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遗旨现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黄顺与江东达成协议,借江陵城十年的消息传回成都,成都朝廷顿时炸锅:背着朝廷,就与敌人做如此交易,这个黄顺,眼中还有朝廷吗?眼里还有皇上吗?于是群情激奋下,上书要求严惩黄顺的大臣,络绎不绝,诸葛亮想维护黄顺,都有些插不上嘴。
刘禅虽然不太懂朝政,但也知道,夏吟坊的势力,与朝廷相对独立,朝廷对夏吟坊,没有多少控制力,要是朝廷做的过火,夏吟坊随时可以脱离朝廷,另谋出路。
但这么多大臣,代表了民意,刘禅也不得不小心对待。于是,刘禅便找来诸葛亮,与诸葛亮商量,如何解决这事。
对此,诸葛亮早有考虑。事实上,是黄顺早就把借江陵城的真实意图告诉了诸葛亮,对黄顺的谋划,诸葛亮也是赞成的。
于是,诸葛亮向刘禅解释,借江陵城十年,黄顺是要在这十年里,完成一番壮举:从襄阳北上,打开进入关中的通路。这样,荆州和汉中就可以相互配合,经略关中,再加上此前黄顺在代郡和河西的经营,几乎是对关中形成了包围之势,只要能够打开关中的局面,就等于打开了一统天下的大门,到那时,就算江陵城归还给江东,江东也无能为,对我们构不成任何影响。
刘禅当然想当一统天下的君主,闻言大喜,又问诸葛亮,那朝中大臣的意见怎么处理。诸葛亮说道:“夏吟坊私自与江东妥协,但能收回江南四郡,击退曹仁兵马,功过相抵,可不奖不罚。”
刘禅皱眉道:“怕是难平众意。”
诸葛亮说道:“当初先帝有言,荆州由李严将军统管。现在李严将军身陷平叛战场脱不了身,皇上可下一道圣旨,对李严将军进行训斥,责令他不日到荆州赴任。”
刘禅犯难为道:“李严将军此前跟我说过,他不想去荆州。荆州那边有黄顺在,已经足够,他去了,不但没有建树,还只能坏事。”
诸葛亮笑道:“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皇上可公开这道圣旨,让朝中大臣看见,自会有人站出来,反对皇上的意见,这样,皇上就乐得撒手。若再有人纠缠不放,皇上就派遣他去荆州,辖制黄顺。”
刘禅眼睛一亮,笑道:“借给他们个老虎胆,他们也不敢去荆州,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在诸葛亮的指导下,刘禅漂亮的解决了这件大事,按说此事就此过去,谁知一道来自汉中魏延将军的密奏,再次掀起了波澜。
魏延作为顾命大臣之一,他的奏疏不经丞相,可直达刘禅。刘禅看到魏延的奏折,吓了一跳,不敢自专,只好在来日朝会上公开魏延的奏折,寻求众大臣的意见。
原来,刘备临死前,不仅给了李严密旨,同样也给了魏延一道同样的密旨。现在,诸葛亮在朝中已经坐稳丞相之位,而黄顺,也收回了江陵城和江南四郡,成了气候。正好符合刘备密旨中提到的一内一外相辅相成的条件,于是,魏延便公开密旨内容,要求朝廷对此作出处理:要么诸葛亮免去丞相之位,要么黄顺放弃荆州,进入成都授官。
诸葛亮措手不及,此事牵涉到他,他也不好发表意见,只好回避。刘备的遗旨,谁也不敢违抗,众大臣意见倒是非常统一:让黄顺进入成都,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推动让黄顺从朝廷独立出去罢了。既然黄顺动不得,那就只能委屈诸葛亮,从丞相位置上下来了。
刘禅虽然十分不舍,但他爹的旨意,他也不敢违背,只好召诸葛亮进殿,告诉诸葛亮众大臣的意见。
诸葛亮早就料到就是这个结果,很平静的接受了被罢免的事实。被罢免后的诸葛亮如何安置,刘禅征求诸葛亮的意见,诸葛亮说道:“汉中有魏延坐镇,料无大事;朝中有赵云坐镇,外有李严在,固若金汤。只有荆州,四面受敌,黄顺又准备在荆州方向积极进取。找个时候,留在朝中,还不如回襄阳,协助黄顺进取关中来的好。”
众臣中马上就有人提出异议,说诸葛亮回到荆州,荆州就更加不可制了,必须要把诸葛亮留在成都才行。
诸葛亮只是淡淡的反驳了一句:“现在黄顺反出朝廷,你们有制吗?有我在荆州,还能约束于他,不至于脱离朝廷掌控。”
刘禅见诸葛亮坚持,便很果断的表示,此事就这么定了,孔明马上去荆州,走马上任。荆州的一切军政大事,都由诸葛亮负责。
诸葛亮从朝中回家,不由的暗自庆幸:幸好还没有把家眷接到成都。若贸然接过来,再载回去,就黄婉贞和俟奴娇的脾气,肯定会撺掇黄顺搞事。
就是这样,诸葛亮一想到回到襄阳,面对家人和黄顺,诸葛亮就感到一阵头痛,不知该怎么跟他们解释为好。
这事,只能实话实说,黄循就在成都,本来黄顺早就要黄循回荆州,商议如何经营西川的大事。只是战事一起,行程就耽搁了。有黄循在,这里发生的一切都瞒不过家里,好歹只能说实话。家里和黄顺本来就对刘备有很大意见,这回,算是由意见变成成见了。诸葛亮倒不是担心黄顺马上就造反的问题,而是担心以后,一旦黄顺羽翼丰满,自己未必就能控制住黄顺。黄顺造朝廷的反,也不是不可能。
但也仅仅是可能而已,刘禅虽然不谙朝政,但心地善良,对诸葛亮可说是言听计从,对黄顺也有很大的好感。诸葛亮相信,只要黄顺与刘禅相处一段时间,一定能否生出友谊,只要把刘禅跟黄顺的关系搞好,诸葛亮就敢确定,黄顺不会造刘禅的反。但朝中那些与黄顺作对的大臣,就难免黄顺的报复。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诸葛亮能保住刘禅就很不错,实在顾不了更多。
诸葛亮想着以后的事,收拾着行李,这时,门童进来说蒋琬和董允前来拜见。
蒋琬和董允是诸葛亮从底层提拔的官员,都是荆州人,无论从出身还是人脉,都是妥妥的荆州派。诸葛亮被逐,两人感到前途黯淡,便相约来见诸葛亮,希望能够通过诸葛亮,让刘禅下旨,让他们跟随诸葛亮一起回襄阳。
(本章完)
黄顺与江东达成协议,借江陵城十年的消息传回成都,成都朝廷顿时炸锅:背着朝廷,就与敌人做如此交易,这个黄顺,眼中还有朝廷吗?眼里还有皇上吗?于是群情激奋下,上书要求严惩黄顺的大臣,络绎不绝,诸葛亮想维护黄顺,都有些插不上嘴。
刘禅虽然不太懂朝政,但也知道,夏吟坊的势力,与朝廷相对独立,朝廷对夏吟坊,没有多少控制力,要是朝廷做的过火,夏吟坊随时可以脱离朝廷,另谋出路。
但这么多大臣,代表了民意,刘禅也不得不小心对待。于是,刘禅便找来诸葛亮,与诸葛亮商量,如何解决这事。
对此,诸葛亮早有考虑。事实上,是黄顺早就把借江陵城的真实意图告诉了诸葛亮,对黄顺的谋划,诸葛亮也是赞成的。
于是,诸葛亮向刘禅解释,借江陵城十年,黄顺是要在这十年里,完成一番壮举:从襄阳北上,打开进入关中的通路。这样,荆州和汉中就可以相互配合,经略关中,再加上此前黄顺在代郡和河西的经营,几乎是对关中形成了包围之势,只要能够打开关中的局面,就等于打开了一统天下的大门,到那时,就算江陵城归还给江东,江东也无能为,对我们构不成任何影响。
刘禅当然想当一统天下的君主,闻言大喜,又问诸葛亮,那朝中大臣的意见怎么处理。诸葛亮说道:“夏吟坊私自与江东妥协,但能收回江南四郡,击退曹仁兵马,功过相抵,可不奖不罚。”
刘禅皱眉道:“怕是难平众意。”
诸葛亮说道:“当初先帝有言,荆州由李严将军统管。现在李严将军身陷平叛战场脱不了身,皇上可下一道圣旨,对李严将军进行训斥,责令他不日到荆州赴任。”
刘禅犯难为道:“李严将军此前跟我说过,他不想去荆州。荆州那边有黄顺在,已经足够,他去了,不但没有建树,还只能坏事。”
诸葛亮笑道:“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皇上可公开这道圣旨,让朝中大臣看见,自会有人站出来,反对皇上的意见,这样,皇上就乐得撒手。若再有人纠缠不放,皇上就派遣他去荆州,辖制黄顺。”
刘禅眼睛一亮,笑道:“借给他们个老虎胆,他们也不敢去荆州,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在诸葛亮的指导下,刘禅漂亮的解决了这件大事,按说此事就此过去,谁知一道来自汉中魏延将军的密奏,再次掀起了波澜。
魏延作为顾命大臣之一,他的奏疏不经丞相,可直达刘禅。刘禅看到魏延的奏折,吓了一跳,不敢自专,只好在来日朝会上公开魏延的奏折,寻求众大臣的意见。
原来,刘备临死前,不仅给了李严密旨,同样也给了魏延一道同样的密旨。现在,诸葛亮在朝中已经坐稳丞相之位,而黄顺,也收回了江陵城和江南四郡,成了气候。正好符合刘备密旨中提到的一内一外相辅相成的条件,于是,魏延便公开密旨内容,要求朝廷对此作出处理:要么诸葛亮免去丞相之位,要么黄顺放弃荆州,进入成都授官。
诸葛亮措手不及,此事牵涉到他,他也不好发表意见,只好回避。刘备的遗旨,谁也不敢违抗,众大臣意见倒是非常统一:让黄顺进入成都,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推动让黄顺从朝廷独立出去罢了。既然黄顺动不得,那就只能委屈诸葛亮,从丞相位置上下来了。
刘禅虽然十分不舍,但他爹的旨意,他也不敢违背,只好召诸葛亮进殿,告诉诸葛亮众大臣的意见。
诸葛亮早就料到就是这个结果,很平静的接受了被罢免的事实。被罢免后的诸葛亮如何安置,刘禅征求诸葛亮的意见,诸葛亮说道:“汉中有魏延坐镇,料无大事;朝中有赵云坐镇,外有李严在,固若金汤。只有荆州,四面受敌,黄顺又准备在荆州方向积极进取。找个时候,留在朝中,还不如回襄阳,协助黄顺进取关中来的好。”
众臣中马上就有人提出异议,说诸葛亮回到荆州,荆州就更加不可制了,必须要把诸葛亮留在成都才行。
诸葛亮只是淡淡的反驳了一句:“现在黄顺反出朝廷,你们有制吗?有我在荆州,还能约束于他,不至于脱离朝廷掌控。”
刘禅见诸葛亮坚持,便很果断的表示,此事就这么定了,孔明马上去荆州,走马上任。荆州的一切军政大事,都由诸葛亮负责。
诸葛亮从朝中回家,不由的暗自庆幸:幸好还没有把家眷接到成都。若贸然接过来,再载回去,就黄婉贞和俟奴娇的脾气,肯定会撺掇黄顺搞事。
就是这样,诸葛亮一想到回到襄阳,面对家人和黄顺,诸葛亮就感到一阵头痛,不知该怎么跟他们解释为好。
这事,只能实话实说,黄循就在成都,本来黄顺早就要黄循回荆州,商议如何经营西川的大事。只是战事一起,行程就耽搁了。有黄循在,这里发生的一切都瞒不过家里,好歹只能说实话。家里和黄顺本来就对刘备有很大意见,这回,算是由意见变成成见了。诸葛亮倒不是担心黄顺马上就造反的问题,而是担心以后,一旦黄顺羽翼丰满,自己未必就能控制住黄顺。黄顺造朝廷的反,也不是不可能。
但也仅仅是可能而已,刘禅虽然不谙朝政,但心地善良,对诸葛亮可说是言听计从,对黄顺也有很大的好感。诸葛亮相信,只要黄顺与刘禅相处一段时间,一定能否生出友谊,只要把刘禅跟黄顺的关系搞好,诸葛亮就敢确定,黄顺不会造刘禅的反。但朝中那些与黄顺作对的大臣,就难免黄顺的报复。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诸葛亮能保住刘禅就很不错,实在顾不了更多。
诸葛亮想着以后的事,收拾着行李,这时,门童进来说蒋琬和董允前来拜见。
蒋琬和董允是诸葛亮从底层提拔的官员,都是荆州人,无论从出身还是人脉,都是妥妥的荆州派。诸葛亮被逐,两人感到前途黯淡,便相约来见诸葛亮,希望能够通过诸葛亮,让刘禅下旨,让他们跟随诸葛亮一起回襄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