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高俅冤枉 九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陛下,我大辽天朝是礼仪之邦,理应先礼后兵……”
提出先礼后兵的是马植的叔叔,同知南枢密院事马人望。
他当然是不想宋辽开战的,现在医巫闾山马家可是发财了!在界河商市置办下了诺大的产业,还联合另外几家大族“承包”了苏州商市(辽国苏州),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如果宋辽开战,那他家的损失可就大了去啦。
而且,马人望也知道界河商市不容易攻占——界河商市能现在的局面,他侄子马植难辞其咎啊。商市违反澶渊之盟的规定大肆构筑城墙的时候,马植根本就没上报。直到红墙高耸后,才被耶律延禧知晓。
随后马植又居中联络,让商市花了十几万缗疏通了萧奉先、萧保先、萧嗣先三兄弟的门路,把违规筑墙的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另外,马人望更知道界河商市水军的实力——反正辽国这边是拿他们没办法的。所以只要商市决心封锁界河,析津府搞不好就要断粮,而且辽兵也过不了河。
南京留守萧保先也奏道:“陛下,臣也以为应该先礼后兵,万不可匆忙开战。毕竟我军尚未齐集,西线河套方面尤为空虚。而且忽儿札忽斯也没有剿灭,辽东道的生女真又不安稳……如果战之不利,只怕会酿成大乱啊!”
忽儿札忽斯虽然不如他老子磨古斯会折腾,但他却是个打不死的小强。被辽军的西北面招讨司打败了几回,可就是逮不住。
逮不住忽儿札忽斯,克烈部的反抗就会一直继续。不过这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克烈部有可能取得宋朝的支援!
因为在原本的辽夏边境上就活动着两个和辽国为敌的阻卜部落,拔思母部和达里底部。这两个部族曾经响应过克烈部,不过却在西夏和辽国的联合攻击下降伏。
而现在西夏已经推出了河套北部草原,宋朝的势力随时会进入。这样拔思母部和达里底部就同宋朝接壤了。通过这两个部落,宋国就有可能和克烈部建立同盟。
克烈部如果得到大量的铁器,那么阻卜草原只怕要处处烽火了……
耶律延禧斜倚着身子,靠着虎皮卧榻,眉头皱着,似乎陷入了沉思。
“陛下,”马人望看了看大辽的天子,又上奏道,“宋国的使臣苏辙、林摅被困在析津府馆驿多日……如此对待使臣,怕是不符合我大辽天朝上国的风范啊。”
苏辙、林摅在三月初就到达了析津府,不过没有获准前往鸳鸯泺——鸳鸯泺现在只有几千御帐亲军,看着也不吓人啊——而是被扣在了析津府的馆驿。
而且辽国的态度非常强硬,向苏辙、林摅提出了“归还所取西夏土地城池”的要求,还以开战相威胁。
可是却没想到,大辽国手中的底牌——开战,被高俅抢着打出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辽再把苏辙、林摅圈在析津府馆驿里面也没啥意思了不是?
“要让苏辙、林摅来鸳鸯泺?”耶律延禧问。
“倒也不必。”马人望斟酌着道,“臣可以去析津府同他们谈判,只是……谈判的条件是不是能适当灵活一点?”
灵活一点的意思,当然就是放弃归还西夏所有土地的要求了。
因为辽国原本以开战相威胁,现在……这个威胁已经没有用了,人家不怕开战啊!
耶律延闻言禧眉头大皱,这算什么?大辽国被打怕了?
“陛下,”看到耶律延禧面色阴郁,萧保先连忙开口劝道,“如果我大辽不能摧破宋国的御前三直,宋国是不会从西夏国土退出的……再提出让宋国归还全部土地,实在是没有丝毫意义。不如让宋国从河套草原、盐州、秦王川、卓罗城、喀罗川等地退兵。”
他的意思,就是承认宋国占有银、夏、宥三州。实际上,这个条件能谈下来就不错了!
耶律延禧又将目光转向耶律斡特剌,这位须发皆白的契丹战将眉头紧拧,似乎在反复权衡。
看到延禧的目光,就叹了口气道:“阻卜始终是心腹大患,必须尽快遣精兵控制河套草原,至少要控制河套河北草原。否则克烈部反贼一旦与大宋勾结,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其次,宋军的高俅如今气焰嚣张,如果不加压制,只怕会成为阻卜之后,我大辽的又一巨患了。
再者,现在析津府城内有多少存粮?能支持大军在冬天越界河南下吗?”
萧保先皱眉答道:“存粮不多……如果界河水运中断,析津府到冬天就得断粮了!”
析津府其实也没那么缺粮。因为这几年有不少人从析津府移居去了界河商市,粮食供应压力大大减轻了。
不过萧保先是一定要把问题说的严重一点,他在界河商市的投资也有许多啊!
“陛下,臣觉得河北方面暂时不宜大动干戈。”南枢密院使耶律俨这时也说话了,“臣愿意和马人望一同前往析津府,同宋使和谈。”
耶律俨不用说了(他的枢密使都是掷骰子赢来的,什么德行就可想而知了),也在界河商市有诺大的产业……而且也从马植那里收了一大笔贿赂。现在当然不能同意自断财路了!
耶律延禧的眉头还是皱着,他其实是想对界河商市下手的!他在界河商市没有投资啊,而且他也知道界河商市有钱,如果能抢一把,下半辈子就不愁了。
可是帐中的大臣们都反对……
“皇太叔,您怎么看?”
耶律延禧只能向自己的叔祖问计了。
皇太叔、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和鲁斡今年已经64岁了,他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弟弟,名义上的皇位继承人。
不过鉴于上一届皇太叔耶律重元的悲惨下场,和鲁斡是从来不敢奢望继承皇位的。他只求太太平平做个花瓶便好了,自然也就少不了在界河商市投资了。而他的儿子耶律淳(后来的北辽皇帝)看上去也没什么野心,在东京留守任上无所建树,只是忙着倒卖粮食给界河商市,还参股了苏州商市,还同在东京道做官的马植混成了好哥们。前两天还写信给他爸爸,说是可以插手高丽国的税关……
除了捞钱之外,和鲁斡的另一个兴趣就是烧香拜佛。现在听到耶律延禧的提问,他只是双手合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打仗终究是要死人的,能不打,且不打吧。就算是要打,也在河套打,千万别到河北来打。”
“别到河北打?”耶律延禧问,“为何?”
皇太叔笑了笑,“界河商市可是只会下金蛋的母鸡,一刀杀了岂不可惜?”
“是啊,一刀杀了太可惜了!”
“留着它对我大辽是有好处的。”
“皇太叔所言极是……”
大帐之内的辽国重臣们难得齐声附和起皇太叔了。耶律延禧看着这群人,心里却想:界河商市真的是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吗?可是金蛋去哪儿了呢?朕怎么没有瞧见?
……
“苏相公,契丹人今天送来的饮食又减少了一成,门外的军兵却加了一倍,晚生刚才在馆驿门外还看见不少军兵路过……”
“唉,看来契丹人真的要威逼河北了!”
“威逼就威逼!河北防务有韩相公主持,界河商市更是固若金汤,还怕契丹人逼吗?下官看来,契丹人也就是虚张声势,不敢真打的。”
“不好说啊,万一西北打到关键时候,也不排除他们插一手,不让咱们一举破灭兴灵。”
“相公,如果真打起来,咱们可怎么办啊?”
析津府馆驿之中,晚餐的时候,摆在苏辙、林摅和武好文面前的,只有泡菜和黄米粥,连一个荤腥都没有!
这是契丹人故意在为难使团,同时也摆出了强硬的姿态。他们提出了“返还所占土地”的要求,在遭到拒绝后,就开始减少使团的饮食供应。还派兵包围馆驿,禁止使团成员外出。
没好东西吃,苏辙、林摅和武好文三人还能忍受,可是宋辽将要开战的前景,却让他们多少有点焦虑。
河北看起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可是河东呢?西北呢?
现在应该是攻打兴灵的关键时刻吧?万一契丹大军从河套草原南下,宋军说不定就要重蹈元丰四年的覆辙了。
而被困在析津府的使团,只怕要变成牧羊的苏武了——这可能不小啊,苏辙的苏加上武好文的武,不就是苏武吗?不吉利呀!
三个人正对着黄米粥发愁的时候,有使团的随员进来禀报,说是辽国的南京道警巡副使张觉求见。
“哦,张觉又来了,快让他进来。”
苏辙听说张觉来了,顿时振奋起来了。这个张觉对大宋使团挺照顾的,不时前来探望,还会送点饮食。
很快,张觉就被人领了进来,来的不是他一个,还有几个仆役,手里都拎着食盒,带来的食物显然比之前几次更加丰盛。可是张觉的脸色却难看的很,眉头紧皱,也不知出了什么大事儿?
“陛下,我大辽天朝是礼仪之邦,理应先礼后兵……”
提出先礼后兵的是马植的叔叔,同知南枢密院事马人望。
他当然是不想宋辽开战的,现在医巫闾山马家可是发财了!在界河商市置办下了诺大的产业,还联合另外几家大族“承包”了苏州商市(辽国苏州),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如果宋辽开战,那他家的损失可就大了去啦。
而且,马人望也知道界河商市不容易攻占——界河商市能现在的局面,他侄子马植难辞其咎啊。商市违反澶渊之盟的规定大肆构筑城墙的时候,马植根本就没上报。直到红墙高耸后,才被耶律延禧知晓。
随后马植又居中联络,让商市花了十几万缗疏通了萧奉先、萧保先、萧嗣先三兄弟的门路,把违规筑墙的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另外,马人望更知道界河商市水军的实力——反正辽国这边是拿他们没办法的。所以只要商市决心封锁界河,析津府搞不好就要断粮,而且辽兵也过不了河。
南京留守萧保先也奏道:“陛下,臣也以为应该先礼后兵,万不可匆忙开战。毕竟我军尚未齐集,西线河套方面尤为空虚。而且忽儿札忽斯也没有剿灭,辽东道的生女真又不安稳……如果战之不利,只怕会酿成大乱啊!”
忽儿札忽斯虽然不如他老子磨古斯会折腾,但他却是个打不死的小强。被辽军的西北面招讨司打败了几回,可就是逮不住。
逮不住忽儿札忽斯,克烈部的反抗就会一直继续。不过这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克烈部有可能取得宋朝的支援!
因为在原本的辽夏边境上就活动着两个和辽国为敌的阻卜部落,拔思母部和达里底部。这两个部族曾经响应过克烈部,不过却在西夏和辽国的联合攻击下降伏。
而现在西夏已经推出了河套北部草原,宋朝的势力随时会进入。这样拔思母部和达里底部就同宋朝接壤了。通过这两个部落,宋国就有可能和克烈部建立同盟。
克烈部如果得到大量的铁器,那么阻卜草原只怕要处处烽火了……
耶律延禧斜倚着身子,靠着虎皮卧榻,眉头皱着,似乎陷入了沉思。
“陛下,”马人望看了看大辽的天子,又上奏道,“宋国的使臣苏辙、林摅被困在析津府馆驿多日……如此对待使臣,怕是不符合我大辽天朝上国的风范啊。”
苏辙、林摅在三月初就到达了析津府,不过没有获准前往鸳鸯泺——鸳鸯泺现在只有几千御帐亲军,看着也不吓人啊——而是被扣在了析津府的馆驿。
而且辽国的态度非常强硬,向苏辙、林摅提出了“归还所取西夏土地城池”的要求,还以开战相威胁。
可是却没想到,大辽国手中的底牌——开战,被高俅抢着打出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辽再把苏辙、林摅圈在析津府馆驿里面也没啥意思了不是?
“要让苏辙、林摅来鸳鸯泺?”耶律延禧问。
“倒也不必。”马人望斟酌着道,“臣可以去析津府同他们谈判,只是……谈判的条件是不是能适当灵活一点?”
灵活一点的意思,当然就是放弃归还西夏所有土地的要求了。
因为辽国原本以开战相威胁,现在……这个威胁已经没有用了,人家不怕开战啊!
耶律延闻言禧眉头大皱,这算什么?大辽国被打怕了?
“陛下,”看到耶律延禧面色阴郁,萧保先连忙开口劝道,“如果我大辽不能摧破宋国的御前三直,宋国是不会从西夏国土退出的……再提出让宋国归还全部土地,实在是没有丝毫意义。不如让宋国从河套草原、盐州、秦王川、卓罗城、喀罗川等地退兵。”
他的意思,就是承认宋国占有银、夏、宥三州。实际上,这个条件能谈下来就不错了!
耶律延禧又将目光转向耶律斡特剌,这位须发皆白的契丹战将眉头紧拧,似乎在反复权衡。
看到延禧的目光,就叹了口气道:“阻卜始终是心腹大患,必须尽快遣精兵控制河套草原,至少要控制河套河北草原。否则克烈部反贼一旦与大宋勾结,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其次,宋军的高俅如今气焰嚣张,如果不加压制,只怕会成为阻卜之后,我大辽的又一巨患了。
再者,现在析津府城内有多少存粮?能支持大军在冬天越界河南下吗?”
萧保先皱眉答道:“存粮不多……如果界河水运中断,析津府到冬天就得断粮了!”
析津府其实也没那么缺粮。因为这几年有不少人从析津府移居去了界河商市,粮食供应压力大大减轻了。
不过萧保先是一定要把问题说的严重一点,他在界河商市的投资也有许多啊!
“陛下,臣觉得河北方面暂时不宜大动干戈。”南枢密院使耶律俨这时也说话了,“臣愿意和马人望一同前往析津府,同宋使和谈。”
耶律俨不用说了(他的枢密使都是掷骰子赢来的,什么德行就可想而知了),也在界河商市有诺大的产业……而且也从马植那里收了一大笔贿赂。现在当然不能同意自断财路了!
耶律延禧的眉头还是皱着,他其实是想对界河商市下手的!他在界河商市没有投资啊,而且他也知道界河商市有钱,如果能抢一把,下半辈子就不愁了。
可是帐中的大臣们都反对……
“皇太叔,您怎么看?”
耶律延禧只能向自己的叔祖问计了。
皇太叔、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和鲁斡今年已经64岁了,他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弟弟,名义上的皇位继承人。
不过鉴于上一届皇太叔耶律重元的悲惨下场,和鲁斡是从来不敢奢望继承皇位的。他只求太太平平做个花瓶便好了,自然也就少不了在界河商市投资了。而他的儿子耶律淳(后来的北辽皇帝)看上去也没什么野心,在东京留守任上无所建树,只是忙着倒卖粮食给界河商市,还参股了苏州商市,还同在东京道做官的马植混成了好哥们。前两天还写信给他爸爸,说是可以插手高丽国的税关……
除了捞钱之外,和鲁斡的另一个兴趣就是烧香拜佛。现在听到耶律延禧的提问,他只是双手合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打仗终究是要死人的,能不打,且不打吧。就算是要打,也在河套打,千万别到河北来打。”
“别到河北打?”耶律延禧问,“为何?”
皇太叔笑了笑,“界河商市可是只会下金蛋的母鸡,一刀杀了岂不可惜?”
“是啊,一刀杀了太可惜了!”
“留着它对我大辽是有好处的。”
“皇太叔所言极是……”
大帐之内的辽国重臣们难得齐声附和起皇太叔了。耶律延禧看着这群人,心里却想:界河商市真的是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吗?可是金蛋去哪儿了呢?朕怎么没有瞧见?
……
“苏相公,契丹人今天送来的饮食又减少了一成,门外的军兵却加了一倍,晚生刚才在馆驿门外还看见不少军兵路过……”
“唉,看来契丹人真的要威逼河北了!”
“威逼就威逼!河北防务有韩相公主持,界河商市更是固若金汤,还怕契丹人逼吗?下官看来,契丹人也就是虚张声势,不敢真打的。”
“不好说啊,万一西北打到关键时候,也不排除他们插一手,不让咱们一举破灭兴灵。”
“相公,如果真打起来,咱们可怎么办啊?”
析津府馆驿之中,晚餐的时候,摆在苏辙、林摅和武好文面前的,只有泡菜和黄米粥,连一个荤腥都没有!
这是契丹人故意在为难使团,同时也摆出了强硬的姿态。他们提出了“返还所占土地”的要求,在遭到拒绝后,就开始减少使团的饮食供应。还派兵包围馆驿,禁止使团成员外出。
没好东西吃,苏辙、林摅和武好文三人还能忍受,可是宋辽将要开战的前景,却让他们多少有点焦虑。
河北看起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可是河东呢?西北呢?
现在应该是攻打兴灵的关键时刻吧?万一契丹大军从河套草原南下,宋军说不定就要重蹈元丰四年的覆辙了。
而被困在析津府的使团,只怕要变成牧羊的苏武了——这可能不小啊,苏辙的苏加上武好文的武,不就是苏武吗?不吉利呀!
三个人正对着黄米粥发愁的时候,有使团的随员进来禀报,说是辽国的南京道警巡副使张觉求见。
“哦,张觉又来了,快让他进来。”
苏辙听说张觉来了,顿时振奋起来了。这个张觉对大宋使团挺照顾的,不时前来探望,还会送点饮食。
很快,张觉就被人领了进来,来的不是他一个,还有几个仆役,手里都拎着食盒,带来的食物显然比之前几次更加丰盛。可是张觉的脸色却难看的很,眉头紧皱,也不知出了什么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