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威武不能娶 > 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石二鸟

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石二鸟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bx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绍方德苦笑。

    自责吗?有那么一点儿,但更多的是无奈。

    别说是天子脚下、京城之中的父母官,便是山坳坳的旮沓窝里的父母官,一旦牵扯了皇权倾轧,办案子时都要斟酌再斟酌。

    他不能真的帮受害的这一家把凶手绳之以法,能做的,不过是替活人多争取些补偿,仅此而已。

    当百姓不易,当官也不易,可那皇城里的难道就事事顺心了?

    圣上九五之尊,再过几年也不得不接受几个儿子争得你死我活。

    这天下就没有哪个是容易人呐!

    绍方德抹了一把脸:“医馆那儿……”

    “都安排好了,您放心吧。”师爷垂着头,道。

    “接着办吧。”绍方德道。

    师爷应下,带了几个人到了医馆,见女童家属悲痛模样,嘴上说了些宽慰话,心里忍不住叹了好几口气。

    话语再真切,又有什么用?人死不能复活,他的伤心,比不了家属的万分之一。

    倒不是他冷血,而是痛不到自己的身上,再说多少“感同身受”的话,也是虚的。

    何况,他们还做着“不体面”的事儿呢。

    罗家小少年依旧愣愣的。

    师爷把那死囚的画像给他看:“哥儿见过吗?”

    新画好的,还带着些墨香,小少年歪着脑袋定定看了好一阵,一会儿摇头、又一会儿点头,很久没个准信。

    倒是医童,瞅着画像看了会儿,嘀咕道:“好像来过我们医馆。”

    师爷忙问来龙去脉。

    医童道:“有一妇人来买巴豆,开口就要半斤巴豆,说家里有人得了气痢,又有个疮毒病人,要自个儿去做药。刚好馆内存量不多,我就没卖她。看了画像才想起来,好像就是出事的那天下午,就是这个人。”

    巴豆能治气痢,能治疮毒,但它本有毒性,用量不妥,当然能夺走小女童的性命。

    顺天府对外一直都没有明确过毒的种类,但小女童是腹泻不止而亡,民间多猜与巴豆有关,此番倒也对得上。

    女童的祖母哭喊道:“大人,是哪家铺子只管赚钱不管性命,婆子要问问他,怎么能没有瞧着病人就卖半斤巴豆出去啊!”

    师爷自是附和,让人手去查,很快,就查出来“安排”好的铺子。

    那是家蜀地客商开的商铺,主做香料生意,也卖蜀地出产的药材,账目上记着,那天卖过五两巴豆。

    “她说要给疮毒病人做乌金膏,《痈疽神秘验方》上写得明明白白,‘巴豆去壳,炒焦,研膏,点肿处则解毒,涂瘀肉则自腐化。’外用药,卖她五两又有什么稀奇?”

    一时间,都吵着评着该不该卖,衙门里还没最后断案,大部分的人都已经认同了是人贩子诱拐不成故意下巴豆害死女童,即便有极少数人还心有疑惑,渐渐也被带偏了。

    风头再一转,商人是不是无德也不重要的,最最可恶的是那人贩子!千刀万剐不足够!

    还有那南陵,那么多孩子被人贩子卖了过去,至今还与朝廷僵持着。

    打打打,坚持打到底!

    隔日,绍方德把结案的卷宗送到了御书房。

    圣上翻看完,道:“爱卿辛苦了。”

    绍方德拱手,嘴上谦虚几句。

    与其说辛苦,不如说谨慎,局中人都要是靠得住的,那医童、那蜀地客商,要不是都跟他夫人家里沾着亲,谁能参与进来?

    也是在生计上摸爬滚打过的,少了“天真”,知道各有各的难处与无奈,许了人情与利益,不至于出岔子。

    绍方德犹自思量着。

    圣上开口问:“如今百姓们都义愤填膺,坚持打南陵?”

    “是,”绍方德颔首,“人贩子可恶,孙璧与董之望又起兵犯上,百姓们都很愤怒。”

    圣上微微点了点头。

    他先前已下令继续进攻南陵,自不会由百姓几句话就改变,不过民间的反对声能少一点,鼓舞鼓舞士气,还是极好的。

    绍方德此举乃一石二鸟,圣上颇为满意。

    “绍爱卿替朕守着京城,朕放心极了。”圣上道。

    绍方德又是一阵谦虚,而后退出了御书房,对着皇城上空湛蓝的天,他抿了抿唇。

    他知道不能揪出某一位殿下来,可内心里,他是极希望能把实际经手害人的家伙抓出来,可惜,做不到啊。

    案子结果,自是传到了文英殿里。

    孙祈沉着一张脸,自述着自家后院没有那心狠手辣之人,也不是有谁要害孙仕。

    这是他的挽尊之语,毕竟前些时日才被御史参过本,粉饰太平也无用。

    倒是孙宣,嗤的笑了声,侧身不轻不重与孙祈道:“绍大人破案真有一把刷子。”

    孙祈气得要命,偏孙宣这么个看戏似的态度,叫孙祈不好断言幕后黑手是不是孙宣,这让他越发不舒坦。

    而孙宣,说过了这么一句,便不再提,低头看着自个儿手里的折子。

    他先前已向圣上请命过跟随金珉去催漕的事儿了。

    圣上事先应过孙祈,此番孙祈又是受了“委屈”,自然不会应了孙宣,说各地封王、大将军子嗣年前陆续会进京,驿馆安排让孙宣上点心

    这是孙宣极力主张、促成的事务,他自然不想交与他人办,既然催漕无望,有这事儿做倒也不差,他自是恭谨应下。

    翌日清晨,催漕的官员轻装简行出了京城,到渡口登船,一路往南行。

    罗家小哥儿比昨日清醒了些,能简单说几个字了,哪怕对画像上的妇人的印象依旧模模糊糊的,但他大病初愈,大伙儿也觉得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女童一家不愿意再住在伤心地,顺天府开了路引,给足了银钱补助,让他们踏上了返乡路,绍府尹亲自写了份信给地方官员,请他们对这家人多些照顾。

    富丰街受惊的那对祖孙家里也得了些银钱,以作安神。

    孙祈在这些事儿上半点不小气,何况对百姓而言的丰厚,对他来说,只是小钱而已。

    这也给孙祈换回了些许好名声,百姓说他“宽厚”,就算查出来不是他府里的事儿,后续这些银钱也只多不少。

    如此结果,倒是叫孙祈憋了好几天的气,稍稍顺了些。