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亲征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之后,事情立刻有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发展,朱棣找了些理由,释放了大部分太子身边的重臣,其中就包括杨士奇,原本所有人都以为翻不了身的太子,竟然莫名其妙的就起死回生了。
这之后,朱棣不顾朱高煦的反复哀求,强行将他封到了山东乐安州,朱高煦震惊之余感到十分不满,但也没有办法,只得灰溜溜的去了乐安。
这个时候,朱高煦已经意识到,自己此生注定不可能用合法手段登上皇位了。
朱棣确实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如果我们翻开地图察看的话,就会发现他似乎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这个儿子将来不会老实,于是在封地时,便已做好了打算。乐安州离北京很近,离南京却很远,将朱高煦调离他的老巢,安置在迁都之后的天子眼皮底下,将来就算要打,朝发夕至,很快就能解决,不能不说是一招好棋。
至少在这一点上,朱棣要比他的父亲高明。
至此,储君之争暂时告一段落,***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稳住了太子的宝座,也为后来仁宣盛世的出现提供了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朱高煦多年的图谋策划最终付之东流,至少朱棣绝对不会再考虑立他为太子了,但这位仁兄自然也是不会死心的,他把自己的阴谋活动完全转入地下,并勾结他的同党准备东山再起。
不过这一次他不打算继续搞和平演变了,因为在他面前只剩下了一条路——武装夺权。
虽然方针已经拟定,但朱高煦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自己老爹打仗有多厉害,他比谁都清楚,只要他还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就绝对不会在自己老爹头上动土。
朱高煦决定等待,等到时机成熟的那一天。
太子的重臣基本都被释放了出来,除了杨溥。
之前也说过了,诏狱是真正的人间地狱,阴冷潮湿,环境恶劣,虽然是高等级监狱,却绝不是卫生模范监狱,蚊虫老鼠到处跑,监狱也从来不搞卫生评比,反正这些东西骚扰的也不是自己。
这就是诏狱,这里的犯人没有外出放风的机会,没有打牌消遣等娱乐活动,自然更不可能在晚上排队到礼堂看新闻报道。
而杨溥这时候在诏狱做什么呢?
杨溥的生命时刻都笼罩着死亡的阴影,“东宫迎驾事件”的爆发简直是太子一脉的噩梦,而汉王朱高煦更是处心积虑要借此事彻底消灭***,在这种情况下,杨溥随时都有被拉出去砍头的危险,然而杨溥却以一种谁也想不到的行为来应对死亡的威胁。
如果明天生命就可能结束,而你却无能为力,你会干些什么?
我相信很多人在这种状况下是准备写遗书或是大吃一顿,把以前没玩的都补上,更多的人则是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
这些都是人的正常反应,可杨溥奇就奇在他的反应不正常。
明天就可能被拉出去砍头,他却仍在读书,而且是不停地读,读了很多书,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在那种险恶的环境下,性命随时不保,读书还有什么用呢?
可这个人却浑似坐牢的不是自己,每天在散发恶臭、肮脏潮湿的牢房里,却如同身在自己书房里一样,不停地用功读书,他的自学行为让其他犯人很惊讶,到后来,连看守他的狱卒都怀疑他精神不正常。
他的这种举动也引起了朱棣的主意,有一次朱棣突然想起他,便问杨溥现在在干什么,大臣告诉他杨溥在监狱里每天都不停地读书。
朱棣听到这个答案后,沉思良久,向锦衣卫指挥使夜殇下达了命令,要她务必命人好好的看守杨溥,不能出任何问题。
朱棣是一个很有水平的领导,这种水平就体现在对人的认识上,他很清楚杨溥的境况和心理状态,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杨溥却能视死如归,毫不畏惧,也绝非伪装,这是很不容易的。
很明显,这个叫杨溥的人心中根本就没有害怕这两个字。
自古以来,最可怕的事情并不是死,而是每天在死亡的威胁下等死。
不知何时发生,只知随时可能发生,这种等死的感受才是最为痛苦的。
杨溥不怕死,也不怕等死,这样的人,天下还有何可怕?
真是个人才啊!朱棣决定把他留给太子去用,这也是为何朱棣最后没有选择将杨溥放出来的原因,他要在朱高炽登基之前,更多的磨练杨溥的心志。
永乐七年鞑靼战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蒙古,他们没有想到,由黄金家族统领的蒙古本部居然如此不堪一击,而在他们中间,有一个部落对这一结果却十分高兴,这个部落就是瓦剌。
瓦剌和鞑靼之间有很深的仇恨,估计也超过了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在明军进攻时,瓦剌作为与鞑靼同一种族的部落,不但不帮忙,还替明朝政府解决了本雅失里这个祸害。
这样的功劳自然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嘉奖。作为这场战争中的旁观者,瓦剌得到了许多利益,然而明朝政府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后,这位旁观者就将转变为一个参与者。
瓦剌首领马哈木是一个比较有才能的统治者,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的地盘,而自己的最大竞争对手阿鲁台已经被明军打成了无业游民,他所占据的东部蒙古也变得极为空虚。
马哈木是个见了便宜就想占的人,他开始不断蚕食西部蒙古的地盘,几年之间,瓦剌的实力开始急剧膨胀,占领了很多地方。
此时阿鲁台却缺兵少将,成了没娘的孩子,他只能去向明朝政府哭诉,可是每次得到的都是“知道啦”“你回去吧,我们会和他打招呼的”之类的话。
鞑靼正在一蹶不振,但朱棣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瓦剌变的过于强大了。
不管瓦剌和鞑靼有什么样的矛盾,但他们毕竟还是蒙古人,“攘外必先安内”也并不单单是汉族的传统,在打垮了鞑靼后,瓦剌的马哈木也动起了统一蒙古,恢复帝国的念头,他立答里巴为汗,还侵占了和林。
朱棣终于发现,这个旁观者竟然已经变得如此强大,大有一统蒙古之势。而此时阿鲁台也已经被打得失魂落魄,竟然带着自己的部落跑到长城边上来,说自己已经没有活路了,要求政治避难。
事到如今,再也不能不管了,明朝政府如同古往今来的所有政权一样,都遵循一条准则: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朱棣发现瓦剌已经再也不听话的时候,他终于不准备再忍耐下去了。
马哈木敢与明朝如此叫板,决不是一时冲动,他还是有点资本的,当时瓦剌所管辖的西蒙古一直没有受到过明朝的正面打击,而在明朝攻击鞑靼的军事行动中,他还趁机捡了不少便宜,越发耀武扬威起来,这就如同一个小康之家突然中了几百万彩票,便摆起了排场,想去跟人比富。
马哈木明白,一旦和明朝撕破脸,就要动真格的了,但马哈木并不畏惧,因为他也有自己的杀手锏——骑兵。
在当时,蒙古草原上最强大的骑兵部队已经不再是蒙古本部鞑靼,而是瓦剌。事实证明,蒙古不愧是马上的民族,他们生长在马上,血管里流着游牧民族的血液,即使不复当年之荣光,他们也无愧于最优秀骑兵部队的称号。
马哈木仔细观察了明朝和鞑靼的战争,他敏锐地发现明朝的骑兵并不比鞑靼的强,只是因为明军势头很大,而鞑靼却出现了内部分裂,所以才会如此轻易地击败鞑靼。
我不会犯那样的错误,瓦剌将在我的统一指挥下诱敌深入,然后发动出其不意的攻击,一举歼灭明军,重现蒙古的辉煌!
马哈木并不是一个只会空喊口号的人,他已经准备了一个详尽的作战计划,并预设了决战的地点,他相信,只要明军被引入了这个圈套,他就一定能够取得战役的胜利。
自从瓦剌表示不服从明朝的调遣,不肯回到西蒙古领地后,朱棣就下定决心,要拔掉这一颗钉子,自小以来,只有他不听别人的话,别人乖乖听他的话,他不去欺负别人已经是谢天谢地,还没有谁敢欺负过他,而如今小小的瓦剌竟然敢于和他公开叫板,不教训一下是不行了。
于是为了彻底教训一下嚣张的马哈木,朱棣决定组织空前强大的黄金阵容北伐,去收拾这些不老实的蒙古人。
北伐军主帅朱棣,军师叶羽,先锋官岚琴,而主帅朱棣的贴身护卫则由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夜殇担任。
如此豪华的阵容还真的是靖难之役之后再没有出现过的了。
朱棣决心带领五十万大军亲征蒙古,务必要亲自消灭马哈木,给整个蒙古一个响亮的耳光,让他们知道以后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这之后,事情立刻有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发展,朱棣找了些理由,释放了大部分太子身边的重臣,其中就包括杨士奇,原本所有人都以为翻不了身的太子,竟然莫名其妙的就起死回生了。
这之后,朱棣不顾朱高煦的反复哀求,强行将他封到了山东乐安州,朱高煦震惊之余感到十分不满,但也没有办法,只得灰溜溜的去了乐安。
这个时候,朱高煦已经意识到,自己此生注定不可能用合法手段登上皇位了。
朱棣确实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如果我们翻开地图察看的话,就会发现他似乎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这个儿子将来不会老实,于是在封地时,便已做好了打算。乐安州离北京很近,离南京却很远,将朱高煦调离他的老巢,安置在迁都之后的天子眼皮底下,将来就算要打,朝发夕至,很快就能解决,不能不说是一招好棋。
至少在这一点上,朱棣要比他的父亲高明。
至此,储君之争暂时告一段落,***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稳住了太子的宝座,也为后来仁宣盛世的出现提供了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朱高煦多年的图谋策划最终付之东流,至少朱棣绝对不会再考虑立他为太子了,但这位仁兄自然也是不会死心的,他把自己的阴谋活动完全转入地下,并勾结他的同党准备东山再起。
不过这一次他不打算继续搞和平演变了,因为在他面前只剩下了一条路——武装夺权。
虽然方针已经拟定,但朱高煦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自己老爹打仗有多厉害,他比谁都清楚,只要他还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就绝对不会在自己老爹头上动土。
朱高煦决定等待,等到时机成熟的那一天。
太子的重臣基本都被释放了出来,除了杨溥。
之前也说过了,诏狱是真正的人间地狱,阴冷潮湿,环境恶劣,虽然是高等级监狱,却绝不是卫生模范监狱,蚊虫老鼠到处跑,监狱也从来不搞卫生评比,反正这些东西骚扰的也不是自己。
这就是诏狱,这里的犯人没有外出放风的机会,没有打牌消遣等娱乐活动,自然更不可能在晚上排队到礼堂看新闻报道。
而杨溥这时候在诏狱做什么呢?
杨溥的生命时刻都笼罩着死亡的阴影,“东宫迎驾事件”的爆发简直是太子一脉的噩梦,而汉王朱高煦更是处心积虑要借此事彻底消灭***,在这种情况下,杨溥随时都有被拉出去砍头的危险,然而杨溥却以一种谁也想不到的行为来应对死亡的威胁。
如果明天生命就可能结束,而你却无能为力,你会干些什么?
我相信很多人在这种状况下是准备写遗书或是大吃一顿,把以前没玩的都补上,更多的人则是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
这些都是人的正常反应,可杨溥奇就奇在他的反应不正常。
明天就可能被拉出去砍头,他却仍在读书,而且是不停地读,读了很多书,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在那种险恶的环境下,性命随时不保,读书还有什么用呢?
可这个人却浑似坐牢的不是自己,每天在散发恶臭、肮脏潮湿的牢房里,却如同身在自己书房里一样,不停地用功读书,他的自学行为让其他犯人很惊讶,到后来,连看守他的狱卒都怀疑他精神不正常。
他的这种举动也引起了朱棣的主意,有一次朱棣突然想起他,便问杨溥现在在干什么,大臣告诉他杨溥在监狱里每天都不停地读书。
朱棣听到这个答案后,沉思良久,向锦衣卫指挥使夜殇下达了命令,要她务必命人好好的看守杨溥,不能出任何问题。
朱棣是一个很有水平的领导,这种水平就体现在对人的认识上,他很清楚杨溥的境况和心理状态,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杨溥却能视死如归,毫不畏惧,也绝非伪装,这是很不容易的。
很明显,这个叫杨溥的人心中根本就没有害怕这两个字。
自古以来,最可怕的事情并不是死,而是每天在死亡的威胁下等死。
不知何时发生,只知随时可能发生,这种等死的感受才是最为痛苦的。
杨溥不怕死,也不怕等死,这样的人,天下还有何可怕?
真是个人才啊!朱棣决定把他留给太子去用,这也是为何朱棣最后没有选择将杨溥放出来的原因,他要在朱高炽登基之前,更多的磨练杨溥的心志。
永乐七年鞑靼战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蒙古,他们没有想到,由黄金家族统领的蒙古本部居然如此不堪一击,而在他们中间,有一个部落对这一结果却十分高兴,这个部落就是瓦剌。
瓦剌和鞑靼之间有很深的仇恨,估计也超过了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在明军进攻时,瓦剌作为与鞑靼同一种族的部落,不但不帮忙,还替明朝政府解决了本雅失里这个祸害。
这样的功劳自然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嘉奖。作为这场战争中的旁观者,瓦剌得到了许多利益,然而明朝政府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后,这位旁观者就将转变为一个参与者。
瓦剌首领马哈木是一个比较有才能的统治者,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的地盘,而自己的最大竞争对手阿鲁台已经被明军打成了无业游民,他所占据的东部蒙古也变得极为空虚。
马哈木是个见了便宜就想占的人,他开始不断蚕食西部蒙古的地盘,几年之间,瓦剌的实力开始急剧膨胀,占领了很多地方。
此时阿鲁台却缺兵少将,成了没娘的孩子,他只能去向明朝政府哭诉,可是每次得到的都是“知道啦”“你回去吧,我们会和他打招呼的”之类的话。
鞑靼正在一蹶不振,但朱棣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瓦剌变的过于强大了。
不管瓦剌和鞑靼有什么样的矛盾,但他们毕竟还是蒙古人,“攘外必先安内”也并不单单是汉族的传统,在打垮了鞑靼后,瓦剌的马哈木也动起了统一蒙古,恢复帝国的念头,他立答里巴为汗,还侵占了和林。
朱棣终于发现,这个旁观者竟然已经变得如此强大,大有一统蒙古之势。而此时阿鲁台也已经被打得失魂落魄,竟然带着自己的部落跑到长城边上来,说自己已经没有活路了,要求政治避难。
事到如今,再也不能不管了,明朝政府如同古往今来的所有政权一样,都遵循一条准则: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朱棣发现瓦剌已经再也不听话的时候,他终于不准备再忍耐下去了。
马哈木敢与明朝如此叫板,决不是一时冲动,他还是有点资本的,当时瓦剌所管辖的西蒙古一直没有受到过明朝的正面打击,而在明朝攻击鞑靼的军事行动中,他还趁机捡了不少便宜,越发耀武扬威起来,这就如同一个小康之家突然中了几百万彩票,便摆起了排场,想去跟人比富。
马哈木明白,一旦和明朝撕破脸,就要动真格的了,但马哈木并不畏惧,因为他也有自己的杀手锏——骑兵。
在当时,蒙古草原上最强大的骑兵部队已经不再是蒙古本部鞑靼,而是瓦剌。事实证明,蒙古不愧是马上的民族,他们生长在马上,血管里流着游牧民族的血液,即使不复当年之荣光,他们也无愧于最优秀骑兵部队的称号。
马哈木仔细观察了明朝和鞑靼的战争,他敏锐地发现明朝的骑兵并不比鞑靼的强,只是因为明军势头很大,而鞑靼却出现了内部分裂,所以才会如此轻易地击败鞑靼。
我不会犯那样的错误,瓦剌将在我的统一指挥下诱敌深入,然后发动出其不意的攻击,一举歼灭明军,重现蒙古的辉煌!
马哈木并不是一个只会空喊口号的人,他已经准备了一个详尽的作战计划,并预设了决战的地点,他相信,只要明军被引入了这个圈套,他就一定能够取得战役的胜利。
自从瓦剌表示不服从明朝的调遣,不肯回到西蒙古领地后,朱棣就下定决心,要拔掉这一颗钉子,自小以来,只有他不听别人的话,别人乖乖听他的话,他不去欺负别人已经是谢天谢地,还没有谁敢欺负过他,而如今小小的瓦剌竟然敢于和他公开叫板,不教训一下是不行了。
于是为了彻底教训一下嚣张的马哈木,朱棣决定组织空前强大的黄金阵容北伐,去收拾这些不老实的蒙古人。
北伐军主帅朱棣,军师叶羽,先锋官岚琴,而主帅朱棣的贴身护卫则由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夜殇担任。
如此豪华的阵容还真的是靖难之役之后再没有出现过的了。
朱棣决心带领五十万大军亲征蒙古,务必要亲自消灭马哈木,给整个蒙古一个响亮的耳光,让他们知道以后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