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一章 京兆定策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沈则远等人在西宁道为沈瑶送嫁的时候,沈华善在京兆却是忧心忡忡。
这一日,他正和尚药局奉御孙伯扬说着话。当然,这些话语,事关皇上情况,事关大永国祚,是绝对不能传出去的。
“皇上看着是严重,但是目前尚无性命之虞,只是也需要长时间的休养将息了。”孙伯扬皱着眉头说道,为当前的局面感到忧心。
他是长泰帝的近身三太医之首,长泰帝的身体有疾,他的责任和压力最重。自从长泰帝患病以来,孙伯扬的眉头就没有舒展过,可是也没有任何办法。就算是他是太医之首,也敌不过时间之功。
医者不医年老,这是最无可奈何的事情。
“你也别惆怅了。尚药局有那么奇珍异药,只要是对皇上身体有益的,都用着吧。能拖多久是多久。太子年轻,还须皇上扶持。太子监国,终不是常事。”沈华善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才好。
皇上染病,已经下令太子监国,还令自己和左良哲协助太子。这对于一力扶持太子的沈家来说,是件好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还是觉得这个进程太快了。
太子太年轻,也办过几件糊涂事,他真的怕太子监国期间,会出现什么事。
至于皇上一时三刻不会大行,这是他早就知道了的,沈余乐在出发前去西宁道之前,曾卜了一卦,然后根据卦象对沈华善说道:“帝星仍是高悬,皇上半年之内都不会崩天,只是黯淡无光,陨落也不会是太久的事情,祖父还是要早有准备才是。”
沈华善记得自己当时听了孙子的话语,是苦笑的。早作准备?作什么样的准备才是呢?
万一皇上龙驭上宾。他又该如何呢?接过韦景曜中书令之职、尽心尽力扶持太子登基?
应是如此吧,沈华善曾这样对自己说道。只是当下,他看着孙伯扬紧皱的眉头。只能是这样劝慰道。
“我也没有什么好惆怅的,总归还是这样吧。尽人事尽医事。比你尚要好一些。”孙伯扬反而拍了拍沈华善的肩膀,对他目露同情。
沈华善是太子詹事,现今又是协助太子监国,这也是天大的荣耀,又何尝不是天大的灾险呢?这如今的局面,沈华善是一步都错不得。
人人只知高处风景好,可是不知道高处不胜寒。
沈华善点点头。算是回应孙伯扬同情的目光了。
这春三月,风光是最好的,此刻沈华善却觉得有些春寒料峭,忍不住打了个冷颤:人老了啊。受不得寒意了。
自己是如此,皇上何尝不是如此呢?
刚踏入长泰帝四十二年,大永皇家就有了一场大丧事,镇远公嫡妻、长泰帝长姐、淑和长公主病薨了,享年七十六岁。
淑和长公主这一薨。对长泰帝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因为长泰帝与淑和长公主感情甚是亲厚,听到淑和长公主丧闻的时候,长泰帝当场就踉跄了几步,随即就病倒了。
随着春寒、倒春寒的陆续到来。长泰帝的病情就反反复复,一月之中没有多少天能够视朝。
为此,长泰帝特地下令:太子监国,以保证政事军务畅通,太子詹事沈华善、门下侍郎左良哲协助太子处理国事,太子监国期间,其余百官当尽心尽责,诸政不得有误。
就这样,太子在沈华善、左良哲的辅助下,暂时接过了长泰帝的重担,每日视朝,听取朝政大事,决议朝政纷争;下朝之后,又急忙前去紫宸殿给长泰帝请安,向长泰帝禀告早朝政事,又给长泰帝侍奉汤药。
这样几日下来,长泰帝不见好,太子反而瘦了一圈,都是辛苦熬的。身为储君,如果不这样熬,还能有什么办法?
早前沈华善就说过,太子之位乃是世上最危险的位置,只要太子一日没有登基,或是太子一日不薨,就必须这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既不能表现突出又不能表现平庸。
这太子监国,又是最危险中的最危险,在皇上患病期间,监国的太子必须能将政事军务处理妥当,又要顺着皇上先前定下的旨意和方向前行,免不了要被大臣拿来和皇上比较一番。因而,容易出错的机会也就多了。
幸好沈华善和邱盛年等詹事府官员不敢有丝毫怠慢,小心翼翼地把握着这个平衡的度,又加上太子妃之父左良哲是惯会猜度长泰帝心思的,是以太子监国这些天,京兆政事倒也平稳有序,令詹事府的官员略微喘了口气。
“你以为如何?西燕虎视眈眈,司马昊是怎样的性子,想必当年你也记得很清楚。这些年从西燕发回的谍报你也没有少看,也该是时候想一想了。甜蜜期过去之后,大永要怎样面对日益强大的西燕?这些年西宁道互市、药市的收益是怎样的情况,你不会不知道,这里面,水太深了。”在沈华善书房内,沈华善小声地和户部尚书江成海说着话。
皇上的病情依旧胶着,太子表现也佳,于是沈华善也能腾出手来处理西燕的事情了。
这第一件事,自然是要和户部尚书江成海通气,有关西燕商路的开拓和发展,这是沈华善早就想对江成海说的事情。
西燕商路关联甚大,只靠沈家之力,根本不足以成事,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必定要倾全国之力;至起码,要倾户部之财和户部之策,如果没有户部的支持,得善和远儿他们绝不可能成事。
这是沈华善这些天来最为挂念的事情之一。
江成海和沈华善私交甚笃,又和溪山俞氏结亲,所以沈华善也就没有遮掩,将自己对西燕商路的看法一一摊在江成海面前,道是户部之财要全力支持西宁商路,只有将西宁道至京兆的商路打通了,户部才能真正有增益。不然,就算互市再怎样繁荣,也只是会肥了西宁道某些官员的荷包。
听了沈华善的话语。江成海一改以往傻愣的笑意,目光变得深沉起来。关于西宁商路的问题。他也早就想过了。
长泰三十六年大永使团出使西燕,跟随出使的户部郎中张段沿途考察了不少州县的经济商事,当时正是江成海亲自给张段下的命令,他当时就想着通过西宁道一带繁荣的商贸活动,来增加户部的收入。
现在,已经好几年过去了,西宁道的商贸依旧繁荣。户部的收支日益捉襟见肘,这其中的赋税收益,都到哪里去了?这是其一;
其二,按照沈华善的设想。将西宁道至京兆的商路打通,无论是物资、钱财、军需,都可以通过这条商路输送,就算将来安西真的有战事,京兆也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若是西燕顺着这条商路侵攻大永。那我们岂不是成了引虎之人?”江成海是很想增加户部的收入。可是他也第一时间计算出最大的风险了。开拓西宁商路,是否可行呢?
“安西都护府的五万兵马和西宁卫的十二万兵马,又不是摆来看的,中间还有岭南卫、江南卫的兵马。若是西燕真是穿过了重重防线,那么就算没有这条商路。京兆也会不保了。”
这个问题,沈华善早就想过了。对于江成海的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且让我想一想吧,再想一想。”江成海说道,西宁商路事关重要,他不能一时三刻做决定。
“且不要想太久了。皇上病老,志气衰弱,所以西宁商路迟迟没有发展提上日程。太子监国,这就是最好的机会。”沈华善说道。
这是一个契机,一定要抓紧了。万一皇上大行太子登基,必定是要稳定朝局为重。锐意进取之举,肯定是不能铺开了,他希望江成海不要耽搁太多时间。
“我可是明说了。沈家已经将家财之三二,连同江南胡氏安和堂的大半家财,都撒在西宁道之上了。你可得尽早下决定,是啖肉还是喝汤,抑或是连粥都没得喝,也好让我们沈家和胡家都知道。不然,我就天天盯着你那点俸禄了。”沈华善又说笑着说道。
这话,仿佛这泰半的家财根本就不重要一样,这是对江成海推心置腹了。
江成海略微抽了一口气,沈家家财之三二和胡氏安和堂的大半家财,意味着什么,他这个大永户部尚书自然清楚。再加上沈家的姻亲之力,这沈家往西宁道上投掷的钱财,是大永国库的十一了。
“这西宁商路打通了,你就这么有信心一定会有回报?”忍不住的,江成海问了个蠢问题。
才说完这话,他自己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自己有些傻帽。
以沈华善那种计来算去的性子,除了极力支持当年俞谨之在国子监论道,没有回报收益的事情,这沈家是不会再做第二次了吧?
“可得事先说好了,这事,户部可以倾斜,但是不方便直接派官员前去的,就由你沈家子侄去做丑人了。这大部分收益,是要归入国库的。我这户部尚书的日子,过得多么紧巴,你不是不知道。”江成海笑笑说道,算是下定了主意。
其实也由不得他不下这个决定了。淑和长公主一薨,葬丧礼仪所需的钱财全部从户部出,他都恨不得将户部之地刮出一层油来了。
没有了钱财,谈何治国兴邦?国富民强,才是正道。先贤有云:“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是为此理……
ps:
二更!推荐萧七七的书:《丑医》 /qyqfav前世死得惨烈,这辈子“没脸”“没钱”但她懂医识药有空间逃出黑暗乞丐组织,种药行医发家致富却总牵扯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和事她只想过自己的富足小日子,为嘛会这么难呢
当沈则远等人在西宁道为沈瑶送嫁的时候,沈华善在京兆却是忧心忡忡。
这一日,他正和尚药局奉御孙伯扬说着话。当然,这些话语,事关皇上情况,事关大永国祚,是绝对不能传出去的。
“皇上看着是严重,但是目前尚无性命之虞,只是也需要长时间的休养将息了。”孙伯扬皱着眉头说道,为当前的局面感到忧心。
他是长泰帝的近身三太医之首,长泰帝的身体有疾,他的责任和压力最重。自从长泰帝患病以来,孙伯扬的眉头就没有舒展过,可是也没有任何办法。就算是他是太医之首,也敌不过时间之功。
医者不医年老,这是最无可奈何的事情。
“你也别惆怅了。尚药局有那么奇珍异药,只要是对皇上身体有益的,都用着吧。能拖多久是多久。太子年轻,还须皇上扶持。太子监国,终不是常事。”沈华善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才好。
皇上染病,已经下令太子监国,还令自己和左良哲协助太子。这对于一力扶持太子的沈家来说,是件好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还是觉得这个进程太快了。
太子太年轻,也办过几件糊涂事,他真的怕太子监国期间,会出现什么事。
至于皇上一时三刻不会大行,这是他早就知道了的,沈余乐在出发前去西宁道之前,曾卜了一卦,然后根据卦象对沈华善说道:“帝星仍是高悬,皇上半年之内都不会崩天,只是黯淡无光,陨落也不会是太久的事情,祖父还是要早有准备才是。”
沈华善记得自己当时听了孙子的话语,是苦笑的。早作准备?作什么样的准备才是呢?
万一皇上龙驭上宾。他又该如何呢?接过韦景曜中书令之职、尽心尽力扶持太子登基?
应是如此吧,沈华善曾这样对自己说道。只是当下,他看着孙伯扬紧皱的眉头。只能是这样劝慰道。
“我也没有什么好惆怅的,总归还是这样吧。尽人事尽医事。比你尚要好一些。”孙伯扬反而拍了拍沈华善的肩膀,对他目露同情。
沈华善是太子詹事,现今又是协助太子监国,这也是天大的荣耀,又何尝不是天大的灾险呢?这如今的局面,沈华善是一步都错不得。
人人只知高处风景好,可是不知道高处不胜寒。
沈华善点点头。算是回应孙伯扬同情的目光了。
这春三月,风光是最好的,此刻沈华善却觉得有些春寒料峭,忍不住打了个冷颤:人老了啊。受不得寒意了。
自己是如此,皇上何尝不是如此呢?
刚踏入长泰帝四十二年,大永皇家就有了一场大丧事,镇远公嫡妻、长泰帝长姐、淑和长公主病薨了,享年七十六岁。
淑和长公主这一薨。对长泰帝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因为长泰帝与淑和长公主感情甚是亲厚,听到淑和长公主丧闻的时候,长泰帝当场就踉跄了几步,随即就病倒了。
随着春寒、倒春寒的陆续到来。长泰帝的病情就反反复复,一月之中没有多少天能够视朝。
为此,长泰帝特地下令:太子监国,以保证政事军务畅通,太子詹事沈华善、门下侍郎左良哲协助太子处理国事,太子监国期间,其余百官当尽心尽责,诸政不得有误。
就这样,太子在沈华善、左良哲的辅助下,暂时接过了长泰帝的重担,每日视朝,听取朝政大事,决议朝政纷争;下朝之后,又急忙前去紫宸殿给长泰帝请安,向长泰帝禀告早朝政事,又给长泰帝侍奉汤药。
这样几日下来,长泰帝不见好,太子反而瘦了一圈,都是辛苦熬的。身为储君,如果不这样熬,还能有什么办法?
早前沈华善就说过,太子之位乃是世上最危险的位置,只要太子一日没有登基,或是太子一日不薨,就必须这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既不能表现突出又不能表现平庸。
这太子监国,又是最危险中的最危险,在皇上患病期间,监国的太子必须能将政事军务处理妥当,又要顺着皇上先前定下的旨意和方向前行,免不了要被大臣拿来和皇上比较一番。因而,容易出错的机会也就多了。
幸好沈华善和邱盛年等詹事府官员不敢有丝毫怠慢,小心翼翼地把握着这个平衡的度,又加上太子妃之父左良哲是惯会猜度长泰帝心思的,是以太子监国这些天,京兆政事倒也平稳有序,令詹事府的官员略微喘了口气。
“你以为如何?西燕虎视眈眈,司马昊是怎样的性子,想必当年你也记得很清楚。这些年从西燕发回的谍报你也没有少看,也该是时候想一想了。甜蜜期过去之后,大永要怎样面对日益强大的西燕?这些年西宁道互市、药市的收益是怎样的情况,你不会不知道,这里面,水太深了。”在沈华善书房内,沈华善小声地和户部尚书江成海说着话。
皇上的病情依旧胶着,太子表现也佳,于是沈华善也能腾出手来处理西燕的事情了。
这第一件事,自然是要和户部尚书江成海通气,有关西燕商路的开拓和发展,这是沈华善早就想对江成海说的事情。
西燕商路关联甚大,只靠沈家之力,根本不足以成事,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必定要倾全国之力;至起码,要倾户部之财和户部之策,如果没有户部的支持,得善和远儿他们绝不可能成事。
这是沈华善这些天来最为挂念的事情之一。
江成海和沈华善私交甚笃,又和溪山俞氏结亲,所以沈华善也就没有遮掩,将自己对西燕商路的看法一一摊在江成海面前,道是户部之财要全力支持西宁商路,只有将西宁道至京兆的商路打通了,户部才能真正有增益。不然,就算互市再怎样繁荣,也只是会肥了西宁道某些官员的荷包。
听了沈华善的话语。江成海一改以往傻愣的笑意,目光变得深沉起来。关于西宁商路的问题。他也早就想过了。
长泰三十六年大永使团出使西燕,跟随出使的户部郎中张段沿途考察了不少州县的经济商事,当时正是江成海亲自给张段下的命令,他当时就想着通过西宁道一带繁荣的商贸活动,来增加户部的收入。
现在,已经好几年过去了,西宁道的商贸依旧繁荣。户部的收支日益捉襟见肘,这其中的赋税收益,都到哪里去了?这是其一;
其二,按照沈华善的设想。将西宁道至京兆的商路打通,无论是物资、钱财、军需,都可以通过这条商路输送,就算将来安西真的有战事,京兆也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若是西燕顺着这条商路侵攻大永。那我们岂不是成了引虎之人?”江成海是很想增加户部的收入。可是他也第一时间计算出最大的风险了。开拓西宁商路,是否可行呢?
“安西都护府的五万兵马和西宁卫的十二万兵马,又不是摆来看的,中间还有岭南卫、江南卫的兵马。若是西燕真是穿过了重重防线,那么就算没有这条商路。京兆也会不保了。”
这个问题,沈华善早就想过了。对于江成海的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且让我想一想吧,再想一想。”江成海说道,西宁商路事关重要,他不能一时三刻做决定。
“且不要想太久了。皇上病老,志气衰弱,所以西宁商路迟迟没有发展提上日程。太子监国,这就是最好的机会。”沈华善说道。
这是一个契机,一定要抓紧了。万一皇上大行太子登基,必定是要稳定朝局为重。锐意进取之举,肯定是不能铺开了,他希望江成海不要耽搁太多时间。
“我可是明说了。沈家已经将家财之三二,连同江南胡氏安和堂的大半家财,都撒在西宁道之上了。你可得尽早下决定,是啖肉还是喝汤,抑或是连粥都没得喝,也好让我们沈家和胡家都知道。不然,我就天天盯着你那点俸禄了。”沈华善又说笑着说道。
这话,仿佛这泰半的家财根本就不重要一样,这是对江成海推心置腹了。
江成海略微抽了一口气,沈家家财之三二和胡氏安和堂的大半家财,意味着什么,他这个大永户部尚书自然清楚。再加上沈家的姻亲之力,这沈家往西宁道上投掷的钱财,是大永国库的十一了。
“这西宁商路打通了,你就这么有信心一定会有回报?”忍不住的,江成海问了个蠢问题。
才说完这话,他自己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自己有些傻帽。
以沈华善那种计来算去的性子,除了极力支持当年俞谨之在国子监论道,没有回报收益的事情,这沈家是不会再做第二次了吧?
“可得事先说好了,这事,户部可以倾斜,但是不方便直接派官员前去的,就由你沈家子侄去做丑人了。这大部分收益,是要归入国库的。我这户部尚书的日子,过得多么紧巴,你不是不知道。”江成海笑笑说道,算是下定了主意。
其实也由不得他不下这个决定了。淑和长公主一薨,葬丧礼仪所需的钱财全部从户部出,他都恨不得将户部之地刮出一层油来了。
没有了钱财,谈何治国兴邦?国富民强,才是正道。先贤有云:“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是为此理……
ps:
二更!推荐萧七七的书:《丑医》 /qyqfav前世死得惨烈,这辈子“没脸”“没钱”但她懂医识药有空间逃出黑暗乞丐组织,种药行医发家致富却总牵扯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和事她只想过自己的富足小日子,为嘛会这么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