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节 火箭炮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德国人沃尔特多姆贝格尔是不多的留在联省的德国技术人员之一。他名不见经传,因为太年轻,根本就是来学习的,在炮兵工厂里的地位也就跟普通的中国技术学徒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但是他的专业却帮助联省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赵泽勇征集的给直升机安装武器的方法中,多姆贝格尔提出的火箭炮获得了认可。
由于直升飞机的载重和空间限制,除了安放一挺机枪外,就只能选择小口径的火炮,或者能够对飞机稳定性造成影响最小的火炮,最终是多姆贝格尔提出的火箭炮还有其他军工人员提出的无后坐力炮方案得到了初步认可。
但是经过进一步的讨论和验证,火箭炮方案最终得到确认。
多姆贝格尔在后世也不是籍籍无名之辈,他跟著名的冯布劳恩一起开展了德国的火箭发动机研制工作。但是此时的多姆贝格尔还只是联省兵工厂中一个毫无特点的普通技术员而已,每每也就是画画图纸,做做实验,多余时间看看资料,做做梦罢了。
之所以提出火箭炮的方案,跟多姆贝格尔的兴趣有关,他一直就对火箭很有兴趣,这时代德国人也确实是火箭技术的先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们就开始了对火箭技术的研究。而多姆贝格尔也在来联省前,就做过相关的学习和研究。当然了,多姆贝格尔也是受到了联省技术的影响的。起码他的设想就跟联省的制式武器有关,联省军装备的火箭筒给多姆贝尔格带来了足够的灵感。让他看到了火箭技术在武器上的应用。所以多姆贝格尔的方案,一开始干脆就是直接将火箭筒移植到直升飞机上而已。
当他们成功将火箭筒安装到简易的试验性直升机模型上,让赵泽勇参观的时候,赵泽勇表示很不认可。于是将自己的想法给技术人员沟通。
“直升机两边各安装一个火箭筒,这可不行啊,最多打两发而已。为什么不考虑设计一种多管火箭呢,这样就拥有足够的火力了。”
火箭筒的最大缺陷就是,没办法立刻装填。在步兵手里还好说,可是固定安装在直升飞机上,那可就只能像固定翼飞机那样,提前装弹了,这样的效果甚至都不如直接让人坐在直升机上扛着火箭筒打呢。
“多管的?”
技术人员有些不太明白多管的意思。
要知道多管火箭炮二战时候才投入实用,苏联人的喀秋莎火箭弹是典型的代表,这种武器也是装填不方便。不能像普通炮兵那样,每分钟装填十几二十次以上,所以只能采用量来取胜,一次性多管齐射,射完就走,极短时间内的覆盖性打击会给遇到的每一个对手留下深刻的印象。德军就不说了。他们吃的苦头最大。美军后来在朝鲜战争中遇到中国军队装备的苏制喀秋莎火箭炮的时候,第一次也是被打蒙了,联合国军士兵恐惧的谣传,说中国人装备了新式的战术核弹。
除了苏军的火箭炮外,二战中德军的火箭炮也投入了实战。只可惜德国人走了弯路。由于这不是一种精确打击的武器,而是一种覆盖性武器。一向严谨的德国人并没有重视。只将火箭炮部队装备在化学部队中,而二战中德国并没有敢发动毒气战,因此德国火箭炮几乎没有表现。当然他们的设计也有问题,苏联人清晰的认识到这种武器的特点,于是采取了大量、快速的发射策略,设计的火箭炮一次可以发射几十枚火箭弹,并采用发射架装载在汽车上,快速移动打完就走。而德国人的呢,采用的发射筒结构,并且是放在手推车上,由人推着走,跟放烟花的表演队似的,而且管数也才只有六管到八管,根本就形不成压制性火力。
其实采用苏联的发射架结构还是采用德国的发射管结构,都差不多,苏军的发射架结构在二战中证明了自己的性能,而二战后世界各国发展的新一代火箭炮大多都采用了发射管结果,当然同样是安装在卡车上,方便迅速转移的。
赵泽勇很快就给技术人员画出了简图,是以自己在电视上,阅兵仪式上看到的车载多管火箭炮的样子为基础复原出来的。当然赵泽勇不是画家,画出来的效果不怎么样,但是意思就是那个意思。加上自己的讲解,技术人员很容易就明白过来,面面相觑都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才的想法,看赵泽勇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有点要挖人的意思。
“对了,就是这样,多管足够保证火力压制。这样可以放在车上,也可以放在飞机上。”
赵泽勇解释着,但是自己对直升机用火箭炮一时间没什么印象了,但是想必将车载的转移到飞机上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赵泽勇是忽视了车载火箭炮跟直升机用火箭炮的口径差距了,但是技术人员这点还是能够考虑到的,不然就太差劲了。
他们听完了赵泽勇的设想后,立马开始激烈的讨论起来。讨论的内容无非是,赵泽勇说的情况到底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到底该如何实现。车载的多管火箭炮到底能不能在炮兵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直升机用火箭炮又该怎么设计。
让赵泽勇没想到的是,直升机使用的火箭炮倒是首先制作出来了,十八管呈菱形排列,使用铸铁一次铸成的炮管,采用电激发发射方式,一次可以十八枚火箭弹齐射,也可以单发设计,基本技术上跟肩扛火箭筒无二,因此就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准度。其实解决火箭炮准度问题,还是要二战后了,导弹技术的发展才算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那应该算是另一种武器了,火箭炮天生就不是精确打击的武器,不然他就没必要存在了,要精确有火炮就好了。
赵泽勇看过后,让工厂加紧时间制造一架样机出来,并进行实验,如果可行就可以列装装甲部队了。
相比直升机火箭炮,车载火箭炮的研制就缓慢了很多,不是大家不重视,相反都对这种炮寄予厚望,可惜的是,车载的属于大口径炮,而直升机用火箭炮基本上就是十几根肩扛式火箭炮的叠加而已,口径不到30mm。而车载多管火箭炮,则是超过100mm口径的重型火炮,为了满足这样口径的要求,他们设计了将近三米长的炮管。
这不仅仅是口径放大的问题,还包括激发装置,和汽车的连接方式,等等技术难题都需要公关,一时半会是弄不出来的。多姆贝格尔等年轻技术人员,现在是天天都泡在汽车公司的实验室里,想要找到一条合适装载在汽车上的方案来。不停的更改设计,不停的做出模型,不停的做实验检验。
好在赵泽勇不着急,他对车载火箭炮的渴望不算太大,联省的炮兵已经很强大了,对上列强炮兵都可以不输半点。就算有了多管火箭炮,也不过是让联省炮兵部队更强一些而已。而直升飞机就不一样了,联省现在可是没有直升飞机的,这是从无到有的区别。
直升飞机的特点赵泽勇很感兴趣,上次坐直升机的时候就在想,要是从海上起飞几百上千架直升飞机,搭载成千上万的精锐士兵,登陆作战岂不是太简单了,争夺滩涂阵地还用像诺曼底那样费劲吗。
而且直升机方便的起飞条件,让他可以深入战场的各个角落,而不需要修建机场,后世作为紧急救生的装备显示了相当的优秀能力,跟白衣天使结合起来,让战争看起来也不会那么残酷了。
还有直升机能够悬停的特点,让赵泽勇在幻想直升机作为坦克杀手的角色了,一架架直升机飞向战场,悬停在一辆辆坦克上方,精确的投下炸弹,几乎可以看到一辆辆冒着黑烟的铁壳棺材了。
因此赵泽勇才任由多姆贝格尔那批年轻的技术人员去折腾车载多管火箭炮,而将最得力的研究人员调往直升机火箭的研究中来。按照赵泽勇的设想,直升机火箭炮仅仅是来对付坦克,或者对特殊地形下的敌人火力进行压制。比如突然战场前方出现敌人暗堡,位置十分刁钻,火炮有死角无法清除,而用人猛冲伤亡太大的情况下,就该直升飞机出场了。
一个突击、悬停,然后火箭炮齐射,也许就解决问题了。
另外也算是赵泽勇一个情节作怪吧,后世电影里的直升机太拉风了,香港警察,美国军队,甚至是巴西黑帮都大量使用直升飞机,而国产的电影中,则很少见到这种装备。尤其是美军,他们打伊拉克,打阿富汗的那些战争中,什么阿帕奇了,黑鹰了,多次的出现,急停转身,火箭炮,那简直就是最经典的广告啊。
不得不说赵泽勇被美国人的广告打动了,不过他不打算买美国人的直升机,而是打算自己仿制。嘿嘿,拿到民国,即便是山寨的东西,那也是很先进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德国人沃尔特多姆贝格尔是不多的留在联省的德国技术人员之一。他名不见经传,因为太年轻,根本就是来学习的,在炮兵工厂里的地位也就跟普通的中国技术学徒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但是他的专业却帮助联省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赵泽勇征集的给直升机安装武器的方法中,多姆贝格尔提出的火箭炮获得了认可。
由于直升飞机的载重和空间限制,除了安放一挺机枪外,就只能选择小口径的火炮,或者能够对飞机稳定性造成影响最小的火炮,最终是多姆贝格尔提出的火箭炮还有其他军工人员提出的无后坐力炮方案得到了初步认可。
但是经过进一步的讨论和验证,火箭炮方案最终得到确认。
多姆贝格尔在后世也不是籍籍无名之辈,他跟著名的冯布劳恩一起开展了德国的火箭发动机研制工作。但是此时的多姆贝格尔还只是联省兵工厂中一个毫无特点的普通技术员而已,每每也就是画画图纸,做做实验,多余时间看看资料,做做梦罢了。
之所以提出火箭炮的方案,跟多姆贝格尔的兴趣有关,他一直就对火箭很有兴趣,这时代德国人也确实是火箭技术的先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们就开始了对火箭技术的研究。而多姆贝格尔也在来联省前,就做过相关的学习和研究。当然了,多姆贝格尔也是受到了联省技术的影响的。起码他的设想就跟联省的制式武器有关,联省军装备的火箭筒给多姆贝尔格带来了足够的灵感。让他看到了火箭技术在武器上的应用。所以多姆贝格尔的方案,一开始干脆就是直接将火箭筒移植到直升飞机上而已。
当他们成功将火箭筒安装到简易的试验性直升机模型上,让赵泽勇参观的时候,赵泽勇表示很不认可。于是将自己的想法给技术人员沟通。
“直升机两边各安装一个火箭筒,这可不行啊,最多打两发而已。为什么不考虑设计一种多管火箭呢,这样就拥有足够的火力了。”
火箭筒的最大缺陷就是,没办法立刻装填。在步兵手里还好说,可是固定安装在直升飞机上,那可就只能像固定翼飞机那样,提前装弹了,这样的效果甚至都不如直接让人坐在直升机上扛着火箭筒打呢。
“多管的?”
技术人员有些不太明白多管的意思。
要知道多管火箭炮二战时候才投入实用,苏联人的喀秋莎火箭弹是典型的代表,这种武器也是装填不方便。不能像普通炮兵那样,每分钟装填十几二十次以上,所以只能采用量来取胜,一次性多管齐射,射完就走,极短时间内的覆盖性打击会给遇到的每一个对手留下深刻的印象。德军就不说了。他们吃的苦头最大。美军后来在朝鲜战争中遇到中国军队装备的苏制喀秋莎火箭炮的时候,第一次也是被打蒙了,联合国军士兵恐惧的谣传,说中国人装备了新式的战术核弹。
除了苏军的火箭炮外,二战中德军的火箭炮也投入了实战。只可惜德国人走了弯路。由于这不是一种精确打击的武器,而是一种覆盖性武器。一向严谨的德国人并没有重视。只将火箭炮部队装备在化学部队中,而二战中德国并没有敢发动毒气战,因此德国火箭炮几乎没有表现。当然他们的设计也有问题,苏联人清晰的认识到这种武器的特点,于是采取了大量、快速的发射策略,设计的火箭炮一次可以发射几十枚火箭弹,并采用发射架装载在汽车上,快速移动打完就走。而德国人的呢,采用的发射筒结构,并且是放在手推车上,由人推着走,跟放烟花的表演队似的,而且管数也才只有六管到八管,根本就形不成压制性火力。
其实采用苏联的发射架结构还是采用德国的发射管结构,都差不多,苏军的发射架结构在二战中证明了自己的性能,而二战后世界各国发展的新一代火箭炮大多都采用了发射管结果,当然同样是安装在卡车上,方便迅速转移的。
赵泽勇很快就给技术人员画出了简图,是以自己在电视上,阅兵仪式上看到的车载多管火箭炮的样子为基础复原出来的。当然赵泽勇不是画家,画出来的效果不怎么样,但是意思就是那个意思。加上自己的讲解,技术人员很容易就明白过来,面面相觑都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才的想法,看赵泽勇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有点要挖人的意思。
“对了,就是这样,多管足够保证火力压制。这样可以放在车上,也可以放在飞机上。”
赵泽勇解释着,但是自己对直升机用火箭炮一时间没什么印象了,但是想必将车载的转移到飞机上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赵泽勇是忽视了车载火箭炮跟直升机用火箭炮的口径差距了,但是技术人员这点还是能够考虑到的,不然就太差劲了。
他们听完了赵泽勇的设想后,立马开始激烈的讨论起来。讨论的内容无非是,赵泽勇说的情况到底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到底该如何实现。车载的多管火箭炮到底能不能在炮兵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直升机用火箭炮又该怎么设计。
让赵泽勇没想到的是,直升机使用的火箭炮倒是首先制作出来了,十八管呈菱形排列,使用铸铁一次铸成的炮管,采用电激发发射方式,一次可以十八枚火箭弹齐射,也可以单发设计,基本技术上跟肩扛火箭筒无二,因此就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准度。其实解决火箭炮准度问题,还是要二战后了,导弹技术的发展才算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那应该算是另一种武器了,火箭炮天生就不是精确打击的武器,不然他就没必要存在了,要精确有火炮就好了。
赵泽勇看过后,让工厂加紧时间制造一架样机出来,并进行实验,如果可行就可以列装装甲部队了。
相比直升机火箭炮,车载火箭炮的研制就缓慢了很多,不是大家不重视,相反都对这种炮寄予厚望,可惜的是,车载的属于大口径炮,而直升机用火箭炮基本上就是十几根肩扛式火箭炮的叠加而已,口径不到30mm。而车载多管火箭炮,则是超过100mm口径的重型火炮,为了满足这样口径的要求,他们设计了将近三米长的炮管。
这不仅仅是口径放大的问题,还包括激发装置,和汽车的连接方式,等等技术难题都需要公关,一时半会是弄不出来的。多姆贝格尔等年轻技术人员,现在是天天都泡在汽车公司的实验室里,想要找到一条合适装载在汽车上的方案来。不停的更改设计,不停的做出模型,不停的做实验检验。
好在赵泽勇不着急,他对车载火箭炮的渴望不算太大,联省的炮兵已经很强大了,对上列强炮兵都可以不输半点。就算有了多管火箭炮,也不过是让联省炮兵部队更强一些而已。而直升飞机就不一样了,联省现在可是没有直升飞机的,这是从无到有的区别。
直升飞机的特点赵泽勇很感兴趣,上次坐直升机的时候就在想,要是从海上起飞几百上千架直升飞机,搭载成千上万的精锐士兵,登陆作战岂不是太简单了,争夺滩涂阵地还用像诺曼底那样费劲吗。
而且直升机方便的起飞条件,让他可以深入战场的各个角落,而不需要修建机场,后世作为紧急救生的装备显示了相当的优秀能力,跟白衣天使结合起来,让战争看起来也不会那么残酷了。
还有直升机能够悬停的特点,让赵泽勇在幻想直升机作为坦克杀手的角色了,一架架直升机飞向战场,悬停在一辆辆坦克上方,精确的投下炸弹,几乎可以看到一辆辆冒着黑烟的铁壳棺材了。
因此赵泽勇才任由多姆贝格尔那批年轻的技术人员去折腾车载多管火箭炮,而将最得力的研究人员调往直升机火箭的研究中来。按照赵泽勇的设想,直升机火箭炮仅仅是来对付坦克,或者对特殊地形下的敌人火力进行压制。比如突然战场前方出现敌人暗堡,位置十分刁钻,火炮有死角无法清除,而用人猛冲伤亡太大的情况下,就该直升飞机出场了。
一个突击、悬停,然后火箭炮齐射,也许就解决问题了。
另外也算是赵泽勇一个情节作怪吧,后世电影里的直升机太拉风了,香港警察,美国军队,甚至是巴西黑帮都大量使用直升飞机,而国产的电影中,则很少见到这种装备。尤其是美军,他们打伊拉克,打阿富汗的那些战争中,什么阿帕奇了,黑鹰了,多次的出现,急停转身,火箭炮,那简直就是最经典的广告啊。
不得不说赵泽勇被美国人的广告打动了,不过他不打算买美国人的直升机,而是打算自己仿制。嘿嘿,拿到民国,即便是山寨的东西,那也是很先进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