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倾国而来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巴图蒙克说罢,叶春秋并没有回话,依旧依然淡然安静的样子。
而事实上,巴图蒙克的话,说得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或许许多浑浑噩噩的人,并不知道南人出关意味着什么,可是在鞑靼部中,若是只有一人知道这件事的严重,那么就必定是巴图蒙克。
巴图蒙克很清楚,当无数的汉人蜂拥出关,而人口百倍于大漠诸部人口的汉人一旦蜂拥而出,即便出来的只是百分之一,他们背后得到了大明朝廷的支持,与大漠诸部一样的逐草而居,一样的熟悉弓马,十年、二十年之后,就不会再存在所谓的鞑靼人了,那时候,在关内关外,只会有牧马和农耕的汉人之分。
巴图蒙克嗅到了这股即将到来的灾难,可是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他的心里,依旧还有着祖先们的荣光,依然还愿意保持着祖宗们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必须背水一战,而这一战的结果,将决定鞑靼人的存亡,可他非要一战不可。
说着,他竟是笑了,道:“而今在这草原上,蒙汉之间都在磨刀霍霍,在为这一场即将到来的战事各自做着长足的准备,你们汉人的战法,我也颇有一些研究,那些游牧的汉人,虽不至于懦弱无能,可暂时还是阻挡不住鞑靼铁骑的,唯一能阻挡的,就是你的新军,说起新军的厉害,真是令我见识了啊。”
说到这里,巴图蒙克眼中的瞳孔收缩,竟有几分畏惧的意味。
一个没有畏惧的人,绝不是一个真正的战士,因为战士游走于血与火之间,在生死一线中挣扎,生命之宝贵,谁会不知呢?
即使对待亲情可以冷血无情的巴图蒙克也怕死,所以他也有敬畏,他在这时捋了捋自己颌下的络腮胡须,接着道:“虽是如此,可在我看来,却也未必没有战胜之法,明年开春之后,我便会倾国而来,调动所有的军马与你死战,可是在此之前,我还是想见一见你,本汗既想见见你这个对手,也想和你说几句话。”
“其实啊……”正说着,巴图蒙克突然站了起来,眼眸里竟流露出了几分悲哀,轻轻地背起手了,脚下的鹿皮靴动了动,接着道:“本汗已经老了,还能活几年呢?活不了几年了啊,将来这大漠,还有那鞑靼部的生死存亡,都要落在本汗的儿女们的身上,人老了,就尤其想找人说说话,闲不住啊。”
叶春秋默默地听着,只是当巴图蒙克说到鞑靼部的存亡都要落在儿女们身上时,叶春秋目光一闪,猛地察觉到,巴图蒙克这话可没有这么简单。
按理,他应该说寄托在儿子们的身上,可为什么会在儿之后加一个女呢?
巴图蒙克是绝对不是随口一说的,叶春秋很清楚,似巴图蒙克这样高居上位的人,用词都是极为精准的。
既然有女,那么这个女儿是谁?
几乎不用多想,叶春秋已经可以猜测了。
是琪琪格。
生死存亡,既放在儿子们的身上,也有可能放在琪琪格这个女儿的身上。
儿子们是武力,琪琪格则是怀柔。
当武力行不通,当儿子们已经无力保障鞑靼部的时候,那么就只能寄托在女儿的身上了,用怀柔,或者说是另一种方式,拯救鞑靼部。
这巴图蒙克,竟已想好了两条退路,而今日来见自己,不过是为了另一条退路做准备而已。
真是狡兔三窟啊……
在此之前,叶春秋原以为巴图蒙克叫自己来,不过是想提振所谓鞑靼部的士气,彰显自己的勇敢,又或是对自己试探一番,可现在看来,叶春秋觉得自己还是小看了巴图蒙克这个鞑靼大汗了,他理应有无数的办法能稳定自己在鞑靼部中的权威,毕竟这个曾经白手起家的人,能够驯服诸部,那就一定有他的手段。
就在这时,又听巴图蒙克道:“可是本汗虽老了,在鞑靼部,却还是一丝不苟,吝啬言辞的大汗,心里不知多少话,却寻不到人说。本汗与你也算有过渊源,你的能耐,本汗见识过,镇国公,你可知道你和本汗都是一样的人?我矢志于大元的复兴,而你所作的一切,怕也是为了你们大汉的长治久安,这世上,绝大多数人就如那牛羊,牛羊是不知好歹的,他们看不清前路的方向,他们的眼里只有牛粪和青草,所以必须得有一个牧羊的人为他们谋划,指明方向,本汗就是这样的人,而你也是。”
巴图蒙克已坐下,接着开始喝酒,酒水灌入他的口中,洒在他的胡须上,他不管不顾,一碗酒喝尽,才又道:“今日一别,异日再相见,便是操刀相向之日,该说的,本汗都已说了,哈哈……其实自始至终,你都不曾开口,可是本汗却觉得痛快。”
说着,他打了个酒嗝,却突然沉默了起来,良久,他才又突然道:“叶春秋,你记住,你若是败了,我会割下你的人头。”
此时,巴图蒙克的眼眸里又有了杀气,杀气凛然。
叶春秋并不觉得意外,甚至觉得能说出这样的话的巴图蒙克才是他所认识的那个人,他很冷静地道:“我也是一样。”
巴图蒙克又是大笑起来,道:“别人都说我巴图蒙克狡猾如狐,其实他们错了,本汗至少今日是坦诚相待的,叶春秋……”他突然面色复杂起来,道:“琪琪格还好吗?”
一个这样的男人,一个绝情的大汗,理应是不该问这个问题的。
所以当他问出来的时候,叶春秋反而觉得奇怪。
叶春秋还是道:“尚好。”
很简单的两个字,甚至不算是正经的回答。
因为作为那个女人的男人,叶春秋理应给巴图蒙克一些信心,告诉他,他的女儿在京师有多快活,可是叶春秋却很轻描淡写。
巴图蒙克幽幽地叹了口气,才道:“她的母亲很想念她,你们的京师是个好地方,她留在那里……很好……”
巴图蒙克说罢,叶春秋并没有回话,依旧依然淡然安静的样子。
而事实上,巴图蒙克的话,说得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或许许多浑浑噩噩的人,并不知道南人出关意味着什么,可是在鞑靼部中,若是只有一人知道这件事的严重,那么就必定是巴图蒙克。
巴图蒙克很清楚,当无数的汉人蜂拥出关,而人口百倍于大漠诸部人口的汉人一旦蜂拥而出,即便出来的只是百分之一,他们背后得到了大明朝廷的支持,与大漠诸部一样的逐草而居,一样的熟悉弓马,十年、二十年之后,就不会再存在所谓的鞑靼人了,那时候,在关内关外,只会有牧马和农耕的汉人之分。
巴图蒙克嗅到了这股即将到来的灾难,可是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他的心里,依旧还有着祖先们的荣光,依然还愿意保持着祖宗们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必须背水一战,而这一战的结果,将决定鞑靼人的存亡,可他非要一战不可。
说着,他竟是笑了,道:“而今在这草原上,蒙汉之间都在磨刀霍霍,在为这一场即将到来的战事各自做着长足的准备,你们汉人的战法,我也颇有一些研究,那些游牧的汉人,虽不至于懦弱无能,可暂时还是阻挡不住鞑靼铁骑的,唯一能阻挡的,就是你的新军,说起新军的厉害,真是令我见识了啊。”
说到这里,巴图蒙克眼中的瞳孔收缩,竟有几分畏惧的意味。
一个没有畏惧的人,绝不是一个真正的战士,因为战士游走于血与火之间,在生死一线中挣扎,生命之宝贵,谁会不知呢?
即使对待亲情可以冷血无情的巴图蒙克也怕死,所以他也有敬畏,他在这时捋了捋自己颌下的络腮胡须,接着道:“虽是如此,可在我看来,却也未必没有战胜之法,明年开春之后,我便会倾国而来,调动所有的军马与你死战,可是在此之前,我还是想见一见你,本汗既想见见你这个对手,也想和你说几句话。”
“其实啊……”正说着,巴图蒙克突然站了起来,眼眸里竟流露出了几分悲哀,轻轻地背起手了,脚下的鹿皮靴动了动,接着道:“本汗已经老了,还能活几年呢?活不了几年了啊,将来这大漠,还有那鞑靼部的生死存亡,都要落在本汗的儿女们的身上,人老了,就尤其想找人说说话,闲不住啊。”
叶春秋默默地听着,只是当巴图蒙克说到鞑靼部的存亡都要落在儿女们身上时,叶春秋目光一闪,猛地察觉到,巴图蒙克这话可没有这么简单。
按理,他应该说寄托在儿子们的身上,可为什么会在儿之后加一个女呢?
巴图蒙克是绝对不是随口一说的,叶春秋很清楚,似巴图蒙克这样高居上位的人,用词都是极为精准的。
既然有女,那么这个女儿是谁?
几乎不用多想,叶春秋已经可以猜测了。
是琪琪格。
生死存亡,既放在儿子们的身上,也有可能放在琪琪格这个女儿的身上。
儿子们是武力,琪琪格则是怀柔。
当武力行不通,当儿子们已经无力保障鞑靼部的时候,那么就只能寄托在女儿的身上了,用怀柔,或者说是另一种方式,拯救鞑靼部。
这巴图蒙克,竟已想好了两条退路,而今日来见自己,不过是为了另一条退路做准备而已。
真是狡兔三窟啊……
在此之前,叶春秋原以为巴图蒙克叫自己来,不过是想提振所谓鞑靼部的士气,彰显自己的勇敢,又或是对自己试探一番,可现在看来,叶春秋觉得自己还是小看了巴图蒙克这个鞑靼大汗了,他理应有无数的办法能稳定自己在鞑靼部中的权威,毕竟这个曾经白手起家的人,能够驯服诸部,那就一定有他的手段。
就在这时,又听巴图蒙克道:“可是本汗虽老了,在鞑靼部,却还是一丝不苟,吝啬言辞的大汗,心里不知多少话,却寻不到人说。本汗与你也算有过渊源,你的能耐,本汗见识过,镇国公,你可知道你和本汗都是一样的人?我矢志于大元的复兴,而你所作的一切,怕也是为了你们大汉的长治久安,这世上,绝大多数人就如那牛羊,牛羊是不知好歹的,他们看不清前路的方向,他们的眼里只有牛粪和青草,所以必须得有一个牧羊的人为他们谋划,指明方向,本汗就是这样的人,而你也是。”
巴图蒙克已坐下,接着开始喝酒,酒水灌入他的口中,洒在他的胡须上,他不管不顾,一碗酒喝尽,才又道:“今日一别,异日再相见,便是操刀相向之日,该说的,本汗都已说了,哈哈……其实自始至终,你都不曾开口,可是本汗却觉得痛快。”
说着,他打了个酒嗝,却突然沉默了起来,良久,他才又突然道:“叶春秋,你记住,你若是败了,我会割下你的人头。”
此时,巴图蒙克的眼眸里又有了杀气,杀气凛然。
叶春秋并不觉得意外,甚至觉得能说出这样的话的巴图蒙克才是他所认识的那个人,他很冷静地道:“我也是一样。”
巴图蒙克又是大笑起来,道:“别人都说我巴图蒙克狡猾如狐,其实他们错了,本汗至少今日是坦诚相待的,叶春秋……”他突然面色复杂起来,道:“琪琪格还好吗?”
一个这样的男人,一个绝情的大汗,理应是不该问这个问题的。
所以当他问出来的时候,叶春秋反而觉得奇怪。
叶春秋还是道:“尚好。”
很简单的两个字,甚至不算是正经的回答。
因为作为那个女人的男人,叶春秋理应给巴图蒙克一些信心,告诉他,他的女儿在京师有多快活,可是叶春秋却很轻描淡写。
巴图蒙克幽幽地叹了口气,才道:“她的母亲很想念她,你们的京师是个好地方,她留在那里……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