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五百零八章 有利就有弊

第五百零八章 有利就有弊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邺京。

    恢弘的王宫大院中,陶商正闲卧在榻上,欣赏着殿前美姬们起舞弄影。

    众美之中,则是美到极致的貂蝉和妲己,二人齐舞,极尽妩媚。

    正妃花木兰陪坐于侧,为陶商剥着从西域进项来的葡萄,纤纤素手,一颗颗的喂进他的嘴里。

    侧妃糜贞和甘梅,侧陪侍在侧,一个给陶商捶腿,一个给他揉肩。

    吕灵姬和甄宓两位妃子,则紧紧的贴在陶商的左右,两人一个为他奉酒,一个为他擦拭嘴角的酒渍。

    至于张春华,因为是新嫁与陶商,还没有完全的放开手脚,跟这么多的姐妹一起伺候自己的夫君,只是在旁为陶商抚琴。

    今日,乃是陶商还邺京后的第五天,五天的时间里,他都是这样在花丛之中度过的。

    南征楚国之役,花了小半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里,这些美妃们皆被留在了邺京之中,陶商此番还京,自然要好好的抚慰一下她们寂寞的心灵,让这些骄艳的花朵,重新绽放。

    当然,陶商自己也是憋了很久,光凭一个张春华,怎么可能满足他旺盛的精力,只有这么多的美妃,才能足够的让他泄火。

    于是,回京这些日子来,陶商终日就在温柔乡之中泡着,尽享帝王应有的快活。

    至于政务方面,陶商有萧何商鞅这样的理政奇才,根本不需要他自己操心废力,只需要做到垂拱而治就行了。

    不过,陶商虽然喜欢享受,但并不代表他就会沉迷于酒色,实则整个大魏和周边诸国的形势,皆在他洞察掌握之中。

    大魏国内方面,因是楚国被灭,断了大多数世族豪强们外逃之路,国门已被关闭,这些世族豪强们,只能任由陶商来宰割。

    更由于陶商灭了楚国,兵威大盛,在大魏臣民的心中,威望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凭借着这样空前的威望,再加上大魏强有力的武力保障,那些世族豪强们虽对商鞅变法存有不满,却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只能束手无策,任由变法推行实施下去。

    至于变法方面,因有陶商的全力支持,推行顺利,实施的半年以来,已经初见成效。

    首先就是丁口,青壮力劳动方面。

    商鞅采取了严厉的手段,清查手段,短短半年时间里,就从世族豪强们的名下,清查出了近百万的丁口。

    从前,这百万的丁口,皆是做为世族豪强的私有佃户的存在,不用上缴粮赋,不用服丁役,也不用参军,所有的劳动成果,只归世族豪强所有。

    而现在,这百万的丁口,统统都被清查出来,被商鞅编为了国家编户,成为了在册的自耕农。

    正是因为这清查出来的百万口编户,大大的增加了大魏官府所掌握的劳动力,在范睢等各州刺史和太守们的努力下,各州数以万亩计的荒地,得以重新开垦,整个大魏境内,新增的耕地面积就达到数百万亩之多。

    那可是数百万亩的新增耕地啊,意味着今年秋收后,全国粮食将增产近千万斛,而朝廷所征收上来的粮赋,便可新增两三百万斛之多。

    如果再加上原有的耕地,今秋大魏所征收的部粮赋数目,就将达到数千万斛之多。

    这个数字,意味着陶商的粮草将多到吃不完的地步,哪怕是跟天下诸国鏖战,光是粮草都能耗干他们。

    而且,按照商鞅变法,农民种地产粮越多,越能得到国家奖励,最高的奖励,甚至能够达到封侯的地步。

    在此重奖之下,大魏各地的农民们的种粮积极性,达到了空前高涨的地步,照这样下去,最终的秋粮收获,甚至还要超过陶商先前的预期。

    除了军粮方面,再一个就是军队数量的提升。

    由于清查出了百万丁口,使得大魏国内可用的青壮兵源,又大大的增加,再加上陶商新灭荆州,新得百万户口不说,光降军就收编了近三万之众。

    这三万降军一整编,再加上新募的士卒,大魏全国的正规军数量,就将达到四十万之众。

    而且,这个数量还只是朝廷直接指挥的中军,如果再加上各州各郡的州兵郡兵的话,数量还要更多。

    陶商离开荆州之前,已将那几万荆州籍降军,尽数留给了伍子胥,命他在荆州加紧编练水军,同时调集了大量的船工船匠,于江陵大肆建造战船,以备他日伐吴之战。

    按照陶商最初的设想,灭楚跟灭吴应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残留一个吴国在江南,陶商就不得不留出近十万的兵马来防备。

    首先,淮南寿春一线,陶商得留乐毅这员帅才镇守,兵力至少也得两三万左右。

    然后就是徐州一线,因为要防着吴国从海上出动,绕过寿春防线,直接袭扰徐州侧后,所以徐州一线虽远离前线战场,陶商也不得不留一两万人来驻守。

    所以,光是徐扬一线,陶商就得留下近五万的军队!

    而且,这五万的兵马,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却又是必不可少。

    除了徐扬一带,接着就是荆州了。

    为了防备孙策由柴桑的进攻,陶商光在夏口至陆口一线,就留驻了近两万水军。

    此外,为了防范吴国从陆上进攻长沙郡,他还得在长沙留驻了近一万多的兵马。

    荆徐扬三州,光为防范吴国,陶商就花费了近九万的兵力。

    实事上,吴国只是水战强悍,综合国力并不强,要弱于秦国和燕国,甚至连勾践的蜀国都不如。

    四国之中,吴国实力最弱,陶商却得拿出大魏近四分之一的兵力来防范,无论从兵力上,还是粮草供给上,都是极大的负担。

    如果能先灭了吴国,陶商就可以一下子抽调出近十万的兵力,用于对付秦燕蜀三国,兵力上立刻将占据绝对的优势。

    只是,眼下刘备平定辽东,大举南下入侵在即,为了先应对刘备的入侵,陶商也只有暂时搁置伐吴的计划,集中精力和兵力来对付燕国。

    陶商虽然邺京享受风花雪月,但大魏的军队却没有闲着,诸路兵马都在向冀州和并州一线集结,截至到陶商还京的第七天,集结于晋阳和邺京一线的兵马数量,已经达到了十二万之众,而且数量还在增加。

    脚步声响起,张良和苏秦二人,匆匆的步入了大殿,看那表情眼神,定然是有紧急军情。

    “你们先下去吧,晚上的时候,为夫再来收拾你们……”

    陶商示意众妃们退下,临走之时,还不忘在花木兰、糜贞她们的肥臀上,各自肆意的抓捏上一把,把众妃们抓的含羞带笑,娇嗔着红着脸退下。

    众美散尽,乐音已沉,大殿之上,恢复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子房,苏卿,看你们这副表情,给本王带来的,一定不是什么好消息吧。”陶商淡淡笑道,将杯中最后一口酒饮下。

    张良一拱手,正色道:“给大王说中了,南面几路诸侯,已经抢先对我们动手了。”

    陶商剑眉微微一动,向苏秦道:“苏卿,说说吧,到底什么情况。”

    自伐晋之后,陶商便将他的情报网络和亲兵队,合并改组为了“锦衣卫”,分别由荆州、苏秦和张仪统领。

    其中荆轲所统的,乃是七千“锦衣龙卫”,是陶商嫡系之中的嫡系,专职负责王宫安全警戒,出入都时刻跟随在陶商所在。

    张仪和苏秦二人所统领的,则叫作锦衣北卫和锦衣南卫,分别负责北方和南方的细作情报工作,以及暗中监视各州各郡等官吏的忠诚度。

    此三卫都直接向陶商这个大魏之王负责,就连张良这样的谋臣,也只有询问的权力,而没有插手的权力。

    苏秦负责锦衣南卫,包括吴国、蜀国以及部分秦国的情报侦察和收集,都要负责,陶商当然要问他。

    “禀大王,数日之前,秦蜀吴三国已经联手出手,对我新得的荆州地区,发起了围攻。”苏秦沉声道。

    三国围攻荆州!

    陶商眉头又是微微一凝,挥挥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苏秦便将具体的情报,道了出来。

    蜀国方面,蜀王刘璋,亲统六万蜀军,战船五百余艘,沿长江顺流东下,目标直指江陵重镇。

    吴国方面,孙策再次集结了四万水军,已由建业而发,溯江而上,目标明显是指向夏口。

    至于秦国方面,这一次秦王曹操没有再兵犯洛阳,而是率五万秦军由武关南下,进入南阳盆地,目标分明是南阳郡治宛城。

    秦蜀吴三国,共合十五万大军,分三路齐攻荆州!

    “看来荆州果然是四战之地,得到了此州,正如本王所想,是有利就有弊啊。”

    陶商微微点头,似乎已有心理准备,却又奇道:“吴蜀联手瓜分荆州,这倒是合情合理,倒是这个曹操,他花这么大力气去进攻南阳,显然捞不到多少好处,最后只能是帮了刘璋的忙,他什么时候变成活雷锋了?”

    “雷锋?雷锋是谁,臣不太明白,还请大王明示?”张良和苏秦二人对视一眼,顿时就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