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签到在亮剑开始 > 第304章,抗战以来最大之耻辱

第304章,抗战以来最大之耻辱

作者:飘过太平洋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签到在亮剑开始

    “败了?”

    “败了。”

    “十万人就那么没了?”

    “是啊,十万人就那么没了。”

    听到消息,李云龙都不敢相信,四月初的时候,他还想着看中央军笑话。

    日本人多给中央军一些苦头吃,估计就没时间来找他们的麻烦。

    可没想到,五月初听到日本人动手的消息,六月初盘踞在中条山的十八万中央军,就全面陷入了失败。

    世事难料啊!

    李云龙不禁问道:“你说中央军是怎么搞的,十八万人,连个浪花都没飘出来。

    击毙的鬼子还不到七百个,受伤的两千三,加起来都不超过三千。

    连咱们团打的一个黄崖洞都比不上。

    给老子十八万人,老子连太原都打下来了。废物,他娘的全是一帮废物。”

    历时一个月,中条山会战结束。

    据日方的统计资料,中国军队被“满洲国”军队俘约两万名,被日本军队俘约一万五千名,遗弃尸体四万两千具。

    总伤亡超过十万。

    日军损失计战死673名,负伤2292名。

    在重庆政府公布的材料中,“综合会战,计毙伤敌官兵九千九百名”,中央军“共伤亡、中毒、失踪官兵达13751员名”。

    重庆政府报告的显然不可信,说是死了一万多,剩下消失的小九万,难不成是阴兵?

    糊弄鬼呢!

    事实上,三千对十万,一比三十三的伤亡比。

    哪怕日军撒谎了,瞒报了一半的伤亡数字,那也是一比十七。

    李云龙是恨铁不成钢,八路军跟中央军再不对付,那也是中国人抗日的武装,眼睁睁的看他们没了。

    顿生兔死狐悲的凄凉感。

    袁朗合上手中的日文报纸,没接李云龙的茬儿,自顾自的说:”总结此战,中央军有三败,日军有三胜。

    先说中央军必败的因素。

    第一,临阵换兵易将。

    经验丰富的卫立煌被换下去,没什么本事的何应钦换上来。

    最经验丰富的第四集团军也撤下来了,也为此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第二,军纪涣散,疏于防范。

    新调来的第五集团军,简直不像一支军队。掌握了大量物资的军官,把军营变成了市场,

    商贩可以自由的进入军队的军营防区,隔着几百里地,我都有所耳闻。

    日本人派出了大量的间谍,在开战之初一小时之内,点燃军火库,切断电话线,引起混乱。

    中央军开战后,变成了聋子,瞎子,乱做一团,各自为战。

    第三就是指挥失当。

    那个何应钦坏事是一把好手,把十八万大军摆出了一个一字长蛇阵。

    鬼子左中右三路突击,将其完全切割开来,首尾不能相顾。

    中央军败了,他们败的不冤。”

    袁朗说的咬牙切齿,报纸被他团成了一团,用力的捏成了一团球。

    十万大军就此葬送,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占了九成的责任。

    是渎职,是犯罪!

    可事实上,那些大人物拍拍屁股回重庆,换了个位置继续干。

    而为他们渎职买单的十万军人,一半已经永远的闭眼,另一半在日军的战俘营里,承受日军的折磨虐待。

    李云龙听着也觉得就是那么回事,中央军犯了那么多的忌讳,哪有不败的道理。

    失败了,才是最正常的。

    三胜三败,他的好奇心也被勾起来了:“那你说说,小鬼子胜利的原因呢?”

    袁朗平复了一下心绪,回忆着报纸上的内容,总结道:“

    首先,你要承认日军是有备而来的,集合了六个师团,十万兵力。还有极具优势的飞行航空兵,空降兵。

    以中央军的武器装备作战能力,如果想与之匹敌,准备三十万大军不为过吧?”

    李云龙微微点头表示同意,他从来不会小看日军的战斗力。日军的战斗力,是无数倒在他们枪炮下,抗日武装所验证过的。

    新二团能屡屡胜过日军,只是因为他们更强,并不是日军变弱了。

    中央军拥有地利的优势,如果应对得当,有二十五万人大概也能守住。

    十八万人,面对十万日军,在战斗力方面是处于绝对的下风。

    “第二,日军为此战役作出了周密的安排,不论是三月份中条山外围的作战,还是针对性的山地训练,乃至开战之初派出大量的间谍。

    无不说明日军的准备充分。”

    袁朗问李云龙:“一个有所准备,一个却没怎么准备,你告诉我,中央军有不败的道理吗?”

    李云龙摇摇头,“日本人好比是偷袭的一方,他们占了先手,中央军又没有准备充分,必败无疑。”

    这倒并不是他们两个事后诸葛亮,主要是信息不对称。

    日本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事后才曝光出来。明眼人一眼就能瞧出来,谁会胜谁会败。

    如果中央军那边早点知道,或许还会败,但也许就不会败得那么惨。

    “还有一个呢?”李云龙问。

    “还有,就是中央军不知道日军的厉害。”

    袁朗很认真的说:“前面卫立煌,率军挡住了日军十三次进攻。仅仅是挡住了,没有丧土失地。

    但中央军的高层认为,他们确实能打得过日军。把这第十四次,也当成了雷声大雨点小。

    前面十三次的失利,就成了日军最好的掩护。

    于是乎,轻敌的中央军,遇上全力出击的日军,就吃大亏了。

    这便是轻敌的代价。”

    李云龙眨了眨眼,这话听起来不对味。

    说的有理有据,三胜三败很成立。可他听着,似乎话里有话,在说他呢!

    “你不会以为,我有十八万人,真的会打太原吧?”

    “那保不齐。”袁朗确实很担心,李云龙会不会因为胜利而冲昏头脑。

    给老李二十万人,他敢打太原。

    给老李一百万人,那岂不是得打到东京去?

    李云龙看他真信了,也感到意外,“我就是那么顺嘴一说,脑子又没抽风,打太原干什么。

    要真有十八万人,散出去多占一些县城,多发展一些根据地,比打太原合算多了。”

    天哪,李云龙是真敢想啊!

    手上才一个团两千人,就敢想有十八万大军的事了。

    袁朗也不好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你李云龙这辈子最高干了个军长,能指挥三万来人。

    指挥十八万人,那你是做梦。

    说点现实的事。

    中条山十八万中央军没了,原本用来牵制他们的三个师团,现在算是得到空闲了。

    再加上从华中调来的两个师团,总计五个师团的兵力。

    接下来,会投入到哪里呢?

    毫无疑问,肯定都会落在八路军的身上,接下来,他们的日子一定会变得难过。

    李云龙一琢磨,更气了,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这帮废物的中央军。”

    五个师团,九万机动兵力。对于八路军来说不是雪上加霜了,是雪上飘冰雹。

    劈头盖脸的就要往死了砸。

    ……

    八路军总部,同样在议论中条山战役的失败。

    “老蒋就是个二流的政治家,三流的军事家。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他还偏偏就愿意那么做。

    把熟悉情况会打仗的换下去,换了个根本不了解情况,也不会打仗的上来。

    中条山的失败,用人不当,首当其冲。”副参谋长率先开炮。

    中条山战役的失败,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为之叹息。

    他也顾跟老蒋那可怜的师生情谊,指名道姓的开炮了。

    一同办公的刘师长,放下手中的笔叹了口气:“搞摩擦很有一手,嘴皮子也够厉害,可就是打仗不怎么样,还偏偏爱指挥。

    国家摊上这样一个领导人,是国之不幸,国民之不幸。”

    在中条山战役即将结束时,重庆那边还用激将法,让八路军出兵。

    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让八路军拉仇恨,让日军调过头来对付八路军。

    几个月前还在搞皖南事变,几个月后就要用人家,脸皮怎么那么厚呢!

    在那样的情况下,八路军不计前嫌,出动了两万余人在晋东南切断道路铁路,支援正面战场。

    但重庆那边还不满意,造谣说:八路军不抗日,坐看中央军失败。

    怎么?非得八路军都死光了,才算是抗日吗?

    重庆某些人的双标简直让人恶心。

    当然,兔党一直以来都是蒋某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些许污蔑都不是事,已经习惯了。

    中条山战役的失败,接下来必定要做一个详细的总结,中央军踩过的坑,八路军不能再踩一回。

    现在,更多的要考虑中条山战役事后的影响。

    十八万中央军,在华北消失,有两个重要的影响。

    一来使日军解放出了大量的兵力,日军不会闲着,一定会用在八路军的身上。

    二来中条山一带被扫荡干净了,成了一个抗日武装势力的空白区域。

    让日军安稳的维持统治?

    那显然不行。

    中条山位置优越,且多为山地,是个打游击的好去处。

    应该派出队伍将其发展为根据地,扩大抗日武装的力量。

    副总指挥问:“你们说,应该派谁去?”

    “派三八六旅怎么样,他们旅能打,五个主力团都配上了电台,通讯也方便。”

    刘师长一下就说到了老总的心坎里。

    老总说:“大军刚撤,我们就把人派过去,日本人怕是不答应了。

    派过去的部队,一定要精干能打,把日本人打痛了,我们才能留下来发展根据地。

    派三八六旅去,我看行。”

    想想,能满足那么多条件的,眼下还真就三八六旅最合适。

    副参谋长说:“派出去的部队要精干,那就新一团,新二团和独立团,这三个团发展的不错,已经有六千人的规模了。”

    老总不禁问道:“我怎么记得上次听说,这三个团才四千多人,怎么几个月就六千了?”

    副参谋长回答说:“这不是几个月都没有大的战斗,都在埋头发展么。

    独立团是最少的,四个步兵营一千六百人,新一团已经有五个步兵营,两千人。

    新二团发展得最快,人数直接翻了一番,已有六个步兵营两千四百多人。”

    老总着实感到意外,听说各部队发展速度快,可没想到也太快了。

    这才几个月,要是给一年的时间,李云龙是不是能拉出八千一万人呢?

    百团大战之前,各部队扩张的太快,严重的影响了战斗力。

    老总也心存疑惑,新二团的战斗力会不会掉的太快?

    “不会的,新二团都是以实战练兵,各营不打大仗,却没少打小仗。新兵已经磨练出来了,战斗力绝对有保障。”

    刘师长笑着说道。

    对于一二九师下属的各部队,尤其表现突出的,他向来是格外的关注。

    说这话也是很有信心的。

    老总最后的疑虑也被打消了,当即决定道:“那好,就先派这三个团去,跟日本人好好兜兜圈子。”

    刘师长说:“老总,总该给他们定个目标,让他们有点动力。”

    确实也是,光说发展根据地,太虚太空了。

    老总沉吟了一下,笑了一声:“那就给他们定个目标,给日军造成三千伤亡。然后再发展六千地方武装。”

    屋里的众人都忍不住笑了,十八万中央军付出付出了十万代价,才给日军造成了三千伤亡。

    八路军六千人,若是能给日军造成三千伤亡。

    那便是对重庆某些人最响亮的耳光。

    命令通过电报飞快的传到了三八六旅,然后又转到了三个团。

    “来得正好,他娘的,半年了,老子的骨头都快生锈了。”

    李云龙都坐不住了,在地上来回踱步,恨不得立即出发。

    赵刚在一旁劝道:“老李,中条山一带我们完全陌生,又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贸然前去,是要吃大亏的。”

    一盆冷水浇下来,李云龙顿时冷静了,轻敌付出的代价,是最愚蠢的。

    他略作思考后说:“把各营的侦察排,都派出去,了解地形,搜集情报。

    再让一营打头阵,先一步进入到中条山地区。老赵,你看行么?”

    很合理的安排,赵刚对李云龙的提议,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

    “老李,你得在大部队坐镇,要是敢擅离职守,我直接跟旅长告你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