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物是人非事事未休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瞻墡前往就藩的第二年,四哥便走了,因为年少而死,所以算是早夭,便没有办大型的葬礼,古代早夭是不祥之兆。
历史上朱瞻垠应该活到了15岁,但是这里他只活到了13岁。
他历来体弱多病,朱瞻墡回想和他相处的事情其实也不多,学堂上,还有选丫鬟的时候,四哥那副正经的模样。
他算是几个兄弟中最中规中矩的那个,颇有儒生风范,作为早夭的皇孙,历史上关于他的资料非常少。
他的墓在庙下,朱瞻墡到的时候还有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在上香。
走近了一看觉得甚为眼熟,两人对视了一眼,皆挠头深思,而后恍然大悟。
“五哥?”
“九弟?”
少年正是朱瞻墡的九弟,朱高炽的第九子朱瞻垍,他出发就藩的时候朱瞻垍才5岁,那时候肉包子脸的小孩,现在眉宇间已经有了几分的英气。
因为其母郭贵妃是个胆小且机敏的妃子,自知身份伏低做小,没什么争宠之心,在太子妃面前也是甚为恭敬,朱瞻垍自己也长得可爱,所以小时候常在太子妃院内,是嘉兴郡主的小跟屁虫。
朱瞻垍本应寂寂无名,毕竟没什么权势,没什么功绩,但是在后世他硬生生靠着疼老婆这一个优点留名青史。
老朱家的男人素来专情,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只是有人对一人专情,有人传大爱与天下。
“九弟,你怎么来了?”
“五哥,嘉兴姐姐说每月让我来给四哥上香,四哥看着安静,其实喜欢热闹,冷了香火怕四哥孤单。”
小嘉兴还是挺有心的,但是也不多,嘱咐弟弟来,自己却不知道去哪玩了。
朱高炽生10子,其中9子成年。
生在帝王家,但是命福不足啊。
朱瞻墡从口袋中拿出了一封信,那是四哥在他就藩第二年写来的唯一的一封信,他也很诧异闷葫芦四哥会给他写信,但是此信之后再收到四哥的消息就是暴病而亡了。
他打开了信,信中四哥满是对他的羡慕,羡慕他能出去就藩,羡慕他能每天开心,也希望自己能去广州府找到玩。
贫瘠的人生,想要脱困,只能幻想他人的人生。
朱瞻墡将信点燃。
“五哥?”
“既然走了,就别留执念了,留了执念这胎投不好,愿四哥下辈子能开心些。”朱瞻墡此时才想起来似乎从未见四哥开心的笑过。
朱瞻墡祭拜了四哥,也要去祭拜姚广孝大师。
回想起来,自己出发就藩之前,姚广孝大师那句可能很久很久都见不到了,应该是有所预期的,大师么就是要让人猜不透的是大师,你也不知道他说的话到底是真的能掐会算还是随口一言。
朱瞻垍跟着朱瞻墡一起,这小子其实和当年四哥比较像,都是性子软弱的孩子,在皇家这样的性格注定不被重用,但是比之四哥,朱瞻垍又多了一份乐观开朗。
姚广孝是在朱瞻墡就藩第三年的时候驾鹤西去的,当时朱瞻墡也想过回来拜祭,但是思来想去还是算了,姚广孝生前教导朱瞻基,若自己特地返回拜祭,显得过于亲密。
姚广孝死前请求朱棣释放了僧人溥洽,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
当初,朱棣进入南京,有人说建文帝装成僧人逃走了,溥洽知道这件事,有人则说建文帝藏在溥洽家里,皇上便以此事为由禁锢溥洽。
只是苦寻近二十年依旧不得。
姚广孝让朱棣放了溥洽,就是想要让朱棣放下这段执念,永乐大帝,大明大皇帝,早已是正统了。
追赠他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赐葬于房山县东北,还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
可以说是时候历史上最尊荣的和尚了,而且也尊其遗愿以僧人的礼制安葬姚广孝。
现在庆寿寺中有姚广孝的牌匾以及衣冠冢,接受拜祭香火。
几人在衣冠冢前点了香,一位穿着宝衣袈裟的和尚走了过来。
“和尚姚继见过五殿下,见过九殿下。”
“大师,你认得我?”
“家父生前常提起殿下,若见少年胸藏猛虎,眉宇柔和,再有绝世俊俏之颜,当是五殿下无疑。”
朱瞻墡微微一笑:“大师,不知您父亲是?”
姚继看了眼衣冠冢,他是姚广孝的养子。
了解清楚,不是和尚的私生子后,朱瞻墡打消了心头的疑虑。
姚继将人请进了佛堂后的内院,而后取来了一封信说:“家父离世前留着一封信给殿下,说若殿下来寺中便亲手呈给殿下,还有一句口信。”
朱瞻墡打开了蜡封的信件,取出信件之后,却是一张白纸,仿佛观看想着是不是武侠小说里面的无字天书。
泡了水,烧了火,才发现,那就是一张白纸罢了,而且现在粉身碎骨了。
“这是怎么回事?”
姚继也不明白他没打开过,便说:“还有一句口信。”
“是什么?”
“家父说,愿殿下永怀赤子之心,还有这件百衲衣,是父亲留下说送给殿下的。”
朱瞻墡接过那件小小的百衲衣,破布缝制而成,东一块西一块,破破烂烂,回想起当年与姚广孝大师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大师说起自己的称号。
“道衍是和尚师傅给的,差点饿死在路边的小乞丐有了这个名讳便有了份生计也有了活路。”
这件百衲衣便是作为小乞丐他的活路吧。
“永怀赤子之心,愿天下大同。”朱瞻墡喃喃自语,他和姚广孝之间的对话没有其他人知道。
姚广孝无奈朱瞻墡晚生了几年,而他前头的朱瞻基又如此出色。
只是这世上真能心怀天下的或许就是他一人了吧。
朱瞻墡回想姚广孝当初想要问他但是被他直截了当拒绝的问题,但是若不拒绝姚广孝会问他什么问题呢?
是想要当皇帝吗?想要逐鹿天下吗?这种直白的问题吗?
应该不是的,姚广孝从来虚虚实实摸不透,看不穿。
“哎,罢了,身死道消,愿大师能得安宁吧,我自当谨记大师教诲,也自当永怀赤子之心。”
物是人非事事未休,春去冬来年年有秋。
朱瞻墡前往就藩的第二年,四哥便走了,因为年少而死,所以算是早夭,便没有办大型的葬礼,古代早夭是不祥之兆。
历史上朱瞻垠应该活到了15岁,但是这里他只活到了13岁。
他历来体弱多病,朱瞻墡回想和他相处的事情其实也不多,学堂上,还有选丫鬟的时候,四哥那副正经的模样。
他算是几个兄弟中最中规中矩的那个,颇有儒生风范,作为早夭的皇孙,历史上关于他的资料非常少。
他的墓在庙下,朱瞻墡到的时候还有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在上香。
走近了一看觉得甚为眼熟,两人对视了一眼,皆挠头深思,而后恍然大悟。
“五哥?”
“九弟?”
少年正是朱瞻墡的九弟,朱高炽的第九子朱瞻垍,他出发就藩的时候朱瞻垍才5岁,那时候肉包子脸的小孩,现在眉宇间已经有了几分的英气。
因为其母郭贵妃是个胆小且机敏的妃子,自知身份伏低做小,没什么争宠之心,在太子妃面前也是甚为恭敬,朱瞻垍自己也长得可爱,所以小时候常在太子妃院内,是嘉兴郡主的小跟屁虫。
朱瞻垍本应寂寂无名,毕竟没什么权势,没什么功绩,但是在后世他硬生生靠着疼老婆这一个优点留名青史。
老朱家的男人素来专情,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只是有人对一人专情,有人传大爱与天下。
“九弟,你怎么来了?”
“五哥,嘉兴姐姐说每月让我来给四哥上香,四哥看着安静,其实喜欢热闹,冷了香火怕四哥孤单。”
小嘉兴还是挺有心的,但是也不多,嘱咐弟弟来,自己却不知道去哪玩了。
朱高炽生10子,其中9子成年。
生在帝王家,但是命福不足啊。
朱瞻墡从口袋中拿出了一封信,那是四哥在他就藩第二年写来的唯一的一封信,他也很诧异闷葫芦四哥会给他写信,但是此信之后再收到四哥的消息就是暴病而亡了。
他打开了信,信中四哥满是对他的羡慕,羡慕他能出去就藩,羡慕他能每天开心,也希望自己能去广州府找到玩。
贫瘠的人生,想要脱困,只能幻想他人的人生。
朱瞻墡将信点燃。
“五哥?”
“既然走了,就别留执念了,留了执念这胎投不好,愿四哥下辈子能开心些。”朱瞻墡此时才想起来似乎从未见四哥开心的笑过。
朱瞻墡祭拜了四哥,也要去祭拜姚广孝大师。
回想起来,自己出发就藩之前,姚广孝大师那句可能很久很久都见不到了,应该是有所预期的,大师么就是要让人猜不透的是大师,你也不知道他说的话到底是真的能掐会算还是随口一言。
朱瞻垍跟着朱瞻墡一起,这小子其实和当年四哥比较像,都是性子软弱的孩子,在皇家这样的性格注定不被重用,但是比之四哥,朱瞻垍又多了一份乐观开朗。
姚广孝是在朱瞻墡就藩第三年的时候驾鹤西去的,当时朱瞻墡也想过回来拜祭,但是思来想去还是算了,姚广孝生前教导朱瞻基,若自己特地返回拜祭,显得过于亲密。
姚广孝死前请求朱棣释放了僧人溥洽,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
当初,朱棣进入南京,有人说建文帝装成僧人逃走了,溥洽知道这件事,有人则说建文帝藏在溥洽家里,皇上便以此事为由禁锢溥洽。
只是苦寻近二十年依旧不得。
姚广孝让朱棣放了溥洽,就是想要让朱棣放下这段执念,永乐大帝,大明大皇帝,早已是正统了。
追赠他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赐葬于房山县东北,还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
可以说是时候历史上最尊荣的和尚了,而且也尊其遗愿以僧人的礼制安葬姚广孝。
现在庆寿寺中有姚广孝的牌匾以及衣冠冢,接受拜祭香火。
几人在衣冠冢前点了香,一位穿着宝衣袈裟的和尚走了过来。
“和尚姚继见过五殿下,见过九殿下。”
“大师,你认得我?”
“家父生前常提起殿下,若见少年胸藏猛虎,眉宇柔和,再有绝世俊俏之颜,当是五殿下无疑。”
朱瞻墡微微一笑:“大师,不知您父亲是?”
姚继看了眼衣冠冢,他是姚广孝的养子。
了解清楚,不是和尚的私生子后,朱瞻墡打消了心头的疑虑。
姚继将人请进了佛堂后的内院,而后取来了一封信说:“家父离世前留着一封信给殿下,说若殿下来寺中便亲手呈给殿下,还有一句口信。”
朱瞻墡打开了蜡封的信件,取出信件之后,却是一张白纸,仿佛观看想着是不是武侠小说里面的无字天书。
泡了水,烧了火,才发现,那就是一张白纸罢了,而且现在粉身碎骨了。
“这是怎么回事?”
姚继也不明白他没打开过,便说:“还有一句口信。”
“是什么?”
“家父说,愿殿下永怀赤子之心,还有这件百衲衣,是父亲留下说送给殿下的。”
朱瞻墡接过那件小小的百衲衣,破布缝制而成,东一块西一块,破破烂烂,回想起当年与姚广孝大师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大师说起自己的称号。
“道衍是和尚师傅给的,差点饿死在路边的小乞丐有了这个名讳便有了份生计也有了活路。”
这件百衲衣便是作为小乞丐他的活路吧。
“永怀赤子之心,愿天下大同。”朱瞻墡喃喃自语,他和姚广孝之间的对话没有其他人知道。
姚广孝无奈朱瞻墡晚生了几年,而他前头的朱瞻基又如此出色。
只是这世上真能心怀天下的或许就是他一人了吧。
朱瞻墡回想姚广孝当初想要问他但是被他直截了当拒绝的问题,但是若不拒绝姚广孝会问他什么问题呢?
是想要当皇帝吗?想要逐鹿天下吗?这种直白的问题吗?
应该不是的,姚广孝从来虚虚实实摸不透,看不穿。
“哎,罢了,身死道消,愿大师能得安宁吧,我自当谨记大师教诲,也自当永怀赤子之心。”
物是人非事事未休,春去冬来年年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