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处境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元日大朝后的盛宴,与宴的俱是朝中权贵和各国使节,李恪因为和桑布扎和亲之事的分歧当殿发难,也就意味着大唐和吐蕃的关系彻底闹僵了。
这是大事,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传遍了长安,宫里也传地沸沸扬扬,朗日林芝自然不会不知道此事。
吐蕃也是大国,如果大唐和吐蕃和平共处,那吐蕃便是朗日林芝的靠山,对朗日林芝在宫中的地位颇有助益,但现在是两国关系闹僵了,而且吐蕃使节还当殿顶撞了李恪,吐蕃这个娘家就让朗日林芝在宫中万分难做了。
大明宫,拾翠殿,内殿。
朗日林芝正靠在窗前坐着,看着窗外坡上新种下的格桑花,正在发呆,而婢女多吉正站在朗日林芝的身后,一副气鼓鼓的模样。
“桑布扎也是赞普身边的重臣了,怎的还行事如此莽撞,明知陛下不愿外嫁公主和亲,竟还一意如此,非要迎高阳长公主去吐蕃。”多吉站在朗日林芝的身后,对朗日林芝抱怨起了桑布扎。
朗日林芝闻言,对多吉道:“吐蕃想借大唐之势,故而求娶公主,这是国策,轻易怎会变更。”
多吉道:“若是为了和亲,他们只管提及此事便好,陛下允不允那是陛下的事情,他们怎敢以战事来胁迫陛下,使得陛下雷霆大怒,断了两国之谊,如今陷公主于两难。”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多吉虽是吐蕃人,但自幼跟在朗日林芝身后,和朗日林芝最是亲近,她最关心的就是朗日林芝的安危,至于吐蕃能否和亲成功在她的心里倒不是第一位的。
桑布扎为了和亲之事,开罪了李恪,同时也惹恼了大唐群臣,朗日林芝是和亲嫁来长安的吐蕃公主,如今两国关系破裂,朗日林芝在长安处境不堪,她不动怒才是怪事。
朗日林芝道:“我是和亲嫁来的公主,凡事身不由己,而桑布扎是吐蕃使节,背负使命,他也要为吐蕃的利益考量,吐蕃一国的利益总归是大过我一人的。”
多吉道“话虽是这么说,但原本陛下心疼公主是远嫁,待公主原是很好的,可现在桑布扎这么一来,陛下和宫里人又怎么看我们。”
李恪待朗日林芝怎么样,多吉是看在眼中的,朗日林芝虽是吐蕃人,李恪虽是高高在上的大唐帝王,但李恪心疼和体谅朗日林芝远嫁不易,待朗日林芝从不轻慢,也没什么架子,每逢节礼也更多颇多赏赐,与另外几位妃子无异,甚至还更多几分宽让。
李恪待朗日林芝一向很好,但现在桑布扎却因为和亲之事惹恼了李恪,若是李恪因此而对身为吐蕃公主的朗日林芝疏远了,那朗日林芝在宫中只怕越发地为人所不容了。
朗日林芝轻轻地叹了口气,道:“你以为桑布扎有权力说这样的话吗?”
多吉听了朗日林芝的话,想了想,一下子不说话了,朗日林芝说的是,桑布扎不过是使节,他代表的就是吐蕃赞普弃宗弄赞,他不敢自作主张,他的话自然就是弃宗弄赞的意思了。
对于吐蕃而言,和大唐一战不过是早晚的事情,李恪敌视吐蕃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这一点吐蕃君臣都很清楚。
所以对于吐蕃而言,他们胁迫李恪和亲,成了自然最好,就算不成,对吐蕃也没有实际上的损失,因为这一战本就无法避免,和亲与否,翻脸与否都不过是面子上的事情,内里的东西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其中唯一一个最难做的就是外嫁大唐的朗日林芝了。
此事之后,朗日林芝的处境不难预料,弃宗弄赞也不会不知道,但弃宗弄赞还是这么做了,说白了,包括弃宗弄赞在内的吐蕃决策层,从头到尾就根本都没有把朗日林芝的处境考虑在内,已经默认牺牲掉了她。
过了片刻后,多吉无奈地叹道:“这只怕是赞普的意思。”
朗日林芝道:“各人各家,都是君王,都是嫡亲的妹妹,但却也是全然不同的命。”
朗日林芝的话虽未指明,但其中的意思也不难猜,她这是在拿自己的命运和高阳长公主相比较,李恪为了维护小妹高阳,两拒和亲,不惜与吐蕃开战,而朗日林芝却只是弃宗弄赞的政治工具,就算没有李恪,也注定只是联姻的棋子而已,只不过会换一个国家。
朗日林芝靠在窗边,看着窗外刚刚种下还未发芽的格桑花种,仿佛看到了自己一般,也不知能不能活得下来。
朗日林芝眼睛望着窗外,思绪远飘,还浑然不知自己的身后已经来了人,而来人正是刚刚她口中的李恪。
李恪来到偏殿之中,多吉倒是看到了李恪,连忙便要见礼,但李恪立刻抬手止住了正要见礼的多吉,又摆了摆手,示意多吉退下。
多吉看着李恪静悄悄地过来,脸上还带着笑,显然是没有恶意的,只怕是想要趁着朗日林芝不在意逗逗她,多吉也放心了不少,因为至少看来李恪并没有因为吐蕃使团的事情和朗日林芝置气,还是与以往一样的,毕竟是大国天子,还是有其气度的。
李恪一向没有架子,常和身边玩闹,多吉不好扫了李恪的兴致,点了点头,便悄悄退出了偏殿,还把门带上了。
李恪站在朗日林芝的身后,看着眼前望着窗外发呆的女子,心中也不免有几分疼惜。
朗日林芝和李恪虽是和亲而来的婚姻,但朗日林芝也实实在在是李恪的女人,在身边陪了李恪八年,李恪是重感情的人,如果说李恪对朗日林芝没有情谊那是绝不可能的。
贞观十四年,年仅十六的朗日林芝千里嫁来长安,如今虽一过八载,但朗日林芝也不过才二十有四。
二十四岁,本该是一个女子最好的年纪,但朗日林芝却早早地背负家国之任,千里远嫁来到了异国他乡,其中伤感不言自喻。
李恪每每读史,看到《汉书》时便常感叹昭君之命数,世人皆颂王昭君深明大义,肩负家国,不让须眉,可谁又能懂她的无奈和悲凉呢?
王昭君如此,而现在李恪的身边又何尝不是又一个吐蕃的“王昭君”?
李恪看着朗日林芝的背影,脸上挂起笑意,走到了朗日林芝的身后,轻轻拍了拍朗日林芝的肩膀,问道:“公主殿下这是在看什么呢?”
元日大朝后的盛宴,与宴的俱是朝中权贵和各国使节,李恪因为和桑布扎和亲之事的分歧当殿发难,也就意味着大唐和吐蕃的关系彻底闹僵了。
这是大事,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传遍了长安,宫里也传地沸沸扬扬,朗日林芝自然不会不知道此事。
吐蕃也是大国,如果大唐和吐蕃和平共处,那吐蕃便是朗日林芝的靠山,对朗日林芝在宫中的地位颇有助益,但现在是两国关系闹僵了,而且吐蕃使节还当殿顶撞了李恪,吐蕃这个娘家就让朗日林芝在宫中万分难做了。
大明宫,拾翠殿,内殿。
朗日林芝正靠在窗前坐着,看着窗外坡上新种下的格桑花,正在发呆,而婢女多吉正站在朗日林芝的身后,一副气鼓鼓的模样。
“桑布扎也是赞普身边的重臣了,怎的还行事如此莽撞,明知陛下不愿外嫁公主和亲,竟还一意如此,非要迎高阳长公主去吐蕃。”多吉站在朗日林芝的身后,对朗日林芝抱怨起了桑布扎。
朗日林芝闻言,对多吉道:“吐蕃想借大唐之势,故而求娶公主,这是国策,轻易怎会变更。”
多吉道:“若是为了和亲,他们只管提及此事便好,陛下允不允那是陛下的事情,他们怎敢以战事来胁迫陛下,使得陛下雷霆大怒,断了两国之谊,如今陷公主于两难。”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多吉虽是吐蕃人,但自幼跟在朗日林芝身后,和朗日林芝最是亲近,她最关心的就是朗日林芝的安危,至于吐蕃能否和亲成功在她的心里倒不是第一位的。
桑布扎为了和亲之事,开罪了李恪,同时也惹恼了大唐群臣,朗日林芝是和亲嫁来长安的吐蕃公主,如今两国关系破裂,朗日林芝在长安处境不堪,她不动怒才是怪事。
朗日林芝道:“我是和亲嫁来的公主,凡事身不由己,而桑布扎是吐蕃使节,背负使命,他也要为吐蕃的利益考量,吐蕃一国的利益总归是大过我一人的。”
多吉道“话虽是这么说,但原本陛下心疼公主是远嫁,待公主原是很好的,可现在桑布扎这么一来,陛下和宫里人又怎么看我们。”
李恪待朗日林芝怎么样,多吉是看在眼中的,朗日林芝虽是吐蕃人,李恪虽是高高在上的大唐帝王,但李恪心疼和体谅朗日林芝远嫁不易,待朗日林芝从不轻慢,也没什么架子,每逢节礼也更多颇多赏赐,与另外几位妃子无异,甚至还更多几分宽让。
李恪待朗日林芝一向很好,但现在桑布扎却因为和亲之事惹恼了李恪,若是李恪因此而对身为吐蕃公主的朗日林芝疏远了,那朗日林芝在宫中只怕越发地为人所不容了。
朗日林芝轻轻地叹了口气,道:“你以为桑布扎有权力说这样的话吗?”
多吉听了朗日林芝的话,想了想,一下子不说话了,朗日林芝说的是,桑布扎不过是使节,他代表的就是吐蕃赞普弃宗弄赞,他不敢自作主张,他的话自然就是弃宗弄赞的意思了。
对于吐蕃而言,和大唐一战不过是早晚的事情,李恪敌视吐蕃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这一点吐蕃君臣都很清楚。
所以对于吐蕃而言,他们胁迫李恪和亲,成了自然最好,就算不成,对吐蕃也没有实际上的损失,因为这一战本就无法避免,和亲与否,翻脸与否都不过是面子上的事情,内里的东西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其中唯一一个最难做的就是外嫁大唐的朗日林芝了。
此事之后,朗日林芝的处境不难预料,弃宗弄赞也不会不知道,但弃宗弄赞还是这么做了,说白了,包括弃宗弄赞在内的吐蕃决策层,从头到尾就根本都没有把朗日林芝的处境考虑在内,已经默认牺牲掉了她。
过了片刻后,多吉无奈地叹道:“这只怕是赞普的意思。”
朗日林芝道:“各人各家,都是君王,都是嫡亲的妹妹,但却也是全然不同的命。”
朗日林芝的话虽未指明,但其中的意思也不难猜,她这是在拿自己的命运和高阳长公主相比较,李恪为了维护小妹高阳,两拒和亲,不惜与吐蕃开战,而朗日林芝却只是弃宗弄赞的政治工具,就算没有李恪,也注定只是联姻的棋子而已,只不过会换一个国家。
朗日林芝靠在窗边,看着窗外刚刚种下还未发芽的格桑花种,仿佛看到了自己一般,也不知能不能活得下来。
朗日林芝眼睛望着窗外,思绪远飘,还浑然不知自己的身后已经来了人,而来人正是刚刚她口中的李恪。
李恪来到偏殿之中,多吉倒是看到了李恪,连忙便要见礼,但李恪立刻抬手止住了正要见礼的多吉,又摆了摆手,示意多吉退下。
多吉看着李恪静悄悄地过来,脸上还带着笑,显然是没有恶意的,只怕是想要趁着朗日林芝不在意逗逗她,多吉也放心了不少,因为至少看来李恪并没有因为吐蕃使团的事情和朗日林芝置气,还是与以往一样的,毕竟是大国天子,还是有其气度的。
李恪一向没有架子,常和身边玩闹,多吉不好扫了李恪的兴致,点了点头,便悄悄退出了偏殿,还把门带上了。
李恪站在朗日林芝的身后,看着眼前望着窗外发呆的女子,心中也不免有几分疼惜。
朗日林芝和李恪虽是和亲而来的婚姻,但朗日林芝也实实在在是李恪的女人,在身边陪了李恪八年,李恪是重感情的人,如果说李恪对朗日林芝没有情谊那是绝不可能的。
贞观十四年,年仅十六的朗日林芝千里嫁来长安,如今虽一过八载,但朗日林芝也不过才二十有四。
二十四岁,本该是一个女子最好的年纪,但朗日林芝却早早地背负家国之任,千里远嫁来到了异国他乡,其中伤感不言自喻。
李恪每每读史,看到《汉书》时便常感叹昭君之命数,世人皆颂王昭君深明大义,肩负家国,不让须眉,可谁又能懂她的无奈和悲凉呢?
王昭君如此,而现在李恪的身边又何尝不是又一个吐蕃的“王昭君”?
李恪看着朗日林芝的背影,脸上挂起笑意,走到了朗日林芝的身后,轻轻拍了拍朗日林芝的肩膀,问道:“公主殿下这是在看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