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换将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听了张士逊的话,张观张大了嘴巴,脑袋发蒙,一时说不出话来。他为人是迂腐了一些,但绝对不笨,话说到这里,哪里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此时陈尧佐看完了高大全的书状,起身道:“陛下,事情发生在殿前司所辖禁军,无论最后真相如何,郑守忠都不能留在殿前司。为防殿前司禁军生变,当立即换人!”
赵祯平复了心情,对面前的众臣道:“殿帅换人,其事不小,诸位可有合适人选?”
张士逊道:“高阳关路帅守高化新近入京述职,还未陛辞,可管殿前司。”
李咨起身附合:“高化驭军有法,为人谨慎,是合适人选。臣以为,不只是郑守忠,殿前都虞侯孙廉一样也要换。此案恶劣倒在其次,可怕就可怕在,是统兵官命下属去做的!”
赵祯点了点头,想了一想道:“李昭亮忠诚干练,可代孙廉为殿前都虞侯。”
事情紧急,一切程序从简。当下让在座的翰林学士夏竦写了制词,拿出殿外用印,交付枢密院。张士逊暂时离开崇政殿,急回西府招郑守忠和孙廉及继任的人。
出了大内,张士逊只觉得心中怒气压抑不住。本来吕夷简被贬出朝廷之后,他这个枢密使当着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出了这么严重的弊案,早晚会追究自己的责任。军政虽然是三衙自己在管,枢密院在名义上却是上级,怎么可能安然无事。
张士逊离去,李迪道:“此等大案,非是重臣不能彻查,臣请陛下圣裁!”
赵祯本能地转头看张观,紧接着摇了摇头。刚才还在跟徐平争要息事宁人,怎么可能放心托付给他。低头想了一会,赵祯才道:“禁军犯案,还是由枢密院出面。李咨,此案便由你主审,选可靠人员助你,务必查清。”
李咨上前领旨:“微臣谨遵圣旨!此外,臣请皇城司从旁协助。”
赵祯点头:“勾当皇城司蓝元用为人谨慎,能够用心做事,便由他协助你。御史台——”
看着张观,赵祯一时拿不定主意。这种案子必须由御史台参与,但张观刚才的表现实在让人不放心。选御史台的官员,又不好绕过御史中丞去。
徐平捧笏道:“陛下,臣以为知杂御史庞籍在州县多年,通晓律令,不循私情,可参与审案。此外此案牵涉京师银行借贷,勾稽账簿的事情必然不少,请审计司参与。”
李迪道:“臣以为徐平所说中肯,庞籍可用,审计司可命郑戬一起备顾问。”
事情便就定了下来,由枢密副使李咨负责,知杂御史庞籍和皇城司蓝元用协助,郑戬参与其中,提供专业的知识。李咨在枢密院本就管的裁汰冗员,以及刑事等等,用他正好符合枢密院的分工。御史台必然参与不说,皇城司本来就是牵制三衙的,与枢密院的合作平时就不少,一起收拾禁军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审计司只是因为案件涉及银行,其他官员对那些山一样的账簿还真就没有办法,只好借助他们的力量。
至于御史中丞张观,经了这一次事之后必然会被外放,只是顾及他的面子,暂时押后。
郑守忠已经得到了城中两军对峙的消息,只是对于细节还不清楚,听到宣自己到枢密院去,不由心中忐忑。三帅的地位跟执政是相等的,比枢密使还是要差一点。但严格意义上说起来,枢密院是三衙的上司,虽然这上司没有手段管三衙的具体事务,地位总在那里。
到了枢密院前,正碰到赶来的孙廉,郑守忠心中升起不详的预感。一般来讲,哪怕是枢密院召管军大将来宣读诏令,也礼数周全,今天这样直接当下属一样非常罕见。
历史上宋朝三衙和枢密院的关系以神宗朝为一个分界点,此前三衙地位较高,进枢密院礼数并不那么周全,不算硬性规定。神宗朝以后,枢密院作为上级的地位更加突显出来。
通禀完毕,军卒领了两人来到都堂前,让两人在门前停下。见军卒态度极不恭敬,郑守忠和孙廉心中发冷。枢密院例来不用三衙的人,他们的守卫等事都是用皇城司兵,一见下边的人态度不好,两位管军大将就都知道今天只怕难以善了。
不一刻,有礼官出来命两人除兵杖,准备进都堂听宣。两人无可奈何,只好把随身的腰刀等兵器卸下来,高声唱诺,随着进了都堂。
张士逊一身朝服,端坐公案之后,案上一把硕大的铁尺分外醒目。在他身后,四个精挑细选出来的皇城司亲事官挺身站立,不怒自威,死死盯着进来的郑守忠和孙廉。
三衙主将都是武夫,被逼急了不定会干出什么事来,这四个亲事官和案上的那把大铁尺,就是为了防止意外的。说得明白一点,如果敢在都堂之上对枢密使无礼,打死勿论。
北宋这只具礼仪作用,管军大将没有发疯的,到了南宋相权上升,那就真有要打死的。
这都堂郑守忠两人不知道来了多少次,但从来没见过这种气氛,不由心惊胆战,再也没有了往日不可一世的气炎。躬身行礼,大气不敢出地站在堂下。
张士逊也没有跟以前一样赐座,任凭两人站着,更加没有任何寒喧,直接取了圣旨从案后出来,厉声道:“殿前副都指挥使郑守忠、殿前都虞侯孙廉,上前听宣!”
中书门下用敕,枢密院用宣,都是向下的正式朝廷诏令,令下不得违背。
由于案件没有查清楚,宣中没有提及,例行的骈四骊六后,直接解除郑守忠的管军职位,出为高阳关路副都部署。一事一令,处置完郑守忠,孙廉也是一样。
收起诏令,让一边的公吏交给两人,张士逊厉声道:“军令如山,宣下之时,你们两人立即出京!为防意外,由中使和皇城司亲事官随行护送,不得有违!”
说完,张士逊回到公案后,坐下后问两人:“你们有何话说,若是无事,这便出京!”
郑守忠恭声问道:“恩相,可否明告,是因为何事除我们两人的管军?”
张士逊冷冷地道:“你们不必知道,只管遵宣命而行就是!”
孙廉没有郑守忠那么怕事,昂头挺胸道:“我们为管军大将,岂能这样不明不白就被解除军职!朝廷如此行事,委实让人心寒!”
张士逊一拍案几:“都堂之上乱议朝政,你是作死吗?!”
话音未落,身后的亲事官已经伸手搭在了大铁尺之上。
听了张士逊的话,张观张大了嘴巴,脑袋发蒙,一时说不出话来。他为人是迂腐了一些,但绝对不笨,话说到这里,哪里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此时陈尧佐看完了高大全的书状,起身道:“陛下,事情发生在殿前司所辖禁军,无论最后真相如何,郑守忠都不能留在殿前司。为防殿前司禁军生变,当立即换人!”
赵祯平复了心情,对面前的众臣道:“殿帅换人,其事不小,诸位可有合适人选?”
张士逊道:“高阳关路帅守高化新近入京述职,还未陛辞,可管殿前司。”
李咨起身附合:“高化驭军有法,为人谨慎,是合适人选。臣以为,不只是郑守忠,殿前都虞侯孙廉一样也要换。此案恶劣倒在其次,可怕就可怕在,是统兵官命下属去做的!”
赵祯点了点头,想了一想道:“李昭亮忠诚干练,可代孙廉为殿前都虞侯。”
事情紧急,一切程序从简。当下让在座的翰林学士夏竦写了制词,拿出殿外用印,交付枢密院。张士逊暂时离开崇政殿,急回西府招郑守忠和孙廉及继任的人。
出了大内,张士逊只觉得心中怒气压抑不住。本来吕夷简被贬出朝廷之后,他这个枢密使当着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出了这么严重的弊案,早晚会追究自己的责任。军政虽然是三衙自己在管,枢密院在名义上却是上级,怎么可能安然无事。
张士逊离去,李迪道:“此等大案,非是重臣不能彻查,臣请陛下圣裁!”
赵祯本能地转头看张观,紧接着摇了摇头。刚才还在跟徐平争要息事宁人,怎么可能放心托付给他。低头想了一会,赵祯才道:“禁军犯案,还是由枢密院出面。李咨,此案便由你主审,选可靠人员助你,务必查清。”
李咨上前领旨:“微臣谨遵圣旨!此外,臣请皇城司从旁协助。”
赵祯点头:“勾当皇城司蓝元用为人谨慎,能够用心做事,便由他协助你。御史台——”
看着张观,赵祯一时拿不定主意。这种案子必须由御史台参与,但张观刚才的表现实在让人不放心。选御史台的官员,又不好绕过御史中丞去。
徐平捧笏道:“陛下,臣以为知杂御史庞籍在州县多年,通晓律令,不循私情,可参与审案。此外此案牵涉京师银行借贷,勾稽账簿的事情必然不少,请审计司参与。”
李迪道:“臣以为徐平所说中肯,庞籍可用,审计司可命郑戬一起备顾问。”
事情便就定了下来,由枢密副使李咨负责,知杂御史庞籍和皇城司蓝元用协助,郑戬参与其中,提供专业的知识。李咨在枢密院本就管的裁汰冗员,以及刑事等等,用他正好符合枢密院的分工。御史台必然参与不说,皇城司本来就是牵制三衙的,与枢密院的合作平时就不少,一起收拾禁军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审计司只是因为案件涉及银行,其他官员对那些山一样的账簿还真就没有办法,只好借助他们的力量。
至于御史中丞张观,经了这一次事之后必然会被外放,只是顾及他的面子,暂时押后。
郑守忠已经得到了城中两军对峙的消息,只是对于细节还不清楚,听到宣自己到枢密院去,不由心中忐忑。三帅的地位跟执政是相等的,比枢密使还是要差一点。但严格意义上说起来,枢密院是三衙的上司,虽然这上司没有手段管三衙的具体事务,地位总在那里。
到了枢密院前,正碰到赶来的孙廉,郑守忠心中升起不详的预感。一般来讲,哪怕是枢密院召管军大将来宣读诏令,也礼数周全,今天这样直接当下属一样非常罕见。
历史上宋朝三衙和枢密院的关系以神宗朝为一个分界点,此前三衙地位较高,进枢密院礼数并不那么周全,不算硬性规定。神宗朝以后,枢密院作为上级的地位更加突显出来。
通禀完毕,军卒领了两人来到都堂前,让两人在门前停下。见军卒态度极不恭敬,郑守忠和孙廉心中发冷。枢密院例来不用三衙的人,他们的守卫等事都是用皇城司兵,一见下边的人态度不好,两位管军大将就都知道今天只怕难以善了。
不一刻,有礼官出来命两人除兵杖,准备进都堂听宣。两人无可奈何,只好把随身的腰刀等兵器卸下来,高声唱诺,随着进了都堂。
张士逊一身朝服,端坐公案之后,案上一把硕大的铁尺分外醒目。在他身后,四个精挑细选出来的皇城司亲事官挺身站立,不怒自威,死死盯着进来的郑守忠和孙廉。
三衙主将都是武夫,被逼急了不定会干出什么事来,这四个亲事官和案上的那把大铁尺,就是为了防止意外的。说得明白一点,如果敢在都堂之上对枢密使无礼,打死勿论。
北宋这只具礼仪作用,管军大将没有发疯的,到了南宋相权上升,那就真有要打死的。
这都堂郑守忠两人不知道来了多少次,但从来没见过这种气氛,不由心惊胆战,再也没有了往日不可一世的气炎。躬身行礼,大气不敢出地站在堂下。
张士逊也没有跟以前一样赐座,任凭两人站着,更加没有任何寒喧,直接取了圣旨从案后出来,厉声道:“殿前副都指挥使郑守忠、殿前都虞侯孙廉,上前听宣!”
中书门下用敕,枢密院用宣,都是向下的正式朝廷诏令,令下不得违背。
由于案件没有查清楚,宣中没有提及,例行的骈四骊六后,直接解除郑守忠的管军职位,出为高阳关路副都部署。一事一令,处置完郑守忠,孙廉也是一样。
收起诏令,让一边的公吏交给两人,张士逊厉声道:“军令如山,宣下之时,你们两人立即出京!为防意外,由中使和皇城司亲事官随行护送,不得有违!”
说完,张士逊回到公案后,坐下后问两人:“你们有何话说,若是无事,这便出京!”
郑守忠恭声问道:“恩相,可否明告,是因为何事除我们两人的管军?”
张士逊冷冷地道:“你们不必知道,只管遵宣命而行就是!”
孙廉没有郑守忠那么怕事,昂头挺胸道:“我们为管军大将,岂能这样不明不白就被解除军职!朝廷如此行事,委实让人心寒!”
张士逊一拍案几:“都堂之上乱议朝政,你是作死吗?!”
话音未落,身后的亲事官已经伸手搭在了大铁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