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出使西域的收获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公元前一百三十四年春,张骞结束了对西域的出使之后,回到国都长安。
在此之前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张骞和堂邑父所带领的使团深入西域腹地,带去了中原的丝绸和瓷器,也带回了西域的奇珍异货,让汉朝的百姓终于了解到,匈奴之外还有如此物产丰富的国家,也西域的国家知道,在遥远的东方还有汉朝这样的强大的国家。
毫不夸张的说,张骞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代价也是惨重的。
张骞出发时有百人规模的使团,重新回到长安却只剩下二十余人。在艰难的行军当中,张骞和堂邑父所带领的使团穿过戈壁滩和荒漠,时常遇上人烟稀少和水源奇缺之地,甚至在无法补给时必须以猎杀野兽为食。
在经过了如此艰难的跋涉之后,许多的随行人员都客死异乡,甚至就连张骞也在乌孙国重病,险些命丧黄泉。
“是挺不容易的。”赵启明点头。
张骞已经到达长安的传闻被静安公主所证实。这让赵启明终于放下心来。但听到静安公主说到使团的死伤惨重,他也不免有些唏嘘,感叹张骞此行的艰辛。
“所以更加应该有所封赏才对吧?”他看了眼静安公主。
此时的静安公主正坐在自家花园的软榻上,听到赵启明的话笑道:“这就不用夫君费心了。陛下有感于张骞的不畏艰险精神,封张骞为博望侯,赐食邑千户。作为向导的堂邑父虽是匈奴人,也被封为奉使君,所有死难者也都有抚恤。”
“只是嘉奖博望侯不畏艰险的精神?”赵启明注意到了静安公主的措辞,从软榻上做起来说:“如果使团完成了使命,就应该论功行赏才对,现在只说精神不说使命,难道使团此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夫君说的是联合西域诸国,抗击匈奴的使命吧?”
“当然。”
静安公主想了想说:“按照陛下的意思,是让博望侯去找到大月氏,这大月氏和匈奴有世仇,更容易和我朝联合起来,但正如你之前所说,大月氏已经从西域迁移离开,张骞这次没有找到大月氏。”
“意料之中。”赵启明不在意的说:“我关心的是其他国家。”
“比如夫君之前提到过的乌孙?”静安公主笑了:“连博望侯也觉得匪夷所思,夫君从没去过西域,却对乌孙的态度如此清楚,这乌孙的确是西域诸国之中,对我朝最感兴趣的国家。”
赵启明感兴趣的说:“你的意思是,乌孙答应了联合?”
静安公主解释道:“其实刚到西域,那些国君都对使团以礼待之,但说到联合起来抗击匈奴,基本都把话题绕了过去。毕竟匈奴在西域经营多年,那些国家才刚接触我朝。”
“那然后呢?”
“然后河套之战发生,博望侯有意散布消息,那些西域国家才知道,我朝有击败匈奴人的实力。”静安公主说到这里,脸上有了笑意;“从那时起,才有些国君对联合我朝产生了兴趣,其中尤其以乌孙的态度最为强烈。”
“太好了。”赵启明说;“我就知道河套之战以后,会影响到西域的形势。”
“先别急。”静安公主笑道:“那些对联合我朝感兴趣的国君,也只是感兴趣,并没有立即答应,甚至就算态度最为强烈的乌孙国,其王后本就是匈奴人,这乌孙国君希望和我朝保持良好的关系,目的是想在两方之间权衡,说白了就是两边都拿好处,两边都不得罪。”
“还有这种事?”赵启明沉思起来。
其他的国家很好理解,毕竟刚开始接触汉朝,只是听说了河套之战的消息,还不能使他们立即倒向中原。可乌孙有了匈奴人的王后,还想和汉朝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就有点复杂了。
简单来说,这乌孙现在应该没有联合汉朝抗击匈奴的意愿。正如静安公主所说,当汉朝和匈奴势均力敌的时候,这乌孙两边都不想得罪,又想两边都建立良好的关系,要让他们出力恐怕没那么容易。
“但如果他们知道我朝国立远胜匈奴,应该就不同了吧?”赵启明说:“到时候其他的国家不会再观望,乌孙国这种墙头草的国家,应该也会背信弃义,马上倒向我朝了。”
“博望侯是这样的想法。”静安公主说:“所以他带了很多商队过来。”
“商队?”
“西域的商队。”静安公主笑着说:“博望侯带去的丝绸和瓷器,在西域诸国很受欢迎,加上那些国家的国君,也有意试探我朝的情况,所以博望侯提出通商的建议之后,那些国君中有很多都响应了号召。”
听到这话,赵启明眼睛亮了起来:“你的意思是说,博望侯这次不是自己回来的,还带了很多的西域商队,而这些西域的商队此刻就在长安城中?”
“这也是博望侯最大的贡献。”静安公主说:“按照陛下的想法,博望侯到了西域,最好能带来西域诸国的使节,可眼下西域诸国大多持观望态度,这些投石问路的商人,也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这话没错。”赵启明说:“通过这些商人,西域能了解到我朝的国立,对联合起来抗击匈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然更重要的是只要有商人的频繁往来,这商路就打开了。”
静安公主笑着点头:“先不说商路,就说博望侯这次的使命,虽然没能找到大月氏,联合西域诸国的的想法也未能成行,不过也算是不错的开始,陛下理应嘉奖。”
“不容易了。”赵启明说:“这年头没有军功就封侯,也很少见了。”
听到这话,静安公主打趣道“夫君升爵,不也没有战场上的军功?”
“我哪能跟博望侯比。”赵启明摆手,然后说:“刚才谈到的都是博望侯出使西域的主要任务,但除此之外我还关心其他的收获,你要知道情况的话就先告诉我吧。”
“夫君说的是西域的物产?”
“也就是那些瓜果蔬菜。”赵启明期待的看着静安公主:“种子可带回来了?”
“带了。”静安公主笑着说:“我虽然没见过,但传闻带了不少的东西,连陛下也对西域的物产之丰富感到意外,那些商人也投其所好,献给了陛下很多的种子。”
“这太好了。”赵启明难忍激动的问:“那些种子现在在哪?”
“陛下知道博望侯和你的约定,准许博望侯将种子交给你。”
“那博望侯现在在哪?”
静安公主无奈道:“你也未免太心急了,博望侯刚从西域回来,昨天才拜见了陛下,今天紧接着就去看望魏其候,之后无论如何也应该休息些时日,调养好身体。”
赵启明抓耳挠腮:“那我就只能等着?”
“这么长时间都等了,何必在乎这几日?”
“也是。”赵启明搓着手:“我就边等博望侯调养好身体,边准备菜地吧。”
公元前一百三十四年春,张骞结束了对西域的出使之后,回到国都长安。
在此之前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张骞和堂邑父所带领的使团深入西域腹地,带去了中原的丝绸和瓷器,也带回了西域的奇珍异货,让汉朝的百姓终于了解到,匈奴之外还有如此物产丰富的国家,也西域的国家知道,在遥远的东方还有汉朝这样的强大的国家。
毫不夸张的说,张骞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代价也是惨重的。
张骞出发时有百人规模的使团,重新回到长安却只剩下二十余人。在艰难的行军当中,张骞和堂邑父所带领的使团穿过戈壁滩和荒漠,时常遇上人烟稀少和水源奇缺之地,甚至在无法补给时必须以猎杀野兽为食。
在经过了如此艰难的跋涉之后,许多的随行人员都客死异乡,甚至就连张骞也在乌孙国重病,险些命丧黄泉。
“是挺不容易的。”赵启明点头。
张骞已经到达长安的传闻被静安公主所证实。这让赵启明终于放下心来。但听到静安公主说到使团的死伤惨重,他也不免有些唏嘘,感叹张骞此行的艰辛。
“所以更加应该有所封赏才对吧?”他看了眼静安公主。
此时的静安公主正坐在自家花园的软榻上,听到赵启明的话笑道:“这就不用夫君费心了。陛下有感于张骞的不畏艰险精神,封张骞为博望侯,赐食邑千户。作为向导的堂邑父虽是匈奴人,也被封为奉使君,所有死难者也都有抚恤。”
“只是嘉奖博望侯不畏艰险的精神?”赵启明注意到了静安公主的措辞,从软榻上做起来说:“如果使团完成了使命,就应该论功行赏才对,现在只说精神不说使命,难道使团此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夫君说的是联合西域诸国,抗击匈奴的使命吧?”
“当然。”
静安公主想了想说:“按照陛下的意思,是让博望侯去找到大月氏,这大月氏和匈奴有世仇,更容易和我朝联合起来,但正如你之前所说,大月氏已经从西域迁移离开,张骞这次没有找到大月氏。”
“意料之中。”赵启明不在意的说:“我关心的是其他国家。”
“比如夫君之前提到过的乌孙?”静安公主笑了:“连博望侯也觉得匪夷所思,夫君从没去过西域,却对乌孙的态度如此清楚,这乌孙的确是西域诸国之中,对我朝最感兴趣的国家。”
赵启明感兴趣的说:“你的意思是,乌孙答应了联合?”
静安公主解释道:“其实刚到西域,那些国君都对使团以礼待之,但说到联合起来抗击匈奴,基本都把话题绕了过去。毕竟匈奴在西域经营多年,那些国家才刚接触我朝。”
“那然后呢?”
“然后河套之战发生,博望侯有意散布消息,那些西域国家才知道,我朝有击败匈奴人的实力。”静安公主说到这里,脸上有了笑意;“从那时起,才有些国君对联合我朝产生了兴趣,其中尤其以乌孙的态度最为强烈。”
“太好了。”赵启明说;“我就知道河套之战以后,会影响到西域的形势。”
“先别急。”静安公主笑道:“那些对联合我朝感兴趣的国君,也只是感兴趣,并没有立即答应,甚至就算态度最为强烈的乌孙国,其王后本就是匈奴人,这乌孙国君希望和我朝保持良好的关系,目的是想在两方之间权衡,说白了就是两边都拿好处,两边都不得罪。”
“还有这种事?”赵启明沉思起来。
其他的国家很好理解,毕竟刚开始接触汉朝,只是听说了河套之战的消息,还不能使他们立即倒向中原。可乌孙有了匈奴人的王后,还想和汉朝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就有点复杂了。
简单来说,这乌孙现在应该没有联合汉朝抗击匈奴的意愿。正如静安公主所说,当汉朝和匈奴势均力敌的时候,这乌孙两边都不想得罪,又想两边都建立良好的关系,要让他们出力恐怕没那么容易。
“但如果他们知道我朝国立远胜匈奴,应该就不同了吧?”赵启明说:“到时候其他的国家不会再观望,乌孙国这种墙头草的国家,应该也会背信弃义,马上倒向我朝了。”
“博望侯是这样的想法。”静安公主说:“所以他带了很多商队过来。”
“商队?”
“西域的商队。”静安公主笑着说:“博望侯带去的丝绸和瓷器,在西域诸国很受欢迎,加上那些国家的国君,也有意试探我朝的情况,所以博望侯提出通商的建议之后,那些国君中有很多都响应了号召。”
听到这话,赵启明眼睛亮了起来:“你的意思是说,博望侯这次不是自己回来的,还带了很多的西域商队,而这些西域的商队此刻就在长安城中?”
“这也是博望侯最大的贡献。”静安公主说:“按照陛下的想法,博望侯到了西域,最好能带来西域诸国的使节,可眼下西域诸国大多持观望态度,这些投石问路的商人,也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这话没错。”赵启明说:“通过这些商人,西域能了解到我朝的国立,对联合起来抗击匈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然更重要的是只要有商人的频繁往来,这商路就打开了。”
静安公主笑着点头:“先不说商路,就说博望侯这次的使命,虽然没能找到大月氏,联合西域诸国的的想法也未能成行,不过也算是不错的开始,陛下理应嘉奖。”
“不容易了。”赵启明说:“这年头没有军功就封侯,也很少见了。”
听到这话,静安公主打趣道“夫君升爵,不也没有战场上的军功?”
“我哪能跟博望侯比。”赵启明摆手,然后说:“刚才谈到的都是博望侯出使西域的主要任务,但除此之外我还关心其他的收获,你要知道情况的话就先告诉我吧。”
“夫君说的是西域的物产?”
“也就是那些瓜果蔬菜。”赵启明期待的看着静安公主:“种子可带回来了?”
“带了。”静安公主笑着说:“我虽然没见过,但传闻带了不少的东西,连陛下也对西域的物产之丰富感到意外,那些商人也投其所好,献给了陛下很多的种子。”
“这太好了。”赵启明难忍激动的问:“那些种子现在在哪?”
“陛下知道博望侯和你的约定,准许博望侯将种子交给你。”
“那博望侯现在在哪?”
静安公主无奈道:“你也未免太心急了,博望侯刚从西域回来,昨天才拜见了陛下,今天紧接着就去看望魏其候,之后无论如何也应该休息些时日,调养好身体。”
赵启明抓耳挠腮:“那我就只能等着?”
“这么长时间都等了,何必在乎这几日?”
“也是。”赵启明搓着手:“我就边等博望侯调养好身体,边准备菜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