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朝堂变化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五百一十三章朝堂变化
奉天殿里,孝宗皇帝和一干大臣大都沉默不语,昨天一天战事的伤亡朝中大部分的大臣都已经知道了,九千三百人的伤亡,足足将近一万人啊。单论单日的最大伤亡,就是昨天了。虽然城墙之上几乎将近一半的大军都是刚刚训练没几天就上去的平民,虽然他们都没有多少战场的经验,但是也不能被打成这样啊,这将近一万人的伤亡远远的超过了战前刘大夏的预料,在朝堂之上传开了之后也更是引起了朝臣的巨大恐慌。
现在朝堂之事已经被孝宗皇帝临时接管了,所以早朝一般如果孝宗身体良好的话都是孝宗亲自前来上的早朝。这不由于昨日糟糕的战事,早朝一开始许多朝臣们便发起了对刘大夏的不信任弹劾了。
昨天的战事刘大夏确确实实应该负上绝大部分的责任,那些预备队是刘大夏亲自训练的,战事也是刘大夏亲自指挥的,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伤亡,刘大夏不担这个责任谁担啊。
刘大夏也知道这个责任在自己,是自己没能够训练好那些预备队,同时也太高估了他们的能力,前天蒙古人一开始被打蒙了之后的进攻一直不温不火的也没看出来,谁知道昨天蒙古人进攻一变,那些预备队的人便不知所措了,甚至被人家打到身边了都不知道还击,这么大的伤亡其中绝大部分的伤亡都是那些预备队的,反倒是禁军们几乎没有什么伤亡。
战事不顺怪他刘大夏,所以面对这些指责刘大夏一点反驳的机会都没有,他也没有什么可以反驳的,说不定自己反驳了更让他们攻讦的厉害呢,最后说了一句预备队不熟悉战场不过今后慢慢的机会好起来了之后刘大夏就不再言语了。
刘大夏低下头,上面的孝宗皇帝看着他他也不在乎了,刘大夏心里清楚孝宗皇帝早就对自己不满了,从战事开始到现在明军绝大部分时候都是被蒙古人压着打的,甚至甚多时候都出现了非常危险的情况,京城能够守到现在真的得说是明军的运气好了。
这种情况下孝宗能够对刘大夏满意才怪呢,虽然刘大夏是孝宗皇帝亲自提拔上来的兵部尚书,但是在孝宗的心里大明和京城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刘大夏私下里已经听说孝宗不止一次说出要将自己撤换的话了,只不过虽然现在孝宗接管了朝堂,但是军事上的事情都还是朱厚照这个新君说了算的,这不但是孝宗和朱厚照两个人的约定,更是朱厚照那在军队当中远非孝宗能够比拟的威望。
朱厚照虽然年轻,但是战功赫赫,孝宗虽然是太上皇,但是京城当中的禁军几乎是朱厚照一手训练出来的,甚至与很多军队都是跟了朱厚照好几年的亲军了。
现在朱厚照仍旧牢牢的控制了军队,所以只要朱厚照一日还信任刘大夏,那孝宗便无法撤了刘大夏的官职。
战前刘大夏在心里是严守中立的,得知孝宗有意重掌大权刘大夏便是这个态度,身为兵部尚书朱厚照这个武功卓著的皇帝能够掌权当然是好事,不过孝宗这个提拔了自己的太上皇掌权也不是坏事。
但是随着战事的进行,刘大夏的心却已经偏向了朱厚照了,到了现在朱厚照仍旧一如既往的信任和支持他刘大夏,反倒是孝宗却多次表态想要撤换了他,该支持谁刘大夏自然有自己的偏向了。
群臣对刘大夏的指责让孝宗心里高兴的同时也感到了深深的无力,这么多人指责刘大夏让他对于换掉刘大夏更加有底气了,但是孝宗也知道这些人里面并没有多少真心支持自己的了。
朝中六个尚刘大夏不用说现在肯定不会支持自己了,而礼部尚书也完完全全就是朱厚照的一条狗,吏部尚书马文升恪守中立,剩下的工部尚唯马文升是詹,至于刑部尚书就更像是一个打酱油的。
六个尚书里面除了中立的就是直接已经倒向了朱厚照了的,而内阁里面更加不堪,内阁首辅李东阳那就是一个老狐狸,现在朝中没有比他更加狡猾到了,到谁那里就听谁的,其余的几个诸如伦文叙、杨一清以及杨延和肯定都是唯朱厚照是詹了,也就是一个没能当上内阁首辅的谢迁心里更加的偏向于孝宗皇帝了。
至于朝中的其他人由于还是老臣居多,所以心里大都还是偏向于孝宗,不过在六个尚书和五个内阁大臣面前他们的影响力就太小了。
重新坐在奉天殿上孝宗感觉并没有之前好,渐渐的他发现朝堂已经便了,以前那个自己熟悉的朝堂已经完全消失了,人大多还是那些人,但是人心却变了。其实孝宗哪里知道变得不知有这些大臣们的心,还有他自己的心同样也变了。
“太上皇,要不迁都吧?”一个突兀的声音打破了大殿之上的平静,所有人回头一看,是一个年过五十的老臣站出来说的。
众人看到他之后立马便将目光转向了上面高高坐着的孝宗皇帝,一个到了五十岁了还是一个正五品经历的小官是不敢擅自说出来这种话的,很显然众人都认为这句话必然是孝宗借着这个宗人府经历的口说出来的。
大臣们猜测的还真没错,这句话就是孝宗借着这个宗人府经历的口说出来的,身为太上皇孝宗自然不方便直接说出来,那就影响太大了,最起码得先通过其他人的口试探一下大臣们的态度再说。
不过那个宗人府经历说完,整个朝堂之上变得更加安静了,甚至就连那个经历急促的呼吸以及汗珠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够听得清楚。
朝堂变得很怪,孝宗发现大多数人看向自己的眼神一瞬间变得怪怪的。
“混账,”朝着那个宗人府经历大喝一声,孝宗神情严肃的呵斥道:“大敌当前你不思为国尽忠还敢妄谈迁都,简直是置京城百万百姓与大明江山于不顾,来人,将他打入大牢。”(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三章朝堂变化
奉天殿里,孝宗皇帝和一干大臣大都沉默不语,昨天一天战事的伤亡朝中大部分的大臣都已经知道了,九千三百人的伤亡,足足将近一万人啊。单论单日的最大伤亡,就是昨天了。虽然城墙之上几乎将近一半的大军都是刚刚训练没几天就上去的平民,虽然他们都没有多少战场的经验,但是也不能被打成这样啊,这将近一万人的伤亡远远的超过了战前刘大夏的预料,在朝堂之上传开了之后也更是引起了朝臣的巨大恐慌。
现在朝堂之事已经被孝宗皇帝临时接管了,所以早朝一般如果孝宗身体良好的话都是孝宗亲自前来上的早朝。这不由于昨日糟糕的战事,早朝一开始许多朝臣们便发起了对刘大夏的不信任弹劾了。
昨天的战事刘大夏确确实实应该负上绝大部分的责任,那些预备队是刘大夏亲自训练的,战事也是刘大夏亲自指挥的,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伤亡,刘大夏不担这个责任谁担啊。
刘大夏也知道这个责任在自己,是自己没能够训练好那些预备队,同时也太高估了他们的能力,前天蒙古人一开始被打蒙了之后的进攻一直不温不火的也没看出来,谁知道昨天蒙古人进攻一变,那些预备队的人便不知所措了,甚至被人家打到身边了都不知道还击,这么大的伤亡其中绝大部分的伤亡都是那些预备队的,反倒是禁军们几乎没有什么伤亡。
战事不顺怪他刘大夏,所以面对这些指责刘大夏一点反驳的机会都没有,他也没有什么可以反驳的,说不定自己反驳了更让他们攻讦的厉害呢,最后说了一句预备队不熟悉战场不过今后慢慢的机会好起来了之后刘大夏就不再言语了。
刘大夏低下头,上面的孝宗皇帝看着他他也不在乎了,刘大夏心里清楚孝宗皇帝早就对自己不满了,从战事开始到现在明军绝大部分时候都是被蒙古人压着打的,甚至甚多时候都出现了非常危险的情况,京城能够守到现在真的得说是明军的运气好了。
这种情况下孝宗能够对刘大夏满意才怪呢,虽然刘大夏是孝宗皇帝亲自提拔上来的兵部尚书,但是在孝宗的心里大明和京城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刘大夏私下里已经听说孝宗不止一次说出要将自己撤换的话了,只不过虽然现在孝宗接管了朝堂,但是军事上的事情都还是朱厚照这个新君说了算的,这不但是孝宗和朱厚照两个人的约定,更是朱厚照那在军队当中远非孝宗能够比拟的威望。
朱厚照虽然年轻,但是战功赫赫,孝宗虽然是太上皇,但是京城当中的禁军几乎是朱厚照一手训练出来的,甚至与很多军队都是跟了朱厚照好几年的亲军了。
现在朱厚照仍旧牢牢的控制了军队,所以只要朱厚照一日还信任刘大夏,那孝宗便无法撤了刘大夏的官职。
战前刘大夏在心里是严守中立的,得知孝宗有意重掌大权刘大夏便是这个态度,身为兵部尚书朱厚照这个武功卓著的皇帝能够掌权当然是好事,不过孝宗这个提拔了自己的太上皇掌权也不是坏事。
但是随着战事的进行,刘大夏的心却已经偏向了朱厚照了,到了现在朱厚照仍旧一如既往的信任和支持他刘大夏,反倒是孝宗却多次表态想要撤换了他,该支持谁刘大夏自然有自己的偏向了。
群臣对刘大夏的指责让孝宗心里高兴的同时也感到了深深的无力,这么多人指责刘大夏让他对于换掉刘大夏更加有底气了,但是孝宗也知道这些人里面并没有多少真心支持自己的了。
朝中六个尚刘大夏不用说现在肯定不会支持自己了,而礼部尚书也完完全全就是朱厚照的一条狗,吏部尚书马文升恪守中立,剩下的工部尚唯马文升是詹,至于刑部尚书就更像是一个打酱油的。
六个尚书里面除了中立的就是直接已经倒向了朱厚照了的,而内阁里面更加不堪,内阁首辅李东阳那就是一个老狐狸,现在朝中没有比他更加狡猾到了,到谁那里就听谁的,其余的几个诸如伦文叙、杨一清以及杨延和肯定都是唯朱厚照是詹了,也就是一个没能当上内阁首辅的谢迁心里更加的偏向于孝宗皇帝了。
至于朝中的其他人由于还是老臣居多,所以心里大都还是偏向于孝宗,不过在六个尚书和五个内阁大臣面前他们的影响力就太小了。
重新坐在奉天殿上孝宗感觉并没有之前好,渐渐的他发现朝堂已经便了,以前那个自己熟悉的朝堂已经完全消失了,人大多还是那些人,但是人心却变了。其实孝宗哪里知道变得不知有这些大臣们的心,还有他自己的心同样也变了。
“太上皇,要不迁都吧?”一个突兀的声音打破了大殿之上的平静,所有人回头一看,是一个年过五十的老臣站出来说的。
众人看到他之后立马便将目光转向了上面高高坐着的孝宗皇帝,一个到了五十岁了还是一个正五品经历的小官是不敢擅自说出来这种话的,很显然众人都认为这句话必然是孝宗借着这个宗人府经历的口说出来的。
大臣们猜测的还真没错,这句话就是孝宗借着这个宗人府经历的口说出来的,身为太上皇孝宗自然不方便直接说出来,那就影响太大了,最起码得先通过其他人的口试探一下大臣们的态度再说。
不过那个宗人府经历说完,整个朝堂之上变得更加安静了,甚至就连那个经历急促的呼吸以及汗珠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够听得清楚。
朝堂变得很怪,孝宗发现大多数人看向自己的眼神一瞬间变得怪怪的。
“混账,”朝着那个宗人府经历大喝一声,孝宗神情严肃的呵斥道:“大敌当前你不思为国尽忠还敢妄谈迁都,简直是置京城百万百姓与大明江山于不顾,来人,将他打入大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