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欧洲人的欧洲 上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942年4月17日上午,1941年12月才被罗斯福重新启用派到柏林担任大使的亲德的约瑟夫.肯尼迪,很不情愿地带着一份刚刚打印好的最后通牒抵达了气派恢宏的德国外交部大厦。
身为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徒的后裔,还有一个因为爱尔兰闹灾荒而逃难到美国做童工的父亲的约瑟夫.肯尼迪,对英国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在他出任驻英国大使的时候,就主张把英国“出卖”了,结果被亲英国罗斯福免职。直到1941年12底,为了要暂时稳住德国,罗斯福又把这个亲德的爱尔兰人派去当驻德国大使。
而这个精于商业,但是在政治和外交上相当笨拙的肯尼迪直到几天前还以为自己将要干成一件对美国和欧洲都有好处的大事儿——他想促成一个“美洲人的美洲”和“欧洲人的欧洲”互不侵犯的协定。
说白一点,就是美国放弃冰岛、亚速尔群岛,也不再支持英国。而德国则不再支持日本,同时完全封锁不列颠岛,也别再让可恨的英国佬成千上万的跑去加拿大……
而这样一份协议也是绝大部分德国人所乐见的,因此肯尼迪在德国的这些日子过得很风光,是总理府、王城官邸、夏洛腾堡宫和波茨坦宫的座上宾。
可是眼看着协议就要达成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却突然宣布恢复向英国输出租借物资,还宣布要进行护航以防止所谓的日本战列舰在大西洋破交。
结果真的惹恼了德国人,真的假扮日本战列舰去击沉了南达科他号和印第安纳号,还打死了美国大西洋舰队的司令官。而且德国随后还将军队派到了荷属圭亚那,这下可算是一脚踩上了美帝国主义这只纸老虎的老虎尾巴了。罗斯福总统更是连和谈的机会都不给,直接要求国会通过了最后通牒。
而最后通牒意味着没有任何谈判的余地,不会有什么“冰岛、亚速群岛换圭亚那”的协议了。
肯尼迪终于明白了,自己和绝大部分的美国人都被罗斯福耍了,这位美国总统根本不想要和平,他从一开始就想要和德国打仗!
现在就看德国是否愿意尽最大的努力避免一场和美国的旷日持久的战争了。
……
“是最后通牒,美国要求我们在24小时内退出圭亚那,否则就会宣战。”希特勒语气阴沉的说。
在国防部大楼内的统帅部会议室里面,今天的气氛居然有点压抑。虽然希特勒在之前同意了赫斯曼提出的让德国战列舰冒充日本战列舰攻击美英护航船队的计划,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和美国平分世界的想法。
在他看来,打一下让美国知道德国的厉害,然后再拿下荷属圭亚那做筹码,就能和美国谈出一个“美洲归美国,欧洲归德国”的和平了。
可是罗斯福却直接扔了张最后通牒过来!很显然,进入荷属圭亚那是有些失算了。
“美国人要打就打吧!”赫斯曼倒是满不在乎,他早就知道和美国一战是不可避免的。
赫斯曼说:“现在大西洋的制海权至少七成在我,英美之间的交通已经非常困难,上回美国大西洋舰队护送的100多艘英国船只中只有不到20条船抵达了利物浦。”
之所以还有漏网之船,是因为现在的德国也没有完全封锁大西洋的实力。虽然欧洲联合舰队实力强大,但还是存在一些短板的。
一是航空母舰的数量不够,真正可以应付大战的就是2艘“齐柏林”级。
二是德国战列舰都“大舰扛小炮”,哪怕是406mm的大炮也因为用了“高速轻弹”而出现破坏力不够的情况。在上一次的“雾海之战”中,鲁登道夫号的406mm主炮就没有一锤定音的效果,虽然很快就把“南达科他”号打成了浮动的铁棺材,可是要打沉它却不容易,3条战列舰围着它打近半个小时都没沉,最后还是让驱逐舰出马射了几枚鱼雷才将其击沉。完全没有日本战列舰大和号三两下就搞定一艘美国战列舰的威风。
所以希特勒在“雾海之战”后的几天曾经试图帮助德国海军设计战列舰,想要将在建的H41级战列舰的主炮换成480mm口径。最后当然被赫斯曼给挡回去了,420mm的H41级能如期服役就不错了,如果要换480mm,H41级到1946年都别想服役。
另外,欧洲联合舰队中的4条意大利的“维内托”级的适航性存在问题。因为这级战列舰是为地中海量身定做的,到了风高浪急的北大西洋就要看天出港了。可以在海上作战的时间比德国和法国的战列舰都要短。
而3条法国的“黎塞留”级则因为主炮炸膛的问题,现在都回厂大修去了,不解决这个问题,谁敢带着它们上战场?
因此,英美现在还是可以利用北大西洋上天气不佳、海况较高的时机向英国本土输送一些物资。
而要彻底彻底封锁英国本土,唯有控制英伦三岛中的爱尔兰岛。
“只要拿下爱尔兰岛,英国就肯定会出现亲德政府。”赫斯曼接着胸有成竹地保证道,“现在国防军已经做好了拿下爱尔兰岛的准备,哪怕美国向我们宣战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只要拿下了爱尔兰和英国,我们就不会被美国打败了。”
他顿了顿,又说:“而且美国现在也不是和我们德国开战,而是和整个欧洲共同体处于战争之中!他们美洲人可以拥有美洲,我们欧洲人就不能拥有欧洲了?美国对冰岛、亚速尔群岛的占领,就是对整个欧洲的侵略。”
虽然希特勒政府想要避免战争,但是赫斯曼控制的国防军总参谋部一直在准备和美国开战。而开战的准备不仅仅是军事和经济上的,也包括了政治宣传上的准备。而在政治宣传上,“欧洲人的欧洲”是早就策划好的题材。
“这是一场美洲人和欧洲人的生存空间之战?”阿道夫.希特勒问。
“领袖,这是欧洲人和美国人之间的战争!”赫斯曼微笑着纠正了希特勒的说法,“我们现在应该让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知道,欧洲共同体对美洲没有任何野心,我们只想要一个团结而强大的欧洲。至于圭亚那……我们将会帮助圭亚那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我们去圭亚那是为了解放圭亚那,而不是为了征服圭亚那。”
“解放……”希特勒当然知道这个词儿意味着收费,他想了想,“这个词儿在美国人耳朵里大概就意味着我们要和他们争夺南美洲的解放市场。”
赫斯曼耸耸肩,“我想这是必然的,一个强大的美国和一个统一的欧洲必然会在南美洲展开斗争,这是南美洲各国的国情和大西洋地yuan政治决定的。哪怕我们现在退出圭亚那,美国也不会放弃干涉欧洲和反对欧洲统一的立场。”
其实换成德国也一样,只要德国统一了欧洲,就必然会插手拉丁美洲。拉丁美洲和欧洲的距离其实并不远,而且拉丁美洲国家和欧洲的关系素来密切,可以说是欧洲文明的分号。
另外,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都是独立国家,不是美国的殖民地。这样的格局对美国而言有利有弊,有利的是美国始终可以和那些混乱的拉丁美洲国家保持距离,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不会陷入拉美各国的内部纷争。而不利的一面,则是美国对拉美各国的控制不够严密,让外部势力有很多插手的机会。
赫斯曼顿了顿,又说:“虽然我们在未来必然会干涉拉丁美洲事务。但是现在我们还是应该让美洲人和欧洲人知道,只要美国同意保证圭亚那的独立和自由,并且退出冰岛和亚速尔群岛,我们就可以从圭亚那撤出。所以我们应该以欧洲共同体的名义回应而不是拒绝美国最后通牒。”
“回应?”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皱着眉头说,“帝国元帅,在外交上没有回应最后通牒一说。要么拒绝、要么接受、要么置之不理。”
“但我们还是应该放低姿态进行回应,并且在表面上争取谈判。”
赫斯曼思索着说:“并不是真的要和美国谈判,而是一种宣传战的手段。或许可以让罗马教宗出面,请巴西总统和阿根廷总统共同出面调解。”
巴西和阿根廷都是天主教国家,无论执政者是否亲德,都不会拒绝教宗提出的调停请求,表面的功夫总要做一下的。而这么一来,至少拉丁美洲的人民会知道德国的意图。
而一部分美国人,也有可能因为政府强硬拒绝“冰岛、亚速尔群岛换圭亚那”的建议,对罗斯福政府产生不满。罗斯福毕竟是个民选的总统,几个百分点的选民倒戈就足够让他的统治止步于第三个任期。(未完待续。)
1942年4月17日上午,1941年12月才被罗斯福重新启用派到柏林担任大使的亲德的约瑟夫.肯尼迪,很不情愿地带着一份刚刚打印好的最后通牒抵达了气派恢宏的德国外交部大厦。
身为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徒的后裔,还有一个因为爱尔兰闹灾荒而逃难到美国做童工的父亲的约瑟夫.肯尼迪,对英国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在他出任驻英国大使的时候,就主张把英国“出卖”了,结果被亲英国罗斯福免职。直到1941年12底,为了要暂时稳住德国,罗斯福又把这个亲德的爱尔兰人派去当驻德国大使。
而这个精于商业,但是在政治和外交上相当笨拙的肯尼迪直到几天前还以为自己将要干成一件对美国和欧洲都有好处的大事儿——他想促成一个“美洲人的美洲”和“欧洲人的欧洲”互不侵犯的协定。
说白一点,就是美国放弃冰岛、亚速尔群岛,也不再支持英国。而德国则不再支持日本,同时完全封锁不列颠岛,也别再让可恨的英国佬成千上万的跑去加拿大……
而这样一份协议也是绝大部分德国人所乐见的,因此肯尼迪在德国的这些日子过得很风光,是总理府、王城官邸、夏洛腾堡宫和波茨坦宫的座上宾。
可是眼看着协议就要达成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却突然宣布恢复向英国输出租借物资,还宣布要进行护航以防止所谓的日本战列舰在大西洋破交。
结果真的惹恼了德国人,真的假扮日本战列舰去击沉了南达科他号和印第安纳号,还打死了美国大西洋舰队的司令官。而且德国随后还将军队派到了荷属圭亚那,这下可算是一脚踩上了美帝国主义这只纸老虎的老虎尾巴了。罗斯福总统更是连和谈的机会都不给,直接要求国会通过了最后通牒。
而最后通牒意味着没有任何谈判的余地,不会有什么“冰岛、亚速群岛换圭亚那”的协议了。
肯尼迪终于明白了,自己和绝大部分的美国人都被罗斯福耍了,这位美国总统根本不想要和平,他从一开始就想要和德国打仗!
现在就看德国是否愿意尽最大的努力避免一场和美国的旷日持久的战争了。
……
“是最后通牒,美国要求我们在24小时内退出圭亚那,否则就会宣战。”希特勒语气阴沉的说。
在国防部大楼内的统帅部会议室里面,今天的气氛居然有点压抑。虽然希特勒在之前同意了赫斯曼提出的让德国战列舰冒充日本战列舰攻击美英护航船队的计划,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和美国平分世界的想法。
在他看来,打一下让美国知道德国的厉害,然后再拿下荷属圭亚那做筹码,就能和美国谈出一个“美洲归美国,欧洲归德国”的和平了。
可是罗斯福却直接扔了张最后通牒过来!很显然,进入荷属圭亚那是有些失算了。
“美国人要打就打吧!”赫斯曼倒是满不在乎,他早就知道和美国一战是不可避免的。
赫斯曼说:“现在大西洋的制海权至少七成在我,英美之间的交通已经非常困难,上回美国大西洋舰队护送的100多艘英国船只中只有不到20条船抵达了利物浦。”
之所以还有漏网之船,是因为现在的德国也没有完全封锁大西洋的实力。虽然欧洲联合舰队实力强大,但还是存在一些短板的。
一是航空母舰的数量不够,真正可以应付大战的就是2艘“齐柏林”级。
二是德国战列舰都“大舰扛小炮”,哪怕是406mm的大炮也因为用了“高速轻弹”而出现破坏力不够的情况。在上一次的“雾海之战”中,鲁登道夫号的406mm主炮就没有一锤定音的效果,虽然很快就把“南达科他”号打成了浮动的铁棺材,可是要打沉它却不容易,3条战列舰围着它打近半个小时都没沉,最后还是让驱逐舰出马射了几枚鱼雷才将其击沉。完全没有日本战列舰大和号三两下就搞定一艘美国战列舰的威风。
所以希特勒在“雾海之战”后的几天曾经试图帮助德国海军设计战列舰,想要将在建的H41级战列舰的主炮换成480mm口径。最后当然被赫斯曼给挡回去了,420mm的H41级能如期服役就不错了,如果要换480mm,H41级到1946年都别想服役。
另外,欧洲联合舰队中的4条意大利的“维内托”级的适航性存在问题。因为这级战列舰是为地中海量身定做的,到了风高浪急的北大西洋就要看天出港了。可以在海上作战的时间比德国和法国的战列舰都要短。
而3条法国的“黎塞留”级则因为主炮炸膛的问题,现在都回厂大修去了,不解决这个问题,谁敢带着它们上战场?
因此,英美现在还是可以利用北大西洋上天气不佳、海况较高的时机向英国本土输送一些物资。
而要彻底彻底封锁英国本土,唯有控制英伦三岛中的爱尔兰岛。
“只要拿下爱尔兰岛,英国就肯定会出现亲德政府。”赫斯曼接着胸有成竹地保证道,“现在国防军已经做好了拿下爱尔兰岛的准备,哪怕美国向我们宣战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只要拿下了爱尔兰和英国,我们就不会被美国打败了。”
他顿了顿,又说:“而且美国现在也不是和我们德国开战,而是和整个欧洲共同体处于战争之中!他们美洲人可以拥有美洲,我们欧洲人就不能拥有欧洲了?美国对冰岛、亚速尔群岛的占领,就是对整个欧洲的侵略。”
虽然希特勒政府想要避免战争,但是赫斯曼控制的国防军总参谋部一直在准备和美国开战。而开战的准备不仅仅是军事和经济上的,也包括了政治宣传上的准备。而在政治宣传上,“欧洲人的欧洲”是早就策划好的题材。
“这是一场美洲人和欧洲人的生存空间之战?”阿道夫.希特勒问。
“领袖,这是欧洲人和美国人之间的战争!”赫斯曼微笑着纠正了希特勒的说法,“我们现在应该让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知道,欧洲共同体对美洲没有任何野心,我们只想要一个团结而强大的欧洲。至于圭亚那……我们将会帮助圭亚那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我们去圭亚那是为了解放圭亚那,而不是为了征服圭亚那。”
“解放……”希特勒当然知道这个词儿意味着收费,他想了想,“这个词儿在美国人耳朵里大概就意味着我们要和他们争夺南美洲的解放市场。”
赫斯曼耸耸肩,“我想这是必然的,一个强大的美国和一个统一的欧洲必然会在南美洲展开斗争,这是南美洲各国的国情和大西洋地yuan政治决定的。哪怕我们现在退出圭亚那,美国也不会放弃干涉欧洲和反对欧洲统一的立场。”
其实换成德国也一样,只要德国统一了欧洲,就必然会插手拉丁美洲。拉丁美洲和欧洲的距离其实并不远,而且拉丁美洲国家和欧洲的关系素来密切,可以说是欧洲文明的分号。
另外,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都是独立国家,不是美国的殖民地。这样的格局对美国而言有利有弊,有利的是美国始终可以和那些混乱的拉丁美洲国家保持距离,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不会陷入拉美各国的内部纷争。而不利的一面,则是美国对拉美各国的控制不够严密,让外部势力有很多插手的机会。
赫斯曼顿了顿,又说:“虽然我们在未来必然会干涉拉丁美洲事务。但是现在我们还是应该让美洲人和欧洲人知道,只要美国同意保证圭亚那的独立和自由,并且退出冰岛和亚速尔群岛,我们就可以从圭亚那撤出。所以我们应该以欧洲共同体的名义回应而不是拒绝美国最后通牒。”
“回应?”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皱着眉头说,“帝国元帅,在外交上没有回应最后通牒一说。要么拒绝、要么接受、要么置之不理。”
“但我们还是应该放低姿态进行回应,并且在表面上争取谈判。”
赫斯曼思索着说:“并不是真的要和美国谈判,而是一种宣传战的手段。或许可以让罗马教宗出面,请巴西总统和阿根廷总统共同出面调解。”
巴西和阿根廷都是天主教国家,无论执政者是否亲德,都不会拒绝教宗提出的调停请求,表面的功夫总要做一下的。而这么一来,至少拉丁美洲的人民会知道德国的意图。
而一部分美国人,也有可能因为政府强硬拒绝“冰岛、亚速尔群岛换圭亚那”的建议,对罗斯福政府产生不满。罗斯福毕竟是个民选的总统,几个百分点的选民倒戈就足够让他的统治止步于第三个任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