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疯傻小姐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寒冬腊月,北风凛冽。
那风啊,比刀子还要利,仿佛想要将人刮掉一层皮去。
不过,这天再冷,风再烈,也吹不熄、灭不掉清河县人们心中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人们谈论的焦点,依然是红家。
近百年来,清河县里独领风骚的人家,除了红家,还是红家,最终仍是红家。
论财,这红家敌不过,拥有清河县近三分之一铺面的苏家、清河县最大地主的余家。
论势,又岂敌得过一门父子皆进士的章家?
但,这三家为何不能与红家争锋?
盖因,
美人!!!
这世间,或许财势可以叫人向往、敬畏,但让人疯狂痴迷者,又怎能及得上美人的绝世风采?
这红家,不知烧了什么高香,代代都出美人儿。
尤其是这一代,更是美人中的美人。
那红家大小姐,虽是偏居清河县,美名却传遍了江南,当年被誉为江南四大美人之一,不但容貌姣好,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方过十二,就引得无数人家前来求娶。
清河县就不说了,江南也不说了,竟连远在北方边关的豪族,竟也带了重礼来求,那几年,红家的门槛都给说媒的踏烂了,换了好几块。
最后,大小姐许给了京城的汝南王为继室,红家这才清静了下来。
大小姐之后,如今又出了个七小姐,见过的人都说容貌比起当年的大小姐有过之而无不及,有诗云: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小酒馆内,说的便正是有关这稀世美人红七小姐之事。
“听说了吗?那红家的七小姐,疯了!!!”
这话一出,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小酒馆内,一下子炸了锅。
“骗人的吧?怎么可能?那么一个聪明伶俐的美人儿,好端端的,怎么说疯了就疯了?不可能、不可能。”
“你这个家伙,竟然敢造红七小姐的谣?想作死吗?”
“打死这个满嘴臭****的混账!”
群情汹涌,个个怒火冲天。
红七,不仅是红家的红七,更是清河县所有已婚未婚男子头上的明月光,心口的朱砂痣,岂能容人加以冒犯?
好几个大小伙儿撸起了袖子,赤着胳膊就要上前教训这个敢胡说八道的家伙。
“骗你我是这个!”说话的人瞪大了眼,竖起了小指头:“跟你说啊,我的表舅妈的大姑子的小女儿就在红家做事,这事儿,在红家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要不然,我敢说谁的不是,也不敢说红七小姐的不是啊!”
“这么说,那是真的啦?”
“当然是真的。听说啊,不知怎么搞的摔了一跤,醒来就谁也不认得了,而且,竟说起胡话,言行举止同五岁孩童别无二致。真是天妒红颜,如此美人,竟成了个傻子,真是可怜、可叹啊!”
“真的疯了?”
“真的。”
“真的真的疯了?”
“真的。”
“真的真的真的疯了?”
“真的。”
……
再三确认,说话之人甚至拿祖宗发誓,最终,人们不得不相信这个残酷的事实。之后,小酒馆内,顿时传来一片嚎哭之声,还有买酒的声音。
只这一晚,就卖出了一个月的份儿。
但就连掌柜的,一缸缸的酒出去了,心里头却不是个滋味。
没有红家的女儿时,走到外头,由来人们一说江南,只晓得苏杭。清河县?谁知道是哪个旮旯角落的地儿。可现在,一说起清河县,谁不晓得那是专出美人儿的山灵水秀的神奇地儿,这些年,人们都说“清河女儿不愁嫁”,附近的府县都以娶到清河女儿为荣。
如今,这清河的标志美人儿,竟疯傻了。
老天不公啊!
“今天的酒,小老儿我,请了!”
酒香四溢,这一晚,醉倒男儿无数。
迷迷蒙蒙中,有人担忧地说起。
“那,红七小姐的婚事不会有变吧?”
这说的是前些日子传得沸沸扬扬的一桩美事。
就在前一段时间,江南周家,派了媒人来为他家三公子向红七小姐提亲了!
周家不但是江南的大族,更是天下有数的官宦世家,绵延五六百年,历经数朝不倒,名臣干吏不计其数。就是在本朝也曾出过六个帝师、三个首辅,尚书、侍郎什么的就不用说了,真正的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
这周三公子更是容貌俊俏,举止风流,才名满江南,是无数深闺少女心目中的好郎君,多少父母心中的好佳婿。
按说这样好的乘龙快婿,是轮不到红家的。
毕竟,红家虽说是清河县当地的大户,但不过是个富裕些的地主,出过几个举人、几个秀才,勉强说得上是诗书门第。虽有个女儿嫁给了汝南王,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虽说可沾些荣光,但到底那泼天的富贵也不是属于红家的。
两家相比,就好像天与地一般。
尤其周三公子还是周家的长房嫡孙,是要传承家业。按说更应该娶个门当户对的姑娘,起码也是同周家齐名的“王顾林谢,周叶陆贾”中的嫡女才是。
只是那周家三公子年过十五时就发下宏愿,非真正的绝色才女不娶。他人品出众,极受家中长辈喜爱,因此不愿委屈了他。
想美人易得,绝色难求,如果再加上还要是才女,并且出身还不能太差,起码是书香门第的嫡女才好,这些条件加起来,那就不这么好找了。
这一蹉跎,就去了七年。
眼看着周三公子都二十二了,别的公子这个时候娃儿都满地跑了,他还孤零零的一个人。他倒是不急,日日偎红倚翠,逍遥得很,但可把周家的老太太、太太给愁坏了。
亏了红家大小姐当年的美名,这不,一得知红七姑娘,周家就急巴巴地就赶着媒人来提亲了。能攀上周府这样的人家,红家自是求之不得。两家可以说是一拍就合。
这不,听说都互换了庚帖,准备下定了。
眼看又是一段才子佳人,金玉良缘的佳话。
偏偏在这个时候,红七小姐却疯了。
这下,该如何收场呢?
虽没有下定,但双方都已经口头说定了,若是周家反悔,难免被人说言而无信,有损百年望族、诗礼传家的名声。
可若是继续这个婚事,从来只听说过王八看绿豆,才子配佳人,什么时候见过傻子嫁才子呢?
家族名声是有了,可那周三公子,怕是免不了一生都被人笑话了。
这事,悬、悬啊!
就连外头的人都在操这份闲心,红府里的主子们更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弄得如遭雷击,乱成了一团。前一段时间的欢喜全化为了不知所措、惊慌失措。
红府的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以及四太太,这个时候全聚在老太太的院子里,个个哀声叹气、神思不属、坐立不安。
大太太满面担忧地道:“这可怎么办才好啊?听说周家派来的人已经到了县里,不会是已经听说了七姐儿的事吧?”
二太太埋怨道:“我当初就说过了,这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没有下定之前,还是要约束下人,不要露出风声的好。你偏不听我的,传了个风风雨雨,这下子怎么办?整个县里可都要看我们红家的笑话了。”
三太太凤目一扬,不悦道:“我还不是为了咱们红家的名声。秋天的乡试,咱们家又没有一个中举的,那苏家、余家、章家却都有人中了。前些日子那苏家的小姐及笄,邀了余家的太太插簪子,章家的五小姐当赞者,咱们红家呢,屁都没有。这不是藐视我们红家是什么?若不是我传出了周家上门提亲的事,只怕这清河县的人都不知道我们红府是那根葱、那根蒜了。”
这话一出,二太太的脸上就火辣辣的,不太好看。
这次参加乡试的四爷、五爷、六爷都是她的儿子,却全都落第了,一个也没有中。
四太太这时就拿着手帕,泣道:“说起来都是我的错,都是我没有看好七姐儿,这才使她遭遇了这桩祸事,也连累了大家。要怪就怪我好了。”
二太太连忙安慰道:“这怎么是你的错?你的苦衷,我们大家也都是晓得的。”
大太太、三太太也连声安慰。四太太虽是红七的母亲,不过却只是继母,她虽是对红七尽心,红七却从小就不大亲近她。母女之间的关系极为冷淡。
出了这事,哪里怪得到她的头上?
就在这个时候,有丫头禀道:“老太太来了。”
四人忙起身肃立,屏气凝神,恭迎老太太。
绣着海棠花的门帘缓缓撩起,老太太吴氏由两个清秀的大丫头雪松、鹤儿扶着走了进来。她年过五十,面色却十分红润,头发乌黑,没有一根白丝,看起来像四十许,一点也不像到了五旬的人。
她的打扮也不像富有人家的老太太,没有绫罗绸缎,只简单地着了一身缁衣的,十分朴素。
老太太在正位上坐了,脸上犹带着旅途的倦意。
她去了庙里苦修数月,今日方才回府。事情重大,因此,她也不过简单地梳洗了下,连口茶也没顾得上喝,就先来见几个太太了。
寒冬腊月,北风凛冽。
那风啊,比刀子还要利,仿佛想要将人刮掉一层皮去。
不过,这天再冷,风再烈,也吹不熄、灭不掉清河县人们心中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人们谈论的焦点,依然是红家。
近百年来,清河县里独领风骚的人家,除了红家,还是红家,最终仍是红家。
论财,这红家敌不过,拥有清河县近三分之一铺面的苏家、清河县最大地主的余家。
论势,又岂敌得过一门父子皆进士的章家?
但,这三家为何不能与红家争锋?
盖因,
美人!!!
这世间,或许财势可以叫人向往、敬畏,但让人疯狂痴迷者,又怎能及得上美人的绝世风采?
这红家,不知烧了什么高香,代代都出美人儿。
尤其是这一代,更是美人中的美人。
那红家大小姐,虽是偏居清河县,美名却传遍了江南,当年被誉为江南四大美人之一,不但容貌姣好,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方过十二,就引得无数人家前来求娶。
清河县就不说了,江南也不说了,竟连远在北方边关的豪族,竟也带了重礼来求,那几年,红家的门槛都给说媒的踏烂了,换了好几块。
最后,大小姐许给了京城的汝南王为继室,红家这才清静了下来。
大小姐之后,如今又出了个七小姐,见过的人都说容貌比起当年的大小姐有过之而无不及,有诗云: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小酒馆内,说的便正是有关这稀世美人红七小姐之事。
“听说了吗?那红家的七小姐,疯了!!!”
这话一出,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小酒馆内,一下子炸了锅。
“骗人的吧?怎么可能?那么一个聪明伶俐的美人儿,好端端的,怎么说疯了就疯了?不可能、不可能。”
“你这个家伙,竟然敢造红七小姐的谣?想作死吗?”
“打死这个满嘴臭****的混账!”
群情汹涌,个个怒火冲天。
红七,不仅是红家的红七,更是清河县所有已婚未婚男子头上的明月光,心口的朱砂痣,岂能容人加以冒犯?
好几个大小伙儿撸起了袖子,赤着胳膊就要上前教训这个敢胡说八道的家伙。
“骗你我是这个!”说话的人瞪大了眼,竖起了小指头:“跟你说啊,我的表舅妈的大姑子的小女儿就在红家做事,这事儿,在红家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要不然,我敢说谁的不是,也不敢说红七小姐的不是啊!”
“这么说,那是真的啦?”
“当然是真的。听说啊,不知怎么搞的摔了一跤,醒来就谁也不认得了,而且,竟说起胡话,言行举止同五岁孩童别无二致。真是天妒红颜,如此美人,竟成了个傻子,真是可怜、可叹啊!”
“真的疯了?”
“真的。”
“真的真的疯了?”
“真的。”
“真的真的真的疯了?”
“真的。”
……
再三确认,说话之人甚至拿祖宗发誓,最终,人们不得不相信这个残酷的事实。之后,小酒馆内,顿时传来一片嚎哭之声,还有买酒的声音。
只这一晚,就卖出了一个月的份儿。
但就连掌柜的,一缸缸的酒出去了,心里头却不是个滋味。
没有红家的女儿时,走到外头,由来人们一说江南,只晓得苏杭。清河县?谁知道是哪个旮旯角落的地儿。可现在,一说起清河县,谁不晓得那是专出美人儿的山灵水秀的神奇地儿,这些年,人们都说“清河女儿不愁嫁”,附近的府县都以娶到清河女儿为荣。
如今,这清河的标志美人儿,竟疯傻了。
老天不公啊!
“今天的酒,小老儿我,请了!”
酒香四溢,这一晚,醉倒男儿无数。
迷迷蒙蒙中,有人担忧地说起。
“那,红七小姐的婚事不会有变吧?”
这说的是前些日子传得沸沸扬扬的一桩美事。
就在前一段时间,江南周家,派了媒人来为他家三公子向红七小姐提亲了!
周家不但是江南的大族,更是天下有数的官宦世家,绵延五六百年,历经数朝不倒,名臣干吏不计其数。就是在本朝也曾出过六个帝师、三个首辅,尚书、侍郎什么的就不用说了,真正的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
这周三公子更是容貌俊俏,举止风流,才名满江南,是无数深闺少女心目中的好郎君,多少父母心中的好佳婿。
按说这样好的乘龙快婿,是轮不到红家的。
毕竟,红家虽说是清河县当地的大户,但不过是个富裕些的地主,出过几个举人、几个秀才,勉强说得上是诗书门第。虽有个女儿嫁给了汝南王,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虽说可沾些荣光,但到底那泼天的富贵也不是属于红家的。
两家相比,就好像天与地一般。
尤其周三公子还是周家的长房嫡孙,是要传承家业。按说更应该娶个门当户对的姑娘,起码也是同周家齐名的“王顾林谢,周叶陆贾”中的嫡女才是。
只是那周家三公子年过十五时就发下宏愿,非真正的绝色才女不娶。他人品出众,极受家中长辈喜爱,因此不愿委屈了他。
想美人易得,绝色难求,如果再加上还要是才女,并且出身还不能太差,起码是书香门第的嫡女才好,这些条件加起来,那就不这么好找了。
这一蹉跎,就去了七年。
眼看着周三公子都二十二了,别的公子这个时候娃儿都满地跑了,他还孤零零的一个人。他倒是不急,日日偎红倚翠,逍遥得很,但可把周家的老太太、太太给愁坏了。
亏了红家大小姐当年的美名,这不,一得知红七姑娘,周家就急巴巴地就赶着媒人来提亲了。能攀上周府这样的人家,红家自是求之不得。两家可以说是一拍就合。
这不,听说都互换了庚帖,准备下定了。
眼看又是一段才子佳人,金玉良缘的佳话。
偏偏在这个时候,红七小姐却疯了。
这下,该如何收场呢?
虽没有下定,但双方都已经口头说定了,若是周家反悔,难免被人说言而无信,有损百年望族、诗礼传家的名声。
可若是继续这个婚事,从来只听说过王八看绿豆,才子配佳人,什么时候见过傻子嫁才子呢?
家族名声是有了,可那周三公子,怕是免不了一生都被人笑话了。
这事,悬、悬啊!
就连外头的人都在操这份闲心,红府里的主子们更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弄得如遭雷击,乱成了一团。前一段时间的欢喜全化为了不知所措、惊慌失措。
红府的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以及四太太,这个时候全聚在老太太的院子里,个个哀声叹气、神思不属、坐立不安。
大太太满面担忧地道:“这可怎么办才好啊?听说周家派来的人已经到了县里,不会是已经听说了七姐儿的事吧?”
二太太埋怨道:“我当初就说过了,这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没有下定之前,还是要约束下人,不要露出风声的好。你偏不听我的,传了个风风雨雨,这下子怎么办?整个县里可都要看我们红家的笑话了。”
三太太凤目一扬,不悦道:“我还不是为了咱们红家的名声。秋天的乡试,咱们家又没有一个中举的,那苏家、余家、章家却都有人中了。前些日子那苏家的小姐及笄,邀了余家的太太插簪子,章家的五小姐当赞者,咱们红家呢,屁都没有。这不是藐视我们红家是什么?若不是我传出了周家上门提亲的事,只怕这清河县的人都不知道我们红府是那根葱、那根蒜了。”
这话一出,二太太的脸上就火辣辣的,不太好看。
这次参加乡试的四爷、五爷、六爷都是她的儿子,却全都落第了,一个也没有中。
四太太这时就拿着手帕,泣道:“说起来都是我的错,都是我没有看好七姐儿,这才使她遭遇了这桩祸事,也连累了大家。要怪就怪我好了。”
二太太连忙安慰道:“这怎么是你的错?你的苦衷,我们大家也都是晓得的。”
大太太、三太太也连声安慰。四太太虽是红七的母亲,不过却只是继母,她虽是对红七尽心,红七却从小就不大亲近她。母女之间的关系极为冷淡。
出了这事,哪里怪得到她的头上?
就在这个时候,有丫头禀道:“老太太来了。”
四人忙起身肃立,屏气凝神,恭迎老太太。
绣着海棠花的门帘缓缓撩起,老太太吴氏由两个清秀的大丫头雪松、鹤儿扶着走了进来。她年过五十,面色却十分红润,头发乌黑,没有一根白丝,看起来像四十许,一点也不像到了五旬的人。
她的打扮也不像富有人家的老太太,没有绫罗绸缎,只简单地着了一身缁衣的,十分朴素。
老太太在正位上坐了,脸上犹带着旅途的倦意。
她去了庙里苦修数月,今日方才回府。事情重大,因此,她也不过简单地梳洗了下,连口茶也没顾得上喝,就先来见几个太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