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嫡长女 > 第十七章 庄子避暑

第十七章 庄子避暑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诗云: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到了六月,沈家和众多京兆人家一样,开始准备外出避暑事宜。六月的京兆,酷热难耐,实在很难让人待得住,所以京兆人家外出避暑的习惯,那是一贯就有的。即使皇帝不出外避暑,也不影响京兆人家这个习惯。

    自从先帝惠和帝开始,大永王朝就不设避暑陪都了,惠和帝曾谓:“避喧听政不过是劳民伤财。”。因为有惠和帝的先例,又加上太子体弱,远离京兆又没有监国之人,自长泰登基以来,就没有外出避暑过。天子不行,官员自然也是留下的,不过沐休的次数却是多了。

    沈俞氏发话了:“家里除了官务上朝的,留下必要的管事小厮丫鬟随伺,其余人都去京郊的沈氏庄园避暑。”此话一出,最为兴奋自然这些小儿小女们。京郊的沈氏庄园,往年也都去过的,那是一个消暑又好玩的去处啊,连年纪稍大的沈余宏都很高兴。

    沈俞氏又补充了接下来的人员安排:沈安氏生产不久,沈庆德太年幼,这两个人也留守家中;同时沈胡氏自请留在京兆,协助沈安氏处理家中杂事,沈俞氏也同意了。最后一家人商定:由沈俞氏带队,带着沈则敬、沈则远一房的少爷、姑娘和姨娘前去庄园,待到中元节才返回。

    这个消息确定后,沈家上下就开始忙碌起来,打包行李的打包行李,交代事宜的交代事宜,安排留守的思考留下人选等等。

    青竹居,沈宁也在参详应该把谁留下,看守院子和处理杂务等等。柳妈是要留下的,她年纪也有了,不想外出奔波是早就和沈宁说的了,春夏秋冬四个人必定是要留下一个人来传递消息的,京兆暑热,庄园夏凉,留下谁也不好,沈宁有些为难。

    见此,春诗便笑道:“姑娘你就别为难了,我们四个都商量好了,今年就是我留下来看守院子了,以后每年就按照次序来。”春诗又解释道,今年她留守,青竹居里的小丫鬟也不敢慢怠偷懒,总之是好的。

    沈宁想一想春诗的稳重和细心,就放心了,又交代了夏词她们要轻装简便,莫要把青竹居都搬空了,庄子那边都有的等等。可是等到东西收拾了一看,也有三大箱子,都是日常得用的,已经是最精简的了。见了这三个大箱子,沈宁有些明白惠和帝为什么不愿外出避暑了。一人尚且如此,一国又当如何?

    沈家其他人也都是差不多情况,少爷们还好点,姑娘、姨娘们杂七杂八的行李就多了,还好沈则远和颜商准备得颇为周全,马车的数量也还够用,于是沈氏一行,浩浩荡荡地朝京郊出发了。

    出京兆城门的时候,还颇费了一段时间,因为城门口实在是拥堵。京兆官员众多,还有名儒大商等等,每家都有十几辆马车等着排队出城门,时间自然也就耽搁了。等沈俞氏他们一行到达京郊的庄园时,已经入暮了。

    一行马车行驶在庄园路上,沈余宏等小子们,是骑马过来的,自然能够看到这一片庄园农家景色。稻穗金黄沉甸,旁边也有些不知名的小花,时不时还有一两只野鸭窜过稻田,庄子里还隐有袅袅炊烟。这派野趣乡景,不由得让这些小子们感叹了一声,连一向严肃正经的沈余宣都略有了笑意,沈余平则开始摇摇脑壳,念出一句诗来:“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还没等音停呢,他的哥哥沈余乐就凉凉说道:“呆子,这是夏天啊,哪里来的秋草?这么多人,你怎么独立啊?”这下,其他的小子哄的一下就都笑出来了,连最前面的沈俞氏都能听到一阵响亮的笑声。

    沈宁等小姑娘,早就撩开马车帘子在看窗外的景色了,自然是满目惊奇,这些小姑娘,平日里都是在沈府后院,难得出门一趟,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沈宁略有舒意,前一世时她也来过庄子的,这样的舒意怎么没有印象了?那时她在干什么?那时她已经认识了上官长治,想必心心念念都是他了。这些乡景,这些野趣,早入不得她眼了,所以才会印象全无。想一想,她前世真是错过了很多东西啊。这一世,要一一俯拾才是。

    庄子管事沈元早就把一切都收拾妥当了,就等着沈俞氏这个当家主母和少爷姑娘们的到来了。当听到马车声时,他和自己的妻子,人称三娘子的,早早就等候在庄子前面了。

    “太太辛苦了,小的都准备妥当了,太太先行漱洗,再和少爷姑娘们一道进晚膳吧。”三娘子的声音很热切也很恭敬,让沈俞氏听着感觉舒服。坐了大半天的马车,沈俞氏确实也乏了,便道了声:“你们辛苦了。”就准备回房休整一下,期间还叮嘱了沈余宏和沈宁几句。

    因为是庄子避暑,所以一切也就从简了。庄子房间不多,沈俞氏自然是自己住一间的,李姨娘和何姨娘就在一起了;沈宁、沈宓、沈宛就合住一间,沈余宏兄弟四人住两间房。沈则远那一房也是差不多如此,沈胡氏没有来,沈则远又只得一个妾室,王姨娘倒是自己住一间房了。

    众人各自回房梳洗不论,等到晚膳时,才又聚在一起。人较多,分了两桌,菜式都是一样的。这边是沈俞氏带着几个姨娘一桌,那边是沈余宏带着弟弟妹妹们统共十二人坐一桌。小孩们大大小小正是好动的年纪,话题也没有断过,菜式又都是新鲜的蔬果,这下大家更是觉得好玩。年纪较小的沈余守和沈余益就有掩饰不住的赞叹声,连最小的沈宛都似模似样地说这蔬菜很甜管事辛苦了这样的话,把大家都逗笑了,吃着这顿农家饭也格外美味。

    沈家在庄园的第一天,以一顿美味的农家饭为结束。

    第二日,小子们早早就起来了,在田间追逐,逗弄那野鸭子。沈宁倒是起晚了,这庄园气温怡人,很适合睡懒觉,沈宁也就洋洋的,不想起来。她觉得自己要放松休息一下了,重生而来三个多月,似乎也没有做什么事情,日子却照样滑过,趁着庄园消暑的机会,她也要好好检点一下这几个月的得失了。庆幸的是,她还有时间,还能好好谋划一番,虽然心有挂碍,却也无有恐怖,更不曾颠倒远离了避免沈家灭族的梦想。

    所以沈宁能够含笑地看着自己的二哥带着一群堂兄弟上上下下地奔窜,一会钓河虾,一会又烤野鸡,旁边还时不时听沈余平几句酸诗,又听得沈余乐讲那生生不息六十四卦,却被沈瑶兜头兜脸吐槽一番,引得大家对他又嗤之,才一通大笑。

    庄子致趣,心里清静。

    这日就着晚霞,大家都玩累了,就都拉拔来能够坐下的小竹凳、小藤椅,堂兄妹十来个围在一起说说笑笑。

    “要说好景色,自然是我们祖宅江南杭州最好的,三世修得住街头,七世修得住杭州,这话是没错。可是我却觉得南岭那梅花香留给我的感觉最为隽永……”这是堂兄弟们在说着这乡村景色和京兆的不同,又说着京兆风物和江南杭州的不同,沈余宏忽然幽幽地感叹了这么一句。

    去年,他曾跟着二叔沈则远去过岭南看望过三叔沈则高,那是他第一次去到那么远的地方,也是第一次去到那么艰险的地方,留下的感觉异常深刻。不知怎么地,在这个悠闲的庄子里,在这些懵懂的弟弟妹妹面前,他有一种倾诉的冲动。

    “那挺拔俊秀的赤壁红岩,艳如丹霞……那飞泻的天梯,我感觉我像是飘渺在云中……我当时真是震撼无比,尤其,我在那南岭之巅,云梯之上,竟然发觉有几株梅花在盛开!花朵虽然萧瑟孤零,却真是开了,而且香气清冽无比……我再也没有闻过这样的味道了……”沈余宏有些低沉的声音,在絮絮述说,周围的弟弟妹妹都听得呆了去,都试图凭着沈余宏的描述还原出那南岭当时的景色,气氛竟然是寂静的。

    “其实,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苦寒有梅香,为人亦如是,虽步步苦寒,虽步步艰难,却也要记得步步都有欢愉……这些,才是我想对你们说的!”沈余宏有些凝重,他其实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想说这些,或许是因为这庄园太悠闲,又或许是因为这些骨肉相连的弟弟妹妹们,他也说不清了。

    我们每个人一生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时刻,为天工造化所触动,或是感慨壮丽鬼斧,或是惊讶绵延壮阔,对高巅冷梅怒放传香的赞叹,对山脚微草滴翠牵衣的感动,就算是一颗露珠的消逝,或是一朵鲜花的枯萎,也会让人咀嚼再三回味再三,这其实就是对生命的珍惜和敬畏。就在这一次次的珍惜和敬畏里,完成了个人的一次次臻化……

    所谓万卷书万里路,究其本因,都是为了追求这一次次的臻化……

    虽步步苦寒,虽步步艰难,却也要记得步步都有欢愉……沈宁默念着沈余宏的这句话,觉得心里越发清静了,这三个月来,她牢牢记得那灭族的苦恨,重生之后,父母疼惜,兄长爱护,这些都是生活最欢愉之所在,是不是这样呢?

    既不忘记过去,也要记得现在。是不是这样呢?沈宁想,觉得自己似乎又懂得了一些什么,却又模糊说不清,或许,这才是她来庄子避暑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