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秦疆 > 第482章,国危显忠卿7

第482章,国危显忠卿7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首先是李敢进四川,自己也派李岩一同前去,但是汉中突然叛乱,使得李岩不得不回兵,偏偏这个时候,四川大灾,给了张献忠一个绝好的机会。如果秦军当时也在四川的话,人马增加一二十万,绝没有问题。独独让张献忠捞了好处。

    然后便是这一次,山西本来空虚了,自己立刻派张仪前去联合李自成,一同进兵,张仪不负重望,成功将农民军十万人马带来了,但李自成又被箭射伤,使得刘宗敏不得不回兵,进攻山西之事,又成泡影。

    李岩瞧了出来,于是安慰道:“大王不必烦恼,如今天下方乱,各地英雄遍起,机会还会出现的,咱们不如趁眼前这个安定的时期,好好巩固一下关中与汉中的防务,做到有备无患,日后进军之时,也用不着担心后方了。”

    秦王点头:“眼下也只能如此了,这件事,你与白起去统管吧。”

    秦军又将三万人马撤回了关中,山西的汪乔年得到消息,这才松了一口气,他立刻上表朝庭,说贼兵退去,山西转危为安。

    崇祯接到表章,也稍稍放心一些,他也害怕秦军与李自成联手,进占山西,那样的话,就可以直接威胁京城了。

    眼下李自成在开封苦战,损兵折将,这正是朝庭希望看到的,崇祯已经打算好了,如果能以一座开封城,将李自成的五十万大军拖住,也是一件好事。借着这个机会,朝庭可以顾及一下辽东。

    因为满清大军已经兵出沈阳,向锦州杀了过来。

    这个时候,只有洪承畴可以力挽狂澜了。

    崇祯在洪承畴去辽东之前,亲自召见了一次,赏赐给他一幅手书,上写:疾风知劲草,国难显忠卿。

    洪承畴感激涕零,立下誓死之言,然后崇祯加封他蓟辽总督,总管辽东一切人马军务。洪承畴在京城只住了一天,便启程赶往辽东。

    他手下一万多人,加上祖宽的三千关宁铁骑,来到山海关,吴三桂出来迎接。洪承畴也知道这员小将,认为是可造之材,因此很是看重,也带在身边。另外洪承畴深知与满人作战,必须依靠关宁铁骑,因此向崇祯上表,请求调曹变蛟前来。

    崇祯自然照准,立刻下旨给曹变蛟,让他率部赶往山海关。

    在山海关歇兵十日之后,洪承畴等到了曹变蛟,然后立刻率军赶往锦州。准备与满清人马决战。

    这一次明军集合了八部人马,共十三万人,其中以吴三桂,祖宽,曹变蛟三部人马,最为凶悍。

    皇太极听说明军以洪承畴为主帅,领部下十余万人出关,前来增援锦州,也不敢怠慢,集结了五万精锐人马,亲自出征,以多尔衮为前部,向锦州杀来。

    这是双方在关外的一场生死存亡的大决战,两方面的主帅都清楚,这一仗的后果影响太大。

    洪承畴认为,如果在锦州一线上击败清军,不仅锦州能够保全,宁远也没有了危险,而且还可以加固宁锦防线,清军数年之内,将无法对其产生威胁。

    皇太极觉得,如果能够击败明军,那么锦州便是囊中之物,锦州一失,宁远便成了一座孤城,唾手可得。那么清军将完全控制关外的土地,兵锋直逼山海关。

    因此,双方都觉得,此仗不能败。

    于是,一场关乎辽东的生死大战,缓缓拉开了大幕。

    再说秦军这边,李岩领了秦王旨意,与白起一道,在关中境内多个县城巡视,尤其是一些地势重要之处,加固城防,编练人马,白起还在各地都秘密安排了秦军的眼线,混迹于百姓之中,以便防止有奸细混进来。

    没过多久,整个关中便一片肃宁,秩序井然,李岩又去了汉中一次,与李敢一起,也将汉中的防卫巩固了一番。

    在这期间,秦军也不断收到各地的消息,首先是四川张献忠,据探马来报,张献忠已经集结了三十万大军,正杀奔重庆而去,一路上势如破竹,四川巡抚陈士奇慌了手脚,调集境内的一切可用人马,驰援重庆,同时他再次任命秦良玉为主帅,要与张献忠决一死战。

    另外便是李自成处的消息,自从李自成被射伤之后,急令刘宗敏回军,等到刘宗敏回到开封城下,农民军已经攻城十余天了,这些天里双方交战激烈,农民军使尽了各种器械与手段攻城,都被击退,死伤将近五千人,损失不小。

    李自成眼伤很重,不能起床,全军急盼刘宗敏回来,此时一见他终于到了,这才松了口气,刘宗敏立刻下令,停止攻城。

    其实攻城的事也属于不得已,李自成重伤,如果不进攻敌军,士气便会大丧,若是官军再趁机偷袭,可能会造成溃败的局面,因此宋献策才下令攻城。

    这叫做以攻为守。

    此时刘宗敏回到军中,军心安稳,便不用再攻城,所以农民军开始休整。刘宗敏吩咐各营,严阵以待,以防敌军前来偷袭。

    这个时候,还要以围为主,等待闯王箭伤平复,再做道理。

    而左良玉等将,此时也卷土重来,虽然没有过于逼近,但是已经在周围三百里内,绝不可大意。

    于是开封这边,稍稍安定下来。

    而真正令朝庭头疼的,除了辽东,还有山东。

    范雎自从遣走了革左五营之后,自己带着子义,并十万人马,连连取胜,攻城破县,几乎没遇到过什么像样的抵抗。

    此时山东各县,人马不多,最多只有两三千守军,如何挡得往他十万大军,因此每到一城,最多两天,便可以攻下。

    范雎是从秦军之中出身的,对于军纪照样很在意,他的人马进了山东之后,便下过一令,绝不许滥杀无辜。尤其是平民百姓,杀一人者,全队皆斩。因此他的人马攻下县城之后,除了城中的官员乡绅恶霸之外,并没有百姓受到骚扰,杀人的事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范雎渐渐在山东赢得了名声。但是他知道,要想完全占领山东,还有一场血战。如果不把山东境内的官军主力击溃的话,山东便不属于他。

    而山东官军的主帅,是那位慧眼独具的侯恂。

    这位巡抚也当真了得,就看着范雎在山东闹腾,居然没有率主力与他打过一仗,范雎占了山东很多州县,侯恂也不理会,只是一个劲地调兵,集结人马。

    原来侯恂就是要等着范雎的人马分散之后,再来进攻。

    他看到范雎每占一城之后,都要派兵把守,成为自己的地盘,这样一来,城占得越多,人马就越分散,而且范雎拿下这么多地方,一定不肯轻易放弃。他要用山东的州县,将范雎拖住,拖死。不让他流动起来。

    对于这一点,侯恂十分清楚,十万大军一旦散于山野,那范围得有多大,要剿灭该有多困难。因此打野战,不如打攻城战。

    所以侯恂一边集结人马,一边冷眼观察着范雎,任他在山东地面上折腾,就是不动重拳。

    等到革左五营回来时,范雎已经占领了山东南部的大片地区,兵锋直指济南。

    大战的阴云,已经密布在山东,就等着一道闪电,划开血淋淋的序章。

    此时的天下,烽烟遍地。辽东有清军压境,山东有范雎造乱,关中有秦军崛起,河南有李自成雄心勃勃,四川有张献忠虎视耽耽。这几方面,都是朝庭的大患。

    崇祯每一次站在全国地图之前,总会愁云丛生。大明朝定基以来,已经二百六七十年,国内一向升平,仅有的几次内乱,也大都是藩王作死,岂料自己登基以后,天下便盗贼蜂起,祸国殃民,曾经有几次,都可以将这些贼首斩草除根,却始终没有成功,终于弄到今天,这些巨寇拥有了数十万人马,已经可以与官军分庭抗礼,甚至有了夺取大明天下的势头。

    做为太祖朱元璋的后人,他的血管中仍旧流淌着不屈的血液,但是这个时候,光靠明君是不够的,他还需要许多忠臣名将。

    如果卢象升还活着……如果曹文诏还活着……如果杨嗣昌还活着……如果……如果袁崇焕没有反叛之意……

    他手下不是没有能臣,不是没有名将,但这些人都已不在,眼下只能靠洪承畴与孙传庭来力挽狂澜了。但是起火的地方太多,光靠他们二人,也难以顾及。

    崇祯突然拔出宝剑,剑光如水,在灯下流离不定,映出了他那苍白的面容。

    一个月后,已是九月天气。

    今年的关中有些反常,往年总是干旱,今年却是多雨。一连几天,淫雨霏霏,平添了一丝寒意。听说中原地方也是如此。

    这一天秦王将白起与李岩召来,要听听关中与汉中的防务情况。

    白起将这一个多月以来,他与李岩如何布防,如何巡视的事情说了,秦王十分满意,又问:“大将军觉得,此时可以东出潼关,进攻山西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