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龙的传人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百七十七章 龙的传人
自从产子后,华胥家门口掉落的食物就愈发的丰盛起来。食物充足,又有许多灵果滋补,加之本就身体倍儿棒,华胥康复得很快。
而那便宜儿子太昊,却是从出生便不吃奶,也不吃肉,而是以各式灵果为食。
起初,华胥还怕这小屁孩被灵果内那充裕的灵气撑爆,不过,几番观察后,华胥才发现,这便宜儿子,简直就是个无底洞。自己吃一个,就感觉灵力充沛精神饱满的果子,这小屁孩吃了一大筐,就连小肚皮都没有丝毫的变化。
值得庆幸的是,暗中帮助自己母子的那位前辈高人并未因自己生下个小怪物而就此断了自家的粮食供给。反而,见到自家小怪物如此能吃,便增加了水果供应,基本上,每天都会在自己洞口放上两大筐的水果。
连续吃了三个月的果子后,小怪物太昊终于发生了变化。大睡了三天后,太昊一身的麟角慢慢淡化,最终消失于体内。
眼见便宜儿子终于变成了正常人的模样,华胥心底自是高兴非常。
反复确认自己儿子终于没什么异常后,加上身体已然逐渐康复。华胥便领着儿子告别了这个小山坳还有那位不知是何方神圣的前辈高人。
回转华胥部的事情进展的很顺利,因为,这几年来,部落人口哦渐多,那个新任的族长能力有限,每每带着族人出去围猎,所得尚不如华胥在时丰盛。不能满足广大族人的物质生活需求,直接结果就是,这位新任的族长声望日降,渐渐已经有点儿民怨沸腾之意。
在此关口,华胥领着一个貌似正常的儿子回转部落,自是获得了大部分族人的拥戴。妖怪不要怪的暂且不提,毕竟,吃饱肚子才是实惠。
于是,华胥很顺利地得回了族长之位。
一面打理族务,带领族人采集野果、捕鱼打猎,华胥一面教授便宜儿子太昊各种生活技能。
不愧是老妖怪一级的人物,太昊各种知识都是一点就通,而且,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连番观察之下,华胥发现,小太昊不但聪明,心性也比较淳朴,这让华胥更加坚定将之培养成华胥部未来族长的决心。
果然不负华胥的期望,太昊小怪物,不但智力发育奇快,就连身体哦发育也远非常人可比。出生之后不过九年之间,太昊便已经长到了成人大小。
心中掐算了一下,怀孕期间九年,在加上现今的九年,算下来,自己这个便宜儿子也算是满十八岁了。这样算来,这小屁孩长的也不算很快啦!华胥很自觉地,就给太昊发育过快找了一个貌似充分的理由。
成年的太昊,不但博文广识、勇武非凡,貌似还会一些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修炼成功的仙术。而且,每次出去打猎,太昊所带的队伍都是收获最多的一个。更兼,太昊处事公允、尊老爱幼、团结同伴,因而,虽然年纪不大,耳孔太昊在华胥部的威望却是不小,于是,虽值壮年,年富力强之际,华胥依旧毅然把族长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太昊。
要说,太昊还当真是一个管理能手,纪念之间,华胥部落便被太昊打理得有声有色、欣欣向荣。
此时的人类,尚且依山傍水,穴洞而居,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一个部落的活动范围并不算宽广。
而随着部落的不断壮大,人口渐增之下,华胥部落周遭的猎物已然不能满足华胥部落的事务供应。虽然可以去更远处打猎,但是,耗时太久,加之运输不便,途中经常会发生各种意外。如:暑热之时肉类发生腐烂变质,抑或血腥之气引来其它强大的妖兽的攻击,等等。
几经考察,太昊发现,这种情况已经是华胥部这种繁华部落的通病,太昊觉得,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制约人类发展的桎梏。
经过反复的观察和实践,太昊从蜘蛛结网的原理上悟出了以绳索结网之法,凭着新式的捕鱼工具,人们可以去更远更深的河道内捕鱼。要知道,太昊以前,人类虽会捕鱼,可那确切一点儿地讲,是叉鱼,就是用削尖的木棍将鱼从水里叉出来。
与叉鱼相比较而言,用渔网捕鱼,这效率可是提高了数倍的,而且,更加的容易操作。
另一方面,太昊还发明了畜牧之法,就是将一些不是很凶悍的野兽驯化后圈在部落喂养,通过让这些牲畜产子来获得肉食的方法。
渔业和牧业的发展,极大地加快了华胥部落的发展。
而因为教会了人们渔猎之法,太昊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庖牺氏。
考虑到尚有许多其它部落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太昊决定将这两项技术发明无偿地捐献、推广给所有人类部落。在太昊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不过十余年的时间里,渔猎之术的推广工作几乎遍布了整个人类。而太昊,也理所当然地,被推为人类的共主。
登上了人类共主之位后,太昊愈发的勤勉。
太昊还发明了骨针,配以细线,这样,人们可以更容易地缝制兽皮、树叶,做成衣裳。
另外,太昊还发明了匏析成瓢之法。嗯,其实,就是把葫芦劈为两半,用来做水瓢汲水。这方法虽然简单,可却经济实用。即便是到了而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已然进入信息时代,这种用葫芦做水瓢的方法在一些农村仍旧保留并使用着。
因此,太昊也被称为“匏析氏”。
当然了,这一说法似乎并不那么确切,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叫“匏系氏”。意思是说,太昊发明了把葫芦系在腰间,借此渡河的方法。所谓“中河失船,一壶千金”,“壶,瓠也。佩之可以济涉,南人谓之腰舟”。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仅仅依靠挖洞穴居,已然难以满足各大部落的发展,毕竟,挖山洞是要有许多条件地,并非所有的山都适合挖洞。
为此,伏羲走访了各部,终于在南方的苍梧上有巢氏部落里寻到了构木为巢之法,并将之改进后面向所有人类推广。
原来,这有巢氏,也是也为大能。生于燧人氏之后,太昊之前,这四万年中的某一时间。有巢氏观察了苍梧山上各种小鸟编制鸟巢的方法,便学着小鸟在树顶上搭起了巢穴。
这一发明虽然颇具历史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却没有推广开来。
此番正至人类高速扩张时期,山洞已然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因而推广造巢之法适得其时。
不过,在树上搭巢难免有诸多不便,为了更好地适应人类的需求,太昊将之加以改进,成了在在平地筑房之法,由于此法简单实用,因而得以迅速普及推广。(注:有巢氏与燧人氏等谁先谁后已不可考,而将树巢改为平地建房,也不知是何年代。不过,半坡时代就已经有平地的房子了)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太昊在位的数十年里,整个人类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基本解决了人类的穿衣吃饭问题。衣食充沛之下,人类的人口数量激增了数倍。
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类的繁衍,提高人口素质,经过长时间观察考证、归纳总结,太昊制定了婚嫁制度,自此人类告别了群婚时代,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夫妻关系,这也是人类自蒙昧向文明过渡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太昊还发明制造了陶埙、琴瑟等乐器,帮助人们修身理性,极大的丰富了远古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两手都要硬啊!)。
此外,为了更好的管理人类各部,太昊将所有地域分而治之,还制定了各种官职,任命官吏分块管理,搭建了后世社会管理制度的雏形。
最重要的一点,太昊发明了二进制(实话地说,这种说法挺雷人,但也解释的通)。
所谓“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之大,广袤无垠,‘宙’之大,无穷无尽。即便是社会发展至今,人类已然进入太空时代,可对于自然界的认知依就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远古时代,人们对大自然几乎是一无所知。每每下雨刮风、电闪雷鸣之际,人们既惊惧且困惑,而且各种天灾又时常给人们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了帮助人们解惑,兼且教导人们如何趋利避害,太昊上察诸天星辰,中观飞禽走兽,下探山川河岳,并结合燧人氏夫人玄女所创的《八索准绳圭表纪历》,另外加上太昊转世之际残存的一些知识,历时数十载,太昊终于写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鸿篇巨著,《山坟·连山易》。
由于,此时尚无纸帛、竹简等物,太昊的这篇巨著是刻在泥板(当然,也可能是陶板或者石板,这里取泥板)之上的,以土为文,故曰“坟”。
总结了燧人氏时代的结绳记事之法,以及燧人氏之后的各种文字符号,这部巨著以上古文字所著,共计八万余字,是中国有史可考的第一本经书(《三坟》之名最早现于《左传·昭公十二年传》,后约略毁于始皇帝的焚书坑,今存疑宋人伪作),也是最早的以二进制的排列组合来解释各种天象、推测吉凶祸福的经书。
《连山易》首次提出了八卦之说,虽与今存的八卦有着极大的差别,但毫无疑问,八卦的首创,却是出自《连山易》。
《连山易》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第一部经书正式诞生,一时之间天地异变、风雷涌动、鬼神皆惊。
待到太昊将最后一笔落下,却蓦地云开天晴、碧空一片。
著书立说的功德降下后,又有更大的一片功德降下,却是太昊功德圆满,证得地皇阶位。
在功德的刺激下,太昊法力暴涨,一路高歌猛进。而人类的身体已然难以承受如此庞大剧烈的法力,不觉之间,太昊现出了天蛇真身,随着化龙诀的不断运转,太昊体表金光越来越浓,鳞甲渐渐全都化为金色,头顶原本只是一点点的龙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生长,不过半日,便完全化为龙角。
至此,太昊的化龙诀终于修至圆满之境,化为九爪金龙之身。
而感恩于太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杰出贡献,太昊被尊为“人文之祖”,由于其龙蛇之身,遂称“龙师”,而人类也就此自称为“龙的传人”。
第二百七十七章 龙的传人
自从产子后,华胥家门口掉落的食物就愈发的丰盛起来。食物充足,又有许多灵果滋补,加之本就身体倍儿棒,华胥康复得很快。
而那便宜儿子太昊,却是从出生便不吃奶,也不吃肉,而是以各式灵果为食。
起初,华胥还怕这小屁孩被灵果内那充裕的灵气撑爆,不过,几番观察后,华胥才发现,这便宜儿子,简直就是个无底洞。自己吃一个,就感觉灵力充沛精神饱满的果子,这小屁孩吃了一大筐,就连小肚皮都没有丝毫的变化。
值得庆幸的是,暗中帮助自己母子的那位前辈高人并未因自己生下个小怪物而就此断了自家的粮食供给。反而,见到自家小怪物如此能吃,便增加了水果供应,基本上,每天都会在自己洞口放上两大筐的水果。
连续吃了三个月的果子后,小怪物太昊终于发生了变化。大睡了三天后,太昊一身的麟角慢慢淡化,最终消失于体内。
眼见便宜儿子终于变成了正常人的模样,华胥心底自是高兴非常。
反复确认自己儿子终于没什么异常后,加上身体已然逐渐康复。华胥便领着儿子告别了这个小山坳还有那位不知是何方神圣的前辈高人。
回转华胥部的事情进展的很顺利,因为,这几年来,部落人口哦渐多,那个新任的族长能力有限,每每带着族人出去围猎,所得尚不如华胥在时丰盛。不能满足广大族人的物质生活需求,直接结果就是,这位新任的族长声望日降,渐渐已经有点儿民怨沸腾之意。
在此关口,华胥领着一个貌似正常的儿子回转部落,自是获得了大部分族人的拥戴。妖怪不要怪的暂且不提,毕竟,吃饱肚子才是实惠。
于是,华胥很顺利地得回了族长之位。
一面打理族务,带领族人采集野果、捕鱼打猎,华胥一面教授便宜儿子太昊各种生活技能。
不愧是老妖怪一级的人物,太昊各种知识都是一点就通,而且,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连番观察之下,华胥发现,小太昊不但聪明,心性也比较淳朴,这让华胥更加坚定将之培养成华胥部未来族长的决心。
果然不负华胥的期望,太昊小怪物,不但智力发育奇快,就连身体哦发育也远非常人可比。出生之后不过九年之间,太昊便已经长到了成人大小。
心中掐算了一下,怀孕期间九年,在加上现今的九年,算下来,自己这个便宜儿子也算是满十八岁了。这样算来,这小屁孩长的也不算很快啦!华胥很自觉地,就给太昊发育过快找了一个貌似充分的理由。
成年的太昊,不但博文广识、勇武非凡,貌似还会一些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修炼成功的仙术。而且,每次出去打猎,太昊所带的队伍都是收获最多的一个。更兼,太昊处事公允、尊老爱幼、团结同伴,因而,虽然年纪不大,耳孔太昊在华胥部的威望却是不小,于是,虽值壮年,年富力强之际,华胥依旧毅然把族长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太昊。
要说,太昊还当真是一个管理能手,纪念之间,华胥部落便被太昊打理得有声有色、欣欣向荣。
此时的人类,尚且依山傍水,穴洞而居,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一个部落的活动范围并不算宽广。
而随着部落的不断壮大,人口渐增之下,华胥部落周遭的猎物已然不能满足华胥部落的事务供应。虽然可以去更远处打猎,但是,耗时太久,加之运输不便,途中经常会发生各种意外。如:暑热之时肉类发生腐烂变质,抑或血腥之气引来其它强大的妖兽的攻击,等等。
几经考察,太昊发现,这种情况已经是华胥部这种繁华部落的通病,太昊觉得,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制约人类发展的桎梏。
经过反复的观察和实践,太昊从蜘蛛结网的原理上悟出了以绳索结网之法,凭着新式的捕鱼工具,人们可以去更远更深的河道内捕鱼。要知道,太昊以前,人类虽会捕鱼,可那确切一点儿地讲,是叉鱼,就是用削尖的木棍将鱼从水里叉出来。
与叉鱼相比较而言,用渔网捕鱼,这效率可是提高了数倍的,而且,更加的容易操作。
另一方面,太昊还发明了畜牧之法,就是将一些不是很凶悍的野兽驯化后圈在部落喂养,通过让这些牲畜产子来获得肉食的方法。
渔业和牧业的发展,极大地加快了华胥部落的发展。
而因为教会了人们渔猎之法,太昊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庖牺氏。
考虑到尚有许多其它部落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太昊决定将这两项技术发明无偿地捐献、推广给所有人类部落。在太昊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不过十余年的时间里,渔猎之术的推广工作几乎遍布了整个人类。而太昊,也理所当然地,被推为人类的共主。
登上了人类共主之位后,太昊愈发的勤勉。
太昊还发明了骨针,配以细线,这样,人们可以更容易地缝制兽皮、树叶,做成衣裳。
另外,太昊还发明了匏析成瓢之法。嗯,其实,就是把葫芦劈为两半,用来做水瓢汲水。这方法虽然简单,可却经济实用。即便是到了而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已然进入信息时代,这种用葫芦做水瓢的方法在一些农村仍旧保留并使用着。
因此,太昊也被称为“匏析氏”。
当然了,这一说法似乎并不那么确切,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叫“匏系氏”。意思是说,太昊发明了把葫芦系在腰间,借此渡河的方法。所谓“中河失船,一壶千金”,“壶,瓠也。佩之可以济涉,南人谓之腰舟”。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仅仅依靠挖洞穴居,已然难以满足各大部落的发展,毕竟,挖山洞是要有许多条件地,并非所有的山都适合挖洞。
为此,伏羲走访了各部,终于在南方的苍梧上有巢氏部落里寻到了构木为巢之法,并将之改进后面向所有人类推广。
原来,这有巢氏,也是也为大能。生于燧人氏之后,太昊之前,这四万年中的某一时间。有巢氏观察了苍梧山上各种小鸟编制鸟巢的方法,便学着小鸟在树顶上搭起了巢穴。
这一发明虽然颇具历史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却没有推广开来。
此番正至人类高速扩张时期,山洞已然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因而推广造巢之法适得其时。
不过,在树上搭巢难免有诸多不便,为了更好地适应人类的需求,太昊将之加以改进,成了在在平地筑房之法,由于此法简单实用,因而得以迅速普及推广。(注:有巢氏与燧人氏等谁先谁后已不可考,而将树巢改为平地建房,也不知是何年代。不过,半坡时代就已经有平地的房子了)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太昊在位的数十年里,整个人类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基本解决了人类的穿衣吃饭问题。衣食充沛之下,人类的人口数量激增了数倍。
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类的繁衍,提高人口素质,经过长时间观察考证、归纳总结,太昊制定了婚嫁制度,自此人类告别了群婚时代,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夫妻关系,这也是人类自蒙昧向文明过渡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太昊还发明制造了陶埙、琴瑟等乐器,帮助人们修身理性,极大的丰富了远古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两手都要硬啊!)。
此外,为了更好的管理人类各部,太昊将所有地域分而治之,还制定了各种官职,任命官吏分块管理,搭建了后世社会管理制度的雏形。
最重要的一点,太昊发明了二进制(实话地说,这种说法挺雷人,但也解释的通)。
所谓“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之大,广袤无垠,‘宙’之大,无穷无尽。即便是社会发展至今,人类已然进入太空时代,可对于自然界的认知依就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远古时代,人们对大自然几乎是一无所知。每每下雨刮风、电闪雷鸣之际,人们既惊惧且困惑,而且各种天灾又时常给人们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了帮助人们解惑,兼且教导人们如何趋利避害,太昊上察诸天星辰,中观飞禽走兽,下探山川河岳,并结合燧人氏夫人玄女所创的《八索准绳圭表纪历》,另外加上太昊转世之际残存的一些知识,历时数十载,太昊终于写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鸿篇巨著,《山坟·连山易》。
由于,此时尚无纸帛、竹简等物,太昊的这篇巨著是刻在泥板(当然,也可能是陶板或者石板,这里取泥板)之上的,以土为文,故曰“坟”。
总结了燧人氏时代的结绳记事之法,以及燧人氏之后的各种文字符号,这部巨著以上古文字所著,共计八万余字,是中国有史可考的第一本经书(《三坟》之名最早现于《左传·昭公十二年传》,后约略毁于始皇帝的焚书坑,今存疑宋人伪作),也是最早的以二进制的排列组合来解释各种天象、推测吉凶祸福的经书。
《连山易》首次提出了八卦之说,虽与今存的八卦有着极大的差别,但毫无疑问,八卦的首创,却是出自《连山易》。
《连山易》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第一部经书正式诞生,一时之间天地异变、风雷涌动、鬼神皆惊。
待到太昊将最后一笔落下,却蓦地云开天晴、碧空一片。
著书立说的功德降下后,又有更大的一片功德降下,却是太昊功德圆满,证得地皇阶位。
在功德的刺激下,太昊法力暴涨,一路高歌猛进。而人类的身体已然难以承受如此庞大剧烈的法力,不觉之间,太昊现出了天蛇真身,随着化龙诀的不断运转,太昊体表金光越来越浓,鳞甲渐渐全都化为金色,头顶原本只是一点点的龙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生长,不过半日,便完全化为龙角。
至此,太昊的化龙诀终于修至圆满之境,化为九爪金龙之身。
而感恩于太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杰出贡献,太昊被尊为“人文之祖”,由于其龙蛇之身,遂称“龙师”,而人类也就此自称为“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