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后退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美国不是关心中东么?让我们看看,它们愿意救哪一边?”卢比杨卡?33??,传来了一贯的嚣张声音,这个声音不是别人,就是没有两个卵子坠着就能上天的克格勃主席。
在中东战争的同时,美国和苏联在海空对峙,阿拉伯和以色列把狗脑子都打出来的时候,克格勃启动了一直在研究中的计划,对目前最为薄弱的两个亲美国家,泰国和埃塞俄比亚下手,借着这股中东战争的风,完成自己的战略进攻计划。
勃列日涅夫迎接法国和意大利的外交部长同时,谢洛夫联络戈留诺夫和梅夏采夫,通过苏联广播电台和真理报,进行一浪高过一浪的鼓动宣传。战争的脚步似乎步步逼近,在真理报上,戈留诺夫用大版面的报道,指责美国对以色列的单方面庇护,造成了中东战争的爆发,同时第五舰队的逼近交战区,明显是要直接介入到战争当中。
这就是法国和意大利大使来到莫斯科之前的苏联舆论,希望克里姆林宫进行强硬表态的声浪越来越高,在埃及的不断请求下,勃列日涅夫直接向尼克松发出信息,强调以色列违反了安理会338号决议,并建议由美苏联合在停火线部署维和部队。勃列日涅夫宣称,如果美国拒绝该建议,苏联将考虑采取单边行动。
同一时间,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发布公开命令,要求海军步兵师登船,准备在以色列登陆进行两栖作战,表明苏联已经准备直接介入中东战争的决心。在这种情况下,中东战争爆发半个月之后,摆在勃列日涅夫面前的抉择就是苏联到底加入不加入战争。
自从担任苏联总书记之后,勃列日涅夫头一次要面临这种前所未有的难题,这种难题他的前任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之中也同样面临过。现在换到了他的身上,他感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压力正在笼罩自己。
他知道,现在整个苏联的干部都在看着自己,等待着自己的表态。其中也包括着他一直视为对手的谢列平和柯西金。还有各大强力部门的领导人,他们的目光都在自己的身上。
勃列日涅夫还有两个竞争对手,现在不是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赫鲁晓夫早已经把对手全部干掉,他的地位不如自己的前任稳固,至少现在还没有。一旦做出错误的抉择,谁都不知道整个世界会往什么地方演变。
“我比他强,胜利是属于我的。”深夜的克里姆林宫中,背负着无形压力的勃列日涅夫,在自己的办公室当中来回走动,他一直认为自己比赫鲁晓夫更加适合领导苏联。他才是斯大林那种强国的领袖,而不是赫鲁晓夫那样只会用嘴巴和美国对抗。
第二天一早,两国外交部长专机降落在莫斯科机场的时候,第一条消息就让他们深感震惊,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下令,苏联海陆空三军、国土防空军、战略火箭军进入二级战备状态,战备值班人员严守岗位,指挥通信顺畅,严密掌握敌人动向,查明敌人企图;收拢部队;发放战备物资,抓紧落实后勤、装备等各种保障;抢修武器装备;完成应急扩编各项准备,重要方向的边防部队,按战时编制齐装满员。
整个莫斯科,克格勃内卫军出现在各主要路口,盘查来往车辆。穿着各种军服的人遍布整个莫斯科,卢比杨卡下达严格管理命令,防止出现谣言,集会等对国家造成负面影响的传达,克格勃通过广播电台命令市民严守秩序,不要再这个时候给国家添乱。
“苏联真的准备打仗了?”法国外交部长忧心忡忡的对着旁边的同行道,“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尤其是对我们两个国家。”
“是的,真的打起来,我们两国的地位都很尴尬。”意大利外交部长沉重的点点头。
法国正处在左翼联盟的执政当中,至于意大利的情况更加直接,天主教民主党和共产党有着明显的二元分治色彩,几乎和美国的两党制差不多了。这种情况下,两国都存在着强大的亲社会主义力量,所以一旦美苏开战,两国首先遭到苏联的打击,还是遭到美国的打击都是不一定的事情,说不定是美国为了免除后患先收拾他们。
“没想到看起来这么温和的勃列日涅夫,会被苏联的强硬派挟持住。”意大利外交部长此时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认为这是苏联的强硬派进行裹胁了勃列日涅夫。
这种判断是错误的,谁能对总书记进行裹胁?谢洛夫同样没这个本事,这是勃列日涅夫自己的决定,他决定采取对抗策略,各大部门的强硬表态,只不过给了他一个合理的借口。
苏联压着美国的时候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就是这个沉默寡言,一副温和面孔视人的总书记,采取了和美国硬碰硬的策略,亲手开启了苏联的全球进攻序幕。苏联的战略进攻是在这个人手中开始的,不是铁腕领导的斯大林,也不是只能用核武器威赫美国的赫鲁晓夫。两人的时代苏联还很弱,无法和美国全面对抗。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才有了正面和美国对抗的实力,他也顺应了这个形势开启了对抗。
“欢迎你们,总书记在里面等着你们。”站在克里姆林宫门口的谢洛夫露出一丝浅笑,像是很熟悉对方一样打着招呼,他其实也刚刚到,身为苏联强硬派跳的最高的家伙,这种场合他不出现是完全说不过去的。
这里是勃列日涅夫的办公室,一年之前他在这里和尼克松进行了谈话,开启了美苏缓和的序幕,仅仅一年之后,他又在这里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表态。今天,勃列日涅夫又在这里迎接了法国和意大利的外交部长。
整个欧洲都在看着莫斯科和华盛顿,克里姆林宫和白宫,他们都知道,四国外交部长的出访结果,决定着能不能避免两大阵营的冲突。所有人都热切的盼望着这些外交部长可以带来好消息,此时的他们无比怀念自己的外交部门那种空话,至少这证明了世界是和平的。
“和平?这必须以美国先后退为前提,这里不是古巴,现在的苏联也不是十一年前的苏联,我们已经前所未有的强大,人民在热切的期盼着我们的表态。”谢洛夫一只手不断摆弄着大马士革钢刀,同时反对道,“想要让苏联表明和平意愿,明确的告诉你们,这是不可能的,美国的总统四年一次,除了民主党还有共和党,而苏联不是这样,苏联共产党背负着苏联全体人民的所有期望,把我们逼得走投无路,我们是什么都干的出来的。”
谢洛夫身边的乌斯季诺夫、安德罗波夫沉默不语,但都用冷漠的目光看着两国外交部长,他们和谢洛夫的意见是一致的,苏联都后退了二十多年,这一次他们不准备后退了。
“谢洛夫将军,不要掺杂你的个人情感。相信勃列日涅夫总书记也是热爱和平的。”意大利外交部长把目光放在了勃列日涅夫的身上。后者摇摇头道,“谢洛夫同志的话很对,我们背负着国家的期望,以及对阿拉伯世界的国际责任,苏联没有后退的理由。”
“我们苏联的核弹足有把地球上十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炸上十遍,就算是打起来,整个地球上没有任何一支力量是苏联军队的对手,谁会主动和比自己弱的对手示弱?”中央书记乌斯季诺夫用非常激烈的言辞喊道,“开战十分钟,美国在整个地中海的海军就不存在了,这都不需要用核弹,这就是现实。”
“十一国联军部队接近百万,拖下去以色列迟早会被耗死,不要看以色列的防线看起来结实,那是对阿拉伯军队而言,换做苏联军队一天就能把以色列抹掉。”安德罗波夫一副学者的样子,说出的话仍然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一个接一个的强硬表态,让两国外交部长如坐针毡,最终离开克里姆林宫,把这里的情况回报给国内。
“你告诉基辛格,打下去,他们要面对比自己人口多上数十倍的阿拉伯人,美国的空运能维持多长时间?”对着两人的背影,谢洛夫提醒着双方的人口对比。虽然现在转移成防守状态的以色列军队打出了不错的交换比,可是没用。
“我们两国约束自己的盟友,通过联合国签订一个停火协议。”尼克松叹了一口气,他刚刚送走了英国和联邦德国的外交部长,两国的外交部长和在莫斯科的同行一样,说明了现在的情况。消耗战是阿拉伯人最喜欢的作战方式,因为他们毕竟人多国家多。再继续下去,迟早和以色列耗死。
随后华盛顿遂授权第六舰队的航母战斗群离开克里特岛以南海域向西航行。由使苏美对峙的紧张态势迅速缓解。该决定使美军航母战斗群具备了机动空间,并使地中海分舰队失去了瞄准目标。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此举无疑向苏联发出了促使事态缓和的信号。(未完待续。)
“美国不是关心中东么?让我们看看,它们愿意救哪一边?”卢比杨卡?33??,传来了一贯的嚣张声音,这个声音不是别人,就是没有两个卵子坠着就能上天的克格勃主席。
在中东战争的同时,美国和苏联在海空对峙,阿拉伯和以色列把狗脑子都打出来的时候,克格勃启动了一直在研究中的计划,对目前最为薄弱的两个亲美国家,泰国和埃塞俄比亚下手,借着这股中东战争的风,完成自己的战略进攻计划。
勃列日涅夫迎接法国和意大利的外交部长同时,谢洛夫联络戈留诺夫和梅夏采夫,通过苏联广播电台和真理报,进行一浪高过一浪的鼓动宣传。战争的脚步似乎步步逼近,在真理报上,戈留诺夫用大版面的报道,指责美国对以色列的单方面庇护,造成了中东战争的爆发,同时第五舰队的逼近交战区,明显是要直接介入到战争当中。
这就是法国和意大利大使来到莫斯科之前的苏联舆论,希望克里姆林宫进行强硬表态的声浪越来越高,在埃及的不断请求下,勃列日涅夫直接向尼克松发出信息,强调以色列违反了安理会338号决议,并建议由美苏联合在停火线部署维和部队。勃列日涅夫宣称,如果美国拒绝该建议,苏联将考虑采取单边行动。
同一时间,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发布公开命令,要求海军步兵师登船,准备在以色列登陆进行两栖作战,表明苏联已经准备直接介入中东战争的决心。在这种情况下,中东战争爆发半个月之后,摆在勃列日涅夫面前的抉择就是苏联到底加入不加入战争。
自从担任苏联总书记之后,勃列日涅夫头一次要面临这种前所未有的难题,这种难题他的前任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之中也同样面临过。现在换到了他的身上,他感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压力正在笼罩自己。
他知道,现在整个苏联的干部都在看着自己,等待着自己的表态。其中也包括着他一直视为对手的谢列平和柯西金。还有各大强力部门的领导人,他们的目光都在自己的身上。
勃列日涅夫还有两个竞争对手,现在不是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赫鲁晓夫早已经把对手全部干掉,他的地位不如自己的前任稳固,至少现在还没有。一旦做出错误的抉择,谁都不知道整个世界会往什么地方演变。
“我比他强,胜利是属于我的。”深夜的克里姆林宫中,背负着无形压力的勃列日涅夫,在自己的办公室当中来回走动,他一直认为自己比赫鲁晓夫更加适合领导苏联。他才是斯大林那种强国的领袖,而不是赫鲁晓夫那样只会用嘴巴和美国对抗。
第二天一早,两国外交部长专机降落在莫斯科机场的时候,第一条消息就让他们深感震惊,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下令,苏联海陆空三军、国土防空军、战略火箭军进入二级战备状态,战备值班人员严守岗位,指挥通信顺畅,严密掌握敌人动向,查明敌人企图;收拢部队;发放战备物资,抓紧落实后勤、装备等各种保障;抢修武器装备;完成应急扩编各项准备,重要方向的边防部队,按战时编制齐装满员。
整个莫斯科,克格勃内卫军出现在各主要路口,盘查来往车辆。穿着各种军服的人遍布整个莫斯科,卢比杨卡下达严格管理命令,防止出现谣言,集会等对国家造成负面影响的传达,克格勃通过广播电台命令市民严守秩序,不要再这个时候给国家添乱。
“苏联真的准备打仗了?”法国外交部长忧心忡忡的对着旁边的同行道,“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尤其是对我们两个国家。”
“是的,真的打起来,我们两国的地位都很尴尬。”意大利外交部长沉重的点点头。
法国正处在左翼联盟的执政当中,至于意大利的情况更加直接,天主教民主党和共产党有着明显的二元分治色彩,几乎和美国的两党制差不多了。这种情况下,两国都存在着强大的亲社会主义力量,所以一旦美苏开战,两国首先遭到苏联的打击,还是遭到美国的打击都是不一定的事情,说不定是美国为了免除后患先收拾他们。
“没想到看起来这么温和的勃列日涅夫,会被苏联的强硬派挟持住。”意大利外交部长此时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认为这是苏联的强硬派进行裹胁了勃列日涅夫。
这种判断是错误的,谁能对总书记进行裹胁?谢洛夫同样没这个本事,这是勃列日涅夫自己的决定,他决定采取对抗策略,各大部门的强硬表态,只不过给了他一个合理的借口。
苏联压着美国的时候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就是这个沉默寡言,一副温和面孔视人的总书记,采取了和美国硬碰硬的策略,亲手开启了苏联的全球进攻序幕。苏联的战略进攻是在这个人手中开始的,不是铁腕领导的斯大林,也不是只能用核武器威赫美国的赫鲁晓夫。两人的时代苏联还很弱,无法和美国全面对抗。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才有了正面和美国对抗的实力,他也顺应了这个形势开启了对抗。
“欢迎你们,总书记在里面等着你们。”站在克里姆林宫门口的谢洛夫露出一丝浅笑,像是很熟悉对方一样打着招呼,他其实也刚刚到,身为苏联强硬派跳的最高的家伙,这种场合他不出现是完全说不过去的。
这里是勃列日涅夫的办公室,一年之前他在这里和尼克松进行了谈话,开启了美苏缓和的序幕,仅仅一年之后,他又在这里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表态。今天,勃列日涅夫又在这里迎接了法国和意大利的外交部长。
整个欧洲都在看着莫斯科和华盛顿,克里姆林宫和白宫,他们都知道,四国外交部长的出访结果,决定着能不能避免两大阵营的冲突。所有人都热切的盼望着这些外交部长可以带来好消息,此时的他们无比怀念自己的外交部门那种空话,至少这证明了世界是和平的。
“和平?这必须以美国先后退为前提,这里不是古巴,现在的苏联也不是十一年前的苏联,我们已经前所未有的强大,人民在热切的期盼着我们的表态。”谢洛夫一只手不断摆弄着大马士革钢刀,同时反对道,“想要让苏联表明和平意愿,明确的告诉你们,这是不可能的,美国的总统四年一次,除了民主党还有共和党,而苏联不是这样,苏联共产党背负着苏联全体人民的所有期望,把我们逼得走投无路,我们是什么都干的出来的。”
谢洛夫身边的乌斯季诺夫、安德罗波夫沉默不语,但都用冷漠的目光看着两国外交部长,他们和谢洛夫的意见是一致的,苏联都后退了二十多年,这一次他们不准备后退了。
“谢洛夫将军,不要掺杂你的个人情感。相信勃列日涅夫总书记也是热爱和平的。”意大利外交部长把目光放在了勃列日涅夫的身上。后者摇摇头道,“谢洛夫同志的话很对,我们背负着国家的期望,以及对阿拉伯世界的国际责任,苏联没有后退的理由。”
“我们苏联的核弹足有把地球上十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炸上十遍,就算是打起来,整个地球上没有任何一支力量是苏联军队的对手,谁会主动和比自己弱的对手示弱?”中央书记乌斯季诺夫用非常激烈的言辞喊道,“开战十分钟,美国在整个地中海的海军就不存在了,这都不需要用核弹,这就是现实。”
“十一国联军部队接近百万,拖下去以色列迟早会被耗死,不要看以色列的防线看起来结实,那是对阿拉伯军队而言,换做苏联军队一天就能把以色列抹掉。”安德罗波夫一副学者的样子,说出的话仍然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一个接一个的强硬表态,让两国外交部长如坐针毡,最终离开克里姆林宫,把这里的情况回报给国内。
“你告诉基辛格,打下去,他们要面对比自己人口多上数十倍的阿拉伯人,美国的空运能维持多长时间?”对着两人的背影,谢洛夫提醒着双方的人口对比。虽然现在转移成防守状态的以色列军队打出了不错的交换比,可是没用。
“我们两国约束自己的盟友,通过联合国签订一个停火协议。”尼克松叹了一口气,他刚刚送走了英国和联邦德国的外交部长,两国的外交部长和在莫斯科的同行一样,说明了现在的情况。消耗战是阿拉伯人最喜欢的作战方式,因为他们毕竟人多国家多。再继续下去,迟早和以色列耗死。
随后华盛顿遂授权第六舰队的航母战斗群离开克里特岛以南海域向西航行。由使苏美对峙的紧张态势迅速缓解。该决定使美军航母战斗群具备了机动空间,并使地中海分舰队失去了瞄准目标。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此举无疑向苏联发出了促使事态缓和的信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