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连荀彧都反对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抢劫虽然很爽,也一时解决了曹操安抚部队、进一步扩军的燃眉之急。不过反扑肯定是很严重的。
代表邺城百官投降的杨修,最近就被无数同僚请托,请他仗义执言为民请命,让曹操收敛一点。
毕竟除了跟杨修一起献城抓审配的几个家族之外,其他朝中忠于袁氏的官员被株连得太多了。
冀州籍贯的官员更是直接看户口本按籍贯地排队屠戮,曹操这是压根儿要带着冀州世家连根拔起了。
非冀州籍的世家也被借故杀了一小半,人心之惶惶,可见一斑。
那些被清洗的家伙,死到临头时才意识到一个问题:
曹操在跟袁绍翻脸之前,已经在兖州徐州和部分豫州建立起了自己的稳固统治系统,而且走的是唯才是举路线,曹操根本不缺人做官。
如果曹操只盯着冀州大家族杀,安抚好其他籍贯地区的人才,局面就可以控制。
杨修几次试图旁敲侧击劝曹操收敛,却终究是不敢把话说得太明。他心中也是悲愤不已,暗忖审配最后临死安排的计谋,果然还是没起到太大作用。
但军队和贫民非常拥护曹操,眼下邺城内有重兵压制,十几万正规作战部队看押八十多万百姓,那是无论如何都翻不起浪的。
最后,还是邺城内的三公中唯一还活着的、也是资格最老的太尉杨彪,实在忍不住暴脾气了,出面在一次朝议上直斥曹操滥杀无辜、大搞株连,实为聚敛和清除异己。
曹操自然是大怒,也如原本历史的惯性一般,差点要杀了杨彪。至于罪名么,当然是栽赃杨彪也勾结审配党羽。
最后,还是曹操嫡系阵营内部不少官员也跟着劝阻,加上此时已是战争结束之后半个月了,连曹操的首席文官荀彧都赶来邺城了。
荀彧见邺城的有钱人和世家被清洗的惨状,也是有些不忍和不支持的,他力劝曹操:
“丞相!杨太尉数朝元老!怀帝时便是朝廷柱石,若杀之,朝廷还剩下哪个怀帝时的三公重臣旧臣?这只会给刘备更多的借口号召天下士人!
丞相担心杨太尉坏事,先夺其职位,隔绝其交通即可。再让人假借杨太尉之意安抚狐疑,使他人不得借其名行事,万万不可造次滥杀!”
在荀彧为代表的劝说下,曹操总算是止住了屠刀。决定再过一年半载,等个别的借口,把杨彪杨修父子一起干掉!
……
抢劫屠戮完成后,曹操必须兑现诺言,并且按照他已经定下的路线,一条道走到黑,开始给邺城所有贫民登记造册分田地。
因为人口变少了,邺城里多占土地的世家豪强也都被端了,所以凡是拥有土地不足一百汉亩的冀州穷人,官府都可以发足一百汉亩,然后屯田。
汉朝一百汉亩才相当于后世三十亩不到一点,整个冀州剩下四百万人口,折合壮丁大约一百五十万。
也就是只要一亿五汉亩或四千多万现代亩的农田,就够所有百姓屯田耕种了。
而华北平原是自古就农业开发很彻底的地方,古代耕地面积甚至比现代还高(现代城市和工业用地增加了,占用了耕地),后世的河南省就有一亿二亩的耕地,河北省也有一亿亩。
当然了,现在曹操控制的冀州,不能简单等同于后世的河北,因为幽州和中山、常山都被刘备攫取了。
但就算是大半个河北,而且是纯平原的那大半个,休耕轮作都够四百万人、人人耕者有其田了。
剩下那一小半没有被端掉的豪强,他们的土地所有权依然被保护,但因为人口减少,也找不到多少佃户来种他们的田了,穷人都宁可直属于朝廷屯田。
不当兵的人要缴一半收成纳税,当兵的么就自己种田自己吃,不用上缴,但战时要打仗。
曹操手下的行政官僚系统开始全速运转,疯狂清查人口、分配田地。
曹操麾下的军队系统,也必须为行政系统保驾护航,在这个过程中干掉各种反抗的刺头。反正冬季农闲,百姓不忙,军队也闲着,正好做这种事情。
邺城周边乃至整个魏郡的分田,在十一月底之前就结束了,随后要波及整个冀州。
曹操打算将来再进一步推广到其他州,主要是刚建立统治不久的青州和豫州,各种巧立名目找借口没收田地、分给穷人、扩大统治税源。
至于兖州和徐州,倒是不需要怎么费手脚。因为兖州是曹操的老巢,屯田多年了根基比较好,也没有世家豪强敢在曹操脚下搞事情。(山阳郡李典家族算是兖州最大的豪强了,但是已经以另一种方式成了曹操的打手,也就无所谓了。)
徐州则是早年被曹操反复屠,富户都不存在了,现在人口依然没恢复,人少田多,绝对够所有劳动力满负载耕种。
为了深化分田,也为了更好的稳固统治,这个过程中曹操还做了一点小动作——
把冀州这边的分田工作落实下去之后,他立刻借口邺城太过靠近跟刘备接壤的边境地带,同时太行山险要之前都被刘备抢了。
加上邺城围城过程中损害过大过于残破,所以不适合再作为大汉的临时都城。
曹操下令把皇帝迁到黄河南岸、但离冀州也不算远的鄄城。
历史上,鄄城这地方也曾经在曹操挟天子至许昌后,被袁绍主动提议作为皇帝的临时落脚点,反对定都许昌。
袁绍当时这么想,就是考虑到鄄城在黄河岸边不远,是兖州离河北比较近的一个点,便于袁家也分享对皇帝的控制。
如今这个时空,曹操迁到鄄城,显然也是类似的地缘政治考虑。他希望临时新都在他的老巢兖州,同时又要兼顾控制刚刚被拿下的冀州,所以尽量靠近黄河、濒临黄河南岸建都。
而且建都鄄城,也能在军事上获得最大的安全。
因为刘备已经夺取了幽州,甚至还夺取了冀州的中山、常山二郡,燕山易水之险尽在刘备之手。
刘备还有幽并凉各州草原养马地,现在论骑兵之利,已经形成了绝对优势。
关东伪朝的都城再留在黄河以北,被铁骑一马平川横扫过来,那就一点战略纵深都没有了。放到河南才算稍微有点安全感。
这些军事安全上的考虑都是很实在的,不能说曹操是为了一己私利,所以刘和朝廷剩下的大臣也都只能认了,公议同意迁走。
只不过曹操日子过得也紧巴,不会再花钱给刘和大兴土木造行宫。
就只是把曾经鄄城侯的府邸稍稍修饰,直接作为行宫了,反正到了这个节骨眼,“朝廷”也讲究不起。
……
迁都鄄城的过程中,曹操也每日跟一群丞相府的曹掾集思广益,琢磨全面分田屯田的落地策略。
殚精竭虑之下,还真被曹操想明白一些关窍。
他首先意识到,自己毕竟不是代表农民揭竿而起,他代表的还是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他的分田必须师出有名。
曹操自己想到的办法,就是恢复法家的耕战制度,官方定性耕战是正义的阶级,所以民屯和军屯都要被保护。
但同时可以名正言顺地打击“工商奸邪之辈”,尤其是涉嫌通敌、勾结刘备的“工商奸邪之辈”,把那些家伙的田全部收了。
让人口相对还算稠密的豫州、乃至多山少平原的青州,都做到人人有足够田种。
(注: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曹操不用费那么多事,因为历史上豫州、青州的战乱更多,持续时间更久。把人口杀得少了,空出来的田足够种。
但现在这个世界,青州黄巾危害的年限短了很多,豫州被袁术祸害的时间也缩短了两年。整体打仗瘟疫少,活下来的人口多了好几成,就得分地主的田才够种。)
不过,曹操这个想法毕竟是刚刚拍脑门想出来的,多多少少有点病笃乱投医,很多细节并没有想明白,贸然执行也会激起很多乱子。
对此,他身边的主要内政幕僚,也都一个个跳出来反对,或者至少是劝说曹操要注意尺度,不能胡作非为。
如今曹操身边的三大主要谋士,郭嘉是只问军事和外交策略的,不会涉及民政人事,加上郭嘉一直在郾城前线,也就没有参与讨论。
剩下的两大谋士,荀彧就是专注内政,不过偏人事为主、民政为辅。而且随着曹操成为丞相、控制了朝廷,他手下的文官总算是得到了一波普涨,荀彧也升为尚书令。
程昱是军事谋略和内政兼顾,毕竟程昱当年给曹操筹措过人脯军粮,可见程昱对后勤征调和战争潜力挖掘很有心得。
曹操挟持朝廷之后,程昱进为九卿,官居卫尉。
十二月上旬的一天,鄄城的丞相幕府之内,曹操还在讨论新的整顿经济教令,就被荀彧和程昱联袂前来劝阻。
荀彧开门见山,指出曹操操作的失误:
“丞相!听说您下令严查工商豪强勾结刘备、卖地潜逃,凡遇此状者皆抄家征地。属下以为此举极为不妥!只会引发人心惶惶,将来更难抵挡刘备入寇!
卖田卖地之便,起自商鞅‘废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至今七百余年矣。民得卖买,长远来看百姓才会自愿开拓垦荒、繁衍扩张,于国有利。
若强令百姓不得买卖,岂不是倒退到了王莽复古时‘改天下田为王田,皆不得买卖’?王莽是何下场,丞相不可不查啊!”
荀彧言辞恳切激烈,连一旁同来劝谏、但相对变通的程昱,听了都有些害怕,唯恐曹操大怒。
他连忙帮着居中解释:“丞相切勿动怒!文若也是为了长远计。文若,你刚才这番话过了!怎能以王莽之法比拟丞相!
王莽行王田,那是把天下土地都收归国有,田过九百亩而丁不满八口者、朝廷会征收余田分于平民。
丞相今日之法,只是禁止田地买卖,如果不卖,也不犯别的禁忌,那田再多也始终是原有人家的,并不转移为国有。
况《汉书》有云:‘至秦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可见商鞅之法的弊端也是古人早已知之,便是每到末世,贫者无立锥之地。如今正当兴其利而避其弊。”
程昱一段话,先是让曹操息怒,中间半段是转而跟荀彧辩论,最后又转回曹操:“不过,还请丞相看在文若出于公心,听完他后续剖析之论。”
抢劫虽然很爽,也一时解决了曹操安抚部队、进一步扩军的燃眉之急。不过反扑肯定是很严重的。
代表邺城百官投降的杨修,最近就被无数同僚请托,请他仗义执言为民请命,让曹操收敛一点。
毕竟除了跟杨修一起献城抓审配的几个家族之外,其他朝中忠于袁氏的官员被株连得太多了。
冀州籍贯的官员更是直接看户口本按籍贯地排队屠戮,曹操这是压根儿要带着冀州世家连根拔起了。
非冀州籍的世家也被借故杀了一小半,人心之惶惶,可见一斑。
那些被清洗的家伙,死到临头时才意识到一个问题:
曹操在跟袁绍翻脸之前,已经在兖州徐州和部分豫州建立起了自己的稳固统治系统,而且走的是唯才是举路线,曹操根本不缺人做官。
如果曹操只盯着冀州大家族杀,安抚好其他籍贯地区的人才,局面就可以控制。
杨修几次试图旁敲侧击劝曹操收敛,却终究是不敢把话说得太明。他心中也是悲愤不已,暗忖审配最后临死安排的计谋,果然还是没起到太大作用。
但军队和贫民非常拥护曹操,眼下邺城内有重兵压制,十几万正规作战部队看押八十多万百姓,那是无论如何都翻不起浪的。
最后,还是邺城内的三公中唯一还活着的、也是资格最老的太尉杨彪,实在忍不住暴脾气了,出面在一次朝议上直斥曹操滥杀无辜、大搞株连,实为聚敛和清除异己。
曹操自然是大怒,也如原本历史的惯性一般,差点要杀了杨彪。至于罪名么,当然是栽赃杨彪也勾结审配党羽。
最后,还是曹操嫡系阵营内部不少官员也跟着劝阻,加上此时已是战争结束之后半个月了,连曹操的首席文官荀彧都赶来邺城了。
荀彧见邺城的有钱人和世家被清洗的惨状,也是有些不忍和不支持的,他力劝曹操:
“丞相!杨太尉数朝元老!怀帝时便是朝廷柱石,若杀之,朝廷还剩下哪个怀帝时的三公重臣旧臣?这只会给刘备更多的借口号召天下士人!
丞相担心杨太尉坏事,先夺其职位,隔绝其交通即可。再让人假借杨太尉之意安抚狐疑,使他人不得借其名行事,万万不可造次滥杀!”
在荀彧为代表的劝说下,曹操总算是止住了屠刀。决定再过一年半载,等个别的借口,把杨彪杨修父子一起干掉!
……
抢劫屠戮完成后,曹操必须兑现诺言,并且按照他已经定下的路线,一条道走到黑,开始给邺城所有贫民登记造册分田地。
因为人口变少了,邺城里多占土地的世家豪强也都被端了,所以凡是拥有土地不足一百汉亩的冀州穷人,官府都可以发足一百汉亩,然后屯田。
汉朝一百汉亩才相当于后世三十亩不到一点,整个冀州剩下四百万人口,折合壮丁大约一百五十万。
也就是只要一亿五汉亩或四千多万现代亩的农田,就够所有百姓屯田耕种了。
而华北平原是自古就农业开发很彻底的地方,古代耕地面积甚至比现代还高(现代城市和工业用地增加了,占用了耕地),后世的河南省就有一亿二亩的耕地,河北省也有一亿亩。
当然了,现在曹操控制的冀州,不能简单等同于后世的河北,因为幽州和中山、常山都被刘备攫取了。
但就算是大半个河北,而且是纯平原的那大半个,休耕轮作都够四百万人、人人耕者有其田了。
剩下那一小半没有被端掉的豪强,他们的土地所有权依然被保护,但因为人口减少,也找不到多少佃户来种他们的田了,穷人都宁可直属于朝廷屯田。
不当兵的人要缴一半收成纳税,当兵的么就自己种田自己吃,不用上缴,但战时要打仗。
曹操手下的行政官僚系统开始全速运转,疯狂清查人口、分配田地。
曹操麾下的军队系统,也必须为行政系统保驾护航,在这个过程中干掉各种反抗的刺头。反正冬季农闲,百姓不忙,军队也闲着,正好做这种事情。
邺城周边乃至整个魏郡的分田,在十一月底之前就结束了,随后要波及整个冀州。
曹操打算将来再进一步推广到其他州,主要是刚建立统治不久的青州和豫州,各种巧立名目找借口没收田地、分给穷人、扩大统治税源。
至于兖州和徐州,倒是不需要怎么费手脚。因为兖州是曹操的老巢,屯田多年了根基比较好,也没有世家豪强敢在曹操脚下搞事情。(山阳郡李典家族算是兖州最大的豪强了,但是已经以另一种方式成了曹操的打手,也就无所谓了。)
徐州则是早年被曹操反复屠,富户都不存在了,现在人口依然没恢复,人少田多,绝对够所有劳动力满负载耕种。
为了深化分田,也为了更好的稳固统治,这个过程中曹操还做了一点小动作——
把冀州这边的分田工作落实下去之后,他立刻借口邺城太过靠近跟刘备接壤的边境地带,同时太行山险要之前都被刘备抢了。
加上邺城围城过程中损害过大过于残破,所以不适合再作为大汉的临时都城。
曹操下令把皇帝迁到黄河南岸、但离冀州也不算远的鄄城。
历史上,鄄城这地方也曾经在曹操挟天子至许昌后,被袁绍主动提议作为皇帝的临时落脚点,反对定都许昌。
袁绍当时这么想,就是考虑到鄄城在黄河岸边不远,是兖州离河北比较近的一个点,便于袁家也分享对皇帝的控制。
如今这个时空,曹操迁到鄄城,显然也是类似的地缘政治考虑。他希望临时新都在他的老巢兖州,同时又要兼顾控制刚刚被拿下的冀州,所以尽量靠近黄河、濒临黄河南岸建都。
而且建都鄄城,也能在军事上获得最大的安全。
因为刘备已经夺取了幽州,甚至还夺取了冀州的中山、常山二郡,燕山易水之险尽在刘备之手。
刘备还有幽并凉各州草原养马地,现在论骑兵之利,已经形成了绝对优势。
关东伪朝的都城再留在黄河以北,被铁骑一马平川横扫过来,那就一点战略纵深都没有了。放到河南才算稍微有点安全感。
这些军事安全上的考虑都是很实在的,不能说曹操是为了一己私利,所以刘和朝廷剩下的大臣也都只能认了,公议同意迁走。
只不过曹操日子过得也紧巴,不会再花钱给刘和大兴土木造行宫。
就只是把曾经鄄城侯的府邸稍稍修饰,直接作为行宫了,反正到了这个节骨眼,“朝廷”也讲究不起。
……
迁都鄄城的过程中,曹操也每日跟一群丞相府的曹掾集思广益,琢磨全面分田屯田的落地策略。
殚精竭虑之下,还真被曹操想明白一些关窍。
他首先意识到,自己毕竟不是代表农民揭竿而起,他代表的还是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他的分田必须师出有名。
曹操自己想到的办法,就是恢复法家的耕战制度,官方定性耕战是正义的阶级,所以民屯和军屯都要被保护。
但同时可以名正言顺地打击“工商奸邪之辈”,尤其是涉嫌通敌、勾结刘备的“工商奸邪之辈”,把那些家伙的田全部收了。
让人口相对还算稠密的豫州、乃至多山少平原的青州,都做到人人有足够田种。
(注: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曹操不用费那么多事,因为历史上豫州、青州的战乱更多,持续时间更久。把人口杀得少了,空出来的田足够种。
但现在这个世界,青州黄巾危害的年限短了很多,豫州被袁术祸害的时间也缩短了两年。整体打仗瘟疫少,活下来的人口多了好几成,就得分地主的田才够种。)
不过,曹操这个想法毕竟是刚刚拍脑门想出来的,多多少少有点病笃乱投医,很多细节并没有想明白,贸然执行也会激起很多乱子。
对此,他身边的主要内政幕僚,也都一个个跳出来反对,或者至少是劝说曹操要注意尺度,不能胡作非为。
如今曹操身边的三大主要谋士,郭嘉是只问军事和外交策略的,不会涉及民政人事,加上郭嘉一直在郾城前线,也就没有参与讨论。
剩下的两大谋士,荀彧就是专注内政,不过偏人事为主、民政为辅。而且随着曹操成为丞相、控制了朝廷,他手下的文官总算是得到了一波普涨,荀彧也升为尚书令。
程昱是军事谋略和内政兼顾,毕竟程昱当年给曹操筹措过人脯军粮,可见程昱对后勤征调和战争潜力挖掘很有心得。
曹操挟持朝廷之后,程昱进为九卿,官居卫尉。
十二月上旬的一天,鄄城的丞相幕府之内,曹操还在讨论新的整顿经济教令,就被荀彧和程昱联袂前来劝阻。
荀彧开门见山,指出曹操操作的失误:
“丞相!听说您下令严查工商豪强勾结刘备、卖地潜逃,凡遇此状者皆抄家征地。属下以为此举极为不妥!只会引发人心惶惶,将来更难抵挡刘备入寇!
卖田卖地之便,起自商鞅‘废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至今七百余年矣。民得卖买,长远来看百姓才会自愿开拓垦荒、繁衍扩张,于国有利。
若强令百姓不得买卖,岂不是倒退到了王莽复古时‘改天下田为王田,皆不得买卖’?王莽是何下场,丞相不可不查啊!”
荀彧言辞恳切激烈,连一旁同来劝谏、但相对变通的程昱,听了都有些害怕,唯恐曹操大怒。
他连忙帮着居中解释:“丞相切勿动怒!文若也是为了长远计。文若,你刚才这番话过了!怎能以王莽之法比拟丞相!
王莽行王田,那是把天下土地都收归国有,田过九百亩而丁不满八口者、朝廷会征收余田分于平民。
丞相今日之法,只是禁止田地买卖,如果不卖,也不犯别的禁忌,那田再多也始终是原有人家的,并不转移为国有。
况《汉书》有云:‘至秦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可见商鞅之法的弊端也是古人早已知之,便是每到末世,贫者无立锥之地。如今正当兴其利而避其弊。”
程昱一段话,先是让曹操息怒,中间半段是转而跟荀彧辩论,最后又转回曹操:“不过,还请丞相看在文若出于公心,听完他后续剖析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