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皇族 > 第二百七十三章 荥阳粮仓(上)

第二百七十三章 荥阳粮仓(上)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荥阳,在皇甫无晋的洛京口袋战略中,荥阳郡是袋口上的绳头,将它拉紧,就意味着开始收袋。

    荥阳郡同时也是洛京的东大门和粮仓,拿下荥阳郡,也就意味着洛京的东大门打开了,当初皇甫恒就是因为荥阳东大门被齐军攻克而紧急召回杨晟的大军,导致最后兵败。

    此时荥阳粮仓内还有三百余万石粮食,它也是洛京生命运转的命脉,拿下荥阳粮仓,洛京就将难以为继。

    罗借的判断非常准确,就在南阳齐军正式投降楚军后,皇甫元晋立刻下达了命令,命东郡主将张颜年率五万大军进军荥阳郡酸枣县,又命梁郡总管贺千绝率本部五万军从东南进军荥阳郡圃田县,同时又水军副都督周延保率五百艘战船封锁黄河。

    蓄势已久的楚军,向荥阳郡发动了全面进攻。

    入夜,一支由八百余艘平底拖船组成的船队静静地在通济渠内顺流航行,船的吃水线很深,显示这支船队运载着重货,为首的航船上插着一面三角旗,旗帜上写有‘刘’字,显示这是荥阳郡漕运大户刘记船行的船队,并不是官船。

    刘记船行位于管城县,离荥阳县不愿,就在通济渠边上,刘记船行便是管城县首屈一指的巨商,在豫州各则用有各种船只上千艘。

    虽然齐州军船已全部被击毁,官方运输已经陷入停顿,但民间运输依然存在,尤其一些民间大户,组织数百甚至上千民船,往来于京城和豫州各郡,运输一些日常用品。

    为首的大船内,竟然有两名齐军军官,他们紧张地注视着河道内的情况,显得非常不安。

    这支船队实际上运输着四十万石粮食,从荥阳粮仓运往京城,以解决京城的军粮急需。

    在军船金部被击毁后,粮食运输陷入中断,军方一度组织普通民众用马车运输粮食,但只组织成功一次,运送了五万石粮食,而再也没有第二次,原因是楚军斥候在荥阳乡间散布了大量宣传,称替齐军运输的农民将来都要被清算,使荥阳郡上下深为惶恐,再加上第一次齐军是以服徭役的方式征用农民马车,一文钱不付,这便使有马车人家深为不满,等二次强征马车时,农民们纷纷毁车抵制,齐军无法组织第二次陆路运输,官府也不肯卖力,无奈之下,齐军具能将目光转回水运,借用民间船队运输粮食。

    这次刘记商行替齐军运粮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他们并不愿意,但老太爷在洛京,已经成了齐王的人质,他们不得不答应。

    大船上,刘记船行的押运执事也同样紧张,执事姓孙,在刘记船行做了十几年的执事,经验丰富,这次船行东主挑选他来做押运人。

    孙执事不明白东家为什么要答应给齐军运粮,一旦被楚州水军抓住,船行就完了,荥阳郡虽然是齐军控制,但黄河上却是楚军的天下,他心中充满了抱怨,却也元可奈何,他只有祈求菩萨保佑,不要在黄河遇到楚州水军的巡逻船。

    事情往往是他害怕什么,就会来什么?在船队刚刚进入通济渠准备驶往黄河方向时,前方忽然出现一支黑瞳瞳的船队身影,船只都非常大,至少都是三千石以上。

    一名伙计惊叫起来,“执事快看,楚军战船!”

    两名齐军军官也脸色刷地惨白,绝望地向孙执事望去,剁、执事也惊呆了,楚军战船一般都在黄河上游弋,今天怎么会进入内河?

    他注视了半晌,忽然明白了,叹口气对两名军官道:“建议你们脱去军服,冒充我们船队伙计,这一关过不去了。

    “为什么,这不是巡逻船队吗?”

    孙执事摇摇头,“这里至少是五百艘千石以上战船,这是楚州水军主力,不是什么巡逻船。”

    两名军官听说是楚州水军主力,都慌了神,立刻脱下军服,换上普通船员服饰,又命令两百名随船士兵全部脱下军服,将军服藏进船只中。

    片刻,八百艘平底拖船被勒索停下,开始有楚军士兵上船检查了。

    这支楚州水军正是周延保率领的水军主力,五百艘战船运载了三万余水军士兵向荥阳县粮仓进发,他们被要求两天内拿下荥阳粮仓,在去荥阳县的半路上,他们遇到了刘记运粮船队。

    “禀报将军,民船内运载的全部是粮食,估计足有四十万石左右。”

    这个消息让周延保颇为惊讶,他又立刻追问:“是哪里的船队,哪里的粮食?把船队管事常上来!”

    片刻,孙管事被带了上来,他心中惊惧之极,一上来便跪倒在甲板上,连连磕头,“在下只是小管事,听从东家之命办事,和小人无关,求将军饶命!”

    看他这副模样,周延保便明白了几分,他冷冷道:“楚军已经有言在先,商家替齐军办事,一律处斩,来人!”

    他一声喝令,两边士兵答应,吓得孙管事瘫倒在地,浑身抖如筛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周延保蹲在他面前,冷笑一声道:“你若想活命,就告诉我,你们船上有多少齐军,为首军官是荥阳粮仓做什么职位?”

    孙管事听到一线生机,他什么也顾不上了,连忙道:“一共有八百齐军士兵,为首的军官有两人,都是荥阳粮仓的校尉。”

    周延保点点头,给旁边副将使了一个眼色,副将率领士兵下船了,片刻,楚军士兵押着两名齐军军官进来,两名军官已经吓得魂不附体,‘扑通!,一声跪下,“将军,我们愿意投降!”

    周延保微微一笑,“两位将军如果肯替楚军立下大功,我可以保举你们回家乡做郡司马。”

    衣锦还乡从来都是大多数人的理想,不仅读书人,军队中官兵也一样……

    意外的水上遭遇使楚州水军改变了战术,周延保下令其中一名军官带领乔扮的楚军去管城县找刘家船行,同时改扮五十艘千石战船,一个时辰后,刘家一名东主被带回来,五十艘大船也已装扮好,便由另一名投降的军官率领,向荥阳粮仓驶去。

    两更时分,五十艘插着刘记船行的千石船只渐渐地抵达了荥阳县码头,从荥阳县码头到仓库之间有一条长约三里的人工运河,运粮船可以直接到粮仓内的码头装粮卸粮。

    自从齐军占领了荥阳粮仓内,为保护粮仓安全,便在运河上修建了三座生铁大船闹,两岸部署有重兵把守,光靠船只硬冲,根本就进不了粮仓腹地。

    楚州水军本来是想打一场硬战,但遇到刘记船行的船队,他们便改变了战术。

    这是一个机会,足以让周延保策划出一个大胆的计划。

    五十艘刘记船行的大船缓缓驶进运河,靠近第一座船闹,大宁王朝的水军战船和民间的大船从外形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区别是战船有特殊的水军标志,以及全副武装的水军士兵,如果把这两样东西拿掉,再插上刘记船行的旗帜,站满刘记船行的伙计,那么千石大船就不再是战船,而是刘记船行的运粮船。

    五十艘大船出现在鸿沟时,便引起了齐军的注意,上次楚军水师驶来,摧毁了所有的齐州战船,令他们记忆犹新,齐军士兵不敢大意,立刻有军官带领士兵上前盘问,岸上数百士兵十分警惕,有点提心吊胆地盯着这支船队。

    “是哪里的船只?”一名军官厉声喝道。

    从为首大船的船舱内走出一人,正是下午押船去洛京的张校尉,他嘿嘿一笑道:“老五,是我!那么紧张做什么?”

    岸上军官见是自己人,他心中略略松了一口气,“你不是去洛京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刘记船行又从南面调来五十艘大船,还可再运十万石粮,所以我又回来了。”

    这时,船舱再又走出一名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拱拱手道:“在下刘志安,刘记船行的二东主,你们罗将军认识我。”

    岸上军官脸上阴晴不定,他也抱拳道:“张校尉,你也知道,过船闸前必须上船检查,这是规矩。

    “这个我知道,请吧!”

    岸上军官手一挥,立刻上去几名士兵检查,其实也是例行检查,看看有没有藏有楚军,并不是仔细搜查,片刻,检查的士卒纷纷回来禀报,“启禀校尉,没有异常。”

    这时,一队骑兵飞驰而来,为首之人是一名将军,叫做金子奇,是罗启玉手下的八名将军之一。

    他勒住马问道:“是哪里来的船只?”

    军官慌忙禀报,“是刘记船行来运粮的船只,上面有我们的校尉。”

    站在船头的刘记二东主认识金子奇,他拱手笑道:“金将军,好久不见了。”

    金子奇见是刘记二东主刘志安,便冲他点点头,又问:“检查过没有?”

    “已经检查过,没有异常。”

    金子奇一挥手,“那可以放行!”

    船闸缓缓开启,船队慢慢驶进了粮仓腹地,三座船闹只要过了第一座,后面都会依次开启,不会再盘查,不多时,五十艘大船便靠上了粮仓码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