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艺术家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今天何向东的讲座很大胆,言辞也非常犀利,前面一开始他就开喷艺术,说搞艺术就是为了赚钱,虽然他后面又圆回来了一点,可这也足够吓人的了。
这里话音还没落下呢,他又开始抨击现在外界的那些相声大师了,而且用词也非常厉害,这都快等同于骂街了。
他这是要干什么呀?
何向东微微摇头,吐出了一口气,心中的郁闷也少了好多,他说道:“我知道你们心里都有很多疑惑,也有很多人不认同我的观点,没关系,我慢慢解释给你们听。”
何向东竖起了一根手指,看着众人道:“首先,钱,我为什么说艺术的发展需要钱,更早的我就不说了,就说说现在吧,就说说我们向文社。”
“向文社是96年在北京开张的,到现在正好十年。在九六年那会儿,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相声市场,也没有民间相声,那时候的曲艺演出,相声演出都是慰问演出,偶尔也有在外面演的,但都是送票,没人会去买票。”
“这跟历史原因有分不开的关系,所以在那时,说相声是不挣钱的,演员们的工资都得靠国家发,而老百姓的固有观念里也是认为听曲艺,听相声是不用给钱的。”
“你让他们去买个碟片,你让他们去电影院看个电影,他们觉得是要花钱的,花钱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人家是有这个市场的。但是相声还有曲艺不是的,他们就没有这个市场,人家听了几十年的相声了,从来没花过钱,结果你这里要收钱,你觉得人家肯给吗?”
“所以在向文社开张之初,好多家单位企业还有工会都找过我们,希望我们搞一点赠票给他们。甚至还有好多人骂我们是掉到钱眼里面去了,说那些文工团的艺术家们演出都不收钱,我们居然还要钱?”
“相声本来就是一个花钱听的玩艺儿啊,我们得指着这个吃饭,我们又不是体制内演员,又没有国家工资给我们。所以那个时候,包括一直到现在民间的曲艺园子都很少很少,原因就是不挣钱。”
“我们坚持了十年,十年里面我们没有往外送出过一次票,我们用整整十年的时间,硬生生做出来了这么一块相声市场,现在北京城有超过二十家民间相声班子,天津有十七家,东北的,四川的,河南的,从北往南,相声的民间班子在这两年的发展十分迅速。”
“要知道,在前几年,中国的相声市场还是一片萎缩,而现在已经是欣欣向荣了,这才几年啊,我相信接下去,全中国的相声班子还会越来越多,听相声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相声市场也会越来越好。所以相声市场化民间化,这对相声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我也不知道那些人为什么一听到相声要市场化,要民间化,他们就畏之如蛇蝎。”
何向东最后一句话说出来,全场好多人陷入了思索,为什么他们这么怕市场,是他们不喜欢市场,还是害怕市场,不敢在市场的烈火中炼炼自己是不是块好钢。
体制和市场毕竟是不同的,体制里面很难分得出好坏来,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艺术这种东西完全没有评价标准,怎么说都是对的。
可是放在市场里面却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评价标准,那就是观众的喜好和接受程度,观众喜欢的,那就是真理,那就是艺术水平高,观众不喜欢,你就得饿死。
好多人就是怕这个,所以才不敢来到民间,也不敢接受市场和观众的考验。
何向东这番话说完,好多人都瞬间理解了向文社之前的遭遇,原来是这样,竟然是这样。
媒体朋友们在一愣之后,继续记录何向东的演讲。
何向东接着道:“至于相声大师,相声艺术家,呵呵,现在外界对这个词用的很宽泛啊,随便一个演员接受采访,做个节目,人家给的介绍,都是说这是相声表演艺术家。”
何向东摇摇头,说道:“我何向东从艺也二十多年了,这两年也算是有了点名气,倒是也有不少媒体找我做做采访,也做了好几个电视节目,但是也没有谁说我是相声表演艺术家的啊?”
“诶?”何向东扭头看一旁的记者们,问道:“你们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怎么不说我是相声表演艺术家呢?”
媒体记者们一愣之后,笑了出来。
全场所有人也都在大笑。
何向东笑着摇摇头,主动解释道:“不是他们不想这么报道,而是所有想这么报道的,全都被我压了下去,我不许别人用这样的词汇称呼我,因为我不配。”
“我不配。”何向东看着众人,又重复了一遍。
何向东道:“艺术家,什么人才能称的上是艺术家。我们就拿京剧来说吧,现在是没多少人听京剧了,可是在旧社会时期,包括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京剧都是真正的主流艺术,像歌曲,电影啊,这些都还是旁支末流,那是京剧最辉煌的年代。”
“可就是这么主流的京剧,在解放后,被封为艺术家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们梅兰芳先生,还有一个是麒麟童周信芳先生。就连马连良这种大师,最后也只落了一个著名演员,仅此而已。”
“可见,艺术家这三个字是有多么重啊,这是什么人都担的起的吗?这是谁都能往自己身上揽的称呼吗?”
在场众人有些呆然,平时他们早就习惯媒体频见报端的艺术家三个字,他们见着年纪稍长的老艺人,他们也会下意识就认为这是老艺术家。
他们也不知道艺术家三个字居然这么重。
至于媒体朋友们,他们也有些发怔,他们就是最常用艺术家三个字的人群。原因也非常简单,这就是捧一捧受采访的嘉宾,也是为了方便到时候的宣传,另外他们这样称呼,人家演员自己也很高兴。
这种宾主皆欢的事情,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他们也不知道艺术家三个字居然这么重啊。
今天何向东的讲座很大胆,言辞也非常犀利,前面一开始他就开喷艺术,说搞艺术就是为了赚钱,虽然他后面又圆回来了一点,可这也足够吓人的了。
这里话音还没落下呢,他又开始抨击现在外界的那些相声大师了,而且用词也非常厉害,这都快等同于骂街了。
他这是要干什么呀?
何向东微微摇头,吐出了一口气,心中的郁闷也少了好多,他说道:“我知道你们心里都有很多疑惑,也有很多人不认同我的观点,没关系,我慢慢解释给你们听。”
何向东竖起了一根手指,看着众人道:“首先,钱,我为什么说艺术的发展需要钱,更早的我就不说了,就说说现在吧,就说说我们向文社。”
“向文社是96年在北京开张的,到现在正好十年。在九六年那会儿,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相声市场,也没有民间相声,那时候的曲艺演出,相声演出都是慰问演出,偶尔也有在外面演的,但都是送票,没人会去买票。”
“这跟历史原因有分不开的关系,所以在那时,说相声是不挣钱的,演员们的工资都得靠国家发,而老百姓的固有观念里也是认为听曲艺,听相声是不用给钱的。”
“你让他们去买个碟片,你让他们去电影院看个电影,他们觉得是要花钱的,花钱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人家是有这个市场的。但是相声还有曲艺不是的,他们就没有这个市场,人家听了几十年的相声了,从来没花过钱,结果你这里要收钱,你觉得人家肯给吗?”
“所以在向文社开张之初,好多家单位企业还有工会都找过我们,希望我们搞一点赠票给他们。甚至还有好多人骂我们是掉到钱眼里面去了,说那些文工团的艺术家们演出都不收钱,我们居然还要钱?”
“相声本来就是一个花钱听的玩艺儿啊,我们得指着这个吃饭,我们又不是体制内演员,又没有国家工资给我们。所以那个时候,包括一直到现在民间的曲艺园子都很少很少,原因就是不挣钱。”
“我们坚持了十年,十年里面我们没有往外送出过一次票,我们用整整十年的时间,硬生生做出来了这么一块相声市场,现在北京城有超过二十家民间相声班子,天津有十七家,东北的,四川的,河南的,从北往南,相声的民间班子在这两年的发展十分迅速。”
“要知道,在前几年,中国的相声市场还是一片萎缩,而现在已经是欣欣向荣了,这才几年啊,我相信接下去,全中国的相声班子还会越来越多,听相声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相声市场也会越来越好。所以相声市场化民间化,这对相声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我也不知道那些人为什么一听到相声要市场化,要民间化,他们就畏之如蛇蝎。”
何向东最后一句话说出来,全场好多人陷入了思索,为什么他们这么怕市场,是他们不喜欢市场,还是害怕市场,不敢在市场的烈火中炼炼自己是不是块好钢。
体制和市场毕竟是不同的,体制里面很难分得出好坏来,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艺术这种东西完全没有评价标准,怎么说都是对的。
可是放在市场里面却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评价标准,那就是观众的喜好和接受程度,观众喜欢的,那就是真理,那就是艺术水平高,观众不喜欢,你就得饿死。
好多人就是怕这个,所以才不敢来到民间,也不敢接受市场和观众的考验。
何向东这番话说完,好多人都瞬间理解了向文社之前的遭遇,原来是这样,竟然是这样。
媒体朋友们在一愣之后,继续记录何向东的演讲。
何向东接着道:“至于相声大师,相声艺术家,呵呵,现在外界对这个词用的很宽泛啊,随便一个演员接受采访,做个节目,人家给的介绍,都是说这是相声表演艺术家。”
何向东摇摇头,说道:“我何向东从艺也二十多年了,这两年也算是有了点名气,倒是也有不少媒体找我做做采访,也做了好几个电视节目,但是也没有谁说我是相声表演艺术家的啊?”
“诶?”何向东扭头看一旁的记者们,问道:“你们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怎么不说我是相声表演艺术家呢?”
媒体记者们一愣之后,笑了出来。
全场所有人也都在大笑。
何向东笑着摇摇头,主动解释道:“不是他们不想这么报道,而是所有想这么报道的,全都被我压了下去,我不许别人用这样的词汇称呼我,因为我不配。”
“我不配。”何向东看着众人,又重复了一遍。
何向东道:“艺术家,什么人才能称的上是艺术家。我们就拿京剧来说吧,现在是没多少人听京剧了,可是在旧社会时期,包括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京剧都是真正的主流艺术,像歌曲,电影啊,这些都还是旁支末流,那是京剧最辉煌的年代。”
“可就是这么主流的京剧,在解放后,被封为艺术家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们梅兰芳先生,还有一个是麒麟童周信芳先生。就连马连良这种大师,最后也只落了一个著名演员,仅此而已。”
“可见,艺术家这三个字是有多么重啊,这是什么人都担的起的吗?这是谁都能往自己身上揽的称呼吗?”
在场众人有些呆然,平时他们早就习惯媒体频见报端的艺术家三个字,他们见着年纪稍长的老艺人,他们也会下意识就认为这是老艺术家。
他们也不知道艺术家三个字居然这么重。
至于媒体朋友们,他们也有些发怔,他们就是最常用艺术家三个字的人群。原因也非常简单,这就是捧一捧受采访的嘉宾,也是为了方便到时候的宣传,另外他们这样称呼,人家演员自己也很高兴。
这种宾主皆欢的事情,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他们也不知道艺术家三个字居然这么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