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零章:为太子保驾护航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样的大事面前,谁敢去反对?
况且现在还是大朝会,虽说外面那些低级别的官员听不到,但也只是暂时的听不到,外面不是有传话筒呢吗?
大殿内发生的对话,那些传话筒正一句句的往外传着呢。
当然,也不会传的那么详细,就比如说现在,大臣们说了一大通,到了外面,就只有八个字,太子仁义,诸臣无异。
通过几年的执政,李元吉在大唐的声望几乎已经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在古代,皇帝想要收割人心,其实并不需要做的太多,只需要做到轻徭薄赋就可以了。
而在李元吉这里,做的就更彻底了,徭役已经被彻底的废除了,在干活,那就是有偿劳动,全凭自愿的,这就很了不得了,让你干活义务干活不给钱,和让你干活给你钱,你选哪个?
薄赋,现在的确是薄赋。
唐朝的课赋本身就不高,但是在李元吉登基之后,却发布了十年无课赋的计划,并且每年降低一成,现如今已经降了七次,再有三年的时间,大唐百姓就可以不再缴纳课赋了。
这又意味着什么?
仅仅只是这两项,李元吉就获得了大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支持率,况且在加上一些其他的,李元吉在大唐的整体支持率,虽然没有经过细腻的调查,况且调查了也未必能得到真实的数据,但平胸而论,这个支持率至少也会在九十五以上。
没有人可以做到百分百,甚至很少有人会做到九十,所以,李元吉在大唐完全就是被看做圣人一样的人物。
甚至不少百姓家中,在大堂中都摆着李元吉的长生牌,拍马屁什么的就不要去想了,这些百姓只是希望李元吉可以活的更久一些,让这些仁政可以持续的时间更久一些。
虽然是抱着某些目的的,但大唐的百姓还是衷心的希望李元吉能够长生不老的,虽然他才三十岁出头,还有大把的时光。
皇帝做到这一步,李元吉已经证明了他的成功之处。
即便他现在什么也不做,天下百姓依旧会对他感恩戴德。
对于李元吉来说,继续收割人心,稳固自己的地位,其实已经没什么必要了。
人固有一死,现在自己已经成‘神’了,就算做的再好,就算超神了又能如何?这大唐的江山,将来不依旧要交到子孙后代的手中?
所以,便有了今日的这一幕。
刚刚被册立为太子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新任太子李承光便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奏疏,而这个奏疏,不是那些紧要的政事,也不是什么军事,而是一个看似不轻不重的礼待老人问题。
大臣们的回应,其实已经说明了李元吉希望李承光将来走什么样的路子。
但也有一点说错了,仁义,不代表不会铁血,过份的仁义,未必就是最佳的选择。
没错,初为太子的李承光,在李元吉的保驾护航之下,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而他打响的第一炮,便是施展自己的仁义,同时也算是昭告天下,太子对于百姓的态度,不会比李元吉差多少。
这只是一个奏疏,但这又是一个政治决定,同时还是一个收割人心的重要决定。
以前,前朝,古代,没有一个皇帝可以做到这一点,即便是历练,他们也不会让太子这么早的就去做这些事情,更不会让他们过早的去提出这种想法,甚至,就连他们自己,都未必敢提出这样的想法。
“允!”李元吉大声的回应着,虽然这是他的决定,通过这个提议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样子还是要做做的。
况且这不是小事,尽管李承光和内阁大臣们已经准备了两个月的时间,但李元吉依旧不想看到某些漏洞。
而问题的重点,在于这件事情的本身。
它属于一个国家福利政策,而国家若想通过这种福利来收货人心,那么持之已久就很有必要了。
但是如此一来,时间久了又会让百姓形成依赖,或许现在没什么关系,可一百年后,两百年后呢?谁又能保证大唐永远都是这么的强盛?谁又敢保证,大唐不会出现任何的危机?
如果再来个三五年的灾荒,大部分区域绝产的话,常平仓内没有存粮的话,又该怎么办?
一但百姓形成了这种意识,当某一年突然不发了,他们就会觉得朝廷变了。
怨恨不至于,但对于朝廷而言,这绝不是一件好事,平时还好说,一但灾年,问题会一下子全部出来的。
“此事年后朝会再议,三月前拿出个方案来!”李元吉继续说着。
这不是一个内阁的事情,也不是他的,不是太子一个人的事情,这需要整个朝廷参与进来,对整个计划进行更详细的探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平衡的机制,以避免让百姓形成依赖,从而对朝廷形成怨恨。
日常的点点滴滴,到了关键时刻,就会显出他的重要性了。
玄武门事件,就是最好的写照。
李世民虽然登基了,可他很不得人心,如果可以但说无妨的话,恐怕李世民在大唐的支持率,甚至不到百分之十,或者更低。
因为他的身份,因为他的行为。
同理,因为李世民做了这件事情,引起了百姓的不满,所以李元吉因祸得福。
太子李建成死后,更多的百姓希望李元吉可以站起来,推倒李世民,从而当上太子,当上皇帝。
不但百姓们如此,其实朝中大多数官员也是如此的想法。
不然的话,李世民为什么要搞精简朝廷?难道朝廷真的穷到养不起这些官员了吗?还是因为这些官员都是昏庸之辈?
都不是,事情的真相是,这些官员并不是真心支持李世民的,因为李元吉没死,因为李元吉在外做出了成绩,让他们有了对比,所以除了李世民的嫡系以外,朝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大臣,都在心中期盼着李元吉的回归。
百姓,大臣,都是如此。
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元吉可以如此顺利的接管朝廷的原因,有百姓的支持,有大臣的支持。
天策府的老将,为何会反戈一击?
其中不乏一些忠义之士,但在生死面前,在大义面前,他们有一部分选择了支持李元吉,因为当年的镇北,各种方面都超越了朝廷。
加上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军方内部,也并不是完全支持李世民的。
所以就有了这个结果。
李元吉不是一个权力欲望特别强烈的人,如果可以,他希望现在就退位,然后好好的去享受人生,这也是他这么早培养李承光的原因。
另一个,则是李元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给后代树立一个榜样,或者说是立下一个规矩。
在古代历史上,每当权力的更迭,这一时期总是很混乱的,可以说权力每更迭一次,朝廷就要大伤元气一次,十几次,几十次的元气大伤,国家最终还能存在吗?
有没有一个永恒的存在?
不知道。
至少在李元吉穿越之前,是不存在的,没有一个朝代可以逃脱这一定律,尽管每个朝代灭亡的原因都不一样,但在李元吉看来,其实根本原因都一样。
现在,他也想改变。
李承光的这个提议,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李元吉的计划中,到他成年之前,还会再有两到三次类似的提议。
也就是说,李元吉希望在李承光登基之前,就能有足够的威望和百姓去支持他登基,这很重要。
朝会散了,在祭拜天地之后散了。
今年的朝会,发生了几件大事情。
五子现存长子李承光被册立为太子,这是大事之一。
七位皇子被册封为亲王、郡王,这是大事之二。
太子提议朝廷善待老者,这是大事之三。
祭拜天地的环节,以往是皇帝一个人参与的,但这一次却是皇帝与太子一同参与的,这是大事之四。
四件大事总结在一起,就对外透漏了一个重要的意思。
大唐有太子了,太子参政了,皇帝对太子的支持力度,异常的大。
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在民间,其实是个可有可无的事情,有太子,大家固然可以更安心一些,至少储君已经明确了,大家也可以通过时间去观察储君的为人,对未来多少有点期盼。
但这事跟他们又没什么关系,因为储君是谁,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但是储君刚一上位,就提出了关乎天下百姓的仁政,这就使得储君与百姓紧紧的站在了一起。
尽管储君只是个还不到九岁的孩子,可是在这一提议之下,朝廷官员暂且不说,反正他们知道这个决意绝不是李承光自己提出来的,肯定是李元吉帮他收割人心的举措,但平日里李承光所表现出来的聪慧好学,谦虚的态度,还是赢得了不少大臣的认可。
而在民间,这个影响可就太大了。
随着朝会的散去,随着官员的离去,消息,也传遍了整个长安,传遍了整个大唐。
这样的大事面前,谁敢去反对?
况且现在还是大朝会,虽说外面那些低级别的官员听不到,但也只是暂时的听不到,外面不是有传话筒呢吗?
大殿内发生的对话,那些传话筒正一句句的往外传着呢。
当然,也不会传的那么详细,就比如说现在,大臣们说了一大通,到了外面,就只有八个字,太子仁义,诸臣无异。
通过几年的执政,李元吉在大唐的声望几乎已经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在古代,皇帝想要收割人心,其实并不需要做的太多,只需要做到轻徭薄赋就可以了。
而在李元吉这里,做的就更彻底了,徭役已经被彻底的废除了,在干活,那就是有偿劳动,全凭自愿的,这就很了不得了,让你干活义务干活不给钱,和让你干活给你钱,你选哪个?
薄赋,现在的确是薄赋。
唐朝的课赋本身就不高,但是在李元吉登基之后,却发布了十年无课赋的计划,并且每年降低一成,现如今已经降了七次,再有三年的时间,大唐百姓就可以不再缴纳课赋了。
这又意味着什么?
仅仅只是这两项,李元吉就获得了大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支持率,况且在加上一些其他的,李元吉在大唐的整体支持率,虽然没有经过细腻的调查,况且调查了也未必能得到真实的数据,但平胸而论,这个支持率至少也会在九十五以上。
没有人可以做到百分百,甚至很少有人会做到九十,所以,李元吉在大唐完全就是被看做圣人一样的人物。
甚至不少百姓家中,在大堂中都摆着李元吉的长生牌,拍马屁什么的就不要去想了,这些百姓只是希望李元吉可以活的更久一些,让这些仁政可以持续的时间更久一些。
虽然是抱着某些目的的,但大唐的百姓还是衷心的希望李元吉能够长生不老的,虽然他才三十岁出头,还有大把的时光。
皇帝做到这一步,李元吉已经证明了他的成功之处。
即便他现在什么也不做,天下百姓依旧会对他感恩戴德。
对于李元吉来说,继续收割人心,稳固自己的地位,其实已经没什么必要了。
人固有一死,现在自己已经成‘神’了,就算做的再好,就算超神了又能如何?这大唐的江山,将来不依旧要交到子孙后代的手中?
所以,便有了今日的这一幕。
刚刚被册立为太子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新任太子李承光便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奏疏,而这个奏疏,不是那些紧要的政事,也不是什么军事,而是一个看似不轻不重的礼待老人问题。
大臣们的回应,其实已经说明了李元吉希望李承光将来走什么样的路子。
但也有一点说错了,仁义,不代表不会铁血,过份的仁义,未必就是最佳的选择。
没错,初为太子的李承光,在李元吉的保驾护航之下,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而他打响的第一炮,便是施展自己的仁义,同时也算是昭告天下,太子对于百姓的态度,不会比李元吉差多少。
这只是一个奏疏,但这又是一个政治决定,同时还是一个收割人心的重要决定。
以前,前朝,古代,没有一个皇帝可以做到这一点,即便是历练,他们也不会让太子这么早的就去做这些事情,更不会让他们过早的去提出这种想法,甚至,就连他们自己,都未必敢提出这样的想法。
“允!”李元吉大声的回应着,虽然这是他的决定,通过这个提议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样子还是要做做的。
况且这不是小事,尽管李承光和内阁大臣们已经准备了两个月的时间,但李元吉依旧不想看到某些漏洞。
而问题的重点,在于这件事情的本身。
它属于一个国家福利政策,而国家若想通过这种福利来收货人心,那么持之已久就很有必要了。
但是如此一来,时间久了又会让百姓形成依赖,或许现在没什么关系,可一百年后,两百年后呢?谁又能保证大唐永远都是这么的强盛?谁又敢保证,大唐不会出现任何的危机?
如果再来个三五年的灾荒,大部分区域绝产的话,常平仓内没有存粮的话,又该怎么办?
一但百姓形成了这种意识,当某一年突然不发了,他们就会觉得朝廷变了。
怨恨不至于,但对于朝廷而言,这绝不是一件好事,平时还好说,一但灾年,问题会一下子全部出来的。
“此事年后朝会再议,三月前拿出个方案来!”李元吉继续说着。
这不是一个内阁的事情,也不是他的,不是太子一个人的事情,这需要整个朝廷参与进来,对整个计划进行更详细的探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平衡的机制,以避免让百姓形成依赖,从而对朝廷形成怨恨。
日常的点点滴滴,到了关键时刻,就会显出他的重要性了。
玄武门事件,就是最好的写照。
李世民虽然登基了,可他很不得人心,如果可以但说无妨的话,恐怕李世民在大唐的支持率,甚至不到百分之十,或者更低。
因为他的身份,因为他的行为。
同理,因为李世民做了这件事情,引起了百姓的不满,所以李元吉因祸得福。
太子李建成死后,更多的百姓希望李元吉可以站起来,推倒李世民,从而当上太子,当上皇帝。
不但百姓们如此,其实朝中大多数官员也是如此的想法。
不然的话,李世民为什么要搞精简朝廷?难道朝廷真的穷到养不起这些官员了吗?还是因为这些官员都是昏庸之辈?
都不是,事情的真相是,这些官员并不是真心支持李世民的,因为李元吉没死,因为李元吉在外做出了成绩,让他们有了对比,所以除了李世民的嫡系以外,朝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大臣,都在心中期盼着李元吉的回归。
百姓,大臣,都是如此。
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元吉可以如此顺利的接管朝廷的原因,有百姓的支持,有大臣的支持。
天策府的老将,为何会反戈一击?
其中不乏一些忠义之士,但在生死面前,在大义面前,他们有一部分选择了支持李元吉,因为当年的镇北,各种方面都超越了朝廷。
加上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军方内部,也并不是完全支持李世民的。
所以就有了这个结果。
李元吉不是一个权力欲望特别强烈的人,如果可以,他希望现在就退位,然后好好的去享受人生,这也是他这么早培养李承光的原因。
另一个,则是李元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给后代树立一个榜样,或者说是立下一个规矩。
在古代历史上,每当权力的更迭,这一时期总是很混乱的,可以说权力每更迭一次,朝廷就要大伤元气一次,十几次,几十次的元气大伤,国家最终还能存在吗?
有没有一个永恒的存在?
不知道。
至少在李元吉穿越之前,是不存在的,没有一个朝代可以逃脱这一定律,尽管每个朝代灭亡的原因都不一样,但在李元吉看来,其实根本原因都一样。
现在,他也想改变。
李承光的这个提议,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李元吉的计划中,到他成年之前,还会再有两到三次类似的提议。
也就是说,李元吉希望在李承光登基之前,就能有足够的威望和百姓去支持他登基,这很重要。
朝会散了,在祭拜天地之后散了。
今年的朝会,发生了几件大事情。
五子现存长子李承光被册立为太子,这是大事之一。
七位皇子被册封为亲王、郡王,这是大事之二。
太子提议朝廷善待老者,这是大事之三。
祭拜天地的环节,以往是皇帝一个人参与的,但这一次却是皇帝与太子一同参与的,这是大事之四。
四件大事总结在一起,就对外透漏了一个重要的意思。
大唐有太子了,太子参政了,皇帝对太子的支持力度,异常的大。
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在民间,其实是个可有可无的事情,有太子,大家固然可以更安心一些,至少储君已经明确了,大家也可以通过时间去观察储君的为人,对未来多少有点期盼。
但这事跟他们又没什么关系,因为储君是谁,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但是储君刚一上位,就提出了关乎天下百姓的仁政,这就使得储君与百姓紧紧的站在了一起。
尽管储君只是个还不到九岁的孩子,可是在这一提议之下,朝廷官员暂且不说,反正他们知道这个决意绝不是李承光自己提出来的,肯定是李元吉帮他收割人心的举措,但平日里李承光所表现出来的聪慧好学,谦虚的态度,还是赢得了不少大臣的认可。
而在民间,这个影响可就太大了。
随着朝会的散去,随着官员的离去,消息,也传遍了整个长安,传遍了整个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