中实事,两相比较又如何?朕知你为人庄重端毅,让你知制诰非用你之才,若在长安兴太学。朕意以你为主,卿不必先辞,先回去好生思索一下再说。”
如果赵桓用帝王之威来压服,韩肖胃必定不服,而此时好言好语商量提点,韩肖胃只得连声应诺,见赵桓露出疲惫之色,便即辞出。
到得殿阁门前。却正遇着李显忠,见对方甲胄肃然,按剑而行,韩肖胃却不似一般文臣,对武将有着天生的恐惧和提防,知道对方自担任都知之后,每事恭谨小心,宫禁肃然,连提举皇城司的折彦适都省了不少心,虽然年轻。却是一个可用的大才。因而向李显忠点头一笑,只道:“诏命已经发到将军手中了吧?切切不要推辞太多,不然吾恐不胜手酸也。”
这算一个小小玩笑。宋朝任命官员,或是高官辞职,任命时要左推右推,如神宗命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司马光推辞了八次,而王安石辞参知时,神宗挽留了七次,这样公文往来,大臣是自己执笔,而皇帝的任命和回书。都得由知制诰来写,李显忠的任命,按常例自然也要推辞几次,适以韩肖胃有此一说。
李显忠也是一笑,双眼炯炯有神,向着韩肖胃道:“国家多事,不必这些官样文章了,显忠奉帝命出差,怎敢耽搁!”
“好!”韩肖胃先是愕然。然后击掌叫好,这个时候,才稍稍明白赵框适才所说的文臣多虚言多事,而尚浮华不务实的话意。
李显忠与韩肖胃作别后,立刻入见赵桓,面听机宜,待晚间告别出来,已经是日暮西山,斜阳微弱的光线照映在巍峨地宫室檐下,北风呼啸而来,远方的彤云越发浓重,显然是又将有一场大雪降下。
他呵出几口白气,看到自己几个属下班直伸头探脑,正看向自己,心里不禁暗笑,顿脚喝道:“看什么看,过来。”
众人姗姗而来,李显忠笑斥道:“你们都知道我受诏命的事了?”
他们都隶属于川陕班内殿直,均是西军子弟入侍大内,彼此都是西军世家出身,倒没有很严格的上下级区分,因此言笑不忌。听得李显忠问话,各人七嘴八舌答道:“将军受命,也没有说清楚做何勾当?”
李显忠斜眼略扫,只见眼前几人确是自己心腹,正也是打算将他们全数带走,当即笑道:“哪有什么大事,不过是陛下命我出使漠北。”
眼前侍卫多是新进,听得李显忠答话,都是愕然不解,只有一个入宫数年的老班直恍然大悟,拍腿笑道:“陛下当年北狩归来,得力于三百蒙古骑兵很多,那是什么漠北的蒙古蛮子大汗送的,陛下显然是要还当年的人情。”
“不错,正是此事。”李显忠神色从容,淡然道:“此次陛下命我至漠北答谢当年合不勒汗赠兵之德,带金银绸缎若干,往草原上跑一遭。”
适才那侍卫疑道:“怎么挑这个时候,现下天寒地冻地,只怕漠北苦寒并不好走。”
李显忠板着脸道:“咱们勤劳王事,哪能害怕天冷?况且不趁这个时候,等春夏时只怕又要打仗,那时候兵荒马乱,金兵骑兵也四处巡狩,比现在可危险的多了。”
他这个差使说起来也是极苦,不比当年宋使出使辽国,对方也是好酒好菜招呼,人身安全绝无问题,而出使金国,对方毕竟也是立国不少年,典章制度悉承辽制,虽然有扣押使臣的恶习,不过总算是堂皇一国。
而李显忠却要去万里之遥,冲风冒雪,见的却是一个漠北部落的首领,好处是断然捞不着,辛苦是必定,而一小心遇着一队在漠北巡逻的金兵或是亲附金国的部落,小命丢掉也是平常的事。
各人虽然心知肚明,却因为与李显忠亲厚,这时候往后一缩,以后可太难做人,当即都道:“既然将军要走这一遭,咱们都愿相随。”
“我就知道各位必定不会装孬种。”李显忠心情大好,挨个在这些班直胸口捶上一拳,又笑道:“各人回家准备行装,和家人打好招呼。
放心好了,此次并不是出兵征战,回来之后各人都记大功一次。”
“好,多谢将军。”
这一次各人却是发自内心的欢呼起来,现在的军功制度非常严格,每一部都有相应地军官负责,军法又极是森严,向以前那样寻人托关系,或是以家世来多领功劳以授官职地情形,已经不复存在。各人身为世家子弟唯一的出路,只是在皇帝身为任班直,然后出宫担任中下级的军官,或是直接入讲武堂,学习兵法指挥各种军事知识,然后再出军为将。
这两条路已经有很多世家子弟选择了第二条,而不少对自己文才武略都很自信地,则选择先入宫任班直,然后直接选出来为军官。这样一来,立功记赏就显的特别重要。李显忠的差使虽然辛苦,生命危险其实很小,自然是再好不过。
他们却是不知,李显忠选择他们相随,其实倒并不如何乐意。若不是赵桓一意让他多选班直,出去历练,这些眼高于顶,实际才能却很一般的班直子弟。
将诸人赶散之后,李显忠打马直出宫门,这几日张宪奉命来京,正住在城外奉圣军营中,他此次出使其实使命重大,仅靠这些内殿班直相随,委实放不下心来。
待到得张宪营中,正赶上营中收操,成群结队的奉圣军新兵操练已毕,不少老兵担任的士官跟随在侧,大声吆喝斥责,纠正新兵的军姿军容。
李显忠看的面露微笑,身为世家将种,这种军营中的气氛实在让他心情舒适。
他与张宪自太原一役后熟识,两人互相欣赏,交情已经较常人深厚,张宪中军一看是他来到,便都微笑放行,不复盘查。
张宪正在帐中,因天色渐黑,帐内正在掌烛,李显忠打眼一看,只见张宪正在帐内盘膝而座发呆。
他掀开帐门,大笑而入,向着张宪道:“张大哥,怎么好象满腹心事?”
张宪一抬眼皮,见是李显忠入帐,不禁失笑道:“我算你早就下值,怎么现在才来?”
李显忠也不打话,将自己手中诏书递给张宪。张宪一手接过,静静看完后,略一思索,便向李显忠道:“只怕不止是去谢合不勒汗那么简单。”
“大哥果然是老行伍,一语中的。”李显忠微微一笑,向张宪道:
“此事机密,不过因要张将军协力,所以也不瞒骗了。”
他改私称为官称,显然也是有请示过皇帝后而施行地意思,张宪不敢怠慢,直起腰身,盯视着李显忠道:“愿闻其详。”
“此去自然不止是谢当年之情,陛下与合不勒有约在先,若陛下重掌大权,则合不勒愿整军相助,此其一。”
“哦?”张宪面容转淡,冷笑道:“我大宋军人就这么不值得陛下信任,要学唐皇借外族兵马?怕就怕前门驱狼,后门入虎!”
李显忠道:“话不是这么说,陛下也恐有回鹘人入长安大烧大抢之事。况且蒙古人凶狠,陛下说他自有后手。不过明年必有大战,若是蒙古人在敌人上京腹心之地狠插一刀,其效如何?将军腹有良谋,细思如何?”
张宪先是默然,良久之后,方道:“这也罢了,还有二?”
赵恒已经神色平和,又向秦桧吩咐几句后,便令秦桧退下,转头向着韩肖胃笑道:“知卿近日辛苦,今特诏进,赐卿财物,望卿勉力行事,勿负朕望。”
韩肖胃先是愕然,然后心中感动,却又委实摸不清皇帝的用意,只得深深躬下身去,答道:“臣谢过陛下,只是愧不敢领。”
“怎么不敢领?朕以为卿当得,便是当得。”
韩肖胃心中感动,也知道自己是皇帝心中份量不浅。正要说话,却听赵桓又笑道:“朕初知卿,还是当日卿奉命出使时,与费伦一番争执。”
“臣狂悖之处甚多。”听到皇帝提起此事,韩肖胃当日浑不在意,其实往往后悔,此时更是额头冒汗。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云?卿有晋人风度,朕其心喜。”
赵桓又夸他几句,却又转过话锋,笑道:“朕每读史,甚喜秦汉之际大臣,每专于事,而不务于言。本朝士大夫论起风骨气度,不逊前朝,而不如者就是太尚空谈,每及言政务空泛者居多,而务实者太少。
虽不似晋人那么玄妙,其实是把谈庄老换过来谈孔孟,说的是冠冕堂皇,然而与国何益?”
他伸手止住要辩解的韩肖胃,紧接着道:“朕批评司马光,你们听了心里不服。此人论起人格诗词,史学知识,那自然是比常人强。然而学问大,用以从政则未必是好。你回去之后,好生研读一下司马光生平记录,仔细思索一下其人言行政务于国何益,然后再来和朕讲。而王安石在建康讲学时,所提问者五,皆切中实事,两相比较又如何?朕知你为人庄重端毅,让你知制诰非用你之才,若在长安兴太学。朕意以你为主,卿不必先辞,先回去好生思索一下再说。”
如果赵桓用帝王之威来压服,韩肖胃必定不服,而此时好言好语商量提点,韩肖胃只得连声应诺,见赵桓露出疲惫之色,便即辞出。
到得殿阁门前。却正遇着李显忠,见对方甲胄肃然,按剑而行,韩肖胃却不似一般文臣,对武将有着天生的恐惧和提防,知道对方自担任都知之后,每事恭谨小心,宫禁肃然,连提举皇城司的折彦适都省了不少心,虽然年轻。却是一个可用的大才。因而向李显忠点头一笑,只道:“诏命已经发到将军手中了吧?切切不要推辞太多,不然吾恐不胜手酸也。”
这算一个小小玩笑。宋朝任命官员,或是高官辞职,任命时要左推右推,如神宗命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司马光推辞了八次,而王安石辞参知时,神宗挽留了七次,这样公文往来,大臣是自己执笔,而皇帝的任命和回书。都得由知制诰来写,李显忠的任命,按常例自然也要推辞几次,适以韩肖胃有此一说。
李显忠也是一笑,双眼炯炯有神,向着韩肖胃道:“国家多事,不必这些官样文章了,显忠奉帝命出差,怎敢耽搁!”
“好!”韩肖胃先是愕然。然后击掌叫好,这个时候,才稍稍明白赵框适才所说的文臣多虚言多事,而尚浮华不务实的话意。
李显忠与韩肖胃作别后,立刻入见赵桓,面听机宜,待晚间告别出来,已经是日暮西山,斜阳微弱的光线照映在巍峨地宫室檐下,北风呼啸而来,远方的彤云越发浓重,显然是又将有一场大雪降下。
他呵出几口白气,看到自己几个属下班直伸头探脑,正看向自己,心里不禁暗笑,顿脚喝道:“看什么看,过来。”
众人姗姗而来,李显忠笑斥道:“你们都知道我受诏命的事了?”
他们都隶属于川陕班内殿直,均是西军子弟入侍大内,彼此都是西军世家出身,倒没有很严格的上下级区分,因此言笑不忌。听得李显忠问话,各人七嘴八舌答道:“将军受命,也没有说清楚做何勾当?”
李显忠斜眼略扫,只见眼前几人确是自己心腹,正也是打算将他们全数带走,当即笑道:“哪有什么大事,不过是陛下命我出使漠北。”
眼前侍卫多是新进,听得李显忠答话,都是愕然不解,只有一个入宫数年的老班直恍然大悟,拍腿笑道:“陛下当年北狩归来,得力于三百蒙古骑兵很多,那是什么漠北的蒙古蛮子大汗送的,陛下显然是要还当年的人情。”
“不错,正是此事。”李显忠神色从容,淡然道:“此次陛下命我至漠北答谢当年合不勒汗赠兵之德,带金银绸缎若干,往草原上跑一遭。”
适才那侍卫疑道:“怎么挑这个时候,现下天寒地冻地,只怕漠北苦寒并不好走。”
李显忠板着脸道:“咱们勤劳王事,哪能害怕天冷?况且不趁这个时候,等春夏时只怕又要打仗,那时候兵荒马乱,金兵骑兵也四处巡狩,比现在可危险的多了。”
他这个差使说起来也是极苦,不比当年宋使出使辽国,对方也是好酒好菜招呼,人身安全绝无问题,而出使金国,对方毕竟也是立国不少年,典章制度悉承辽制,虽然有扣押使臣的恶习,不过总算是堂皇一国。
而李显忠却要去万里之遥,冲风冒雪,见的却是一个漠北部落的首领,好处是断然捞不着,辛苦是必定,而一小心遇着一队在漠北巡逻的金兵或是亲附金国的部落,小命丢掉也是平常的事。
各人虽然心知肚明,却因为与李显忠亲厚,这时候往后一缩,以后可太难做人,当即都道:“既然将军要走这一遭,咱们都愿相随。”
“我就知道各位必定不会装孬种。”李显忠心情大好,挨个在这些班直胸口捶上一拳,又笑道:“各人回家准备行装,和家人打好招呼。
放心好了,此次并不是出兵征战,回来之后各人都记大功一次。”
“好,多谢将军。”
这一次各人却是发自内心的欢呼起来,现在的军功制度非常严格,每一部都有相应地军官负责,军法又极是森严,向以前那样寻人托关系,或是以家世来多领功劳以授官职地情形,已经不复存在。各人身为世家子弟唯一的出路,只是在皇帝身为任班直,然后出宫担任中下级的军官,或是直接入讲武堂,学习兵法指挥各种军事知识,然后再出军为将。
这两条路已经有很多世家子弟选择了第二条,而不少对自己文才武略都很自信地,则选择先入宫任班直,然后直接选出来为军官。这样一来,立功记赏就显的特别重要。李显忠的差使虽然辛苦,生命危险其实很小,自然是再好不过。
他们却是不知,李显忠选择他们相随,其实倒并不如何乐意。若不是赵桓一意让他多选班直,出去历练,这些眼高于顶,实际才能却很一般的班直子弟。
将诸人赶散之后,李显忠打马直出宫门,这几日张宪奉命来京,正住在城外奉圣军营中,他此次出使其实使命重大,仅靠这些内殿班直相随,委实放不下心来。
待到得张宪营中,正赶上营中收操,成群结队的奉圣军新兵操练已毕,不少老兵担任的士官跟随在侧,大声吆喝斥责,纠正新兵的军姿军容。
李显忠看的面露微笑,身为世家将种,这种军营中的气氛实在让他心情舒适。
他与张宪自太原一役后熟识,两人互相欣赏,交情已经较常人深厚,张宪中军一看是他来到,便都微笑放行,不复盘查。
张宪正在帐中,因天色渐黑,帐内正在掌烛,李显忠打眼一看,只见张宪正在帐内盘膝而座发呆。
他掀开帐门,大笑而入,向着张宪道:“张大哥,怎么好象满腹心事?”
张宪一抬眼皮,见是李显忠入帐,不禁失笑道:“我算你早就下值,怎么现在才来?”
李显忠也不打话,将自己手中诏书递给张宪。张宪一手接过,静静看完后,略一思索,便向李显忠道:“只怕不止是去谢合不勒汗那么简单。”
“大哥果然是老行伍,一语中的。”李显忠微微一笑,向张宪道:
“此事机密,不过因要张将军协力,所以也不瞒骗了。”
他改私称为官称,显然也是有请示过皇帝后而施行地意思,张宪不敢怠慢,直起腰身,盯视着李显忠道:“愿闻其详。”
“此去自然不止是谢当年之情,陛下与合不勒有约在先,若陛下重掌大权,则合不勒愿整军相助,此其一。”
“哦?”张宪面容转淡,冷笑道:“我大宋军人就这么不值得陛下信任,要学唐皇借外族兵马?怕就怕前门驱狼,后门入虎!”
李显忠道:“话不是这么说,陛下也恐有回鹘人入长安大烧大抢之事。况且蒙古人凶狠,陛下说他自有后手。不过明年必有大战,若是蒙古人在敌人上京腹心之地狠插一刀,其效如何?将军腹有良谋,细思如何?”
张宪先是默然,良久之后,方道:“这也罢了,还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