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飞速发展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也许是因为在旧时空接受过完善的疫苗注射的缘故,也许是肖天健自身常年习武,并且即便是在当了皇帝之后,也照旧勤练不辍,另外对于女色方面,肖天健也颇为自制的缘故,肖大皇帝的身体相当不错,虽然在他执政十多年之后,已经四十多岁了,但是他的身体状况却还是相当的不错。-< >- .
但是内阁大臣们这些年来,却一个个的老去,开始换上了一批新的官员,接替了这些最早的内阁大臣,开始主理国务。
卢象升这个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在担当了八年的总理大臣之后,也因为积劳成疾,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在天元十一年的时候,向肖天健递交了辞呈,辞去了内阁总理大臣的职务,在正式得到了肖大皇帝的批准之后,卸任回乡荣养。
在这第一批内阁大臣的协助之下,大中朝各种政务开展相当顺利,虽然他们也曾经做出过一些错误的决定,但是总体上却功远大于过,让大中朝上下呈现出了一片繁荣的景象。
但是既然有政治,那么就不可能杜绝党争,朝野之间,因为一些政见的不同,也开始逐步的出现结党情况。
这一点并不出肖天健的所料,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在他看来,堵不如疏,与其禁绝党争,倒不如引导这种党争公开化,走正当的途径。
于是干脆在天元十一年的时候,肖天健以皇帝的名义,正式发放了两个政党牌照,一个是以比较激进的新任工部大臣马啸天为首的工党,他们代表了大中朝新民族资本主义的利益,主张开拓市场,发展经济,对于肖天健提出的海外殖民政策非常支持,他们多是代表了新资产阶级的利益。
另一个则是相对比较保守的一派,被定名为民党,他们以新任的吏部大臣为首,在政见方面力求稳妥一些,更注重大陆方面的事务,对于领土扩张方面并不算太积极。
从本质上来说,肖天健并不喜欢保守派的民党,但是毕竟他们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政见,所以其存在还是有必要的,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一下工党太过激进。
所以在天元十一年之后,大中朝朝野便开始分成了两个党派,但是肖天健也仅仅是只受了两个党派的牌照,并未再多增加其他政党,他这么做主要是考虑到,党派太多最终会闹得不可开交,有两个党派对于大中朝现在来说,已经足矣。
但是肖天健暂时也没有推行什么执政党组阁的方式,而是在内阁之中采取了联合组阁的办法,暂时让两个党派相互之间牵制,由他来主持朝政。
两个党派可以通过报纸,来宣扬他们的执政理念,今后逐步的引导民间,来决定由谁来主持政务,但是迟早有一天,他还是要推行君主立宪制,这不过是提前为以后在做打算罢了,而且他的身体状况相当不错,肖天健有信心再干个二十年,故此一些事情只是在做前期的准备。
党争的公开化和正规化,也免去了许多之前党争的弊病,两个党派之间,多了牵制和监督,这更利于今后官员之间的廉洁,虽然刚开始还不成熟,但是潜移默化之下,在肖天健的刻意引导和监督之下,两党制今后可以确定,将成为大中朝的政治制度。
随着卢象升这一代老臣逐步退下去之后,大中朝的官员系统之中,开始出现了大批新的大中朝培养的官员,比起老一代的官员,这些新的官员们,更具有冲劲,眼光也更加长远一些。
特别是这些新生代的官员们,他们的眼光已经早已不再局限于中国大陆这一块地方了,许多官员在前期宣传和教育的引导之下,目光开始越来越多的投向了更为辽阔的世界各地,开始更多的关注这个世界上其他地方。
再加上接连的军事胜利,使得大中朝的疆土不断的扩张,阶级矛盾也通过这样的扩张,得到了一定的宣泄,使得国内局势越来越平稳了下来,虽然因为中国特有的民族原因,在西南边陲和西北一带,小规模的冲突还在不断的发生,但是这对于军方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坏事。
军队最怕的就是长时间的和平,如果是太长时间的和平的话,对于军队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所以肖天健刻意的在处理这方面的事务的时候,并没有对一些不遵从大中朝廷政令的部族采取赶尽杀绝的办法。
相反他更多的是采取一些相对柔和的手段,但是同时又在军事上采取压制的手段,使得这种小规模的冲突被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然后令军方不断的轮换兵马,一是来保持诸军的练兵,二是可以从这些小规模的冲突之中检验新的战法。
随着大中朝刻意对工业发展的引导,大中朝十几年间机械和冶金业还有各种轻工业的发展,到了天元十几年的时候,经过这段时间长期的积累之后,大中朝的工业发展开始爆发出了极大的能量。
到了大中朝天元十三年的时候,大中朝总体的铁产量已经早已突破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朝代的铁产量,甚至于比起历史上的巅峰时代的铁产量,还要翻了很多倍。
除了生熟铁产量飙升之外,在肖天健的引领之下,一座座在旧时空看来十分简陋甚至于原始的炼钢转炉开始逐步的投产,虽然肖天健不是学冶炼出身的,但是好歹他多少也了解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许多科技的发展,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即破,有肖天健这个超时代的作弊器存在,很多事情其实他只需要提出一个大致的思路,然后便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去摸索,只要保持着对其资金的投入,让其不断进行试验,炼钢炉的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而且这种摸索的过程也不能少,必须要让这方面的人员,从最基础进行摸索,然后不断的加以改进,对于原理不能单单只做到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而是要彻底的了解为什么,故此虽然炼钢炉很原始,但是对于今后一旦掌握了炼钢的原理之后,改进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随着一座座炼钢转炉的投产,大中朝的工业发展也具备了更加坚实的基础,除了军工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高,各种机械产品也质量越来越好。
大中朝的兵器制造水平在这些前提的保证之下,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到了天元十三年的时候,大中朝第一杆燧发式前装线膛步枪终于被研制了出来。
而且肖天健在化学工业没有建立起来之前,暂时无法生产出火帽的情况下,先设计生产出了第一代的米涅步枪,使用米涅弹来取代了旧式的圆形子弹。
这种米涅枪一经被试制出来,便立即引起了军方的震动,在试枪手为军中诸将们展示了这种新式线膛步枪之后,这些军官们立即便震惊了。
他们纷纷亲自试射了这种新式的米涅步枪,立即都开始纷纷呈文,要求为军方换装这种新式燧发线膛枪。
于是在此之后,肖天健亲自将这种新式的线膛步枪定名为了大中十三式步枪,并且下旨开始大批量投入生产,第一批生产型米涅步枪按照肖天健的意思,最先换装到了海军之中,随后便开始从外向内,对大中军陆师进行逐步的换装。
考虑到这种新式步枪的杀伤距离和精度问题,肖天健下旨一方面封锁这种新式步枪的生产工艺扩散,一方面严令民间不得仿制线膛枪,以免这东西掌握在一些不法之徒手中,成为他们对抗中国和大中朝官府的利器。
民间只许生产使用老式的滑膛燧发枪,作为狩猎和民兵装备,只有军方才可以换装这种新式的线膛步枪。
另外随着钢铁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大中朝的火炮生产也更加厉害了许多,一门门新式的钢炮开始被生产出来,这种新式的钢炮已经具备了旧时空后世的火炮一些特征。
首先这种钢炮开始被制造成后膛装填,虽然还是以火门和燧发装置为引发装置,但是已经设计出了炮尾的炮闩,弹药可以从炮尾部直接装填入炮膛之中,以炮闩闭合封闭炮尾,最重要的是炮膛之中,因为各种机械的应用,也被拉制出了膛线,炮弹也改换成了锥形的柱状尖头弹,替换了原来的那种圆形炮弹。
虽然这种新式的尖头弹因为印信的原因,还不能制造装填火药的爆炸弹,但是射程和威力上,却大幅提高了许多。
军方试验了新式的火炮之后,更是欢喜万分,再一次要求换装这种新炮。
但是肖天健在亲自检验了这种新式后装线膛炮之后,却有点遗憾,这种炮虽然射程和威力以及精度都提高不少,但是却对于陆师来说,却并不十分实用,特别是在榴弹没有研制成功之前,这种炮只能使用实心炮弹,相反因为其发射之后,空中飞行的时候稳定性非常好,落地直接便插入到了土层之中,相反却还不见得比老式的圆形炮弹落地之后弹跳起来杀伤人员的效果更好。
所以他在和诸军军官研讨之后,决定这种新型的后装线膛炮,在榴弹没有研制成功之前,暂时不装备陆师,陆师继续使用旧式的前装滑膛炮,但是今后炮管制造换成钢制,以此来加强炮管强度,减轻炮身自重。
但是这种新式的后装线膛炮,对于海军作为舰载炮,却很是实用,特别是用来和敌军舰船作战的时候,即便是没有榴弹,只用实心炮弹,穿甲能力也大幅提高十多倍,精度和射程上更是远超出就是前装滑膛炮许多,射速也更快一些。
这玩意儿真真的就是海战利器,一旦大批装备海军的话,西方国家的那些战船,在这种大炮的轰击下,只能算是渣,在他们开火距离之外,大中军的舰炮便可以轻松精确命中他们的舰船,并且可以非常轻松的将它们击穿,即便是大中朝的舰船小于敌军舰船,大中朝的舰船也可以轻松的赢得海战的胜利。
本来肖天健还想设计研制管退火炮,可惜的是这个时代的钢材质量和机械制造工艺,还达不到要求,即便是用最简单的弹簧式管退装置,弹簧也暂时不容易达到要求,所以也暂时只能作罢,继续使用架退式火炮,但是即便如此,对于火炮的发展来说,大中朝还是远远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也使得大中朝的海军,在今后很长时间里,在海上都立于了不败之地。
于是随着这种后装线膛炮的定型,海军开始在舰船上逐步的进行换装,在这一点上,陆师的军官们很是有点不满,但是又没有办法!谁让这种新家伙,更适合海军使用,但是对于陆师来说,却暂时还是一种鸡肋。
(今天特别鸣谢面若桃花、一醉人二位朋友的打赏!多谢多谢!)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 .
请分享
?也许是因为在旧时空接受过完善的疫苗注射的缘故,也许是肖天健自身常年习武,并且即便是在当了皇帝之后,也照旧勤练不辍,另外对于女色方面,肖天健也颇为自制的缘故,肖大皇帝的身体相当不错,虽然在他执政十多年之后,已经四十多岁了,但是他的身体状况却还是相当的不错。-< >- .
但是内阁大臣们这些年来,却一个个的老去,开始换上了一批新的官员,接替了这些最早的内阁大臣,开始主理国务。
卢象升这个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在担当了八年的总理大臣之后,也因为积劳成疾,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在天元十一年的时候,向肖天健递交了辞呈,辞去了内阁总理大臣的职务,在正式得到了肖大皇帝的批准之后,卸任回乡荣养。
在这第一批内阁大臣的协助之下,大中朝各种政务开展相当顺利,虽然他们也曾经做出过一些错误的决定,但是总体上却功远大于过,让大中朝上下呈现出了一片繁荣的景象。
但是既然有政治,那么就不可能杜绝党争,朝野之间,因为一些政见的不同,也开始逐步的出现结党情况。
这一点并不出肖天健的所料,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在他看来,堵不如疏,与其禁绝党争,倒不如引导这种党争公开化,走正当的途径。
于是干脆在天元十一年的时候,肖天健以皇帝的名义,正式发放了两个政党牌照,一个是以比较激进的新任工部大臣马啸天为首的工党,他们代表了大中朝新民族资本主义的利益,主张开拓市场,发展经济,对于肖天健提出的海外殖民政策非常支持,他们多是代表了新资产阶级的利益。
另一个则是相对比较保守的一派,被定名为民党,他们以新任的吏部大臣为首,在政见方面力求稳妥一些,更注重大陆方面的事务,对于领土扩张方面并不算太积极。
从本质上来说,肖天健并不喜欢保守派的民党,但是毕竟他们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政见,所以其存在还是有必要的,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一下工党太过激进。
所以在天元十一年之后,大中朝朝野便开始分成了两个党派,但是肖天健也仅仅是只受了两个党派的牌照,并未再多增加其他政党,他这么做主要是考虑到,党派太多最终会闹得不可开交,有两个党派对于大中朝现在来说,已经足矣。
但是肖天健暂时也没有推行什么执政党组阁的方式,而是在内阁之中采取了联合组阁的办法,暂时让两个党派相互之间牵制,由他来主持朝政。
两个党派可以通过报纸,来宣扬他们的执政理念,今后逐步的引导民间,来决定由谁来主持政务,但是迟早有一天,他还是要推行君主立宪制,这不过是提前为以后在做打算罢了,而且他的身体状况相当不错,肖天健有信心再干个二十年,故此一些事情只是在做前期的准备。
党争的公开化和正规化,也免去了许多之前党争的弊病,两个党派之间,多了牵制和监督,这更利于今后官员之间的廉洁,虽然刚开始还不成熟,但是潜移默化之下,在肖天健的刻意引导和监督之下,两党制今后可以确定,将成为大中朝的政治制度。
随着卢象升这一代老臣逐步退下去之后,大中朝的官员系统之中,开始出现了大批新的大中朝培养的官员,比起老一代的官员,这些新的官员们,更具有冲劲,眼光也更加长远一些。
特别是这些新生代的官员们,他们的眼光已经早已不再局限于中国大陆这一块地方了,许多官员在前期宣传和教育的引导之下,目光开始越来越多的投向了更为辽阔的世界各地,开始更多的关注这个世界上其他地方。
再加上接连的军事胜利,使得大中朝的疆土不断的扩张,阶级矛盾也通过这样的扩张,得到了一定的宣泄,使得国内局势越来越平稳了下来,虽然因为中国特有的民族原因,在西南边陲和西北一带,小规模的冲突还在不断的发生,但是这对于军方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坏事。
军队最怕的就是长时间的和平,如果是太长时间的和平的话,对于军队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所以肖天健刻意的在处理这方面的事务的时候,并没有对一些不遵从大中朝廷政令的部族采取赶尽杀绝的办法。
相反他更多的是采取一些相对柔和的手段,但是同时又在军事上采取压制的手段,使得这种小规模的冲突被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然后令军方不断的轮换兵马,一是来保持诸军的练兵,二是可以从这些小规模的冲突之中检验新的战法。
随着大中朝刻意对工业发展的引导,大中朝十几年间机械和冶金业还有各种轻工业的发展,到了天元十几年的时候,经过这段时间长期的积累之后,大中朝的工业发展开始爆发出了极大的能量。
到了大中朝天元十三年的时候,大中朝总体的铁产量已经早已突破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朝代的铁产量,甚至于比起历史上的巅峰时代的铁产量,还要翻了很多倍。
除了生熟铁产量飙升之外,在肖天健的引领之下,一座座在旧时空看来十分简陋甚至于原始的炼钢转炉开始逐步的投产,虽然肖天健不是学冶炼出身的,但是好歹他多少也了解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许多科技的发展,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即破,有肖天健这个超时代的作弊器存在,很多事情其实他只需要提出一个大致的思路,然后便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去摸索,只要保持着对其资金的投入,让其不断进行试验,炼钢炉的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而且这种摸索的过程也不能少,必须要让这方面的人员,从最基础进行摸索,然后不断的加以改进,对于原理不能单单只做到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而是要彻底的了解为什么,故此虽然炼钢炉很原始,但是对于今后一旦掌握了炼钢的原理之后,改进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随着一座座炼钢转炉的投产,大中朝的工业发展也具备了更加坚实的基础,除了军工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高,各种机械产品也质量越来越好。
大中朝的兵器制造水平在这些前提的保证之下,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到了天元十三年的时候,大中朝第一杆燧发式前装线膛步枪终于被研制了出来。
而且肖天健在化学工业没有建立起来之前,暂时无法生产出火帽的情况下,先设计生产出了第一代的米涅步枪,使用米涅弹来取代了旧式的圆形子弹。
这种米涅枪一经被试制出来,便立即引起了军方的震动,在试枪手为军中诸将们展示了这种新式线膛步枪之后,这些军官们立即便震惊了。
他们纷纷亲自试射了这种新式的米涅步枪,立即都开始纷纷呈文,要求为军方换装这种新式燧发线膛枪。
于是在此之后,肖天健亲自将这种新式的线膛步枪定名为了大中十三式步枪,并且下旨开始大批量投入生产,第一批生产型米涅步枪按照肖天健的意思,最先换装到了海军之中,随后便开始从外向内,对大中军陆师进行逐步的换装。
考虑到这种新式步枪的杀伤距离和精度问题,肖天健下旨一方面封锁这种新式步枪的生产工艺扩散,一方面严令民间不得仿制线膛枪,以免这东西掌握在一些不法之徒手中,成为他们对抗中国和大中朝官府的利器。
民间只许生产使用老式的滑膛燧发枪,作为狩猎和民兵装备,只有军方才可以换装这种新式的线膛步枪。
另外随着钢铁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大中朝的火炮生产也更加厉害了许多,一门门新式的钢炮开始被生产出来,这种新式的钢炮已经具备了旧时空后世的火炮一些特征。
首先这种钢炮开始被制造成后膛装填,虽然还是以火门和燧发装置为引发装置,但是已经设计出了炮尾的炮闩,弹药可以从炮尾部直接装填入炮膛之中,以炮闩闭合封闭炮尾,最重要的是炮膛之中,因为各种机械的应用,也被拉制出了膛线,炮弹也改换成了锥形的柱状尖头弹,替换了原来的那种圆形炮弹。
虽然这种新式的尖头弹因为印信的原因,还不能制造装填火药的爆炸弹,但是射程和威力上,却大幅提高了许多。
军方试验了新式的火炮之后,更是欢喜万分,再一次要求换装这种新炮。
但是肖天健在亲自检验了这种新式后装线膛炮之后,却有点遗憾,这种炮虽然射程和威力以及精度都提高不少,但是却对于陆师来说,却并不十分实用,特别是在榴弹没有研制成功之前,这种炮只能使用实心炮弹,相反因为其发射之后,空中飞行的时候稳定性非常好,落地直接便插入到了土层之中,相反却还不见得比老式的圆形炮弹落地之后弹跳起来杀伤人员的效果更好。
所以他在和诸军军官研讨之后,决定这种新型的后装线膛炮,在榴弹没有研制成功之前,暂时不装备陆师,陆师继续使用旧式的前装滑膛炮,但是今后炮管制造换成钢制,以此来加强炮管强度,减轻炮身自重。
但是这种新式的后装线膛炮,对于海军作为舰载炮,却很是实用,特别是用来和敌军舰船作战的时候,即便是没有榴弹,只用实心炮弹,穿甲能力也大幅提高十多倍,精度和射程上更是远超出就是前装滑膛炮许多,射速也更快一些。
这玩意儿真真的就是海战利器,一旦大批装备海军的话,西方国家的那些战船,在这种大炮的轰击下,只能算是渣,在他们开火距离之外,大中军的舰炮便可以轻松精确命中他们的舰船,并且可以非常轻松的将它们击穿,即便是大中朝的舰船小于敌军舰船,大中朝的舰船也可以轻松的赢得海战的胜利。
本来肖天健还想设计研制管退火炮,可惜的是这个时代的钢材质量和机械制造工艺,还达不到要求,即便是用最简单的弹簧式管退装置,弹簧也暂时不容易达到要求,所以也暂时只能作罢,继续使用架退式火炮,但是即便如此,对于火炮的发展来说,大中朝还是远远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也使得大中朝的海军,在今后很长时间里,在海上都立于了不败之地。
于是随着这种后装线膛炮的定型,海军开始在舰船上逐步的进行换装,在这一点上,陆师的军官们很是有点不满,但是又没有办法!谁让这种新家伙,更适合海军使用,但是对于陆师来说,却暂时还是一种鸡肋。
(今天特别鸣谢面若桃花、一醉人二位朋友的打赏!多谢多谢!)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 .
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