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最屈辱的投降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最屈辱的投降
赵武笑了,他随手在身前画了个大圈:“任务是清理射界,以便我把攻城器械运上来,所以,第一郭的房子要全部拆毁,房子里面的人——贵族归国君,平民百姓由我等分享。既然宋军最先入城,那么战利品就由宋军首先挑选。”
向戎鞠躬:“诺!”
正在这时,魏舒派来的传令兵跑到赵武身边,低声说了几句话,赵武点头表示明白,他一边吩咐派人向国君送信,一边凑近向戎耳边低声交代:“动作要快一点,你知道,郑国人投降的动作也很快,我们要在国君下命令前,把该做的都做完。”
赵武的车右田苏补充一句:“到手的俘虏要立即送往国内,不能存在手上,另外,还要催促鲁军尽快入城,人手越多,动作越快。”
赵武想了想,招手命令“右行(右翼次锋)”卫敏:“你骑上快马,亲自往鲁军那里跑一趟,命令他们从南门入城,入城后什么也别说,立刻从南门附近清理射界,告诉他们,大家都在赶时间,郑国人也在赶时间,所以谁手脚快,占便宜越多。”
宋国和鲁国是被郑国攻击过的国家,悼公让他们首先入城挑选战利品,隐含着补偿他们的意思。搁一个春秋人习惯,他们接到命令后,可能不慌不忙的收割自己的战利品,因为郑国人先前进行了抵抗,所以他们不担心战事过早结束。但赵武是个现代人,从资源匮乏的竞争社会走过来的他,发觉这次郑国人的心情很迫切,不由得催促手下动作快一点。
赵武哪里知道,郑国人之所以进行抵抗,是因为他们派往楚国的使者没有回来,没有楚国的回信,他们只能坚持,哪怕是做做样子的坚持。而现在,他们之所以不再坚持,是因为从攻击势头看,晋国老大这次真的恼火了。
郑国采取自残式投靠,可也不没打算采取“自杀式投靠”。
宋国左师向戎听到赵武的提醒,他也坐不住了:“这样的话……我也得催促士兵手脚快一点,武子,告辞了。”
郑国四位正卿脸色阴沉的看着联军肆无忌惮的在他们面前拆毁郑国人的房屋,驱赶房子的主人走上街道,而后,押解这些人出城。连弱小的宋国与鲁国军队,也当着他们的面毫无顾忌,想当年,郑国即使在衰败,何曾轮到这些小国打上门来,且如此肆无忌惮。
这两个小国如此气焰嚣张,仅仅是因为他们跟了位好老大。
子孔气的浑身发抖,子产轻轻摇一摇子孔的衣袖,提醒:“执政,我们目前只能祈求晋国国君早点下命令——晋国人号令森严,没有接到新的命令,他们能保持克制不继续攻击第二郭,已经是我们郑国的幸运了,所以,请执政一定坚持,坚持站在这里,唯有我们站在这里,才能阻止晋国人的进攻。”
晋国人发出一声欢呼,从崩塌的郑国城墙外,隆隆的推来几架井栏车,这些井栏车走走停停,在他前进的路上,上千辅助兵前后忙碌,整理着道路,平整地面。
一名被俘的郑国人走进赵武战车边,他没有被绳索捆绑,在御戎潘党凶狠的目光注视下,这名郑国俘虏平静向赵武拱手:“上国上卿,我是贵族,不应该当俘虏,前几次上卿攻破外郭,不是很礼貌的对待贵族吗,所以我想,这次一定是上卿的士兵弄错了。”
赵武躬了一下身,礼貌的回答:“外臣受命惩罚郑国,鉴定郑国贵族的身份,不属于外臣的职责,这位公孙有什么投诉,请向寡君表达,我只是受令清理射界,所以,外郭的房子全部需要拆毁。”
那名郑国俘虏再次行礼,他的贵族礼节做得纯熟而标准,一看就是久经训练:“那么,寡君在哪里,请给我带路,我要向上国君上说明。”
赵武随手指派了一名士兵替这名贵族引路,受这名贵族影响,郑国俘虏队里走出许多未被捆绑的人,他们个个衣服整齐,一看就是没受什么虐待。
士兵引领着这群自称是贵族的人向城外走去,曾经的大贵族、御戎潘党哼了一声:“住在最外层的城郭里还自称什么贵族?”
赵武假装没听见这话,下令:“士兵们做得很好,继续这样做,凡是自称贵族的人都不要捆绑,直接把他们领去见国君。”
赵武说话的功夫,四周全是一片“快快快”的催促声,在军官的催促下,联军们灰头土脸、紧张的扒着房子,驱赶着俘虏,以至于晋国都城尘土飞扬,尽管是大白天,但天色晦暗的让人几步之外看不见人影。
在郑国四位正卿焦急的等待中,晋国最新的军令下达了,这命令来自范匄,内容是:停止进攻,原地待命,等待后续命令。
郑国国都的喧嚣声逐渐平静,尘土逐渐落下,露出一个个土人,这群土人只有两个眼珠是黑的 ,当他们微笑时,脸上扑簌簌掉尘土,然后露出雪白的牙齿。
此时,郑国外郭将近八成的房屋被毁,其中一半已经彻底被推平,拆毁的木料堆积如山。
赵武虽然没有动手,但他在尘土飞扬中端坐了那么久,照样成了一个泥土人,当尘埃落定的时候,彻头林虎捧着一罐水,几块麦饼,一罐酸菜凑近赵武,殷勤的说:“主,你擦把脸,吃点东西吧。”
贵族是要讲究风度的,赵武走下战车,在林虎的伺候下,洗脸、整理衣服;那边,城门洞附近,魏舒也下了战车,一边整理衣物,一边说:“和平就要到来了吗?”
“和平就要到来了吗?”悼公接到郑国的求降请求,转身问身边的魏绛。
魏绛皱眉:“上次亳之盟庄重而肃穆,郑国人照旧背叛,这次要更严厉点。”
范匄建议:“那就‘入之盟’!”
“入之盟”就是入城逼迫对方结盟,这是比“城下之盟”更加不平等,更加侮辱人的一种结盟方式,在现代,这种仪式叫做投降,而不是“盟”。
悼公下令:“既然武子已经入城了,就让武子主持‘入之盟’。”
城内,洗漱完毕的赵武又回到战车上,等待国君的进一步指令,晋军士兵虽然不在拆毁新的房屋,但他们一边整理自己的军容,一边用小动作平整脚下的土地——当然,此时的平整土地还不如说搜刮,他们已经开始“整理”郑国人四处丢下的财务。
国君的命令来了,赵武命令潘党驾驶战车靠近城门,他在战车上向郑国四正卿鞠躬,神态谦逊而礼貌,话语简短而快捷:“入盟!”
“什么?”子孔仿佛听到了晴天霹雳,他身子晃了晃,在周围人的搀扶下才没有瘫倒在地,带着颤音,子孔质疑:“不能啊,我们郑国也是二等强国啊。”
赵武躬身:“寡君有令,盟誓分为两个部分:由我主持的‘入盟’,郑君主持‘出盟’。”
子产扶着子孔,勉强做最后努力:“无可更改了?”
赵武回答:“郑国向来反复,这是寡君对郑国的最后答复,无可改变。”
子孔颤颤巍巍站直了身子,让开了城门洞:“请入城。”
赵武招手叫来两辆战车,一辆是林虎的,一辆是英触的,吩咐:“你二人做我左右。”
三辆战车排好队形,赵武在战车上挥手下令:“前进。”
三辆战车进入第二郭城门,出了城门洞,赵武下令停车,他抬起眼打量城墙上守卫的郑国士兵,随着他的目光到处,郑国军队一个接一个将军旗放置水平——他们偃旗了。
赵武依然不动,田苏在他耳边低声说着什么,子孔上前催促:“寡君正在宫城门前等候,请上卿继续前行。”
赵武在战车上鞠躬,神态憨厚:“我在等待。”
子展憋不住,催问:“寡君已经准备好了仪式,上卿还等待什么?”
赵武回答:“尊重——一个征服者应该享受的尊重。”
子产赶紧拉着子展的袖子,上前一步说:“我们立即通知寡君出迎,请上卿稍稍等候。”
赵武点头:“我有充足的时间等候。”
郑国执政子孔赶紧拉着正卿子硚向宫城跑,不一会儿,郑国国君带着乐师与仪仗一溜小跑的迎面而来,仪仗队沿着两边的街道摆开,乐声响起,郑国国君上前大礼参拜:“郑国不幸,成为大国争霸的战场,不得不反复投降,以求得安宁,今天孤已经决定了,无论怎样也要求的晋国的庇护,请上卿入城,寡人与上卿盟誓永不背叛。”
赵武庄重点头,他没有下战车,郑简公让开了道路,步行走在赵武战车前方,替赵武引路,赵武的战车进入第三郭,第三郭的郑国士兵开始偃旗,随后是第四郭、第五郭……
田苏一路跟赵武交待着入盟的注意事项——这是一种嫉妒侮辱人的仪式,郑国一国之君像个平民一样,徒步走在晋国战车之前作为引导,晋国的三辆战车并排,成三列行军纵队,倨傲的、近乎押解似地跟着晋国国君入城——他们直接进入宫城,踏上宫城最高处的天守阁。
所有的城门向晋国士兵开放,赵武的兵车所到之处,郑国士兵纷纷把旗帜放置水平,包括郑国宫城的守卫士兵,也一起向晋国低头。
这一天,郑国的主人不是郑国国君,是赵武。
赵武坐在宫城内、郑国国君的位子上,郑国国君带领自己的大臣站在臣属的位子上,向赵武深深鞠躬——国君不用跪下磕头,郑国的大臣需要下跪。
“入盟”侮辱人还在于,它是一种无条件投降条约,身为胜利者,不受任何盟誓约束,所以晋国无需准备盟书,需要准备盟书的是投降者,当郑国国君递上盟书的时候,郑国君臣都屏住了呼吸,等待赵武的裁决。
如果这份盟书不能让赵武满意,郑国需要重新提出投降条件,直到晋国满意为止。
赵武拿到了盟书,他自己不看反而递给田苏——当然,他自己看也看不懂。
田苏快速的翻看了盟书,晋国君臣紧张的盯着田苏的表情,他们随着田苏舒展眉头而微笑,随着田苏皱紧眉头而愁眉苦脸。
田苏看完了盟约,遗憾的摇摇头,跟赵武低声交谈几句,赵武似乎有不同意见,他憨憨的笑着,驳斥说:“随便吧,如果郑国真心投降,无论什么条件,我们晋国都可以接受,如果他们依旧反复不定,无论什么条件对我晋国来说,都是无所谓。”
田苏有争辩了几句,赵武摇头表示拒绝,他指点着郑简公宣布:“就这样吧,请宣读盟誓。”
郑国君臣大大松了口气。
盟誓宣读完,子展上前一步,殷切恳求:“上卿,如今盟约已经缔结,上卿刚才也说过,结盟贵在心诚,具体的形式反而不重要,既然这样,请允许我代表寡君主持‘出盟’。”
田苏轻轻点头:“无所谓了,现在什么形式都无所谓了。”
赵武马上跟着点头:“没错——无所谓了,现在什么形式都无所谓了。”
子展遵令,代表郑国国君出城,向盟军递交盟誓,请求盟军容许郑国结盟。
经过入盟、出盟两道仪式,看来这次郑国人不至于再随便背盟了。12月初一日(戊寅),晋悼公会同宋公、鲁公、卫侯、曹伯、郑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在萧鱼(在今河南省许昌市,或说在原阳县内)会盟。
初三日,悼公命叔向对诸侯通告,宣布赦免郑国战俘,加以礼遇并释放回国。招回联军派于郑国境内的侦察兵,禁止联军在郑国劫掠——由此,“三驾之战”划上句号,晋国三次出兵,轮番用“三军疲楚”政策,仿佛是拳击赛中势均力敌的对手用“点数”击败对方一样,纯粹用点数赢了楚国。
命令下达后,子展急忙寻找赵武,殷切致意:“上卿,霸主已经下令赦免我国战俘,加以礼遇并释放回国……我国第一郭的百姓迟迟未归,上卿能不能告诉我一个具体日期,以便我们做好准备,迎接他们归国。”
“啊呀,不好办呀”,赵武挠着头,诚恳的解释:“你看,我跟宋国、鲁国的军队进入郑国国都,时间是去年九月,现在已经是腊月了。我们赵兵跟其他军队不一样,我们的后勤补给以及粮食不是由士兵自己携带,而是后勤部队统一调配。
整整两个多月过去了,我的后勤部队来来往往两趟了,俘虏早已经押解回国了,现在恐怕已经分散到各个参战武士家中,要把他们重新甄别,集结起来,需要一点时间,请你给我一点时间,我马上督促手下进行统计……
要不,你先去找一找宋国与鲁国的军队,我听说他们还有一大群俘虏积压在军营当中,你找他们,准没错的。”
子展目光转向赵武身边的魏绛,魏绛正在与赵武吃烤肉大餐,他咽下一口食物,赶紧表态:“我们魏氏与赵氏同样隶属新军,多年并肩作战,我军的体制与赵氏基本相同,按规定,我们的后勤补给只够正卒供应,俘虏留在营中只能增加后勤压力,所以,我们也把俘虏都送回国内了,足下如果不相信,可以去我的军营查阅,如果还有郑国俘虏在,我魏绛担保,一定礼送他回国。”
子展沮丧的回答:“魏卿的人品我是相信的,你既然说没有,那我还是找一找鲁国与宋国吧。”
子展说完,再次把目光投向赵武,赵武站起身,憨憨的笑着:“我也一样,可以容许郑国派人查阅军营……”
魏绛插嘴:“你可以不相信武子的人品,但你也应该相信他的手脚,我魏氏都把人手转送回国了,赵氏的手脚能比我魏氏还慢吗?”
子展瞥了一眼魏绛,回答:“既然魏卿做了保证,那我还是去宋国、鲁国的军营看看。”
子展转身就走,也不告辞,赵武在背后抱怨:“好没礼貌的家伙,我拍着胸脯向他保证归还,你这厮连归还的话都不说,他听了你一句保证,居然放弃了。”
魏绛笑着指点赵武:“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保证,俘虏已经分到了武士手里,我们在收回来,那么得罪的就不是一个武士,而是武士全体,你向他保证,收容回来归还郑国,郑国人能相信吗?还不如我向他说明情况,却不保证归还可信。”
赵武反驳:“我只保证归还,可从开没说什么时候归还,战利品已经分到了武士手中,我的武士分布的零零星星,统计起来很麻烦的,自然需要一段时间详细清查。”
魏绛斜着眼睛问:“你打算用多长时间清查完毕?”
赵武回答:“田苏估计,大约需要一百年。”
魏绛大笑:“武子笑起来纯真而质朴,心思一点不厚道。”
两人正说着,宋国左师向戎跑了过来,懊恼的抱怨:“武子,悔不该不听你的话啊,我营中没有送回国的俘虏,都被郑国人要了回去,这趟出征,我宋国算是所获甚微。”
鲁军统帅孟献子也跑了进来,抱怨:“你们宋国路途近,好歹还算送回去一部分俘虏,我们鲁国才亏呢,俘虏一个没送,被郑国人连锅端了……唉,我们原本打算带着那些战利品回国的,现在可以算是两手空空荡荡。”
魏绛劝解:“其实你们两国也不能算亏,我们晋国出兵是为了替你们两国出气,郑国一旦稳定下来,你们两国的南方边境算是稳定了,光因此节省的军费开支,就足以抵偿两位了。”
春秋人思想简单,魏绛如此一劝解,两国统帅静下心来,孟献子首先坐到桌案边,说:“不错,和平到来了,和平比什么都珍贵,从此之后,我们鲁国的南线稳定了,可以安心发展了。”
宋国左师向戎伸鼻子嗅了嗅烤肉的香气,也心满意足的坐在桌案边,说:“从鄢陵之战至今,大概有十五年了吧,谁能想到这次争霸战持续了十五年,终于尘埃落定,和平了。”
魏绛喝了口酒,若有所思:“和平到不至于,不过今后的战争不会这么激烈——现在我们终于腾出手来,惩罚西线的秦国,教训不逊的齐国,彻底替鲁国解决麻烦……战争,远远没有结束。”
田苏悄悄地走进来,听了魏绛后半句话,他插嘴补充:“没错,这是个乱世,别指望晋人能停止战斗,我们已经战斗了两百年,从来不曾停止磨剑霍霍。目前,楚国只是无力争霸而已,可他并没有给我们纳征,并没有承认我们的霸权,战争还没有结束,也许,后面的战争会更惨烈。”
郑国人这次终于塌塌实实投入晋国阵营,为表诚意,他们向晋悼公进献师悝、师触、师蠲三名乐师,广车(冲锋战车)、軘车(防守战车,与广车配为一套)各15乘,另有普通兵车100百乘,歌钟两架及其配套的镈、磐,舞女(女乐)二佾(一佾为一列,八人)。
这次“入盟”彻底击倒了子孔,子孔送走了晋军,向国君告罪:“下臣有罪啊,是下臣执行的政策不力,使郑国连续遭到惩罚,如今郑国受了这么大的侮辱,我作为执政如果一点不受惩罚,无法向国内百姓交代,请君上容许我辞职。”
郑国国内自然要有一番争相承担责任,稍后,子孔辞职,不久病逝。
这次“入盟”的连锁反应继续发酵,在南方,楚王羞愧难当,抑郁成病。病重时,他召集群臣说道:“不谷(楚国国王的自称)无德,十岁的时候父王(庄王)就去世了,幼年就成为国君,还没有来得及接受师保(教育太子的官)的教诲,而享受了过多的娇宠,因此没有德行,让国家的军队在鄢陵战败(在前575年,此战共王被晋军射伤一目),让楚国蒙受了耻辱,让群臣忧心操劳。
我的罪过太深重了。如果托诸位的福,我能顺利地入土为安,在宗庙中陪伴楚国先王,那么请将我的谥号定为‘灵’或者‘厉’(均为恶谥)——你们随便选择一个好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最屈辱的投降
赵武笑了,他随手在身前画了个大圈:“任务是清理射界,以便我把攻城器械运上来,所以,第一郭的房子要全部拆毁,房子里面的人——贵族归国君,平民百姓由我等分享。既然宋军最先入城,那么战利品就由宋军首先挑选。”
向戎鞠躬:“诺!”
正在这时,魏舒派来的传令兵跑到赵武身边,低声说了几句话,赵武点头表示明白,他一边吩咐派人向国君送信,一边凑近向戎耳边低声交代:“动作要快一点,你知道,郑国人投降的动作也很快,我们要在国君下命令前,把该做的都做完。”
赵武的车右田苏补充一句:“到手的俘虏要立即送往国内,不能存在手上,另外,还要催促鲁军尽快入城,人手越多,动作越快。”
赵武想了想,招手命令“右行(右翼次锋)”卫敏:“你骑上快马,亲自往鲁军那里跑一趟,命令他们从南门入城,入城后什么也别说,立刻从南门附近清理射界,告诉他们,大家都在赶时间,郑国人也在赶时间,所以谁手脚快,占便宜越多。”
宋国和鲁国是被郑国攻击过的国家,悼公让他们首先入城挑选战利品,隐含着补偿他们的意思。搁一个春秋人习惯,他们接到命令后,可能不慌不忙的收割自己的战利品,因为郑国人先前进行了抵抗,所以他们不担心战事过早结束。但赵武是个现代人,从资源匮乏的竞争社会走过来的他,发觉这次郑国人的心情很迫切,不由得催促手下动作快一点。
赵武哪里知道,郑国人之所以进行抵抗,是因为他们派往楚国的使者没有回来,没有楚国的回信,他们只能坚持,哪怕是做做样子的坚持。而现在,他们之所以不再坚持,是因为从攻击势头看,晋国老大这次真的恼火了。
郑国采取自残式投靠,可也不没打算采取“自杀式投靠”。
宋国左师向戎听到赵武的提醒,他也坐不住了:“这样的话……我也得催促士兵手脚快一点,武子,告辞了。”
郑国四位正卿脸色阴沉的看着联军肆无忌惮的在他们面前拆毁郑国人的房屋,驱赶房子的主人走上街道,而后,押解这些人出城。连弱小的宋国与鲁国军队,也当着他们的面毫无顾忌,想当年,郑国即使在衰败,何曾轮到这些小国打上门来,且如此肆无忌惮。
这两个小国如此气焰嚣张,仅仅是因为他们跟了位好老大。
子孔气的浑身发抖,子产轻轻摇一摇子孔的衣袖,提醒:“执政,我们目前只能祈求晋国国君早点下命令——晋国人号令森严,没有接到新的命令,他们能保持克制不继续攻击第二郭,已经是我们郑国的幸运了,所以,请执政一定坚持,坚持站在这里,唯有我们站在这里,才能阻止晋国人的进攻。”
晋国人发出一声欢呼,从崩塌的郑国城墙外,隆隆的推来几架井栏车,这些井栏车走走停停,在他前进的路上,上千辅助兵前后忙碌,整理着道路,平整地面。
一名被俘的郑国人走进赵武战车边,他没有被绳索捆绑,在御戎潘党凶狠的目光注视下,这名郑国俘虏平静向赵武拱手:“上国上卿,我是贵族,不应该当俘虏,前几次上卿攻破外郭,不是很礼貌的对待贵族吗,所以我想,这次一定是上卿的士兵弄错了。”
赵武躬了一下身,礼貌的回答:“外臣受命惩罚郑国,鉴定郑国贵族的身份,不属于外臣的职责,这位公孙有什么投诉,请向寡君表达,我只是受令清理射界,所以,外郭的房子全部需要拆毁。”
那名郑国俘虏再次行礼,他的贵族礼节做得纯熟而标准,一看就是久经训练:“那么,寡君在哪里,请给我带路,我要向上国君上说明。”
赵武随手指派了一名士兵替这名贵族引路,受这名贵族影响,郑国俘虏队里走出许多未被捆绑的人,他们个个衣服整齐,一看就是没受什么虐待。
士兵引领着这群自称是贵族的人向城外走去,曾经的大贵族、御戎潘党哼了一声:“住在最外层的城郭里还自称什么贵族?”
赵武假装没听见这话,下令:“士兵们做得很好,继续这样做,凡是自称贵族的人都不要捆绑,直接把他们领去见国君。”
赵武说话的功夫,四周全是一片“快快快”的催促声,在军官的催促下,联军们灰头土脸、紧张的扒着房子,驱赶着俘虏,以至于晋国都城尘土飞扬,尽管是大白天,但天色晦暗的让人几步之外看不见人影。
在郑国四位正卿焦急的等待中,晋国最新的军令下达了,这命令来自范匄,内容是:停止进攻,原地待命,等待后续命令。
郑国国都的喧嚣声逐渐平静,尘土逐渐落下,露出一个个土人,这群土人只有两个眼珠是黑的 ,当他们微笑时,脸上扑簌簌掉尘土,然后露出雪白的牙齿。
此时,郑国外郭将近八成的房屋被毁,其中一半已经彻底被推平,拆毁的木料堆积如山。
赵武虽然没有动手,但他在尘土飞扬中端坐了那么久,照样成了一个泥土人,当尘埃落定的时候,彻头林虎捧着一罐水,几块麦饼,一罐酸菜凑近赵武,殷勤的说:“主,你擦把脸,吃点东西吧。”
贵族是要讲究风度的,赵武走下战车,在林虎的伺候下,洗脸、整理衣服;那边,城门洞附近,魏舒也下了战车,一边整理衣物,一边说:“和平就要到来了吗?”
“和平就要到来了吗?”悼公接到郑国的求降请求,转身问身边的魏绛。
魏绛皱眉:“上次亳之盟庄重而肃穆,郑国人照旧背叛,这次要更严厉点。”
范匄建议:“那就‘入之盟’!”
“入之盟”就是入城逼迫对方结盟,这是比“城下之盟”更加不平等,更加侮辱人的一种结盟方式,在现代,这种仪式叫做投降,而不是“盟”。
悼公下令:“既然武子已经入城了,就让武子主持‘入之盟’。”
城内,洗漱完毕的赵武又回到战车上,等待国君的进一步指令,晋军士兵虽然不在拆毁新的房屋,但他们一边整理自己的军容,一边用小动作平整脚下的土地——当然,此时的平整土地还不如说搜刮,他们已经开始“整理”郑国人四处丢下的财务。
国君的命令来了,赵武命令潘党驾驶战车靠近城门,他在战车上向郑国四正卿鞠躬,神态谦逊而礼貌,话语简短而快捷:“入盟!”
“什么?”子孔仿佛听到了晴天霹雳,他身子晃了晃,在周围人的搀扶下才没有瘫倒在地,带着颤音,子孔质疑:“不能啊,我们郑国也是二等强国啊。”
赵武躬身:“寡君有令,盟誓分为两个部分:由我主持的‘入盟’,郑君主持‘出盟’。”
子产扶着子孔,勉强做最后努力:“无可更改了?”
赵武回答:“郑国向来反复,这是寡君对郑国的最后答复,无可改变。”
子孔颤颤巍巍站直了身子,让开了城门洞:“请入城。”
赵武招手叫来两辆战车,一辆是林虎的,一辆是英触的,吩咐:“你二人做我左右。”
三辆战车排好队形,赵武在战车上挥手下令:“前进。”
三辆战车进入第二郭城门,出了城门洞,赵武下令停车,他抬起眼打量城墙上守卫的郑国士兵,随着他的目光到处,郑国军队一个接一个将军旗放置水平——他们偃旗了。
赵武依然不动,田苏在他耳边低声说着什么,子孔上前催促:“寡君正在宫城门前等候,请上卿继续前行。”
赵武在战车上鞠躬,神态憨厚:“我在等待。”
子展憋不住,催问:“寡君已经准备好了仪式,上卿还等待什么?”
赵武回答:“尊重——一个征服者应该享受的尊重。”
子产赶紧拉着子展的袖子,上前一步说:“我们立即通知寡君出迎,请上卿稍稍等候。”
赵武点头:“我有充足的时间等候。”
郑国执政子孔赶紧拉着正卿子硚向宫城跑,不一会儿,郑国国君带着乐师与仪仗一溜小跑的迎面而来,仪仗队沿着两边的街道摆开,乐声响起,郑国国君上前大礼参拜:“郑国不幸,成为大国争霸的战场,不得不反复投降,以求得安宁,今天孤已经决定了,无论怎样也要求的晋国的庇护,请上卿入城,寡人与上卿盟誓永不背叛。”
赵武庄重点头,他没有下战车,郑简公让开了道路,步行走在赵武战车前方,替赵武引路,赵武的战车进入第三郭,第三郭的郑国士兵开始偃旗,随后是第四郭、第五郭……
田苏一路跟赵武交待着入盟的注意事项——这是一种嫉妒侮辱人的仪式,郑国一国之君像个平民一样,徒步走在晋国战车之前作为引导,晋国的三辆战车并排,成三列行军纵队,倨傲的、近乎押解似地跟着晋国国君入城——他们直接进入宫城,踏上宫城最高处的天守阁。
所有的城门向晋国士兵开放,赵武的兵车所到之处,郑国士兵纷纷把旗帜放置水平,包括郑国宫城的守卫士兵,也一起向晋国低头。
这一天,郑国的主人不是郑国国君,是赵武。
赵武坐在宫城内、郑国国君的位子上,郑国国君带领自己的大臣站在臣属的位子上,向赵武深深鞠躬——国君不用跪下磕头,郑国的大臣需要下跪。
“入盟”侮辱人还在于,它是一种无条件投降条约,身为胜利者,不受任何盟誓约束,所以晋国无需准备盟书,需要准备盟书的是投降者,当郑国国君递上盟书的时候,郑国君臣都屏住了呼吸,等待赵武的裁决。
如果这份盟书不能让赵武满意,郑国需要重新提出投降条件,直到晋国满意为止。
赵武拿到了盟书,他自己不看反而递给田苏——当然,他自己看也看不懂。
田苏快速的翻看了盟书,晋国君臣紧张的盯着田苏的表情,他们随着田苏舒展眉头而微笑,随着田苏皱紧眉头而愁眉苦脸。
田苏看完了盟约,遗憾的摇摇头,跟赵武低声交谈几句,赵武似乎有不同意见,他憨憨的笑着,驳斥说:“随便吧,如果郑国真心投降,无论什么条件,我们晋国都可以接受,如果他们依旧反复不定,无论什么条件对我晋国来说,都是无所谓。”
田苏有争辩了几句,赵武摇头表示拒绝,他指点着郑简公宣布:“就这样吧,请宣读盟誓。”
郑国君臣大大松了口气。
盟誓宣读完,子展上前一步,殷切恳求:“上卿,如今盟约已经缔结,上卿刚才也说过,结盟贵在心诚,具体的形式反而不重要,既然这样,请允许我代表寡君主持‘出盟’。”
田苏轻轻点头:“无所谓了,现在什么形式都无所谓了。”
赵武马上跟着点头:“没错——无所谓了,现在什么形式都无所谓了。”
子展遵令,代表郑国国君出城,向盟军递交盟誓,请求盟军容许郑国结盟。
经过入盟、出盟两道仪式,看来这次郑国人不至于再随便背盟了。12月初一日(戊寅),晋悼公会同宋公、鲁公、卫侯、曹伯、郑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在萧鱼(在今河南省许昌市,或说在原阳县内)会盟。
初三日,悼公命叔向对诸侯通告,宣布赦免郑国战俘,加以礼遇并释放回国。招回联军派于郑国境内的侦察兵,禁止联军在郑国劫掠——由此,“三驾之战”划上句号,晋国三次出兵,轮番用“三军疲楚”政策,仿佛是拳击赛中势均力敌的对手用“点数”击败对方一样,纯粹用点数赢了楚国。
命令下达后,子展急忙寻找赵武,殷切致意:“上卿,霸主已经下令赦免我国战俘,加以礼遇并释放回国……我国第一郭的百姓迟迟未归,上卿能不能告诉我一个具体日期,以便我们做好准备,迎接他们归国。”
“啊呀,不好办呀”,赵武挠着头,诚恳的解释:“你看,我跟宋国、鲁国的军队进入郑国国都,时间是去年九月,现在已经是腊月了。我们赵兵跟其他军队不一样,我们的后勤补给以及粮食不是由士兵自己携带,而是后勤部队统一调配。
整整两个多月过去了,我的后勤部队来来往往两趟了,俘虏早已经押解回国了,现在恐怕已经分散到各个参战武士家中,要把他们重新甄别,集结起来,需要一点时间,请你给我一点时间,我马上督促手下进行统计……
要不,你先去找一找宋国与鲁国的军队,我听说他们还有一大群俘虏积压在军营当中,你找他们,准没错的。”
子展目光转向赵武身边的魏绛,魏绛正在与赵武吃烤肉大餐,他咽下一口食物,赶紧表态:“我们魏氏与赵氏同样隶属新军,多年并肩作战,我军的体制与赵氏基本相同,按规定,我们的后勤补给只够正卒供应,俘虏留在营中只能增加后勤压力,所以,我们也把俘虏都送回国内了,足下如果不相信,可以去我的军营查阅,如果还有郑国俘虏在,我魏绛担保,一定礼送他回国。”
子展沮丧的回答:“魏卿的人品我是相信的,你既然说没有,那我还是找一找鲁国与宋国吧。”
子展说完,再次把目光投向赵武,赵武站起身,憨憨的笑着:“我也一样,可以容许郑国派人查阅军营……”
魏绛插嘴:“你可以不相信武子的人品,但你也应该相信他的手脚,我魏氏都把人手转送回国了,赵氏的手脚能比我魏氏还慢吗?”
子展瞥了一眼魏绛,回答:“既然魏卿做了保证,那我还是去宋国、鲁国的军营看看。”
子展转身就走,也不告辞,赵武在背后抱怨:“好没礼貌的家伙,我拍着胸脯向他保证归还,你这厮连归还的话都不说,他听了你一句保证,居然放弃了。”
魏绛笑着指点赵武:“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保证,俘虏已经分到了武士手里,我们在收回来,那么得罪的就不是一个武士,而是武士全体,你向他保证,收容回来归还郑国,郑国人能相信吗?还不如我向他说明情况,却不保证归还可信。”
赵武反驳:“我只保证归还,可从开没说什么时候归还,战利品已经分到了武士手中,我的武士分布的零零星星,统计起来很麻烦的,自然需要一段时间详细清查。”
魏绛斜着眼睛问:“你打算用多长时间清查完毕?”
赵武回答:“田苏估计,大约需要一百年。”
魏绛大笑:“武子笑起来纯真而质朴,心思一点不厚道。”
两人正说着,宋国左师向戎跑了过来,懊恼的抱怨:“武子,悔不该不听你的话啊,我营中没有送回国的俘虏,都被郑国人要了回去,这趟出征,我宋国算是所获甚微。”
鲁军统帅孟献子也跑了进来,抱怨:“你们宋国路途近,好歹还算送回去一部分俘虏,我们鲁国才亏呢,俘虏一个没送,被郑国人连锅端了……唉,我们原本打算带着那些战利品回国的,现在可以算是两手空空荡荡。”
魏绛劝解:“其实你们两国也不能算亏,我们晋国出兵是为了替你们两国出气,郑国一旦稳定下来,你们两国的南方边境算是稳定了,光因此节省的军费开支,就足以抵偿两位了。”
春秋人思想简单,魏绛如此一劝解,两国统帅静下心来,孟献子首先坐到桌案边,说:“不错,和平到来了,和平比什么都珍贵,从此之后,我们鲁国的南线稳定了,可以安心发展了。”
宋国左师向戎伸鼻子嗅了嗅烤肉的香气,也心满意足的坐在桌案边,说:“从鄢陵之战至今,大概有十五年了吧,谁能想到这次争霸战持续了十五年,终于尘埃落定,和平了。”
魏绛喝了口酒,若有所思:“和平到不至于,不过今后的战争不会这么激烈——现在我们终于腾出手来,惩罚西线的秦国,教训不逊的齐国,彻底替鲁国解决麻烦……战争,远远没有结束。”
田苏悄悄地走进来,听了魏绛后半句话,他插嘴补充:“没错,这是个乱世,别指望晋人能停止战斗,我们已经战斗了两百年,从来不曾停止磨剑霍霍。目前,楚国只是无力争霸而已,可他并没有给我们纳征,并没有承认我们的霸权,战争还没有结束,也许,后面的战争会更惨烈。”
郑国人这次终于塌塌实实投入晋国阵营,为表诚意,他们向晋悼公进献师悝、师触、师蠲三名乐师,广车(冲锋战车)、軘车(防守战车,与广车配为一套)各15乘,另有普通兵车100百乘,歌钟两架及其配套的镈、磐,舞女(女乐)二佾(一佾为一列,八人)。
这次“入盟”彻底击倒了子孔,子孔送走了晋军,向国君告罪:“下臣有罪啊,是下臣执行的政策不力,使郑国连续遭到惩罚,如今郑国受了这么大的侮辱,我作为执政如果一点不受惩罚,无法向国内百姓交代,请君上容许我辞职。”
郑国国内自然要有一番争相承担责任,稍后,子孔辞职,不久病逝。
这次“入盟”的连锁反应继续发酵,在南方,楚王羞愧难当,抑郁成病。病重时,他召集群臣说道:“不谷(楚国国王的自称)无德,十岁的时候父王(庄王)就去世了,幼年就成为国君,还没有来得及接受师保(教育太子的官)的教诲,而享受了过多的娇宠,因此没有德行,让国家的军队在鄢陵战败(在前575年,此战共王被晋军射伤一目),让楚国蒙受了耻辱,让群臣忧心操劳。
我的罪过太深重了。如果托诸位的福,我能顺利地入土为安,在宗庙中陪伴楚国先王,那么请将我的谥号定为‘灵’或者‘厉’(均为恶谥)——你们随便选择一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