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进攻和缓和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苏联的知识分子阶层,在赫鲁晓夫放松文化管制之后,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太愉快的变化。显然这种程度的反弹,已经让苏联的思想领域权威苏斯洛夫不满了很长时间。平心而论,这种变化不是赫鲁晓夫想要的。他缓和了文化钳制的,思想文化、艺术科技迅速复苏,但赫鲁晓夫在执政后期又强调文学和艺术的党性,严厉批评给现实抹黑的作品,强化了书报检查制度。他主张与不同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但仍坚持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
要让谢洛夫来看,那显然是希望改正斯大林时期那种太严格的社会环境。但随后发生那种不愉快的变化,赫鲁晓夫也一样看到了。于是就出现了解冻文化界,同时不断给予文化界那些所谓文化人不断警告。在缓和的同时,仍然和美国在各种领域上较量。
好歹赫鲁晓夫还知道自己有些地方过火了,至于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从来就没觉得自己的改革危险,最后在一片欢声笑语当中被打出GG,还一副懵比的样子。
对于此时的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来讲,那就是把效果还不错的改革继续深入下去,把效果不怎么样的改革马上停止,对苏联的国内外政策进行调整。国内的政治结构上,合并被分开的两个党组织,、经济方面则是柯西金继续深化改革,发挥苏联的内部潜力。苏斯洛夫希望文化界停止对国家明里暗里的嘲讽,谢列平则希望建立起来公平的法治环境,还有正常运转的监督体系。
在赫鲁晓夫刚下台的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面,整个克里姆林宫的会议上,苏联的新任领导层就是这么度过的。真理报不断发文,刊登新任领导层的举措,同时目前还在一直宣传赫鲁晓夫退休的意义,以及他对新任领导层的期望。
此时的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处在最少的时代,除了勃列日涅夫和中央书记基里连科,谢列平和谢洛夫、柯西金和马祖洛夫、波利杨斯基的政府干部之外,只有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谢列斯特、还有中央书记苏斯洛夫、中央书记安德罗波夫、中央主席团的委员一共十个人。其实一般情况下谢列斯特都在基辅办公,除非大事否则不会来莫斯科,实际上此时的中央主席团一共是九个人。
在用了几天时间,把苏联的国内情况梳理完毕之后,下一个问题开始浮现,那就是国际环境的问题,如果按照苏联本身的计算方法,苏联的经济已经开始逼近美国的七成。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到底如何应对美国领导的北约,是缓和还是进攻,这就是一个问题。
“从春季攻势开始之后,美国的反战浪潮已经到达了顶点,加上美国的黄金储备急剧丧失,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美国会想办法撤出越南的泥潭,同时想办法调整自己的国内经济!”谢洛夫把几封电报的复印件,每人一份交到了其他中央主席团委员的手里,“但这个过程是缓慢的,首先美国的不会马上就撤退,因为他们还不像放弃南越,而是在等待南越的政府军、或者说是伪军形成一定的战斗力再撤退。”
“这能说明什么呢?”中央书记基里连科神色轻松的问道,“现在谈的是我们的国外政策,还是希洛夫同志你的眼中只有美军?再者这件事应该由国防部的同志来谈吧?”
“我的意思是,美国人虚了。他们的国内已经出现了问题。”谢洛夫已经接到了剑桥五杰的情报,知道英国的动作,一旦英国觉得自己的金融资本积累完成,肯定会对美国的美元下手,上演一场爸爸回来了的好戏。
“安德烈,这是一个问题,我们从克格勃的情报中,来提取有用的信息,这样更加合适的制定我们对美国人的对策。”勃列日涅夫用并不激烈的言辞,批评了自己的战友,然后道,“我们应该多听取别的同志的意见,在情报和国际局势的分析这种领域中,谢洛夫同志是我们苏联的权威,我们应该给与尊重。”
“权威谈不上,只是有一些想法。”谢洛夫虽然一直打着安全专家的牌子招摇撞骗,但在这个场合还是必须表现出来一定的谦虚。他知道其实勃列日涅夫其实对克格勃的情况一清二楚,克格勃虽然从谢列平、谢米恰斯内一直到他牢牢地掌控在共青团干部的手中,但一些高层干部和勃列日涅夫的关系很好。比如克格勃副主席齐涅夫、克格勃副主席茨维贡、白俄罗斯克格勃主席切布里科夫,这些人都出生在乌克兰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
有这种消息渠道的勃列日涅夫,除了对谢洛夫本人亲自操作的事情不太了解之外,对其他通过克格勃主席团下达的命令和工作,都很了解。毕竟谢洛夫也无法在克格勃一手遮天,哪怕他知道谁是勃列日涅夫的人,也必须给予尊重。
就拿齐涅夫来说,这个人早在进入安全机关工作的时候,谢洛夫才是一个小小的加盟共和国内务部部长,齐涅夫做局长的时候,几乎和谢洛夫进入内务部是同一时间。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谢洛夫都属于是后来居上。
“那我就来谈论一些我自己的想法,如果同志们有不同的意见,可以随时提出。”勃列日涅夫想了一下道,“战后独立的亚、非、拉等前殖民地国家也已经成长起来了,而这些已经成长起来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反对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这是我们可以操作的地方,目前的舆论环境对我们苏联是非常有利的,苏联必须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做出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我们的使命和任务,而作为这个国家的领导者,我和在座的同志们,不能回避这个作用,不知道同志们同意不同意。”
“当然了,我们还是要同时推行缓和政策,这也算是对第一书记政策的一种持续。其实这并不矛盾,在完成伟大的目标之前,我们同样可以借用一下敌人的力量。”勃列日涅夫弹了弹烟灰道,“首先我们确实和美国的经济有一些差距,而且此时的环境对我们是有利的,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种环境,让美国对苏联释放出来足够的善意,把现在已经可以看到的差距彻底弥合,当双方的技术水准尤其是涉及到人民生活的产业完全抹平之后,我们更加有底气的进行对抗,不知道同志们觉得怎么样,如果不同意也没关系,我们可以研究研究,再商量一下,大家都是同志,有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来……”
苏联经济与西方的差距不小,希望通过与西方的合作,大规模的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改造苏联经济,缩小与西方的经济差距。还有古巴导弹危机不仅仅是证明了赫鲁晓夫火箭战略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说明了这时美苏之间军事力量的差距,而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对火箭战略的修改和前军事战略的实施都需要一个平静的国际环境做准备,在准备完成之前避免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发生冲突,是一种合适的考量。
而美国同样希望和苏联和平共处,这点勃列日涅夫是可以确定的,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减轻和苏联对抗的压力,毕竟在进行越南战争的同时,还要从欧洲前线维持大军和苏联对峙,这并不是一个理智的举动。
谢洛夫就知道,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兵力从七十年代开始,一直都是在缩减,直到把越南战争的内伤调养好,才在里根时期重新制定了对欧洲的兵力进行了增加。
同时四年前成立的七十七国集团则推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要求发展民族经济,反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剥削。这都让勃列日涅夫看到了环境有利于苏联的地方。毕竟在这个时代,苏联的名声简直是好的不像话,如果不利用一下,勃列日涅夫也不配做这个第一书记了。
进攻性政策和缓和政策同时开始,当然在经济上缓和政策主要是对准西欧国家的,而进攻性政策则是对准了美国,勃列日涅夫说完了自己的想法,中央主席团开始进行了讨论,谢列平支持进攻性政策,柯西金支持缓和政策,勃列日涅夫觉得自己的两个政策都找到了支持者,整个会议的气氛在团结和友好的环境中,把苏联的未来战略定了下来。
“伊里奇,中央主席团的人数是柯西金的人占优,谢列平则在安全机构、宣传机构和组织机构中都有很多党羽,我们不采取一些动作么?”会议结束之后,作为勃列日涅夫一直以来的战友,基里连科很担忧的说道。
勃列日涅夫通过窗户,看着外面正在陆续离开的人,面色平淡的回头道,“安德烈,你要知道我刚刚成为第一书记,时间还不到半个月,目前新任的领导层没有任何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广大的干部们为什么要支持我呢?他们完全可以支持声势更大的谢列平。”
“有些事情,不能着急。”勃列日涅夫叹了一口气自语道,“有了成绩才能得到更多支持!”(未完待续。)
苏联的知识分子阶层,在赫鲁晓夫放松文化管制之后,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太愉快的变化。显然这种程度的反弹,已经让苏联的思想领域权威苏斯洛夫不满了很长时间。平心而论,这种变化不是赫鲁晓夫想要的。他缓和了文化钳制的,思想文化、艺术科技迅速复苏,但赫鲁晓夫在执政后期又强调文学和艺术的党性,严厉批评给现实抹黑的作品,强化了书报检查制度。他主张与不同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但仍坚持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
要让谢洛夫来看,那显然是希望改正斯大林时期那种太严格的社会环境。但随后发生那种不愉快的变化,赫鲁晓夫也一样看到了。于是就出现了解冻文化界,同时不断给予文化界那些所谓文化人不断警告。在缓和的同时,仍然和美国在各种领域上较量。
好歹赫鲁晓夫还知道自己有些地方过火了,至于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从来就没觉得自己的改革危险,最后在一片欢声笑语当中被打出GG,还一副懵比的样子。
对于此时的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来讲,那就是把效果还不错的改革继续深入下去,把效果不怎么样的改革马上停止,对苏联的国内外政策进行调整。国内的政治结构上,合并被分开的两个党组织,、经济方面则是柯西金继续深化改革,发挥苏联的内部潜力。苏斯洛夫希望文化界停止对国家明里暗里的嘲讽,谢列平则希望建立起来公平的法治环境,还有正常运转的监督体系。
在赫鲁晓夫刚下台的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面,整个克里姆林宫的会议上,苏联的新任领导层就是这么度过的。真理报不断发文,刊登新任领导层的举措,同时目前还在一直宣传赫鲁晓夫退休的意义,以及他对新任领导层的期望。
此时的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处在最少的时代,除了勃列日涅夫和中央书记基里连科,谢列平和谢洛夫、柯西金和马祖洛夫、波利杨斯基的政府干部之外,只有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谢列斯特、还有中央书记苏斯洛夫、中央书记安德罗波夫、中央主席团的委员一共十个人。其实一般情况下谢列斯特都在基辅办公,除非大事否则不会来莫斯科,实际上此时的中央主席团一共是九个人。
在用了几天时间,把苏联的国内情况梳理完毕之后,下一个问题开始浮现,那就是国际环境的问题,如果按照苏联本身的计算方法,苏联的经济已经开始逼近美国的七成。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到底如何应对美国领导的北约,是缓和还是进攻,这就是一个问题。
“从春季攻势开始之后,美国的反战浪潮已经到达了顶点,加上美国的黄金储备急剧丧失,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美国会想办法撤出越南的泥潭,同时想办法调整自己的国内经济!”谢洛夫把几封电报的复印件,每人一份交到了其他中央主席团委员的手里,“但这个过程是缓慢的,首先美国的不会马上就撤退,因为他们还不像放弃南越,而是在等待南越的政府军、或者说是伪军形成一定的战斗力再撤退。”
“这能说明什么呢?”中央书记基里连科神色轻松的问道,“现在谈的是我们的国外政策,还是希洛夫同志你的眼中只有美军?再者这件事应该由国防部的同志来谈吧?”
“我的意思是,美国人虚了。他们的国内已经出现了问题。”谢洛夫已经接到了剑桥五杰的情报,知道英国的动作,一旦英国觉得自己的金融资本积累完成,肯定会对美国的美元下手,上演一场爸爸回来了的好戏。
“安德烈,这是一个问题,我们从克格勃的情报中,来提取有用的信息,这样更加合适的制定我们对美国人的对策。”勃列日涅夫用并不激烈的言辞,批评了自己的战友,然后道,“我们应该多听取别的同志的意见,在情报和国际局势的分析这种领域中,谢洛夫同志是我们苏联的权威,我们应该给与尊重。”
“权威谈不上,只是有一些想法。”谢洛夫虽然一直打着安全专家的牌子招摇撞骗,但在这个场合还是必须表现出来一定的谦虚。他知道其实勃列日涅夫其实对克格勃的情况一清二楚,克格勃虽然从谢列平、谢米恰斯内一直到他牢牢地掌控在共青团干部的手中,但一些高层干部和勃列日涅夫的关系很好。比如克格勃副主席齐涅夫、克格勃副主席茨维贡、白俄罗斯克格勃主席切布里科夫,这些人都出生在乌克兰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
有这种消息渠道的勃列日涅夫,除了对谢洛夫本人亲自操作的事情不太了解之外,对其他通过克格勃主席团下达的命令和工作,都很了解。毕竟谢洛夫也无法在克格勃一手遮天,哪怕他知道谁是勃列日涅夫的人,也必须给予尊重。
就拿齐涅夫来说,这个人早在进入安全机关工作的时候,谢洛夫才是一个小小的加盟共和国内务部部长,齐涅夫做局长的时候,几乎和谢洛夫进入内务部是同一时间。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谢洛夫都属于是后来居上。
“那我就来谈论一些我自己的想法,如果同志们有不同的意见,可以随时提出。”勃列日涅夫想了一下道,“战后独立的亚、非、拉等前殖民地国家也已经成长起来了,而这些已经成长起来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反对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这是我们可以操作的地方,目前的舆论环境对我们苏联是非常有利的,苏联必须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做出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我们的使命和任务,而作为这个国家的领导者,我和在座的同志们,不能回避这个作用,不知道同志们同意不同意。”
“当然了,我们还是要同时推行缓和政策,这也算是对第一书记政策的一种持续。其实这并不矛盾,在完成伟大的目标之前,我们同样可以借用一下敌人的力量。”勃列日涅夫弹了弹烟灰道,“首先我们确实和美国的经济有一些差距,而且此时的环境对我们是有利的,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种环境,让美国对苏联释放出来足够的善意,把现在已经可以看到的差距彻底弥合,当双方的技术水准尤其是涉及到人民生活的产业完全抹平之后,我们更加有底气的进行对抗,不知道同志们觉得怎么样,如果不同意也没关系,我们可以研究研究,再商量一下,大家都是同志,有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来……”
苏联经济与西方的差距不小,希望通过与西方的合作,大规模的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改造苏联经济,缩小与西方的经济差距。还有古巴导弹危机不仅仅是证明了赫鲁晓夫火箭战略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说明了这时美苏之间军事力量的差距,而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对火箭战略的修改和前军事战略的实施都需要一个平静的国际环境做准备,在准备完成之前避免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发生冲突,是一种合适的考量。
而美国同样希望和苏联和平共处,这点勃列日涅夫是可以确定的,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减轻和苏联对抗的压力,毕竟在进行越南战争的同时,还要从欧洲前线维持大军和苏联对峙,这并不是一个理智的举动。
谢洛夫就知道,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兵力从七十年代开始,一直都是在缩减,直到把越南战争的内伤调养好,才在里根时期重新制定了对欧洲的兵力进行了增加。
同时四年前成立的七十七国集团则推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要求发展民族经济,反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剥削。这都让勃列日涅夫看到了环境有利于苏联的地方。毕竟在这个时代,苏联的名声简直是好的不像话,如果不利用一下,勃列日涅夫也不配做这个第一书记了。
进攻性政策和缓和政策同时开始,当然在经济上缓和政策主要是对准西欧国家的,而进攻性政策则是对准了美国,勃列日涅夫说完了自己的想法,中央主席团开始进行了讨论,谢列平支持进攻性政策,柯西金支持缓和政策,勃列日涅夫觉得自己的两个政策都找到了支持者,整个会议的气氛在团结和友好的环境中,把苏联的未来战略定了下来。
“伊里奇,中央主席团的人数是柯西金的人占优,谢列平则在安全机构、宣传机构和组织机构中都有很多党羽,我们不采取一些动作么?”会议结束之后,作为勃列日涅夫一直以来的战友,基里连科很担忧的说道。
勃列日涅夫通过窗户,看着外面正在陆续离开的人,面色平淡的回头道,“安德烈,你要知道我刚刚成为第一书记,时间还不到半个月,目前新任的领导层没有任何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广大的干部们为什么要支持我呢?他们完全可以支持声势更大的谢列平。”
“有些事情,不能着急。”勃列日涅夫叹了一口气自语道,“有了成绩才能得到更多支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