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大修铁路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六百二十六章大修铁路
东厂番子出动了,牵着牲口拉着马车,虎狼一般的来带码头上,一时之间鸡飞狗跳。呃,这是过去,现在的锦衣卫和东厂出动,老百姓可不会太害怕,尤其是天津这一代的百姓,他们有见识。知道厂卫出动,倒霉的是官员,寻常百姓不会为难。不然的话,御史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不许扰民。
尽管如此,厂卫出现,码头上还是很自觉的让出道路来,这是人家的船靠岸了嘛。吊臂将一个一个箱子吊起来,放在马车上的时候,又一艘船停在了另外一个泊位上。码头上工人忙活了起来,如今的大沽口,不少人靠海运的装卸吃饭。
王承恩带来了一千多人,还有三百辆四轮马车,这是宗室的一个买卖,宗室车队。专门承接一些运输的活,辛苦是辛苦一点,一年下来守着通衢大道,货源充足,不少挣呢。听说从天津到山海关的铁路要开工了,这车队的好日子可不长了,以后只能跑天津到京师的买卖。回头铁路通到京师,就只能跑短途了。
沉甸甸的箱子,压在马车上,弹簧钢板咿呀呀的响,一看就知道这货有多沉了。
王承恩是不会呆的太久的,与韩赞周一道去天津,明天一早就得赶回京师去。张巡得留下,他有那么多货物要处理,没有半个月的功夫,怕是没有空闲了。
随着海运码头的兴起,周边自动衍生出一个城镇,天津府光是卖地,就不少挣银子。这都是跟陈燮学的,在码头附近弄一片土地出来,平整之后修一些仓库和街道。仓库都不带卖的,租金一年就是一百两,爱租不租,来晚了你都租不到。这笔银子,自然是进了天津府的小金库,不带对上面交的。所以这个天津知府。现在是个热的发烫的位置。
类似的职务还有很多,华亭知县杨龙友就放了话,给个巡抚都不还。松江府知府阮大铖倒是想往上爬,无奈一直被按在这个位置上,怎么折腾都没用。只能无奈的叹息,接受现实。
码头一条一条的船靠岸,十个泊位能忙活十天八天的,才能把这些船卸货完毕。人都开始下船了来了,在海面上下锚的海军。放下来一些小船,补充一点物资后,就得回旅顺去休整。大明海军现在就是陈燮的私人军队,各省的小船队,那就呵呵呵了。
这个现象,大明官场也有人提了出来,是不是改变一下。对此,朱由检没有说话。陈燮也没有说话。实际上私下里,两人是有过交流的。朱由检认为。陈燮掌握海军的好处,就是不会让海军荒废。即便是陈燮个人的海军,朱由检也认了。这不是危言耸听,大明是有先例的。当年郑和下西洋,多少船只,最后都荒废了。
还有一点就是养舰队的开销太大了。朱由检真心是负担不起。他现在忙着捞钱呢,有人替他守着大海,有什么不满意的。甚至在私下里,朱由检还对太子交代,今后这个大明海军。就姓陈了。国公爷没了,那就是兴海王的,任何人都不能插手这个。就算是将来海军属于朝廷了,陈家的后代也是海军的首领不二人选。
朱由检还是很清醒的,深知舰队落在大明官员的手里会出什么鬼怪。在大明官场的监督机智还没有完善之前,在大明的力量还没有达到一个水准之前,海军还是不要去碰了。
能抓的东西很多,从辽东来的铁路,这个东西朱由检就很感兴趣。可以从辽东修到天津,自然可以从天津修到京师,再修到口外嘛。如果不是陈燮说过,目前的架桥技术还不足以保证铁路桥梁在黄河长江等大河上的安全,朱由检都想过是不是要修一条铁路通到南京。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铁路的利益太大了。尤其在辽东,这条铁路是属于陈燮私人名下的一家铁路公司,每年数字巨大的货运量,别看收费还有点高,商人们都愿意铁路运输。为啥?安全、快捷、省事,不然用马车运输的话,一路上的开销算进去,实际投入比火车还多不少。
现在这个火车,不但有货运,还有客运。从旅顺到沈阳,一路往北修到通辽,最终到哪现在还没有一个定数。如果大明的疆域内,用铁路把各个地方连一起,那是一个什么景象?想象朱由检都热血沸腾。铁路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朱由检很矛盾,一个是皇家承办,这需要巨大的投入。有这笔银子么?没有。关于这个问题,朱由检一直犹豫,要不要问陈燮。
最终朱由检还是没抗住,在见到了运回来的黄金后,朱由检迫不及待的出了宫门,带着王承恩和几个侍卫,便装出门,找到陈燮的府上。从天津回来的陈燮,正在收拾行装。这一次陈燮要去的地方是辽东,修一条铁路把沈阳和釜山联系起来,强化对朝鲜和日本的控制,这一想法存在很久了。这两个国家呢,顶在大明的腰眼上,实在是太重要了。当然现在没有哪个国家能对大明构成太现实的威胁,将来呢?陈燮不可能明知道将来的可能出现的世界格局,却一点准备都没有。现在大明走到了世界的前面,不等于一直会走下去。大英帝国称霸世界两百年,最终还不是轰然倒塌了么?
所以呢,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培养一批新时代的官员,让他们知道该怎么跟这些外国人打交道,别整什么礼仪之邦啊,没利益的事情别干,那叫傻!
大明的礼部,说实在的,陈燮早就想动一动了,可惜一直没这个条件。不过不要紧,最多二十年,条件就成熟了。谁能看着大把的银子不挣,为了搞面子工程做赔本买卖?一次两次就算了,次数多了,谁都不傻。还是那句话,利益是推动进步的原动力。
陈燮这一趟,打算是跟朝鲜和日本签署一份共同防卫合约,把日本和朝鲜置于大明的保护之下后,在搞一个东亚自由贸易圈出来。时间长了,估计这俩国家都得被大明同化了。没转将来还得哭着喊着要加入大明。
当然这个事情,需要跟朱由检说清楚,这会陈燮正在准备一份奏折,谈谈这个事情的重要性。日本虽然穷,但是这个市场还是很重要的,日本的人口资源和产业结构,都可以作为大明的一种补充。正如眼下的爪哇,日本的移民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十万人。大明移民人口也才一百万,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结果,很简单的原因,大明的移民是被动的行为,日本人则是哭着喊着要移民。几乎没天,都有不少日本人在江户的租界排队,希望能得到一份移民签证。
这个事情呢,幕府现在已经引起警惕了,多次对租界官方提出了一些抗议。要求他们严把移民签证关,不要乱发签证了。苏皓宸表示了理解,也确实同意加强移民签证的审核。实际上是陈燮要求,暂缓日本移民的速度,加大国内移民的力度。不然谁理睬你啊。
朱由检的突然来到,把门口的近卫吓着了,目瞪口呆的看着皇帝老子往里去,径直去了书房。陈燮正在写东西,听到动静回头一看,也给吓了一跳。
“陛下,白龙鱼服,到臣这里不要紧,这要是其他地方,可不安全。”陈燮一脸的苦笑,站起来拱手行礼。门口的丫鬟下人跪了一地的,陈燮出来招呼他们起来。
朱媺娖也没惊动了,亲自来送茶水,朱由检急迫的对陈燮道:“思华,朕派人去看过辽东的铁路,真是好东西。你看看,朕来出资,修一条铁路可好?”
陈燮颇为吃惊,很快便明白他的意思,想了想道:“臣以为,皇家独占铁路之利益,恐有不妥。为何不能以皇家的名义发起,向沿途的商户大族募集股份,凑集资金呢?没必要皇家承担如此巨大的投入,把天下人的钱募集起来为国家做事,效果不是更好么?”
朱由检愣住了,想了想道:“你慢慢说,朕听仔细了再想明白。”
陈燮想了想道:“现在能修铁路的,就那么一些人很团队,说实话能力很有限。陛下,您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修铁路,而是要把这些人才和团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的程度。皇家该做的事情,是办学,铁路学堂、航海学堂、陆军学堂、格物学堂等等,凡是能给大明带来好处的学问,皇家都大力的推动,而不是靠民间一点微薄的力量去做这个事情。至于到铁路上,陛下可以投资,更多的是让民间自己去做。有好处,民间的资本自然有动力,就算亏本了,也不伤皇家的利益。铁路修好了,户部可以去收税啊。如今辽东的铁路,不是每年都上缴营业税收么?您啊,完全不需要去做这些具体经营的事情,把握大方向,只要不是颠覆朝廷的举动,放手让民间自己去闹腾。您呢,就在边上看着,干好干坏,不能少了税收。”(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六章大修铁路
东厂番子出动了,牵着牲口拉着马车,虎狼一般的来带码头上,一时之间鸡飞狗跳。呃,这是过去,现在的锦衣卫和东厂出动,老百姓可不会太害怕,尤其是天津这一代的百姓,他们有见识。知道厂卫出动,倒霉的是官员,寻常百姓不会为难。不然的话,御史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不许扰民。
尽管如此,厂卫出现,码头上还是很自觉的让出道路来,这是人家的船靠岸了嘛。吊臂将一个一个箱子吊起来,放在马车上的时候,又一艘船停在了另外一个泊位上。码头上工人忙活了起来,如今的大沽口,不少人靠海运的装卸吃饭。
王承恩带来了一千多人,还有三百辆四轮马车,这是宗室的一个买卖,宗室车队。专门承接一些运输的活,辛苦是辛苦一点,一年下来守着通衢大道,货源充足,不少挣呢。听说从天津到山海关的铁路要开工了,这车队的好日子可不长了,以后只能跑天津到京师的买卖。回头铁路通到京师,就只能跑短途了。
沉甸甸的箱子,压在马车上,弹簧钢板咿呀呀的响,一看就知道这货有多沉了。
王承恩是不会呆的太久的,与韩赞周一道去天津,明天一早就得赶回京师去。张巡得留下,他有那么多货物要处理,没有半个月的功夫,怕是没有空闲了。
随着海运码头的兴起,周边自动衍生出一个城镇,天津府光是卖地,就不少挣银子。这都是跟陈燮学的,在码头附近弄一片土地出来,平整之后修一些仓库和街道。仓库都不带卖的,租金一年就是一百两,爱租不租,来晚了你都租不到。这笔银子,自然是进了天津府的小金库,不带对上面交的。所以这个天津知府。现在是个热的发烫的位置。
类似的职务还有很多,华亭知县杨龙友就放了话,给个巡抚都不还。松江府知府阮大铖倒是想往上爬,无奈一直被按在这个位置上,怎么折腾都没用。只能无奈的叹息,接受现实。
码头一条一条的船靠岸,十个泊位能忙活十天八天的,才能把这些船卸货完毕。人都开始下船了来了,在海面上下锚的海军。放下来一些小船,补充一点物资后,就得回旅顺去休整。大明海军现在就是陈燮的私人军队,各省的小船队,那就呵呵呵了。
这个现象,大明官场也有人提了出来,是不是改变一下。对此,朱由检没有说话。陈燮也没有说话。实际上私下里,两人是有过交流的。朱由检认为。陈燮掌握海军的好处,就是不会让海军荒废。即便是陈燮个人的海军,朱由检也认了。这不是危言耸听,大明是有先例的。当年郑和下西洋,多少船只,最后都荒废了。
还有一点就是养舰队的开销太大了。朱由检真心是负担不起。他现在忙着捞钱呢,有人替他守着大海,有什么不满意的。甚至在私下里,朱由检还对太子交代,今后这个大明海军。就姓陈了。国公爷没了,那就是兴海王的,任何人都不能插手这个。就算是将来海军属于朝廷了,陈家的后代也是海军的首领不二人选。
朱由检还是很清醒的,深知舰队落在大明官员的手里会出什么鬼怪。在大明官场的监督机智还没有完善之前,在大明的力量还没有达到一个水准之前,海军还是不要去碰了。
能抓的东西很多,从辽东来的铁路,这个东西朱由检就很感兴趣。可以从辽东修到天津,自然可以从天津修到京师,再修到口外嘛。如果不是陈燮说过,目前的架桥技术还不足以保证铁路桥梁在黄河长江等大河上的安全,朱由检都想过是不是要修一条铁路通到南京。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铁路的利益太大了。尤其在辽东,这条铁路是属于陈燮私人名下的一家铁路公司,每年数字巨大的货运量,别看收费还有点高,商人们都愿意铁路运输。为啥?安全、快捷、省事,不然用马车运输的话,一路上的开销算进去,实际投入比火车还多不少。
现在这个火车,不但有货运,还有客运。从旅顺到沈阳,一路往北修到通辽,最终到哪现在还没有一个定数。如果大明的疆域内,用铁路把各个地方连一起,那是一个什么景象?想象朱由检都热血沸腾。铁路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朱由检很矛盾,一个是皇家承办,这需要巨大的投入。有这笔银子么?没有。关于这个问题,朱由检一直犹豫,要不要问陈燮。
最终朱由检还是没抗住,在见到了运回来的黄金后,朱由检迫不及待的出了宫门,带着王承恩和几个侍卫,便装出门,找到陈燮的府上。从天津回来的陈燮,正在收拾行装。这一次陈燮要去的地方是辽东,修一条铁路把沈阳和釜山联系起来,强化对朝鲜和日本的控制,这一想法存在很久了。这两个国家呢,顶在大明的腰眼上,实在是太重要了。当然现在没有哪个国家能对大明构成太现实的威胁,将来呢?陈燮不可能明知道将来的可能出现的世界格局,却一点准备都没有。现在大明走到了世界的前面,不等于一直会走下去。大英帝国称霸世界两百年,最终还不是轰然倒塌了么?
所以呢,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培养一批新时代的官员,让他们知道该怎么跟这些外国人打交道,别整什么礼仪之邦啊,没利益的事情别干,那叫傻!
大明的礼部,说实在的,陈燮早就想动一动了,可惜一直没这个条件。不过不要紧,最多二十年,条件就成熟了。谁能看着大把的银子不挣,为了搞面子工程做赔本买卖?一次两次就算了,次数多了,谁都不傻。还是那句话,利益是推动进步的原动力。
陈燮这一趟,打算是跟朝鲜和日本签署一份共同防卫合约,把日本和朝鲜置于大明的保护之下后,在搞一个东亚自由贸易圈出来。时间长了,估计这俩国家都得被大明同化了。没转将来还得哭着喊着要加入大明。
当然这个事情,需要跟朱由检说清楚,这会陈燮正在准备一份奏折,谈谈这个事情的重要性。日本虽然穷,但是这个市场还是很重要的,日本的人口资源和产业结构,都可以作为大明的一种补充。正如眼下的爪哇,日本的移民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十万人。大明移民人口也才一百万,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结果,很简单的原因,大明的移民是被动的行为,日本人则是哭着喊着要移民。几乎没天,都有不少日本人在江户的租界排队,希望能得到一份移民签证。
这个事情呢,幕府现在已经引起警惕了,多次对租界官方提出了一些抗议。要求他们严把移民签证关,不要乱发签证了。苏皓宸表示了理解,也确实同意加强移民签证的审核。实际上是陈燮要求,暂缓日本移民的速度,加大国内移民的力度。不然谁理睬你啊。
朱由检的突然来到,把门口的近卫吓着了,目瞪口呆的看着皇帝老子往里去,径直去了书房。陈燮正在写东西,听到动静回头一看,也给吓了一跳。
“陛下,白龙鱼服,到臣这里不要紧,这要是其他地方,可不安全。”陈燮一脸的苦笑,站起来拱手行礼。门口的丫鬟下人跪了一地的,陈燮出来招呼他们起来。
朱媺娖也没惊动了,亲自来送茶水,朱由检急迫的对陈燮道:“思华,朕派人去看过辽东的铁路,真是好东西。你看看,朕来出资,修一条铁路可好?”
陈燮颇为吃惊,很快便明白他的意思,想了想道:“臣以为,皇家独占铁路之利益,恐有不妥。为何不能以皇家的名义发起,向沿途的商户大族募集股份,凑集资金呢?没必要皇家承担如此巨大的投入,把天下人的钱募集起来为国家做事,效果不是更好么?”
朱由检愣住了,想了想道:“你慢慢说,朕听仔细了再想明白。”
陈燮想了想道:“现在能修铁路的,就那么一些人很团队,说实话能力很有限。陛下,您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修铁路,而是要把这些人才和团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的程度。皇家该做的事情,是办学,铁路学堂、航海学堂、陆军学堂、格物学堂等等,凡是能给大明带来好处的学问,皇家都大力的推动,而不是靠民间一点微薄的力量去做这个事情。至于到铁路上,陛下可以投资,更多的是让民间自己去做。有好处,民间的资本自然有动力,就算亏本了,也不伤皇家的利益。铁路修好了,户部可以去收税啊。如今辽东的铁路,不是每年都上缴营业税收么?您啊,完全不需要去做这些具体经营的事情,把握大方向,只要不是颠覆朝廷的举动,放手让民间自己去闹腾。您呢,就在边上看着,干好干坏,不能少了税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